季爱兵, 尹鑫平, 李 欣
(神雾集团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6)
红土镍矿蓄热式转底炉-蓄热式高温熔分冶炼新工艺*
季爱兵, 尹鑫平, 李欣
(神雾集团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210016)
采用神雾集团自有知识产权的蓄热式转底炉预还原-蓄热式高温熔分炉工艺处理印度尼西亚某红土镍矿生产镍铁合金。生产表明:当石灰石粒度为200目,石灰石配入量约6%,还原煤粒度为1 mm,还原煤配入量约7%,转底炉高温还原区温度控制在约1350 ℃时,转底炉DRI金属化率约61%,熔分后可获得含镍20%以上的镍铁合金,镍的金属回收率大于93%。
转底炉; 红土镍矿; 燃气熔分
引言
目前世界镍资源主要有红土矿及硫化矿两种,其中以红土矿为主,约占世界镍资源总量的60%,随着世界(特别是中国)硫化镍矿资源的逐渐减少,红土镍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的红土镍矿处理工艺主要有湿法工艺和火法工艺。湿法工艺适用于褐铁矿型的红土镍矿和含镁较低的硅镁镍矿,并存在工艺复杂、流程长、耗酸大、成本高、设备材质要求高以及废酸难以处理等问题。火法技术主要包括烧结高炉、回转窑矿热炉等,火法技术工艺具有成熟、设备简单易控、生产效率高、设备投资较低等特点,但也存在着能耗高、成本高、对原料要求高等问题[1]。因此目前急需开发一种节能、环保、镍资源回收率高的冶炼工艺。
神雾集团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雾公司”)创新性地开发出了蓄热式转底炉-蓄热室高温熔分工艺处理红土镍矿制取镍铁合金,作为不锈钢冶炼的优质原料[2]。本文阐述了了采用转底炉预还原-燃气熔分工艺处理印度尼西亚某红土镍矿进行生产镍铁合金的情况。
在红土镍矿转底炉预还原-燃气熔分工艺中,转底炉内物料所需的热量主要由燃气和部分内配碳燃烧提供。石灰石等熔剂的作用是是通过固相反应降低物料的熔点,调整后续熔分炉渣的碱度、黏度,使后续熔分能够顺利进行,实现渣铁分离。配料、混合、压球、低温烘干后的红土镍矿球团经布料装置进入转底炉炉膛。球团随转底炉旋转依次进入预热区、中温区、高温区、出料区,球团被加热,水分蒸发、熔剂分解,金属氧化物与固体碳发生还原反应,置换出氧化物中金属单质,其主要反应有:
C(s)+CO2(g)=2CO2(g)
ΔGo=166550-171TJ/mol
(1)
NiO+CO(g)=Ni+CO2(g)
ΔGo=-48928+1.67TJ/mol
(2)
3Fe2O3+CO(g)=2Fe3O4+CO2(g)
ΔGo=-52130-41.0TJ/mol
(3)
Fe3O4+CO(g)=3FeO+CO2(g) (T>843K)
ΔGo=35380-40.16TJ/mol
(4)1/4Fe3O4+CO(g)=3/4Fe+CO2(g) (T<843 K)
ΔGo=-1 030+2.96TJ/mol
(5)
FeO+CO(g)=Fe+CO2(g)
ΔGo=-13160+17.2TJ/mol
(6)
由于NiO极易还原,通过控制还原剂用量及反应温度,使Ni 尽可能完全还原成金属镍,Fe 部分还原成金属铁从而达到富集镍的目的。
2.1原料
本次生产所用红土镍矿来自印尼某公司,其成分如表1所示。
表1红土镍矿主要化学成分/%
w(TFe)w(Ni)w(FeO)w(CaO)w(MgO)w(SiO2)w(Al2O3)17.171.720.400.9419.1635.903.58
2.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原料处理阶段、转底炉预还原阶段和DRI燃气熔分阶段,其流程可概述为:红土镍矿、还原煤等原料接收→堆存→烘干→破碎→配料→混匀→压球→生球烘干→转底炉布料→转底炉内预还原→转底炉出料→DRI→燃气炉熔分,详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艺流程图
2.3配料
参与配料的主要有红土镍矿、还原煤、石灰石,相关粒级要求及配比如表2所示。
表2配料
红土镍矿还原煤石灰石配比/%粒级/mm配比/%粒级/mm配比/%粒级/mm8737160.074
3.1转底炉预还原过程控制及检测
转底炉布料厚度约40 mm,转速30~45 min/圈,高温区温度控制约1350 ℃。转底炉运行稳定时实际检测温度如表3所示。对高温区还原稳定段转底炉气氛检测,对其成分进行测定;发现高温还原区稳定段保持一个强的还原性气氛,w(O)、w(NO2)<0.01%。
表3转底炉运行稳定时实际检测温度/℃
预热区中温区高温一区高温二区高温三区12121212121300134513651363136813581371135813651366
转底炉运行稳定后进行取样,观察并记录样品状态,每间隔15~20 min取一个样品,每次样品量不小于2 kg。
取样时采用取样勺接料,之后迅速放入已备好的水淬桶内将热态金属化球团直接水淬。待球团完全水冷却后,放入150 ℃的烘干箱内进行烘干,并标记取样时间与配比。
对转底炉出料DRI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DRI取样分析结果(平均值)
w(TFe)/%w(MFe)/%w(C)/%金属化率/%17.910.922.961
3.2燃气熔分过程控制及检测
蓄热式高温熔分炉采用多气源(天然气、煤制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等)为燃料,其工作原理是熔分炉两侧布置耐材砌筑的空燃气烧嘴,然气燃烧生产的热量将物料DRI熔化,熔化的DRI往前端流动,实现渣铁的分离,镍铁水和熔渣分别定期通过渣铁口流出。熔分炉两侧布置蓄热室,当一侧蓄热室预热空气、燃气及燃烧时,生产的高温烟气加热另一侧的蓄热室内的蓄热体耐材蓄热。周期性的切换烟气流向,实现熔分炉稳定供热。
转底炉出口DRI通过保温料罐热装进入熔分炉。熔分炉供料为连续装料,定期出渣铁。生产过程中调节煤气流量,控制熔分炉熔炼温度,确保熔分炉炉况稳定。过程检测熔分参数如表5所示。
熔分炉设置渣铁口各一个,出铁周期为4 h,出渣周期为3 h。熔分产出镍铁水进行成分及产率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5燃气炉熔分参数记录表
参数数值投料温度/℃(平均)785熔分炉温度(平均值)/℃1640炉压/Pa15烟气温度(掺冷风后)/℃129添加辅料无
表6镍铁合金成分及Ni,Fe回收率/ %
w(TFe)w(Ni)w(S)w(P)w(C)Ni回收率78.220.20.140.040.1193.0
3.3冶炼过程分析
生产过程中,转底炉烧嘴供热稳定,转底炉内物料未出现较大熔融现象,DRI出料稳定,未出现大块黏结。转底炉出料DRI中没有出现大颗粒的石灰石,同时还原煤粒度合适,DRI金属化率达到61%,DRI残炭率2.9%。
熔分过程中,渣铁分离良好,炉况较稳定。炉内为微正压操炉,铁口炮泥为有水炮泥,出渣出铁顺利,操作简单。出口镍铁水平均含Ni约20.2%,Ni的回收率达到93%。
3.4冶炼能耗分析
对红土镍矿生产进行冶炼能耗分析,主要消耗的能源有还原煤、燃气、电、水等。冶炼1 t镍铁合金工序能耗如表7所示。
表7冶炼能耗分析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耗量折算系数标煤/(kgce·t-1)1还原煤/(kg·t-1)1109.60.9211022.42燃气/(GJ·t-1)47.71631.63电/(kWh·t-1)1564.50.1229192.34新水/(m3·t-1)8.70.08570.7合计2847折合Ni10%的镍铁能耗(kgce/t)1409
3.5工艺特点
蓄热式转底炉-蓄热式高温熔分冶炼新工艺特点如下:
(1)转底炉设置了空气预热蓄热室,转底炉出口高温烟气将助燃空气预热至1200 ℃;熔分炉设置了空燃气双蓄热室,将空气、燃气分别预热至1200,1000 ℃,提高了烟气显热利用率。
(2)采用燃气燃烧对DRI进行熔炼渣铁分离,与传统矿热炉冶炼工艺相比,降低了对电能的依赖,大大降低电厂建设规模及投资。
(3)原料处理粒度较细,混合均匀,红土镍矿与还原煤紧密结合,具有良好的快速还原条件。
(4)转底炉采用燃气烧嘴,供热调节范围大,调节灵活,转底炉采用薄料层操作,可现实快速还原,炉料在转底炉内部停留时间短。
(5)转底炉炉内球团相对静止,球团粉化率低,烟气含尘量小,烟气处理难度小。还原温度调节灵活,炉内粘结可以得到及时的控制或避免,因此对耐材质量没有苛刻的要求,炉况运行稳定,设备作业率高。
(1)采用转底炉连续性生产处理红土镍矿,红土镍矿球团能够获得良好的还原效果,通过控制还原煤的配入量及还原温度能够实现优先还原镍,从而达到富集镍的目的。
(2)转底炉蓄热室预还原-蓄热室高温燃气熔分工艺处理Ni品位1.72%的红土镍矿,当石灰石粒度为200目,石灰石配入量约6%,还原煤粒度为1 mm,还原煤配入量约7%,转底炉高温还原区温度控制在约1350 ℃时,转底炉DRI金属化率约61%,熔分后可获得含镍20%以上的镍铁合金,镍的金属回收率大于93%。
(3)转底炉蓄热室预还原-蓄热室高温燃气熔分工艺冶炼红土镍矿,采用煤制气、天然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等作为冶炼燃气,大大降低对电能的依赖,是一种新型的红土镍矿冶炼工艺,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1]范兴祥,董海刚,汪云华,等.红土镍矿转底炉预还原-电炉熔分制取镍铁合金[J]. 中南大学学报, 2012, 9:3344—3348.
[2]马丁, 季爱兵 ,李智, 等.转底炉法处理印尼红土镍矿工艺实践[J]. 现代冶金, 2015, 3:9—11.
2015-12-25
季爱兵(1981—),男,研究生。E-mail:ji5fivesix@126.com
TF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