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建国之前,沈阳就已经是中国工业基础最完善的地方。建国初期,沈阳为新中国提供了工业原料,推动国家向前进步。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提出要全力发展工业,沈阳国企承当了不少国家建设使命。可以这样说,沈阳是中国工业兴起的地方。时至今日,沈阳依然是东北的汽车工业基地,在数控机床、重工机械、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绝大部分央企在沈阳设有下属部门,除鞍钢、煤炭产业外辽宁省大部分国企都在沈阳。国企改革的任务繁重,问题频发。沈阳国企改革是东北区域经济壮大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体制变革;国资监管;国企重组
中图分类号:F276.1;F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01
一、沈阳国企改革历史
沈阳国企的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遵循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沈阳率先转换国企运营体制,拓展国企的日常经营模式,走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在此时期,最引人瞩目事件发生在1986年9月份,沈阳一家国有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位于沈阳市皇姑区的这家国有企业存续了二十年,连续十年巨额亏损,欠下了巨额债务,市政府经过缜密研究,上报中央经批准后,宣告其破产。上个世纪80年代,国企在民众眼里就是铁饭碗,即便效益差,国家也不可能任其倒闭。这次革新了社会的传统观点,政府不再为国企兜底。可见政府改革国企的决心之大,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国企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未来将进入企业改革的实质性阶段。90年代中期以后,根据中央政府的指导,沈阳的国企改革以科学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为目标。界定国企产权,在沈阳市政府引导下有计划地、有梯次地在市属国企中推行股份制。于此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在省外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与其他企业竞争,打破国企安逸的生活,让企业树立起危机意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货币资金,对沈阳本地国企来说,可操作的空间几乎没有。政府的想法最终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其预定目标。21世纪初,中央政府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家战略,为东北国企改革提供了绝佳契机。伴随着国家政策转换,沈阳的国企改革面临最重要的时期。改革制度体系,敢于触碰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从国企内部体制改革入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沈阳成为东北经济振兴战略中的领头羊,带动了国企的高速发展。沈阳全市的国企数量缩减到了500多家,数目减少了,核心竞争力却大大提高。以沈阳市机床厂为代表的国企开始引入外来资金与技术,在开放的经济体系内谋求自身的发展。2005年,沈阳市大型国企的有50%变成了了混合股份结构。民营资金注入了盛京银行,让这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权益结构更加合理。2007年,沈阳市国企数量进一步减少为52家,重点市属国企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造任务,沈阳市国企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二、沈阳国企的重生
依据沈阳市2013年年鉴,全市GDP接近7160亿,人均生产总值86850元。在2013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辽宁全省生产总值为2.72万亿元,沈阳市占据了26%,是辽宁省经济的龙头老大,也是东北经济的排头兵。分析沈阳地区的经济结构可知,沈阳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源于国企的改革。沈阳这棵“老树”开出“新花”,辐射辽中地区经济带,进一步带动了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2014年,沈阳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为187个,总资产为3427.4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43.49亿元,流动资产合计1825.90亿元。主要收入为2689.50亿,实收资本443.16亿,利润合计为216.79亿,增值税金87.92亿,利税总计389.64亿。无论是国有企业数量还是资产、利润总额,沈阳都居于辽宁首位。从大规模工业的效益来看,沈阳大型工厂对总体的贡献率为14.95%,要高于辽宁省11.89%的平均水平,负债比率为53.76%,工业成本费用收益率为5.79%,产品销售率为98.34%,而同时期辽宁全省的负债率为58.02%,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52%,产品销售率为97.35%。从数据对比分析中看到,沈阳国企的负债比率偏低,工业成本费用利收益率和产品的销售份额都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3年,沈阳市国有独资及控股企业中有46家亏损,比前2012年下少3家。亏损公司绝大部分分布在重型工业,有38家之多,大部分是地方国企。沈阳国有控股企业生产产品价值合计2604亿,亏损229亿,而2012年亏损数目是244亿,亏损金额有所下降。在所有国企总产值里,地级国企的总额是2482亿,占总体份额的95%。从产品用途分类的角度分析,重型工业总额是2365亿,占据90%比例。沈阳市属国企的产品总价值为612亿,比着去年份额有些许提高。沈阳以工业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执行变革使命。按照沈阳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沈阳有五类重大产业,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主要分布于沈阳市大东区)是支柱产业,全年总产值为1135.85亿,在五大优势产业里占据86%的产值份额,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例如沈阳副食集团)其次,产值为10.56亿,比例为8%,化工产品第三,总产值为33.94亿,比例大约为2.5%,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也处于第四位,总额为31.18亿,比例是2%左右,建筑产品制造业处于末位,总体4.8亿,所占份额仅为0.3%。
三、结论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央政府、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委政府指导下,在三级国企主管部门的具体实施下,沈阳的国企改制成果名震中外。沈阳是国企普遍建立了现代化的股权结构,完善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制,产权越来越清晰,国企的掌舵人对市场经济越来越熟稔,做出的生产决策也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国有企业的效益日益改善,国有企业越来越像个真正的市场企业,组织资源,发展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做到要把国有经济做大做强就更要求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增强自身实力,推动国有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21世纪初,国家首次提出东北老工业振兴战略,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东北地区的经济形势仍不太乐观,大背景之下东北三省的经济状况没有大的显著的改善,东北破局阶段迫切需要国企发挥作用。沈阳要以国企改革为发力点为辽宁乃至东北区域经济的复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洋.沈阳国企改革三十年的成就与启示[J].沈阳干部学刊,2009(2).
[2]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沈阳市统计局.沈阳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史朋飞(1990–),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经济体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