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对影视动画创作的影响研究

2016-09-22 12:14阿荣
电影评介 2016年4期
关键词:影视动画民间动画

阿荣

一、中国的影视动画

光绪二十二年(1896),一位法国人在上海徐园放映西洋景观、异国风情的电影短片;1905年,北京平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将京剧《定军山》拍成电影,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预示着民间艺术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灵感的地位。1920年左右,电影动画由美国传入中国,首先在上海娱乐场所设立“活动西洋镜”展示原始动画片,同时期的中国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赖鸣、万古蟾、万超尘三人,凭着对动画艺术的热情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参考零星可见的外国动画,探索民间走马灯、皮影戏与活动西洋镜的原理,揭开了现代影视动画技术的秘密。

新中国成立之前,万氏兄弟开始第一次和外国动画片对话,走上一条逐渐融入世界动画的道路。由于中国动画诞生于漫天烽火之际,民族救亡是最重要的主题,加上根深蒂固的“文以载道”传统概念,动画艺术的教化功能成为特色。纯娱乐性质的动画片在1924年有漫画家黄文农用钢笔绘制,真人与动画合成的《狗请客》,以及具有民族特色服装造型的小纸人动画《大闹画室》。1931年到1945年抗战期间,万氏兄弟成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人物设计和动画打斗的场面汇人大量古老戏剧元素。无情节的宣传性动画,结合新潮的动画效果,像是《抗战标语卡通》《抗战歌辑》也极富有感染力。

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动画创作环境相对稳定,此时期的动画创作主要为凸显新中国的文化精神,彰显中华民族的美术风格。在相对封闭的文化语境下,创作者以空前的热情投入拓展动画美术造型,为中国动画立足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时人们纷纷借鉴外国经验,保持和发展民族性,探索各种不同的风格与技术,开创新片种,包括讽刺社会现象、民间艺术、文学故事等各种题材,也都获得不少成果,尤其是1961年的《大闹天宫》,1963年的《牧笛》、剪纸片《金色海螺》和木偶片《孔雀公主》等一批堪称传世作品,而这些优秀作品无一不是来自民间,这也正是后续值得探究之处。

曾经一段期间全国文艺暂缓,直到1977年之后国内动画再度复苏。此时期平均每年三至四部作品获得海内外大奖的殊荣,可谓长片夺采,短片争锋,“中国学派”由此得名,并且在商业化的逆境之下,注重形式上的创新。无形之间靠近相对个性化的艺术短片,因而诞生了《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的剪纸片及木偶片《崂山道士》。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国动画片转向系列剧的生产方式,例如《舒克和贝塔》、剪纸片《葫芦兄弟》和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然而,终究敌不过欧美、日本动画大规模涌入,为了迎合市场,本土动画原有的理念、造型遭受冲突,逐渐没落。不过庆幸的是,时至今日国内纷纷成立高等影视院校,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动画行列,加上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带有民间美术造型的“中国风”再次成为全球动画市场的新宠儿。

二、建国时期的敦厚底蕴

20世纪中期,民间美术造型首次以水墨画的形式,默默地浮现于影视画面。1961年上海美影场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引起了世人的瞩目。翌年,集山水花鸟于一体的动画影片《牧笛》展示曼妙的中国风情,二部片子用中国人家中随处可见的笔墨打破以往单线平涂的模式,体现古典美学的写意精神。其中《小蝌蚪找妈妈》的形象角色是从齐白石的花鸟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而来的。影片中质朴天真的农民情感融合文入画的笔墨情趣,例如动画家们巧妙地设计蝌蚪游动时尾巴线条的变化,时而频频摆动表现欢快,时而缓缓移动表现惆怅,这些看似没有表情的小墨点在连续镜头语言下成为叙事手段的要角,进行传情达意的拟人化表演。

1963年的《牧笛》更是让艺术美胜于自然美。这部动画片的原型来自李可染钟情于牧童和老牛的形象,编剧并没有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而是在平凡的“失牛、找牛、得牛”的过程中,倚靠温润的墨色和优美造型,揭示意味深长的细腻情感。这部片没有对白,是一部纯粹用水墨造型和操作表达人与动物之间,无法言喻的信任与情感。例如:刚开始老牛没有认出牧童,以为他是陌生人而用角防卫,后来二者相识了,彼此相依相亲、互信互爱,牧童仅用小手指着老牛的鼻子责怪,体现牧童朴实的可爱。还有一段是水牛被瀑布吸引,无视牧童的呼唤,牧童在又气又急的情况之下拾起石头,准备丢向水牛,瞬间牧童犹豫了,他怕伤了水牛,将石头丢向水面,发泄情绪。

这一拉一顶,一举—放的细小动作,神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而不古拙,全在浓淡虚实的造型转换之间表达如此润物细无声之妙韵。对来自西方世界的影视动画而言,中国水墨画运笔有的抑扬顿挫、轻重快慢,加上渗透纸张的水量、纸质相互创造出一次性的独特层次感,产生一墨代众色的视觉效果,在影视动画史上增添了一道繁复分色重合的制作过程,而水墨渲染与柔和的线条造型,首要影响日本动画唯美的视觉风格。

1960年代,另一个极具民间美术造型特色的即是剪纸片。中国的剪纸片汲取民间皮影戏、民间窗花剪纸和传统戏曲服装的特点,注重民间美术的对比颜色,视觉上摆脱自然色彩的束缚,从一诞生就以浓烈的民族色彩与西方黑色剪影形式分界。举例而言,1963年根据阮章竞同名抒情长诗改编的《金色的海螺》,影片交织着诗意与激情,歌颂追求美好爱情的执着,主人公动人的情愫和对幸福生活的盼望,如诗如歌般萦绕其中。片中以雕镂刻剪的工艺美术刻划生动细腻的人物造型,同时兼具皮影、窗花、剪纸等表现技巧,将静止的剪刻形象顿时变得栩栩如生。动作设计亦是亮点之一,创作者充分借鉴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序,发挥绘画、皮影、木偶三种不同造形艺术的优势。1964年摄制的《红军桥》也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浪漫地表达现实主义题材。画面艺术造型韵味浓厚,背景简约留白,相互映辉之下充分发挥剪纸艺术的特质,蕴藏着皮影的细腻精致,木刻、漫画的变形夸张以及传奇的色彩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然而,剪纸片这门特殊的民间美术,在民族化阶段的后期出现现实主义题材,影响着随之而来的宣扬阶级斗争、号召知青到农村去的创作风格,却也吹起文革动画的序曲,以至于今日对国际的影响力稍嫌甚弱。

三、改革开放后的风华再现

复杂时代特征与隐晦的价值转变之后,1977年起文艺创作力逐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展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民众消费模式及科技化的剧变,复苏了动画本体语言,创作者有意识运用多样化的造型语言,例如水墨拉毛剪纸片、布贴剪纸片、皮影剪纸片、彩墨动画片、瓷偶片等视觉形象,延续民间艺术在影视动画的感染力。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即是1979年的动画长片《哪咤闹海》,开启了新时代的第一部重头戏。

《哪咤闹海》的创作者以继承发扬中国动画民间风格为出发,不只内容取自汉民族文学中的《封神榜》,在人物造型、色彩设计、背景渲染、音乐编配等方方面面力求突出中国传统美学特征。先看人物造型,参考了大量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和民间门神画,采用装饰风格和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绘画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像是哪咤的人物造型,浅色肉身配以红绫和金圈,乌黑大眼与硬挺的剑眉皆具备着浓厚的民间色彩。再看背景渲染,影片不再直取单一的民间造型,反而是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表现富丽的水晶宫、雄伟的陈塘关即广阔无际的大海,并将古代建筑工艺搭配大自然风景的绮丽之美,营造出浓重、壮阔、华丽的视觉效果,尤其创作者采用装饰性的手法,给予山石结构规律的皴法,戳合了中国古典的意蕴与新潮的时尚趣味。

传统的民间元素不仅影响着《哪咤闹海》的视觉效果,造型动作也借镜传统戏曲的招式、杂技及民间舞蹈等优美的舒展姿态。比如哪咤去海边洗澡,下水前的小哪咤展示了一套京剧亮相、杂技与体操动作。全片拥厚深沉的工笔重彩,花团锦簇的人物服饰,气象万千的角色造型,再次将民间美术工艺交织于新时代的科技描绘出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烂漫长卷,树立了中国唯美主义动画的里程碑,对后继者而言也带来不可小觑的压力。

及至新世纪的到来,中西文化碰撞磨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像是欲摧毁旧有的一切束缚,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民间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面临前所未有的开放局势,有人弹冠相庆,认为中国动画应该抛弃传统的包袱,融入全球化主流;另外也有人担心无可避免的文化灾难即将到来。事实上,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批判不断削减西方中心主义,所以文化多元性也悄然兴起,尤其在21世纪的今日,民间美术仍影响动画创作灵感。举例而言,2014年在798艺术区的零艺术中心公开的动画《海公子》,用青花瓷创造了主人公张生、海公子及岛上的花卉草木。这部影片用青花瓷当作造型材料,跨域结合影像视觉动画,解构传统瓷器的功能和制作方式,将传承千年的陶瓷艺术重新赋予新生命,再造民间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新视觉。

新世纪的民间美术材料或艺术媒介很难单独呈现在画面上,同样,单一一种艺术形式也很难找到突破口,因此,跨域嫁接多样的艺术形式成为现今民间美术造形艺术发展的新契机。目前,瓷器已经让中国的动画传达自身冷冽又温和纹理光泽,以及表里如一的青花瓷特色。艺术家的运镜掌控能力提升到能将微观里的小小瓷器世界,宏观中华文化工艺的精湛及民间故事编剧之经典,古今相容,合而为一。过往传统民间美术曾因无法超越环境局限而感到焦虑,而今代表CHINA的china带领着民间美术工艺解放西方动画造型形式,依旧坚强的挺立在世界动画之林。

结语

临摹借鉴是艺术学习的必经之路,然而新的艺术媒材能要想在新的地域发展,势必需要结合当地风俗民情,吸取当地文化的热血与经验,否则将为没有基础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百年来西方世界的动画进入中国发展,吸取地方特色,转化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回顾中国影视动画,初期经历万氏兄弟拍摄的宣传片和抗日战争,使我国文化界重新省思自己的民族传统,再次认识古典艺术价值,例如敦煌艺术的考古挖掘,对大西部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而动画片则是应用民间题材、造型,像是《铁扇公主》的诞生,在外敌入侵的社会环境下,找寻自己的民族信心,此时的民间艺术彷如战火中的定心丸。建国后,民间美术再次成为建构新时代文化风貌的典范,着重于民间美术造型的挖掘和利用,例如水墨、剪纸,年画等形式,塑造《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影片,让国际动画界耳目一新。改革开放后的民间美术成为一项艺术寻根运动,不仅展现中西文化结合的视觉效果,如《哪咤闹海》,也出现心理层面的探索。然而在经济浪潮的冲刷之下,民间美术似乎将埋没在盲目的流沙中。所幸近年国际实力的展现,促使沉淀后民间美术再次仰首向世人宣示自身的文化语言。

猜你喜欢
影视动画民间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浅谈镜头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影视动画实践教学中的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高人隐藏在民间
我是动画迷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