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文本精细阅读,提高应答准确度

2016-09-22 14:31钮秀渠
考试周刊 2016年64期

钮秀渠

摘 要: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呈现出极浓烈的个人色彩,不适合在校的学习者。精细化阅读经典文本,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典型范例功能。中高考阅读考查向来重视精细化阅读。

关键词: 文本精细阅读 捕捉文眼 反复多角 聚集细微

文本精细阅读的本质是深入文本内部的纹理,咀嚼其中蕴含的讯息、价值,体味文本形式承载文本内容的方式方法。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使他们真正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研究文本精细阅读的路径。

一、捕捉文眼,洞察内核

文眼关乎一文最关键的内容,提纲挈领,往往隐含着中心,恰似一把钥匙,借此可以梳理行文的思路,了解材料选择的匠心、表现手法的使用,领悟文本的中心和写作意图,从而打开文本隐秘的宝藏。

清代学者刘熙载认为:“在篇首,则必后顾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也。”《荷塘月色》一文一开始,作者不由自主地感叹:“心里颇不宁静。”别小看这句话,它是作者内心情绪的自然流露,散步荷塘必然带着这样的烦躁心情,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面对如此美好的境界而喜悦,同时又不是满心欢喜,又为什么流露出淡淡的哀伤。这样,学生就会披文入情,知人论世,抵近文本的内核。其他诸如鲁迅的《祝福》中的“我真傻”、苏轼的《石钟山记》中的“三笑”等亦是如此。

经过文眼解读法的训练,学生就会形成阅读语感,在初步阅读文本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寻找,也就很快以最简省的途径和时间抓住文本中心。即使没有鲜明文眼的文本,因为学生养成这种自主搜索的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寻找关键语句,同样也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帮助。

阅读题目的设计必然要关注文章的题目、关键的词语、句段,而这些内容往往蕴藏着文眼。比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考试试卷第14题: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如果单把“锄”理解为实物,就完全游离于文本之外,围绕“锄”梳理全文便会发现,它既是一种劳动工具,又是六安爷的精神支柱,这样“锄”就成为一种文明的象征,隐喻着作者对现代背景下农村生活状态的思考。可见抓住了这个词,就等于抓住了文本纹理的枢纽,理解了作品的意蕴。

又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考试试卷第16题: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又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人物所说的这句话充满矛盾,分析这种矛盾性,学生便会发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状态,探究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根源,理解六安爷为什么坚持锄地。这样思考,学生就理解了作品的主旨。

二、反复多角,寻金淘宝

文本阅读的目的决定着文本阅读的方式方法,作为研习文本形式为目的的阅读,必须关注文本的表现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言语风格及不同段落之间的伏笔照应、不同内容之间的烘托映衬、虚实和动静的配合等。只有潜心抽象出这些富有典型意义的写法,学生才有可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更有效地体会各种典型的写法,从而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表达技巧的升华。

当然,对于经典文本而言,它的一切表达形式总是运用得那么恰如其分,我们带领学生从大概念、基本问题出发,穿过文本的通幽曲径,寻找言语形式,反复品味,多角度观察,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营养,提高应答的精准度。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在带领学生搜寻这些形式的时候,务必和作品意蕴的理解结合起来,从不同的侧面理解作品主旨,收到万水归海的阅读效果。《六国论》从论证逻辑、观点提出、论据使用、论证方法、言语形式等多个角度都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都能加深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从而透析作者为什么、怎么样指点江山,使文本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断增厚增高,进而形成独有的阅读体验,更好地与杜牧对话,与历史对话,生成智慧。

全国卷第一大题论述类阅读考查三个小题目均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些题目需要认真梳理文本内容,把握其内在的结构,分析目标句与上下句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弄清楚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必然联系,区别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观点与支撑观点之间的概念关系,否则很难准确应答。这些能力不是凭借模糊的语感形成的,而是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精细阅读能力,没有这样的缜密的训练,就不会养成精细阅读的习惯,自然,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只能借助想象力。

三、聚焦细微,放眼整体

任何文本几乎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有着不可分割性。任何精细的阅读必然离不开对整个文本的把握,也就是说,精细的阅读必然立足于整体考量,不可能只是一味囿于某一个细微之处,不能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误体验。文本的阅读既要深入开掘,又要跳得出来,放眼整体,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因此,精细阅读是整体阅读的构件,整体阅读必然依托精细阅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我们务必提醒学生牢记这一阅读原则。

仔细品味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会发现,一“望”知天下之壮景,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浑奇伟的北国风光,学生如果这样理解,无异于只见一石,难见泰山,因为毛泽东抒发雄心壮志、讴歌当下时代人民昂扬向上、敢于胜利、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的情感也就失去存在的土壤。词人为什么没有曲径通幽、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恬静闲适的情调呢?这与词人当时的胸怀、眼光密不可分。

精细阅读、精准应答一定离不开对文本整体理解,一定不能使精细化阅读陷入嚼之过滥的窘境。

华南师范大学陈建伟教授曾经指出:“文学类阅读的分数要提高,一定要进行精细化阅读。”当然,这不仅仅限于文学类。总之,“阅读越是精细,就越能走进作者的文学世界(思想世界——笔者注),强化情感思维能力与理性批判思维能力”,其所得必然丰富而深刻。

参考文献:

[1]高秀芳.阅读时盯文眼[J].语文教学研究,2013(04).

[2]钟玉宝.回归文本,精细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