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超
【摘 要】 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归纳指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清晰认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他们统一价值,实事求是,落实课程教学目标以及组织教学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等,旨在完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4-0125-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我们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为当代中国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我们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公民等三个重大问题。所以,把24字准则纳入到当下的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还要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应该明确这些准则的相关要求,让他们的素质以及行动都符合与之相关的标准,指引他们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和努力方向,让个人的思想水准得到切实的增强。利用好思品课的重要载体作用,结合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切实开展好思品课程教学活动。
一、提出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思想取向
初中生平均年龄大概在12~15岁之间,这是体格成长非常明显的时间段,同样是他们“三观”形成的关键时间段。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培养其人格品性以及价值观,同时注意结合实践,加快他们的理解与领悟。
首先要以教育青少年拥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就是让他们都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要做当今时代的有为青年,努力学习,为以后实现国家共同理想打下基础,具有爱国精神,并且还要有当今的时代精神,主动恪守时代的荣辱观,做一个利国利民的优秀的接班人。要让他们懂得“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个人才有安全和幸福”的道理;要让他们知晓“社会充满活力,国家才有希望,人民才能幸福,而社会活力离不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道理;要让他们明白“一个国家的气质、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社会的风尚、一个团队的风气,无不与个人的道德境界、道德行为密切相关”的道理。通过学科知识的讲授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二、强调国家的价值追求,提高学生的价值认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核心价值观是我国走自己道路建设之路的关键一步,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崇高的一次愿望,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想达到的愿景。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的:“中国梦其实就是每一个人具体的梦,应该以人民为基础,为人民解决更多的困难。”中国梦是大家共同的梦,它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所以要把个人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相结合,主动将自己的梦和幸福与祖国安定富裕相关联,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兴盛相交融,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的价值。应该树立科学的愿景,把上课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作为重点考虑,将“努力方向——方法——评估这个步骤”和“练习——实践——行为”这个步骤看做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在实际的阐述中发表看法,在争论中辨别正确与否,在对比中坚定自己的看法,在实际训练中总结看法,这样就能让他们认识、赞赏、坚定看法的信念得到完美的提升。
三、理论联系实际,落实课程教学目标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将比较乏味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将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融入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
如讲授“中学生如何合理消费”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不污染环境;进行“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时,帮助学生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电影院,观看一些歌颂历史伟人和民族英雄的电影,让学生在观影中思想道德得到熏陶,也可以定期请公安民警走进学校,开讲座,办展览,让学生了解到违法乱纪分子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以及最后落得的可怜下场,在学生心中树立法律的威严。
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关注社会热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程内容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
四、组织教学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涉及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广泛,老师应该根据与之有联系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自觉解决问题,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和利于沟通的环境,以学生本体为基础,自觉地参与到探索、考虑、交流、提问这些活动中来。创新不光靠在学校的学习以及老师的帮助来获取,还要靠学生自身的能力,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身边的事情多留意、多观察,多学习一些经验,结合自己的判断来提高。
另外,学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参加相关的创业大赛、参加部分相应的调研等。比方说在分析“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的时候,规定学生必须考察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遭遇的难题,根据国家号召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发表观点与思想,实施探索性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科学思维以及气魄。在进行“树立社会责任感”这方面的教育时,应该让学生自觉加入到植树志愿者、安全意识宣传人员、青年服务人员这个队伍当中来,让他们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氛围。在这些服务中,不仅帮其他人解决了困难,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有了一个发挥的环境,成为真正的主人翁。如果我国的利益遭到破坏的情况出现,就应该自觉维护;如果有什么困难,应该自觉和国家站在一起。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导向,有其先进性以及存在的现实意义。要让学生树立对世界、对价值和社会现实真实准确的看法,德育是关键,也是达到素质化教育的方法,所以,在平常进行德育教学时,渗透当前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社会发展实际开展教学,教学活动要具有先进性与针对性,从而培养出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相吻合的综合型、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平.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2015,(37):8.
[2] 曹志克,曹志凯.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20.
(编辑:赵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