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纺与干纺对亚麻/毛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2016-09-22 11:27张微
中国麻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细纱毛羽纺纱

张微

(上海市服装研究所,上海 200082)



湿纺与干纺对亚麻/毛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张微

(上海市服装研究所,上海 200082)

采用亚麻湿法纺纱工艺纺制了27.3 Nm 70/30亚麻/毛及26 Nm 50/50亚麻/毛混纺纱。另外采用传统的方法,在毛纺设备上纺制了18 Nm 70/30亚麻/毛及24.5 Nm 50/50亚麻/毛混纺纱。对两种纺纱方法下的纱进行性能对比,得出湿纺混纺亚麻/毛纱的质量明显优于干纺混纺亚麻/毛纱。

亚麻;毛;湿法混纺;干法混纺

1 前言

亚麻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被誉“纤维皇后”[1],其制品具有凉爽感、挺括感和洁净感,并具有透气、导湿性好、耐酶、耐虫蛀、抑菌、较强的耐酸碱能力等优良性能。亚麻所含的半纤维素还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阻止紫外线照射到人体,从而起到保护皮肤及防磁、抗辐射的作用,且与苎麻、大麻、罗布麻等麻纤维相比,亚麻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更舒适、挺括,色调柔和大方,手感更滑爽[2]。

亚麻纤维由于自身的特性,如麻粒子多,纤维长度、细度离散性大,纤维断裂伸长低,易起皱等,如果单独纺纱很难达到成纱质量要求,纺纱细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混纺纱可以满足亚麻纤维自身的一些缺点。

目前,亚麻混纺产品有干纺混纺和湿纺混纺两大类[3]。

本文将采用这两种方法来纺制亚麻/毛混纺纱,对纱性能进行比较,得出较优纺纱方法。

2 试验原料

本实验采用了江苏春龙亚麻纺织有限公司的亚麻,以及常规的毛纤维。

表1原料的性能指标

Tab.1Properties of flax and wool fibers

纤维种类纤维细度(dtex)长度(mm)强度(cN/dtex)伸长率(%)亚麻2.45957.153.2毛1.371362.7539.81

3 试验内容

3.1亚麻/毛湿法混纺试验

采用条混方式,其工艺流程如下:

栉梳→梳成麻→配麻→成条→配组→并条(麻予并)→并条→混并(麻条+毛条)→配粗→混并(1-4道)→长麻粗纱→湿纺细纱→干燥→络筒。

湿法混纺设定了两种混纺比,即70/30亚麻/毛和50/50亚麻/毛,采用湿法纺制28 Nm的细纱工艺参数进行。其细纱主要工艺参数见下。

表2湿纺细纱的主要工艺参数

Tab.2Parameters of flax wet ring-spinning

捻系数牵伸倍数锭子转速(r/min)尼龙钩(mg)0.9811.785588180

3.2亚麻/毛干法混纺试验

工艺流程:同样采用条混方式,混并以后的工序在传统毛精纺设备上进行,其工艺如下:

栉梳→梳成麻→配麻→成条→配组→并条(麻予并)→并条→混并(麻条+毛条)→配粗→混并(1-4道)→粗纱→干纺细纱→络筒。

干法混纺同样也设定了两种混纺比,即70/30亚麻/毛和50/50亚麻/毛。其细纱主要工艺参数见下。

表3干纺细纱的主要工艺参数

Tab.3Parameters of dry (tranditional) worsted ring spinning

捻系数牵伸倍数锭子转速(r/min)钢丝钩1.0113.2500022#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纱线的强伸性

强伸性能测试所用仪器为YG061 型电子单纱强力仪,夹持长度为500 mm,拉伸速度为500 mm/min,每种试样分别测试30次。测试前将试样放入恒温恒湿实验室平衡24 h,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各纱强伸性测试结果

Tab.4Tensile properties of blended yarn

纱种类纺纱方法细度(Nm)强度(cN/tex)强度不匀(%)伸长率(%)伸长不匀(CV%)断裂功(J)断裂功不匀(CV%)70/30亚麻/毛湿纺27.39.47520.0831.68217.47613.92615.592干纺187.81424.7753.60822.11219.09925.61550/50亚麻/毛湿纺267.36718.5172.50216.64517.01510.873干纺24.54.98124.8832.62420.31914.76220.842

其对比结果见图1、图2。

图1 两种混纺方法下纱的强度对比      图2 两种混纺方法下纱的强度CV%对比

图1可以看出,当混纺比相同时,湿纺混纺纱的强度大于干纺混纺纱的强度,其中混纺比为70/30亚麻/毛时,湿纺纱强度比干纺纱强度大21.2%,混纺比为50/50亚麻/毛时,湿纺纱强度比干纺纱强度大47.9%;当纺纱方法相同时,70/30亚麻/毛的强度都大于50/50亚麻/毛的强度,其中当都是湿纺或干纺时,70/30亚麻/毛的强度比50/50亚麻/毛的强度分别大28.6%和56.9%。

图2可以看出,同样当混纺比相同时,湿纺混纺纱的强度CV小于干纺混纺纱的强度CV,其中混纺比为70/30亚麻/毛时,湿纺纱强度CV比干纺纱强度CV小18.9%,混纺比为50/50亚麻/毛时,湿纺纱强度比干纺纱强度小25.6%。

所以湿纺条件下的纱强伸性较好,相对而言干纺纱较差。

4.2纱线的条干均匀度

纱线的条干均匀度测试,所用仪器为 YG135G 型条干均匀度分析仪。测试速度为400 m/min,每个试样测试1 min。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5各纱线的条干均匀度

Tab.5Appearance of yarns

纱种类纺纱方法细度(Nm)CV%细节(个/km)粗节(个/km)棉结(个/km)70/30亚麻/毛湿纺27.333.43158013401640干纺1840.7918801410175050/50亚麻/毛湿纺2631.5716201030990干纺24.539.94160011601090

其条干CV对比见图3。

图3 两种混纺方法下纱的条干CV%对比

在图3中,可以看出,当混纺比相同时,湿纺纱的条干CV%小于干纺纱的条干CV%;其中,混纺比为70/30亚麻/毛时,湿纺纱的条干CV比干纺纱条干CV少18%,混纺比为50/50亚麻/毛时,湿纺纱的条干CV比干纺纱条干CV少20.9%。所以湿纺混纺纱的条干优于干纺混纺纱的条干。

4.3纱线的毛羽

毛羽测试所用的仪器为YG172B型纱线毛羽测试仪,测试速度为30 m/min,纱线片段长度为10 m,每个试样分别测试10次。测试前将试样放入恒温恒湿实验室平衡24 h,测试结果如下系列表所示。

表6各纱的毛羽指数

Tab.6Index of hairiness of yarns

其3 mm毛羽指数对比结果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相同的两种混纺比时,湿法混纺纱的3 mm毛羽指数明显小于干法混纺纱的3 mm毛羽指数;当混纺比为70/30亚麻/毛时,湿纺纱的毛羽指数比干纺毛羽指数少96.7%,当混纺比为50/50亚麻/毛时,湿纺纱的毛羽指数比干纺毛羽指数少87.3%;另外,当混纺比为70/30亚麻/毛时,干纺的毛羽最多。之所以湿纺纱毛羽少于干纺,可能是由于粗纱经过水槽后,使得毛羽伏帖,从而毛羽减少。

5 结论

(1) 强伸性:当混纺比相同时,湿纺混纺纱的强度大于干纺混纺纱的强度;当纺纱方法相同时,70/30亚麻/毛的强度都大于50/50亚麻/毛的强度;同样当混纺比相同时,湿纺混纺纱的强度CV小于干纺混纺纱的强度CV。

(2) 条干均匀度:可以看出,当混纺比相同时,湿纺纱的条干CV小于干纺纱的条干CV;湿纺纱的条干CV比干纺纱条干CV小20%左右。

(3) 毛羽:相同的两种混纺比时,湿法混纺纱的3 mm毛羽指数明显小于干法混纺纱的3 mm毛羽指数;混纺比为70/30亚麻/毛时,湿纺纱的毛羽指数比干纺毛羽指数少96.7%,当混纺比为50/50亚麻/毛时,湿纺纱的毛羽指数比干纺毛羽指数少87.3%。

(4) 湿纺亚麻/毛混纺纱的成纱质量明显优于干纺亚麻/毛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1]解成华.亚麻/棉混纺布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纺织,2008.

[2]王伟.亚麻/棉混纺针织物染整工艺[J].印染,2008(8).

[3]严伟等.亚麻纺纱、织造与产品开发[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Study on Quality Influence to Flax/wool Blended Yarn between Two Kinds of Spinning Process

ZHANG Wei

(Shanghai garment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082,China)

In this paper, the 27.3 Nm 70 / 30 flax/wool and 26 Nm 50 / 50 flax/ wool blended yarn were spun in flax wet spinning process. And the yarns of 18 Nm 70 / 30 Flax/Wool and 24.5 Nm 50 / 50 Flax /Wool were spun in traditional wool spinning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wet-spun flax/wool blended yarn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dry-spun flax/wool blended yarns when the two spinn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flax; wool; wet-spun; dry-spun

1671-3532(2016)04-0176-05

2016-06-13

张微(1983-),女,工程师,从事纺织技术和服装技术研究。E-mail:zhangwei@stri.cn。

S563.2

A

猜你喜欢
细纱毛羽纺纱
纱线毛羽路径匹配追踪检测
影响纱线毛羽试验结果主要因素探讨
保证春节后细纱开车质量的几项措施
纺纱过程的数字孪生技术及其智能控制模式实践
前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对混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
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装备的开发与实践
基于贝叶斯阈值的纱线毛羽检测方法研究
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
两种集聚纺纱装置生产赛络集聚纱的技术探讨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