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利用智能手机学习英语对比分析

2016-09-21 14:32孙慧房鑫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对比英语学习智能手机

孙慧+房鑫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以多模态、多符号的特点吸引学生利用其进行英语学习。本文针对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高频人群——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展开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解释高校英语专业两类学生在利用智能手机学习英语中的不同,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都产生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 英语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 智能手机 英语学习 对比

一、问题与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电子和信息时代,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获得、交流新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文字等符号,而是使用多种手段,即多种符号工具进行习得、表达、沟通等活动。就单从学校学习这个社会活动来说,早已从教师教授、阅读书本等传统的形式发展到多模态的阶段。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给单调的文字和语言搭配丰富的图片和声音,这一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近期的主流媒体已经由多媒体教学转变为手机。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使手机逐渐由一种单纯传输信号的通讯设备变成一种传播符号,变成信息和内容的新型媒体,更是吸引当代大学生的目光。对于英语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特殊的语言专业要求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输入和输出。智能手机的英语学习应用软件代替传统的字典、录音机、收音机,甚至很快淘汰风靡一时的MP3和电子辞典。那么,高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现状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会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带来什么启发?本文将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的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被调查对象,探究智能手机的风靡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二、多模态理论

多模态(multimodality)也称多符号(multi-semiotic),指包括口语、书面语、图像、图表、空间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①。在多模态外语教学中,主要强调把多种符号模态(语言、图像、音乐、网络等)引入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参与学习,刺激学生在词汇记忆的同时产生多方面的联想,从而达到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这种方法比单一的语言讲解更深入,更能增强学习者的迅速记忆能力。心理学实验表明,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对于当代的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多模态已经不能够满足多种感官的二语习得。智能手机的出现,适时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各类手机英语学习软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这些模态符号刺激着英语学习者利用手机进行学习英语时的兴趣。由于过多的符号充斥在有限的手机屏幕上,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干扰。如广告和音乐及各类聊天信息等符号,更容易中断学习者的学习。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2015年11月2日到13日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教学楼内的七个班级共107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样本的抽取采取的是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具体的抽样程序如下:

首先是按照学历类别进行的分层抽样,分为本科生班级和研究生班级。

其次是按照年级进行的分层抽样,本科生分为1到4年级,研究生分为1到3年级。由于本科4年级和研究生3年级在外实习,因此在抽样中被排除。首经贸外语系的每个本科年级分为4个班级,研究生1到3年级共计4个班级。在本科生的教学中,由于每个年级上课的楼层不同,因此采取不同楼层随机进入的方法进行班级整群抽样。最终抽取本科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共计19人参与调查问卷的填答;以及本科三年级的一个班级,共计40人参与调查问卷的填答。在对研究生班级进行抽样时,由于人数的限制,因此采取四个班级全部被抽取的方法,共计46人参与调查问卷的填答。

在各个班级进行调查,首先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然后采取的是“现场发放问卷,当场填答,当场回收”的方式。问卷填答时间约为5到10分钟。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8份,考虑到本科生的数量远远大于研究生的数量,因此本科生的问卷发放数量较大,其中本科生59份,研究生49份。实际回收问卷105份,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为96.3%。全部的问卷数据构成本研究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1:

四、结果与分析

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为大众教育,即促进所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研究生教育则为相对的精英教育,通过严格的研究生考试进行精英选拔。通过调查后的对比研究可知,本科生(有效填答57人)较研究生(有效填答45人)在经常使用的英语学习软件类别上(图1)更经常使用记单词和查单词软件,而研究生比本科生更经常使用新闻软件。这说明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比本科生教育更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上使用手机的目的对比中(图2),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本科生在课上使用手机的频率要远高于研究生,说明研究生比本科生有更强的自制能力抵制手机多模态带给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吸引。

五、总结

根据此调查结果发现,对于被调查的所有学生来说,智能手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的学习,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其界面的丰富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的方面

1.促进自主学习

在被调查的102份有效问答中,所有的学生都表示用过智能手机进行英语的学习,这种学习是一种自发的、不需要上层权力监督的学习。这说明手机作为多模态教学方式的一种辅助方法,虽然对手机的利用还没有达到对多媒体利用的程度,甚至不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辅助方法,但是其在促进同学们自主学习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促进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多符号的多种感官刺激是智能手机吸引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原因,但是面对过多的手机应用软件,学生有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应软件的选择。被调查者中,大部分学生手机中装有1-3款英语学习应用软件,并且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把学习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

(二)存在的问题

1.英语学习APP利用类型单一

各应用软件的商家看准了手机高频率使用的商机,制作丰富的APP类型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各方面需求。但是在调查中除了查、记单词的手机软件使用率较高之外,语法学习软件、口语练习软件、文章阅读软件、英语测试软件、写作练习和在线课程软件则只有少量的同学经常使用。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智能手机提供的英语学习应用软件。

2.边块时间利用不够

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利用手机学习英语的时间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择在上自习时、上课时和休息时利用手机进行英语学习。这三个时间段都属于大块的集中的学习时间。而只有少量的学生选择在行走、坐车、运动、吃饭、睡前等小边块时间利用手机进行英语的学习。这说明同学么并没有养成利用边块时间进行学习的习惯,而手机的便携性这一特点没有被同学们充分利用进行英语的学习。

3.注意力的分散

在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在课堂上进行过刷微博、朋友圈、手机聊天、网上购物或浏览购物网页,甚至有学生在上课期间利用手机观看娱乐节目。这说明手机在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还有诸多的副作用。多模态、多符号的手机界面不仅吸引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更吸引学生利用手机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三)启发

在对比研究生和本科生利用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不同中,可以发现本科生更经常使用记单词和查单词软件,而研究生比本科生更经常使用新闻软件。这说明在较精英化的研究生教育中,学生更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听、读国际新闻可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还可以拓宽国际视野,使英语真正成为一门应用语言,而非考试内容。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的频率上,本科生的频率要远高于研究生,说明研究生比本科生有更强的自制能力去抵制手机多模态带给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吸引。

研究生使用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习惯可以由老师引导贯彻到本科生学生的学习中,多关注国际时事,多注重英语的应用能力的提高,使智能手机的多模态、多符号的特点真正做到被学生充分利用,从而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注释:

①Gunther Kress. Multimodality: A Soc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Routledge,2009.

猜你喜欢
对比英语学习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