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中日流行语来看中日两国的社会相

2016-09-21 13:55赵迎结
考试周刊 2016年68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流行语

赵迎结

摘 要: 流行语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不同的流行语是对不同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科学方法,通过对两国流行语的种类、社会原因、社会特征的对比分析,从而探索中日流行语所反映的中日社会相。

关键词: 流行语 语言构造 对比分析 社会相

1.引言

流行语是社会文化及社会样态的反映。流行语产生后,能够快速地在社会中得到利用,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流行于社会生活,最后也会被新的流行语取代。它的发展具有时效性、机遇性强,受众广等特点。笔者拟以2015度最新中日最新流行语为例,通过对两国十大流行语的种类、社会原因、社会特征的对比分析,探索流行语所反映的中日社会相。

2.2015年中日十大流行语的种类

本文以《咬文嚼字》评选的2015年中国十大流行语为基准,即“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日本方面,由日本年鉴类刊物《现代用语基础知识》公布的十大流行语为基准,即「爆買い」「トリプルスリー」「アベ政治を許さない」「安心して下さい、穿いてますよ。」「一億総活躍社会」「エンブレム」「五郎丸(ポーズ)」「SEALDs」「ドローン」「まいにち、修造!」。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联合发布的2009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分为文化教育类、综合类、国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社会生活类、体育娱乐类几个方面。为统一中日流行语的类别,本文按照以上分类方式对2015年度中日的大流行语做分类归纳:

由上可知,流行语与政治相关的中国占10%,而日本却则占了30%;科技类的流行语中国占了10%,而日本也是10%;社会生活类中国的占了60%,而日本占了10%;体育娱乐类的中国占了20%,而日本则占了50%。

3.社会原因分析

①政治方面:中国十大流行语中,与政治相关的只有一个“获得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来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

日本十大流行语中有三个与政治相关,分别是「アベ政治を許さない」「一億総活躍社会」「SEALDs」,它们的产生都与安倍政权有着直接的联系,「一億総活躍社会」是安倍政府提出的安倍晋三在2015年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而「アベ政治を許さない」「SEALDs」则是日本民众反对安倍政府强行通过安保法案而提出的口号和组织名称。

中日两国政府都有为国民美好生活提出美好的政治口号,但从流行语来看,中国的政治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国家处处为人民,人民对政府的政策也积极拥护,而日本则相对不太稳定,政府并未按照人民的意愿来施政。

②科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和日本的「ドローン」各占10%。这表明两国人民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不同的是中国是互联网技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越来越密切,才会有“互联网+”流行语的产生;日本的「ドローン」是小型无人飞机送快递、入侵日本首相官邸而成为热聊的话题。

③社会生活方面:中国超过一半(达到60%)的流行语在这个范畴内,而日本却只有10%属于这个范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与生活相关的各种词汇也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中国年轻人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在用语方面展现个性,“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体现了中国年轻人追求自由、追求个性与时尚的特征。

日本只有一个流行语「爆買い」,赴日旅游购物的中国人增多,购买的商品数额很大,为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也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

④体育娱乐方面:中国有“网红”、“主要看气质”,说明了使用网络的中国人增多,网上的言论和现象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也反映出中国的偶像文化的影响增强。

日本有「トリプルスリー」「エンブレム」「五郎丸(ポーズ)」「まいにち、修造!」与体育相关,「安心して下さい、穿いてますよ。」与娱乐相关,走红原因是与体育明星或体育事件和娱乐主持人的搞笑语言相关联,这反映出日本偶像文化和娱乐节目的兴盛。

4.流行语的社会特征

中国的流行语简单明了、易于上口,能体现中国年轻人追求个性、追求时尚、追求言论自由的特点。

日本的流行语同样简单、容易记忆,但是日语的暧昧性同样在流行语中有所展现,比如:「安心して下さい、穿いてますよ。」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娱乐主持人的搞笑方式,还有映射的就是日本发生食品卫生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5.结语

本文以2015年中日十大流行语为例,从流行的种类和社会原因、社会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发现日语流行语中的暧昧表现依然存在,透过流行语,探析了中日社会的差异所在。但是本文仅以2015年的流行语为材料,不能有力地证明结论的普遍性,今后笔者将收集更多的材料,运用语料库等对流行语进行分类、探析,这也是以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朝晖.当代流行语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王凌.透过流行语看现代日本[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3]王雯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日流行语的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徐佳.现代流行语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裴文倩.当代社会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流行语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用古诗文翻译2017年流行语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