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疏漏

2016-09-21 08:36宗不争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罗贯中阆中张飞

文_宗不争

《三国演义》的疏漏

文_宗不争

鲁迅曾言,“诸葛多智而近妖”,近人多断章取义,以至于,言及诸葛孔明,或则奉若神明,或则鄙薄多疑。

鲁迅此语,出自《中国小说史略》,原文为:“……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句话,本意是批驳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刻画人物的手法,太过于夸饰浮华,没有节制,以至于不能客观地表现人物,反倒是令人觉得虚假。

鲁迅不遗余力,整理国故,尤其为历代文论所不重视的“小说家言”正名,并无批判之意。如果说有,也只是他认为“小说”被视为“末流”,不被文史学家所重,是一大缺憾 ,应当拨乱反正。只是时人多记住他“打倒孔家店”的野心,认为他批判“吃人礼教”的同时,连带着认为他也在批刘备、批孔明,实属谬误。

诸葛多智,世所公认。《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屡出奇招,施计用兵,几可通神。向天借东风,以草船借箭,以空城退敌,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本是形容周瑜周公瑾的,却在文学创作之中意外地安置在了诸葛亮的形象上。这种错位在《三国演义》中比比皆是,以至于,我们很难抛弃掉《三国演义》为我们建立起来的初始印象,而去历史中探寻相对真实的人物形象到底为何。

在《三国演义》里,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但史实中并无关于张飞相貌的记载,如果张飞确实异于常人,不应没有记述。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为妻,世称大张后、小张后,相貌应当不俗。历史上的张飞善草书,喜画美人,是文武双全的英雄。

对比张飞关羽二人,《华阳国志》卷六说二人“勇冠三军,俱称万人之敌”,但在性格上却各有差异,关羽善待卒伍而骄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今本。原为鲁迅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后经修订增补成书,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中国第一部小说专史

日本电子游戏系列《真·三国无双》中出现的诸葛亮形象,错安“羽扇纶巾”且风格鬼魅,可以认为是误解所谓“近妖”之说的一种表现

诸葛亮彩像,故宫武英殿藏本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张飞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兵征东吴,张飞也在阆中准备出兵与刘备会师江州。史载刘备曾告诫过张飞,“刑杀过差,鞭挞健儿,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张飞没有醒悟,终被部下杀害,其部将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作“范疆”)“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二人本欲到孙权那里去邀功请赏。走到云阳时,听到吴蜀讲和的消息,便慌乱把张飞的头颅丢入长江之中,当地人得知是张飞将军,遂厚葬,修祠立庙。现存阆中张飞庙与云阳张桓侯庙,因此有了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说法。

阆中张飞墓 相传“身葬阆中”之冢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为何要如此夸大其词?窃以为,一是罗贯中本人仍是受了“话本”的影响,刻意要凸显人物的特色,以便与传播流行,不免媚俗。二是宋元之后,礼教下延,儒家思想逐渐被条陈僵化,去本意渐远,在创作与阐释之间,不免有所龃龉。

刘关张与诸葛亮,是罗贯中按照“智、仁、勇”的特点来刻画的。刘备仁爱,诸葛亮多智,关张骁勇,再贯穿以忠义之旨,就是蜀国能得以三分天下的意识形态基础。

之所以如此说,得自《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亦有,“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或五德,成型于独尊儒术的汉朝,孔子时代,则是智、仁、勇,《论语·子罕》载:“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到了孟子时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即孟子最为著名的“四心说”、“四端说”,容纳了仁、义、礼、智四端。

单说诸葛亮,何为“智”呢?

《荀子·正名》中说:“知而有所合谓之智。”孟子则称:“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先秦,“智”通“知”,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按儒家的说法,它的基础是“是非之心”。是非,字面上看就是“是”或者“不是”,某物“是其所是”,是它的存在之根源,需要格物致知方可确知“物之理”。

因此,这个“智”可以下延到最基本的术与技,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里写:“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在今天看来,算是发明创造,其实诸葛亮只是因循万物之理,妙手偶得。至于八阵图,则是奇门遁甲之术,亦是上古流传的奇术,诸葛亮只是参悟修正。《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基本上集中在这个关乎谋略巧思的层面。这个层面虽是末流,但却能够提供最多的故事素材,能够引人入胜。小说家于此处用力,也情有可原。

“是非”亦可引申至“对错”,对错不同于是否,它的依据来自纲常伦理。因此,智在更高的层次上通于仁。大智必是大仁。仁者,爱人。仁是儒家至高的伦理追求,自然也是“是非”的判断依据。这层“智慧”,《三国演义》中便不太明显,在《三国志》中倒是有所显现。“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其注引《魏氏春秋》:“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诸葛亮之功,在攻占征伐,治国平天下,亦在洒扫应对,修身齐家。

孙中山在《军人精神教育》第五课中,援引“智仁勇”三种精神以教化军人,称:“〔军人精神〕第一之要素为智,能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己,然后左右逢源,无不如志。”此处之“智”,已然包蕴丰富,不仅是计谋而已了。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一直乃谋士文臣形象,他逝世后,却谥号为“忠武”,其一是因为他生前即为“武乡侯”。其二是因为遵从“谥法”:“危身奉上曰忠。”“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逸周书》)其三则是因为文事武备,武事文备,文武不分家,诸葛亮能谏言献策,亦能征伐攻讨,谥为“忠武侯”当之无愧。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民国印本

猜你喜欢
罗贯中阆中张飞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桑大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谦虚的铅笔
当康美遇见阆中
剑胆琴心向《三国》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张飞因酒丧命
罗贯中写《三国》趣事多
张飞柏、姜维豆腐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