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在吐鲁番的“湖南力量”
——湖南新一轮教育援疆记

2016-09-21 01:39李伦娥陈文静吴秀娟
湖南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吐鲁番市吐鲁番援疆

本刊记者 李伦娥 陈文静 吴秀娟

涌动在吐鲁番的“湖南力量”
——湖南新一轮教育援疆记

本刊记者李伦娥陈文静吴秀娟

湖南和新疆吐鲁番,一个是春风万里的芙蓉国,一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原本地图两边有着数千公里的山水之隔。然而却因为屯垦戍边、对口援疆将两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一百多年前,清代诗人杨昌浚写下这样的诗句致敬左宗棠。

从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到王震、陶峙岳等一批湘籍屯垦闯将铸剑为犁,再到“八千湘女上天山”,湖南的“援疆精神”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1998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湖南对口支援吐鲁番。18年来,湖南先后派出7批援疆干部人才,实施以“智力援助”为主的对口援疆工作。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湖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援力度,全面推进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仅“十二·五”期间,就完成安居富民和城镇保障性住房、教育提升、医疗服务提升、人才交流培养等8大工程,实际到疆援助资金13.24亿元。

8大工程中的“教育提升”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初春时节,我们长途跋涉来到吐鲁番,见证了一群来自湖南的援疆教育人,让湖南人特有的“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精神,成为涌动在吐鲁番的“湖南力量”。

怀揣一份责任——把援疆当作湖南人自己的事

吐鲁番有63万多人口,辖一区两县:高昌区、鄯善县和托克逊县。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和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原名为吐鲁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吐鲁番的两大教育“重镇”。这两所学校自然就是湖南援疆的重点支援单位,也是派驻援疆教师最多的单位——十几年来,每年分别有六七名老师长驻,“铁打的学校、流水的老师”,老师们一批批离开又一批批续上。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就是湖南教育援疆的最大成果之一。”杏花热烈盛开的时节,我们走进美丽的学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周建国自豪地介绍说,这所学校完全是用援疆资金于1999年新建的,此前5任校长都是湖南派来的,创办至今已有50多名援疆老师在此工作过,就连校园内的人文环境和制度建设也充满“湖南元素”。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校如今办成了全疆示范性高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级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已成为吐鲁番人的骄傲——每年高考升学率都在95%以上,2004年还首次打破自恢复高考以来吐鲁番市无人考入北京大学的历史。

提起创办示范性高中,周建国告诉我们,他的前任陈新春校长和张万敏副校长功不可没!这两位校长都来自长沙市重点中学,一个是学校法人,一个主抓教育教学。两人硬是把一所“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的学校“跑”成了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13年11月20日,当自治区专家宣布验收通过时,老师们简直不敢相信。一所建校不足15年,教学质量在全疆并不冒尖的学校,在他们“瘦身、提质、精耕”办学思路的引导下,跻身自治区44所示范性高中行列,实现了吐鲁番自治区示范性高中“零”的突破。虽然陈新春已返湘工作一年了,但在吐鲁番市实验中学提起他的名字,仍是响当当的。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先是由5所普通中职合并成一所学校,再于2016年发展成为一所集农、工、旅、医、师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这是吐鲁番市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

这两所学校只是湖南教育援疆的一个缩影。

援疆先兴教。尽管有8大援疆工程,但多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直将教育对口援疆摆在重要位置,在安排援疆项目资金上优先支持教育,始终保持教育的大份额。根据《湖南省对口援疆综合规划》,教育援疆投入占湖南援疆资金总数的21%,居全国19个援疆省市前列。“十二·五”期间,湖南共安排了教育援疆基建项目9个,项目资金2.6亿元,仅职业教育投入的资金就高达1.52亿元。

“对于吐鲁番教育而言,湖南一直在雪中送炭。”吐鲁番市委副秘书长、湖南省第七批援疆工作队副领队、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郑小胡曾经多次走访吐鲁番的基层学校。他告诉记者,援疆不仅仅是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人才支持、智力支持。

来自湖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的祁怀好,2012年9月被派任吐鲁番市教育局副局长,担任援疆工作队教育组组长,统筹协调前方教育援疆项目。他向我们介绍,由于吐鲁番财政负担较重,本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教学基本设施设备特别是各种软件建设比较落后,城乡办学条件不均衡,直属学校与教学点差别很大,尤其是偏远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为简陋,还有30多所农村学校(教学点)仍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砖木结构的泥顶平房,功能室、运动场配备等远远达不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基本要求。2014年,在吐鲁番市标准化学校地市级验收中,全市43所学校有近一半校园生均面积不达标,三分之二的学校运动场地等级低、生活设施不配套,仅16所学校实现优质远程教学资源覆盖。

几年过去了,一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学校拔地而起,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高昌区二中综合实验楼、鄯善县双语示范幼儿园、托克逊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湖南在吐鲁番市新建校舍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这些都成为了当地各族老百姓最暖心的工程。

鄯善县双语示范幼儿园园长吕琴还记得幼儿园原来的样子:面积小,功能弱,最多容纳300人,挤得一塌糊涂,老百姓很不满意。新园建设之初,预计总投资达2900万元,其中湖南省出资1900万元。

“2012年新园建成招生报名之时,赶来报名的家长竟然排了三天三夜的长队。”吕琴说,这种“雪中送炭”的项目,在当地百姓眼中是最好看的景。自治区领导来园视察工作时,称这是目前全疆条件最好、设施最完善的双语幼儿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7月,湖南省省长杜家毫还专门带领省财政厅、教育厅等部门负责人赴新疆考察援建工作,专门视察了吐鲁番市三堡乡曼古布拉双语幼儿园,为吐鲁番市中小学校捐赠校车22辆,并拨专款1000万元援建双语幼儿园。

“项目援疆是各省市援疆的‘规定动作’,但对湖南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支票’,而是把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作为湖南自己的事来办。”郑小胡说,正是因为每一个援疆教育人怀揣着一份责任,吐鲁番的教育才有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杜家毫一行考察吐鲁番双语幼儿园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靳义川是吐鲁番的老教育人,和湖南的教育人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湖南去了18次,好多老朋友。”他如数家珍地说出了一大串我们耳熟能详的湖南教育人名字。说起湖南教育援疆队,他满怀感激之情:“如果没有湖南教育援疆队,就没有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如果没有湖南教育援疆队,就没有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如果没有湖南教育援疆队,就没有吐鲁番教育的今天!”

靳义川口中的三个“如果”,是他发自内心的对湖南援疆教育人的肯定。他说,1998年建吐鲁番市实验中学时,4月20日开会决定9月1日要招生,仅仅86天学校就建成了!盖楼的2100万元全是湖南援助的;没有老师,他亲自在湖南的几大名校挑选了17人,学校一下子就高起点办起来了。而现在自己任职的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又是湖南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一次性投入1.27亿元,把茫茫戈壁变成了绿洲校园。

筹建高职,谈何容易?它的背后不仅仅是一张张支票,还有一个个怀揣责任的援疆教育人。

“吐鲁番没办过大学,学校究竟该怎么办,我们心里也没底。”靳义川指着办公桌上摆着的厚厚一摞资料说,单单这几十万字的学校申报材料,每一个字都浸透了湖南援疆教育人的智慧和汗水。

2015年元月底,临近春节时,刚回湖南与家人团聚不到几天的几名援疆教师,接到了自治区教育厅来校检查高职学院创建工作的通知,在时任援疆校长唐文的带领下,又挥别亲人从长沙奔赴吐鲁番,一直忙到小年夜才回到湖南与家人相聚。当我们再次采访已返湘工作的唐文院长时,他却说:“三年校长任职,我的工作目标就是实现新校区搬迁,完成高职筹建。现在高职筹建成功,也算是圆了我的援疆梦。”

湖南工业职院副书记陈超是第六批中职学校援疆副校长。在他的主导下,学校完成了“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自治区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自治区支持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等8个项目材料的申报工作,把湖南职业教育先进的做法和理念带到了吐鲁番。

靳义川的话勾起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援疆干部杨成的回忆。初来援疆,还没来得及欣赏大漠风光,他一头扎进了工作,直接开启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此时中职校升格一事迫在眉睫,可申报材料还是一片空白。

“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如果hold不住,肯定会影响学校升格的进度。”虽说有过高职院校的管理经验,但院校升格的资料筹备对杨成来说却是“头一遭”。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杨成和来自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华林、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邹浩、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国彦一起,组成了一个攻坚小组,啃起了这块“硬骨头”。

在接下来的几十天,攻坚小组听了几十堂课,开了十几个专家论证会,最后整理成30多万字的申报材料。“这个材料我们反复修改,写了15稿,最后终于成文。”最让杨成感动的是,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湖南省教育厅作为他们的大后方,为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2014年11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职院、长沙民政职院等10所院校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签订《2015~2017对口援助协议》,援助内容包括精品专业建设、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和教师学历提升以及免费提供教学资源、组织开展捐款、捐设备、捐图书等活动。这10所高校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先后选派多名学科带头人到学校驻地指导开展专业规划建设,制定了矿山机电、护理、学前教育等11个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及50门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和课程建设等内涵发展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眼下,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即将正式挂牌,新校区也在戈壁滩上很快建成——一年时间完成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

对吐鲁番教育人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对湖南教育人来说,这是把最初的诺言变成了看得见的行动。

2014年7月,湖南省向吐鲁番市捐赠校车22辆

其实,在援疆之初,湖南省教育厅一直在“举教育内部全力”把教育对口援疆当作“湖南人自己的事”:省教育厅专门设立援疆项目办公室,建立了双方对接机制,不但成立了以湖南专家为核心的吐鲁番市育人战略专家咨询组,先后邀请了张楚廷、常力源等近30名专家到吐鲁番现场讲座,还筛选了一批湖南优质学校与吐鲁番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帮扶活动。目前,吐鲁番市的76所学校与湖南的87所学校结成对子,实施合作办学。16年来,湖南省共有8个市、27所省属高等院校和4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直接参与了对口援疆工作。

怀揣一份理想——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队伍

祁怀好,现任吐鲁番市教育局副局长,分管援疆、教研与教育信息化。今年,是祁怀好在吐鲁番援疆的第五个年头。2012年,祁怀好接过前任陈书国的接力棒。这一干就是5年,祁怀好也成为了湖南教育援疆时间最长的一位援疆干部。

从张家界市教育局到湖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祁怀好有着丰富的民族地区工作经验,更有一份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感情。从援疆的第一天起,“一定要为吐鲁番的教育做点什么”,这句话一直萦绕在祁怀好心上,是他援疆的最初理想。

做点什么呢?对吐鲁番教育而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为尽快找到突破口,祁怀好一到吐鲁番就进行了密集调研。“吐鲁番的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属于自治区的三类地区,优质资源严重不足,大量学龄人口外流。”与教育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祁怀好深知,吐鲁番教育要发展,硬件建设固然重要,师资建设却尤为紧迫。

吐鲁番到底缺什么样的老师?祁怀好介绍,他曾经牵头组建了一个调研小组,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就全吐鲁番市的师资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调研。而这个调研结果让祁怀好几天都没有睡着觉。

2013年,全地区教师队伍总体超编1004人,汉语和双语教师结构性缺编比较严重;全地区结构性缺编高达1500余人,其中在全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121所学校中,双语任课教师缺口达1400余人。

2013年,全地区7795名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仅有589人,占中小学专任教师的7.6%,其中自治区特级教师15人,仅占专任教师的1.92%。

……

调研报告的出台让湖南组建教育援疆队伍更加有的放矢。来自湖南援疆指挥部的一份资料显示,自开展新一轮援疆工作以来,湖南教育系统共选派了112名计划内援疆干部和教师。他们分布在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三个学段,大部分教师都是学科骨干教师或专业带头人。

“作为一名援疆老师,由于时间的局限,即便再努力,也只能影响一届学生。要想真正提高当地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就必须在这里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教师队伍。”来自长沙师范学院的援疆教师唐超的一席话说出了援疆老师们的共同理想。因而,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之余,做好“传、帮、带”则成了援疆老师的又一重要使命。

在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全校师生几乎都知道唐超和吾买尔江·艾力老师是“一对”,备课、听课、评课都在一起,而且通过专业组团合作,他们还共同摸索出适合学校当前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形式以及专业课双语教学经验。

来自娄底市第一中学的援疆教师夏歌晨成了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历史组里的“万花筒”,不仅组织历史老师集体备课,并通过听课、评课、做讲座等形式对老师们进行业务培训,指导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

其实,不仅仅是唐超、夏歌晨,湖南援疆教师个个都是“火种”,把湖南的优秀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留在了吐鲁番。

如果说教育援疆队是“输血”,为吐鲁番教师队伍进行全方位培训则是“造血”——

请进来——依托湖南教育大省资源,内引外联湖南省教育科研机构中的专家以及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的优秀校长、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来吐鲁番累计举办讲座或上示范课326堂次,覆盖全地区1万多名师生。

派出去——投入资金380多万元,选派9批290名双语骨干教师赴湖南吉首大学参加为期4个半月的脱产培训,加快了全市普及双语教育的进程;把吐鲁番校长培训纳入湖南省民族地区校长挂职培训计划,每年选派5~10名校长到湖南优质学校跟班学习;把北京外国语大学“歆语工程”湖南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引入吐鲁番。同时,选派近100名教育行管干部、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赴湖南集中培训,先后利用援疆资金组织了中小学心理咨询师、教研人员、中小学校医等专题培训。

沉下来——安排30多万元,遴选吐鲁番市实验中学、高昌区一小等17所示范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试点工作,借助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课程改革等,对教师继续教育施行年度量化考核,探索师资培训重心下移新途径。

哈力旦·玉素甫是吐鲁番市葡萄乡中心幼儿园的汉语教师。2011年9月,48岁的她被选派到湖南吉首大学参加了为期4个月的双语骨干教师脱产培训。

4个月过去了,哈力旦·玉素甫再次回到课堂,就像换了一个人。以前她上课很少使用汉语,现在却成了同事们眼中的“汉语教授”。“每天要上8节课,晚上还有晚自习,周末还安排了学校参观、考察……”谈及在湖南学习的场景,哈力旦·玉素甫说,这次培训让她第一次走出新疆,在48岁的“高龄”又做回了一名“学生”,为她的教师生涯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从“输血”到“造血”,通过教育人才援疆,我省不但为吐鲁番的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还全面提升了吐鲁番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一支“永不撤离”的教师队伍正在吐鲁番日益壮大。

怀揣一份爱心——为学生搭建成才的桥梁

1月6日上午,吐鲁番市实验中学,黄少华走上讲台,开始一天的授课。

黄少华是吐鲁番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援疆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跟学校其他任何一个班都不同——任课老师(除政治外)全部来自湖南,所参照的授课方式也跟湖南的学校一模一样。

把一批来自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的援疆教师由分头教学变成了抱团授课,集中给“援疆班”上课,这在吐鲁番还是第一次。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新生事物,它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听说要推行教育改革,有人善意地提醒祁怀好:三年时间,说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万一改革不成功,影响了高考升学率,它不仅会影响你的形象,还会影响湖南的形象。还不如平稳过渡,以前怎么办,现在还怎么办。

其实,祁怀好并不是没有掂量过。但祁怀好经过深度思考后认为,“一个是中部教育发达省份,一个是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在援建过程中实现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援疆教师的作用,教育援疆班确实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好路子。”

两年过去了,湖南“援疆班”成绩初显,在各项考核中,“援疆班”量化考核在学校名列前茅。来自长沙市明德中学的援疆干部、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副校长陶旅枫说,“援疆班”每一位学生成长的背后,都是每一位援疆教师用爱心浇灌出来的。

在采访中,记者一路走来,一路感动,听到了许多故事。

对黄少华来说,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有一次,班上一名性格内向的学生沈晨总是提不起劲来,上课经常走神。黄少华看在眼里,瞅准时机和沈晨做了一次详谈,这才知道他学习压力很大,经常在寝室熄灯后还用小台灯“加班加点”。“学习是一场马拉松,‘疲劳战’是走不远的。”随后的一段时间,黄少华一有机会就找沈晨聊天。慢慢地,沈晨放下了心理包袱,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刚接手“援疆班”,来自邵阳市第一中学的援疆老师刘刚就察觉,和原来学校的学生比,这里的学生很刻苦,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堂课下来,面对老师的提问,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没有。”刘刚并不气馁,一边坚持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一边悄悄地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一个学期下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每次下课后,刘刚身边都围满了前来提问的学生。“一个学期过去了,‘援疆班’的期末成绩比其他班级高出了十几分。”刘刚说,孩子们的进步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

除了“援疆班”,湖南还整合省内优质教育资源,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构建了一座座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在高中阶段,2006年开始,我省就在百年名校长沙市周南中学举办了吐鲁番高中班。目前有3个班级196名在校生。截至2014年,“周南班”已经为吐鲁番培养了合格高中生7批466人。

在大学阶段,自2010年以来,我省先后组织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17所省属高校以年均30%的增速向吐鲁番投放定向招生计划。截至2015年,已累计投放定向招生计划1040余个。

在大学生就业服务领域,我省省属13所高校还承担了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岗前培训任务,并筹集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培训,共培养新疆学员1295人。

“不简单、不平凡、不容易!”郑小胡这样评价湖南教育援疆,“这是大家用心在做的一项事业。他们带着责任前行,在卑微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甘于清贫,无私奉献,令人敬重,是‘特别能干事,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奉献’的援疆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是的,湖南教育援疆工作何止时间的叠加、数字的累计,更是深情的凝聚、力量的汇聚!

猜你喜欢
吐鲁番市吐鲁番援疆
吐鲁番市文联脱贫攻坚巡礼采风活动
相逢吐鲁番
吐鲁番市文联第二届“交河雅集”文学艺术交流活动剪影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
吐鲁番地名新探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