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资讯

2016-09-21 03:53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体店冲动页面

零售业资讯

1 麦当劳大玩“非主流” 体验风

1月27日,麦当劳的概念餐厅登陆北京,成为中国大陆首家“麦当劳未来智慧概念餐厅(Next)”,力求达到空间延伸、智慧延伸和体验感延伸。

全新升级的麦当劳概念店仅是点餐方式就有三种:首先是双点式柜台,通过独立柜台形式将点餐与取餐区分开,但只可点普通食物;其次是点餐柜电子点餐,可刷卡或微信支付;最后还有扫描桌上二维码用手机点餐,既不用排队也不用取餐,但只能点CYT(Create Your Taste“我创我味来”)汉堡,不过送餐的具体服务费还尚不得知。除此之外,店内还设置有DIY汉堡处。

而在细节处,最令顾客喜欢的是31个手机无线充电站,其次还有微信一键登录Wifi,洗手池处的水龙头兼具烘干功能,连店内的灯光调节系统也会根据时段进行明暗调节。据悉,这一项目率先在美国市场试点,中国是第6个将其引入的国家。

点评:曾以标准化而成功的品牌,如今纷纷打算寻求差异化,固化僵硬的标准只能失去年轻客群。为了摆脱危机,门店都在努力从冰冷到温馨的转变,增加开放性和互动性。

2 为改善中国市场 LV推茶化妆品品牌Cha Ling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日前推出极具中国元素的化妆品品牌Cha Ling(中文名“茶灵”),近日在香港海港城开出首家亚洲门店。

Cha Ling海港城店同时销售茶叶、茶具等产品,并设有专门茶区提供冲茶教学服务。Cha Ling计划在2017年进军中国内地市场。据了解,Cha Ling定位高端,首期推出26款产品,定价20~250欧元(约合人民币143~1787元),包括面霜、香水、香薰以及按摩疗程和冥想课程等富有中医色彩的服务。品牌的产品由LVMH集团旗下高端化妆品品牌娇兰生产。

点评:以往被奢侈品行业视为“增长重要引擎”的中国市场已活力不再,除了受经济环境影响以外,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更加趋于理性,想要占有市场,企业必须推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产品。

3 日本百货引入“支付宝” 只为招揽中国游客

总部位于大阪的日本近铁百货公司(Kintetsu)近日宣布,从2月1日起,旗下10家百货店中的4家会引入中国的支付宝付款。这是日本第一家引入支付宝的百货商场,将首先在阿倍野本店的化妆品、女鞋等专柜,以及其他三家店的化妆品柜台实施,未来推广到更多专柜。近铁百货希望以这种方便的支付方式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来购物。

点评:虽然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在近年凸显,但消费者还是偏好实体店可触摸的购物体验。因此,实体店经营者借助支付宝在线支付这样的便民方式,节省结算方面的环节后,应将更多的资源放在对消费者服务的优化上。

4 京东超市四城市试练年货“1小时达”

京东超市在推出“春节不打烊”的同时,还开启了“年货1小时达”服务,将用户体验推向极致。据悉,1月29日至2月4日期间,消费者只需在“年货1小时达”页面下单,并且订单收货址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4个城市指定社区范围内,即可享受“年货1小时达”配送服务,享受春节年货采购快速、便捷体验。在极速配送服务之余,消费者还享有多种商品采购选择,囊括食品、酒饮、粮油等多个品类的国内外知名品牌。

点评:京东一直以快速的配送服务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是提升服务与体验的重要标杆。而对眼镜行业来讲,服务体验的提升,也是引导消费者更加看重眼镜零售店的重要因素。

5 报告称实体百货将与电商融合 体验感成未来主流

近日,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发布年度《盈石观点》报告。报告中称,尽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百货关店数量已有50家,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百货品牌,但电商并不会完全取代实体店,体验式的百货店可增强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感。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过去6年新增商业物业供应中83%为购物中心,截至2015年末,中国20大城市购物中心存量占比全部存量的七成以上,稳居商业物业市场的主导地位。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体量增至10万平方米以上,同期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体量下降至7.4万平方米。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小型化、精细化的特征将越趋明显。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主席张平认为,未来实体商业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第一,电商倒逼实体商业场景化升级;第二,社交化推动社会化电商营销渠道为王;第三,中产阶级个性化诉求催生细分业态定制化服务;第四,互联网+大数据助力实体商业精准营销。

点评:未来电商的蓬勃发展将倒逼实体商业更加注重场景化,只有通过场景化的运营及营销才能将消费潜力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社交化、定制化、大数据为消费者所创造的独特价值,将有效提升实体商业的用户体验。

6 淘宝、天猫隐藏成交记录称保护商家数据

近日,淘宝论坛发公示称,基于保护商家数据安全考虑,从1月27日起,淘宝、天猫宝贝详情页面的“成交记录”区域将不再对外展示,原先销量、评价等信息不会消失,正常累积。

取消“成交记录”区域后,其他内容保持不变。原先的成交量仍可以在页面价格边上的“交易成功”处看到,只要把鼠标放到“交易成功”上就可以看到近30天已售出的件数。至于在搜索页面中按销量搜索出来的信息和在详情页面看到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前者显示的是多少人确认收货,后者是成交件数,两个单位是不一样的。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能严重打击刷单行为,因为消费者在详情页面不必过多关注销量,而会更加仔细地看“累计评价”,刷单也就没有了市场。

点评:垂直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不断涌现,被假货、刷单等问题缠身的淘宝开始走向下坡路。无论如何,淘宝的模式和电商的未来已经出现了冲突,而阿里当前必须改变的是用户的购物习惯。顽固不变的C2C模式,迟早会成为电商发展的历史。

>>> 观点除了需要,零售商别忘了消费者还会“冲动购买”

近日,美国的CreditCards.com网站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冲动购买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了。调查显示,84%的用户都承认在冲动下买过东西,而77%的用户表示,在过去三个月内,他们就曾冲动购物过。

不过更有趣的是,相比于2014年的调查结果,现在的用户比1年前更容易冲动购买了——那时候只有75%的用户表示曾经冲动购买。

在渠道方面,尽管很容易将这一切归功于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换句话说就是PC+Mobile,不过报告却显示,有79%的冲动购买发生在店内,只有6%发生在手机上。

的确,店内的特点在于有各种方式让你“热血沸腾”,因为你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店内,而且身边极有可能还有个“特别为你着想的”客户代表。

>>> 数据

54%的用户表示,他们冲动购买额在100美元以上;

20%表示这个金额超过1000美元;

而有47%的用户表示,这些“冲动的商品”是给自己买的——其中61%的年轻用户(18~29岁)经常冲动地给自己买东西。

冲动购买最大的特点:

其一,这是人性,比如犒赏自己;

其二,价格可以非常高,也可以非常低:比如大到一个奢侈包,小到一支笔;

其三,受大量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被实体店控制,毕竟电商不过是比价,而且过量的选择会让用户感觉崩溃。

这份报告尽管是美国的,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具有普遍意义——尤其对于实体店来说,店内布局、气味、颜色、服务等多种因素,都可以极大地影响顾客,对于年轻一代尤其如此。

无论经济情况如何,冲动购买都有存在空间:经济增长的年代,大家都去买奢侈品了;在经济衰退的时期,当用户都拿着购物单买东西的时候,看到自己如此“节俭”,也会买个小玩意“犒劳”自己的。

猜你喜欢
实体店冲动页面
刷新生活的页面
答案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让Word同时拥有横向页和纵向页
全国宠物实体店名录连载(广州)
浩声乐享家李松:体验感,是实体店最有价值的东西
眼镜零售实体店再次吹响扩张号角
实体店转基因
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