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炜 金云峰* 陈希萌
公园-广场景观:理论意义、历史渊源与在紧凑型城区中的类型分析
范炜 金云峰* 陈希萌
当前中国尤需发展紧凑型城区。城市设计和景观控制导则都需要可以清晰界定的紧凑型城区的景观类型。一种重要类型是广场和公园融合的景观,它属于西方城镇开放空间的形态史上历史悠久的类型,在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争论中也有重要意义。在紧凑城市、TOD理论和国内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形态学和类型研究方法,对紧凑型城区内部的混合中心单元、社区中心单元的公园-广场融合型景观类型进行了研究。并分为两类:枢纽站公园-广场融合类型、围合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总结了其要素、特征、尺度和布局与特定城市空间单元、街区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紧密配合的特征。
公园;广场;景观类型;紧凑城市;开放空间
修回日期:2016-02-08
2012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G类用地大类名称从“绿地”调整为“绿地与广场用地”,增加G3广场用地[1]。预示着城乡规划法对绿地的注意力逐渐转换到公共开放空间,有助于提升对广场的关注,但也可能无意中促进一种倾向:局限于从G3这个用地类别的角度来思考广场,而忽视广场更广泛的意义。
如果只关注广场用地和公园绿地,会错失广场、公园景观类型的丰富内涵。①有一些城市开放空间有着大量硬质场地,具备集会功能,同时也有充裕的绿化,或丰富的游憩设施,营造出介于广场与公园之间的体验。这是广场与公园结构性交融现象的体现,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开放空间类型提供了灵活性和多样性。
人们在生活中首先以未经概念化的方式、通过直观经验和使用来把握景观的类型,现象学称之为前论断性(pre-predicative)经验中的类型性(typicality)[2],这种经验的类型性是理论思考的起点,能够将开放空间的形成视为动态现象。广场与公园趋于融合的现象对于紧凑型城市形态也有特殊的价值。
在很长的历史上,广场是欧洲城镇唯一的正式公共场所[3]。由于欧洲文明的多元性,广场在不同的文化区、不同的城镇公共生活中演化出众多类型。
在城市形态学历史上最早对广场分类的约瑟夫·斯瓦本(Joseph Stübben)就在1890年的《Der Städtebau》(《城市规划》)中提出花园式广场(Gartenplatz)类型。根据斯皮罗·科斯托夫(Spiro Kostof)[3],花园式广场(Gartenplatz)发源于英国,包括了19世纪流行的风景(园艺)广场(landscape squares)类型。它受到英国园林影响,注重绿化和游憩,西班牙学者亦指出它们既是沙龙(salón,客厅)又是植物园。许多广场的功能历经变迁,硬质和绿化比例几经改变,因此R·克里尔(Rob Krier)完全以几何形式对广场进行分类[4]。在法国,巴洛克园林的形式被移植到城镇广场规划中,影响至近代的建筑式园林(architectural garden)类型[5]。这些现象的背景是经济扩张、人口密度增加,在一种相对紧凑的城市形态下,人们对宜居性需求的增长产生广场在类型学上向公园接近、转换与融合的现象。
另一方面,广场传统渗透进公园设计。在欧美城市中一些被称为park的开放空间与广场接近,这种灵活性有着历史原因[6]。许多现代的中小型公园设计注重开放性和硬质场地,或注重与建筑、步行街之间的密切联系,带有意大利语piazza、法语place、德语platz或西班牙语plaza所携带的意义基因。因为广场历史上的开放性、位于社区中心的象征性地位,以及与公共建筑的密切联系是被广泛借鉴的类型化特征。
另外,消费空间对公共场所的影响同样促进了广场和公园的混融现象。一些在商业功能占主导的地段的公园融合了广场的地中海文化特质。广场具有“集市”和庆典活动的类型化特征(源于古希腊的agora和古罗马的forum,agora源于古希腊语“集会”,在其中集会、庆典、宗教和商业活动不可分离[3]),它们与购物中心中庭、主题乐园的舞台式空间之间有着类型学上的联系,可以促进商业体验的感染力。这种现象常见于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投资和管理的公园,正越来越普遍。
在欧美城市设计领域,对广场和公园影响较大的理论是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和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景观都市主义试图超越公园、广场等分类,关注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景观类型;新城市主义则学习历史,强调某些广场和公园类型塑造紧凑型城市形态的潜力。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7]认为北美和某些欧洲城市的低密度发展难以逆转,水平向蔓延的城市化(horizontal urbanization)、去工业化产生的空地,使得景观成了城市设计的关键。水平表面上景观的组织方式逐渐替代了建筑划分空间的方式,超越传统的公园、广场、道路、建筑等分类,建立景观与基础设施网络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灵活联系。
景观都市主义推崇的许多实践案例兼具公园、广场、基础设施和地标建筑的综合体特征。如果仅用一般的用地分类去切割,将会忽视其城市设计的意义。
具有争议的是:瓦尔德海姆认为紧凑的城市形态已经难以复苏[7]——与之相反,新城市主义依然主张紧凑发展,批判城市蔓延(urban sprawl),推崇绿色出行[8-9],认为景观类型应当基于紧凑发展才能满足可持续性要求。
古希腊、意大利以及许多欧洲国家及殖民地城镇的广场,与自治城邦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10];新城市主义也推崇规模适宜、有凝聚力的社区。道格拉斯·凯尔博(Douglas S. Kelbaugh)认为这体现出对传统城市形态的重新诠释[8]。新城市主义主张用紧凑的建筑组群限定人性化尺度的广场和公园,具备便捷的步行可达性,并与公共交通设施连接(呼应着广场作为街道交汇点的古老意义)。嵌入混合功能社区的绿地、广场、社区花园和运动场被道格拉斯·法尔(Douglas Farr)等统称为公园(park)类型[11]。
景观都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之间的学术张力,关键在于后者推崇紧凑型城市形态(尽管其在北美的实践有时限于“传统城镇风格”的地产开发)。当代大都市依然受到人口密度、基础设施服务门槛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制约。[9]景观都市主义源发于对西方的城市蔓延、去工业化和部分城市人口缩减的现实的反应,不能被任意移植到城市化背景不同的地点。
在特定条件下,两者的理念并非不可兼容。可以基于集约紧凑发展理念,同时对融合型景观类型进行探索。
当前中国正在完善以紧凑发展、交通引导发展(TOD)为基础的规划和研究[12-13],这也是城市更新中景观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目前已有对紧凑型城区景观的初步探讨[14-15]。其中一类是公园和广场相互融合的景观类型,它是花园式广场类型的进化产物。人们将其视为为充满活力的、如同城区沙龙和社区舞台的绿色开放空间。它们灵活地与建筑和基础设施密切结合,同时也适应和形塑了紧凑的城市形态。对该类型的研究有助于为相应的城市设计、景观导则、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景观布局与引导提供参考。
表1 紧凑型城区特征对景观类型的影响表Tab.1 The eff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urban district work on landscape types
表2 紧凑型城区空间单元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表Tab.2 Park-plaza types in space units of compact urban district
公园-广场融合类型能够支持紧凑型城区形态特征的塑造(表1)。
公园-广场融合类型包含5个支持紧凑型城区的特点:(1)高开放性与可达性——不仅没有围栏,而且要避免机动车道阻隔步行,进一步,需要与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密切连接、配合,使交通设施景观化;(2)融合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广场、以及大街的一些特征;(3)与建筑和基础设施之间紧密联系,包括连续街墙、建筑组群化、视觉协调、混合用地、立体空间组织等;(4)渗透性与边缘的重要性:内部流线与城市紧密联系,通过边缘与城区相互作用;(5)配合小型街区、或内部以步行主导的城市综合体。
紧凑发展理念要求一定规模的空间单元,必须达到相应的交通、面积、人口、功能混合比例等要求。②开放空间可以成为紧凑型城区空间单元的中心,但由于这些单元在用地规模和尺度上的限制,位于中心的开放空间通常不是超大型的单一用途的公园或广场,而是尺度适宜的广场和公园融合型景观类型。
根据戴德胜、段进、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等,除城市中心以外,有两类紧凑型城区空间单元:混合型空间基本单元次中心、社区型空间基本单元组团中心[12-13]②,我们概括为混合中心单元与社区中心单元两类:混合中心单元拥有更多就业岗位,采用多层、或多层加高层利用强度,人口门槛规模约3~3.5万人,在区域性公交枢纽或站点的400~600m服务半径内;而社区中心单元开发强度稍低、居住用地比重稍高:人口门槛规模约1.5~3.5万人,在区域性公交站点500~600m服务半径内[11-12]。
5.1与枢纽站叠合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
在汽车时代,广场的交通功能与其它功能之间的矛盾变得难以调和。然而当代立体化的公交系统将自然地面或人工地面重新归还给行人,是调解矛盾的关键。而且在区域化都市圈中,(根据景观都市主义)人造地面与自然地面在景观类型上的区别已经有所模糊,为交通广场类型趋向于与新型的公园融合创造了条件。
紧凑型城区的混合中心单元依赖于大运量公交站点,枢纽站(terminal station)是其门户。离枢纽站最近的区位集中了多功能、高强度的开发。因此这一节点的便利性和魅力,是混合中心单元保持其就业岗位的关键。枢纽站必然景观化。
枢纽站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中,景观与枢纽站十分紧密的叠合为一体。主要分为两类:平面型、立体型(表2中A1、A2两个亚类)。
5.1.1平面型的枢纽站公园 -广场融合类型
在枢纽站点上建设的广场-公园融合类型极为开放、便利人群步行集散,同时注重行人的体验、自然风景和艺术性。
例如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以银禧线快轨站为中心的公园-广场作为门户[18](图1)。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的22hm2的交通枢纽公园(图2)。以及柏林波兹坦广场(Potsdamer Platz),地铁枢纽站所在的广场直接通向室内拱廊街,并连接着带状绿地-广场(图3)。
表3 部分围合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案例表Tab.3 Enclosure park-plaza cases
5.1.2立体型的枢纽站公园-广场融合类型
针对枢纽站上盖城市综合体[15,19],立体型公园-广场(multidimensional park-plaza)可以为它们提供核心开放空间。它们位于坐落在自然地面上的综合体屋顶的人造基面上,高于自然地面,有着屋顶花园特征,缓解了巨大基础设施和高技术综合体建筑的压迫感;但屋顶结构对种植和覆土的限制,以及疏散要求,使得它们偏向于广场特征。例如日本埼玉新都心(Saitama New Urban Center)1hm2的“榉树广场”和巴黎蒙帕纳斯Montparnass火车站和停车场的屋顶上3.4hm2的大西洋公园(Atlantic Garden)。
表4 城市综合体中围合的非规则公园-广场融合类型与部分城市综合体附属绿地比较表Tab.4 Non-regular pattern enclosure park-plaza in urban complex, compared with attached green space of urban complex
5.2由组群式建筑围合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
由混合功能的、组群式建筑围合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enclosure park-plaza),是紧凑型混合中心单元、社区中心单元内尺度适宜的景观类型。它呼应着中世纪时联排住宅和商铺围合社区广场的传统。17世纪以后巴黎和伦敦的贵族热衷于建设社区广场以推动房地产市场,为此对周边建筑进行统一设计[2]。社区广场也影响到早期的公园类型如伦敦摄政公园(Regent's park),形成公园或广场作为战略公共投资牵动周边项目的策略。围合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是在这种策略下支持紧凑型城市形态的景观类型,它在形态上分为4类:(1)长矩形近带形、(2)近矩形、(3)近等边形、(4)非规则形(或有机形)(表2中B1、B2、B3亚类;表3)。
5.2.1长矩形近带形(社区中心单元)
巴黎贝尔西新区的协商规划区(ZAC)围绕着12hm2、平行于塞纳河的贝尔西公园(Parc de Bercy)[21]。瑞典哈默比湖城(Hammar by Sjöstad)有一系列的围合的公园-广场分布在各个社区中心单元[21](图5),紧邻有轨电车线的大街。
欧洲住宅建筑的日照法规较为灵活,允许各个朝向的住宅围合公园-广场。目前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也都研究出在法规下增加东西朝向街墙的方案,与小型街区一起陆续实施,这将推动社区中心单元建设围合的公园-广场类型。
上海古北区的黄金城道由两侧连续的商铺裙楼围合,黄金城道的短边完全向城市开放。这个带状景观兼具公园-广场-大街的特征,宽度介于40~70m之间,长600m,即步行舒适的最大尺度,其间点缀着单层商铺和咖啡馆。由于它是东西方向,由南北朝向的高层住宅形成山谷式的围合感。这种景观类型增强了该地区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和步行舒适性,避免了封闭式大型社区景观的过度私有化。
5.2.2长矩形近带形(混合中心单元)
广州珠江新城内的花城广场(宽度介于90m至200m之间的纺锤形)、宁波东部新城的带状广场-公园(宽度80m以内)位于商务商业区的中心,这一尺度接近于慕尼黑Schwabing新区中的带状公园(50m宽,570m长)。这种类型适合混合中心单元:融合了广场-公园-大街特征。规划限制两侧机动车交通,配合地铁站、地下商业与停车,使得两侧的商务商业活动一体化。
5.2.3近矩形(混合中心单元)
混合中心单元中,近似矩形的公园-广场融合类型案例,有上海太平桥地区、北京金融街中央景观等。[17]汉堡码头区(Hafen City)的滨水开放空间结合有轨电车站,站点一侧是与防洪系统结合的多层平台广场[23],另一侧是被街区建筑围合的矩形公园、儿童游戏场(图6)。
5.2.4非规则形(社区中心单元)
巴塞罗那的Parc Diagonal-Mar社区项目中,公园与住宅连带一同开发,不规则的形态与两侧的社区单元相互嵌合。
5.2.5非规则形(混合中心单元)
在东京六本木新城,配合地貌高差和山谷式的建筑综合体,连续的、便利步行的开放空间和人行天桥穿插在高层塔楼和裙楼之间,连接着不同标高的街道广场、自然式公园、地铁出口广场、商铺前的步行街(表4)。(与之比较:中国许多新城区中的部分城市综合体依然有早期现代主义规划的“花园中的独立建筑”模式的弊端[24-25]:其办公塔楼、造型特异的单体建筑与周边宽阔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之间相互割裂。)
广场-公园的融合类型需要与交通系统、街区规模、建筑类型等各方面因素相互配合(表2)。规划和研究应当进一步注意这类景观类型在塑造紧凑型城市形态中的作用,然而在某些宏观的绿地指标中并不容易体现出来。这一景观类型的历史、尺度、形态学、生态设计、体验的意义、使用活动和人口构成、对周边地段的作用、对出行方式的影响,以及社会公平性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G3广场用地和G1公园绿地都有独立用地、参与城市规划的指标平衡,这与广场、公园有所不同,后者只是景观类型,而不是法定用地类别。在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在城区地段尺度可以找到多种广场、公园类型。广场用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用地平衡是重要话题,本文限于主题和篇幅并未涉及。
②相关理论如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佩里(Clarence Perry)的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波特曼(John Portman)的协调单元(Coordinated Unit)、欧文斯(Susan Owens)和巴尼斯特(David Banister)的可持续邻里单元、L·克里尔(Leon Krier)的城市区域(Urban Quarter)、传统邻里街区开发模式(TND)的发展单元、TOD发展单元与步行口袋(Pedestrian Pocket)等。
③在参考文献[13]中,分为城市中心区、混合型空间基本单元、社区型空间基本单元。在参考文献[12]中,分为主中心、次中心、组团中心。但不同分类有很大的共性,如混合型空间基本单元与次中心基本一致,社区型空间基本单元与组团中心基本一致。(功能混合、人口规模、站点服务半径等特征接近)
(References):
[1]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
GB50137-2011, Code for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land use and planning standards of development land[S].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0.
[2]阿尔弗雷德·许茨.现象学哲学研究[M].霍桂桓,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7.
Alfred Schütz. Studies in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M]. HuoGuiheng, trans.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ity Press,2012.
[3]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组合——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形态的元素[M].邓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45-154.
Spiro Kostof.The City Assembled:The Element of Yrban Form Through History[M].Deng Dong,trans. Beijing: Chin aArchitecture&BuildingPress,2008.
[4]罗伯·克里尔.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M].金秋野,王又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Rob Krier,HaraldBodenschatz. Town Spaces: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s in Traditional Urbanism[M]. Jin Qiuye,WangYoujia, trans. Beijing: ChinaArchitecture&Bu ildingPress,2007.
[5]德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德国当代景观设计[M].刘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34.
Federation of German Landscape Architects.Contemporary Germ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M].Liu Ying trans. Beijing:ChinaArchitecture&BuildingPress,2011.
[6]加文.公园——宜居社区的关键[M].张宗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3-14.
Alexander Garvin. Public Parks: The Key to Livable Communities[M].Zhang Zongxiang, trans. Beijing: ChinaArc hitecture&BuildingPress,2011.
[7]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景观都市主义[M].刘海龙,刘贵云,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6.
Charles Waldheim.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 Liu Hailong,LiuGuiyun, trans. Beijing: ChinaArchitecture&Bu ildingPress,2001.
[8]道格拉斯·凯尔博.论三种城市主义形态:新城市主义、日常都市主义与后都市主义[J].钱睿,王茵,译.建筑学报,2014,(1):74-81.
Douglas S. Kelbaugh. Three Urbanisms: New,Every,and Post[J].QianRui, Wang Yin, trans.Architectural Journal,2014,(1):74-81.
[9]Andrés Duany,Emily Talen:Landscape Urbanism and its Discontents——Dissimulating the Sustainable City[M]. 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2013.
[10]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9.
Spiro Kostof. The City Shaped: 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M].Dan Hao, trans. Beijing: Chin aArchitecture&BuildingPress,2005.
[11]道格拉斯·法尔.可持续城市化:城市设计结合自然[M].黄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69-171.
Douglas Farr. Sustainable Urbanism: Urban Design With Nature[M].Huang Jing, trans. Beijing: ChinaArchitecture&B uildingPress,2013.
[12]彼得·卡尔索普,杨保军,张泉.TOD在中国——面向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43.
Peter Calthorpe, Yang Baojun, Zhangquan. Transit Orienter Development in China:A manual of Land-use and Transportation for Low Carbon Cities[M]. Beijing: ChinaArc hitecture&BuildingPress,2014.
[13]戴德胜,段进.空间研究12:绿维都市——空间层级系统与K8发展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81-82. Dai Desheng,Duanjing. Green Dimension City: Urban Space Hierarchy System&K8 Development Model[M]. Nanjing: DongnanUniverity Press,2014.
[14] 张悦文,金云峰.基于绿地空间优化的城市用地功能复合模式研究[J].中国园林,2016,(2):98-102.
Zhang Yue-wen;JINYunfeng.Function Combination Mode in Urban Land Use for Green Space Optimization[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6,(2):98-102.
[15]金云峰,张跃文.紧凑理念下的城镇绿地空间效能优化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JIN Yunfeng ,Zhang Yue-wen. Optimiz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Efficiency under the Concept of Compact[C]//Annual meeting of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5.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2014.
[16]潘海啸,汤諹,吴锦瑜,卢源,张仰裴.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Pan Haixiao, Tang Yang, Wu jingyu,Lu Yuan, Zhang Yangfei. Spatial Planning Strategy for “Low Carbon Cities” in China[J].Urban Planning Forum,2008,(6):57-64.
[17]张庭伟,王兰.从CBD到CAZ——城市多元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3 Zhang tingwei,WangLan.FromCBD to CAZ:Spatial Need and Planning of Urban Diversified Economic Development[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Pre ss,2011.
[18]约翰·伦德·寇耿,菲利普·恩奎斯特,理查德·若帕波特.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M].俞海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62
John Lund Kriken.City Building: Nine Planning Principl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Yu Haixing,trans. Nanjing:Jiangsu People's Press, 2013.
[19]日建设计站城一体开发研究会.站城一体开发:新一代公共交通指向型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6-27.
Nikk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Station-City Development. Integrated Station-City Development: The Next Advances of TOD[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2014.
[20]杨鑫,张琦.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传承与发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45.
Yang xin, Zhang Qi.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France[M].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2.
[21]米歇尔·米绍.法国城市规划40年[M].张杰,邹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3.
Michel Micheau. 40ans d,urbanisme en France[M].Zhang jie, Zouhuan, trans.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07.
[22]张彤.绿色北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70.
Zhang Tong. Green North: Sustainable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in Scandinavia[M].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2009.
[23]袁敬诚,张伶伶.欧洲城市滨河景观的生态思想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48.
Yuan Jingchegn, Zhang Lingling. Ecological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European city waterfront landscape[M].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2013.
[24]丁成日,城市增长与对策-国际视角与中国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8-165.
Ding Richeng. Urban Growth and Polic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China Development[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9.
[25] 蔡志昶.生态城市整体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62.
CaiZhichang. Holistic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co-City[M].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2014.
Park-plaza Landscape: Theory Significance, Historical Origins and Its Typology Analysis in Compact Districts
FAN Wei JIN Yun-feng CHEN Xi-meng
China needs to develop the compact cities and public transport guide urban development (TOD) based compact districts. Urban design and landscape guidelines need compact urban landscape typology which could be clearly defined. A significant landscape type is park-plaza, which origins in urban morphology history and has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for urban design theory argument. The study uses method of Urban Morphology and Typology to analyse park-plaza in two compact urban interior space units: mixture center unit and community center unit, and to summarize their two types: park-plaza for terminal station and enclosure park-plaza. The study found key points of their elements, that is, features, size and layout working closely with some particular units of urban spac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Park; Plaza; Landscape Typology; Compact City; Open Space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点项目研发基金,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2015KY06)
TU986
A
1673-1530(2016)04-0088-08
10.14085/j.fjyl.2016.04.0088.08
2015-07-27
范炜/1986年生/男/四川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博士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历史(上海200092)
FAN Wei was born in 1986 in Chengdu. He is Phd stud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ongji University. He majors in
Theory and Hist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金云峰/1961年生/上海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注册规划师/同济大学都市建筑设计研究分院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工
程技术,公园绿地与开放空间,中外园林与现代景观,风景旅游区保护与更新等(上海 200092)
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jinyf79@163.com
JIN Yun-feng was born in 1961 in Shanghai. He is a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Landscpe Archtecture School of Tongji University. His current positions ar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Also he is One-level registered architect and Registered urban planner. His research direction i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ark Recreation and Open Space, Classical Garden and Modern Landscape,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陈希萌/1991年生/辽宁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硕士生(上海 200092)
CHEN Xi-meng was born in 1991 in Shenyang. She is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ongji University.
Fund Item: Support from key project research funding of Tongji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and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y of Dense Habitat (Tongji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5KY06) is acknowled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