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玲
【摘 要】
语文学科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手段。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德育材料丰富、教育功能强大,教师需借助知识特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部分有效的渗透途径,帮助广大教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天然优势,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大部分都含有教育因素,包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多彩多姿的山水名画和景色壮观的大好河山等。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再配合教师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可逐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增强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一、深入钻研,挖掘教材德育因素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和发起点,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德育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因素。小学语文课文往往以讴歌伟人品质、品味祖国山河的壮丽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和教材内容融会贯通是一个相对有效的途径。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让他们根据文字语言的表达,认识到文章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再反过来推敲语言文字应用的精妙,使其逐步掌握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实现德育和智育完美整合。
例如,在进行《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教学时,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使用这样的开场语: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和分享交流。然后教师应根据课文中讲述的事件:一个加拿大男孩瑞恩为帮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通过自己的劳动将70元交给募捐项目,并吸引越来越的人们主动参与到帮助非洲孩子打井木爱心活动中。使学生总结出:梦想给非洲孩子们送去关爱和健康,令非洲人民感激不尽,让他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实现梦想。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实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应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将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以不知不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无形中进行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情感世界更是多彩多样,教师可以设计教学过程为前提,以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情感渗透德育,让他们受到文章的感染与教师的影响,逐步培养和提高其品德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可在介绍课文背景中渗透德育,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触发其情感;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营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比如,在学习《伯牙绝弦》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先为学生介绍故事的写作背景:俞伯牙是春秋时期琴艺高超的宫廷乐师,是一个操琴高手,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听懂他的琴声,四处寻找懂他琴声的人,最终遇到一个农夫非常懂音乐,即为钟子期,当他得知钟子期死后,十分伤心,并将琴砸坏,终生不再弹琴。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分析课文,找出钟子期是伯牙知音的句子作重点分析,通过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感知,使他们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渗透珍惜友情的德育教育。
三、课外活动,丰富德育渗透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教师应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德育渗透形式。课外活动能够促使语文知识多元化,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道德品质的熏陶,不过活动主题需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并体现出针对性与层次性。由于小学生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不够成熟、想法幼稚,教师组织的课外活动应坚持良好正面的榜样,进行爱国主义、进取精神和优良品质的德育渗透;或者采用成语事故会、诗歌朗诵等形式,将德育教育和知识学习有机整合。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德育渗透的途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意志,还可陶冶其道德情操。教师需针对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年龄特征,为他们推荐适当的课外读物,诸如《成语故事》《中国寓言故事》《郑渊洁童话选》《一千零一夜》和《名人传》等。另外,教师还需强化阅读指导,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一起欣赏和探析这些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深刻哲理或思想情感,使其通过阅读有所收获,德育素质逐步提升。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有意识的积极渗透德育,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多个角度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朱红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 成功(教育),2013(01)
【2】孔雪清.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3】黄蓝紫.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