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跆拳道专业运动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与分析
——以川渝为例

2016-09-21 03:36晋阳云滔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运动精品 2016年3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跆拳道竞技

晋阳云滔(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西南地区跆拳道专业运动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与分析
——以川渝为例

晋阳云滔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跆拳道传入中国以后,列为我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短短几年时间并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推动了跆拳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二十年的发展使这项运动由弱变强,进入到优势项目的行列。跆拳道在我国迅速发展中也促使各省市体育局的重视并陆续成立各省市代表队。全国各地的竞技水平在快速发展,而西南地区的发展却相对于缓慢。西南地区指重庆、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目前从总体来看,西南地区竞技运动发展水平一直不高,无论从运动成绩,还是发展理念,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为落后。为了加快西南地区跆拳道运动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促进跆拳道竞技水平快速提高,通过实地了解、问卷调查、体验、对受用者的采访,以及通过西南地区以川渝为主的专业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现状来了解西南地区的跆拳道水平相对于沿海地区的落后原因。

西南地区;跆拳道运动员;现状;发展对策

1 西南地区跆拳道运动发展情况

跆拳道运动自1994年正式向全国普及发展以来,历经十年使这项运动由弱变强。而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跆拳道在西南地区却起步较晚,因为地域、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和中东部地区的竞技体育相比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四川、重庆跆拳道代表队分别成立于1996年、1997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现在的竞技水平来看,四川省跆拳道团体竞技水平处于优势地位,然而个人竞技能力、竞技水平不稳定。重庆市跆拳道队的团体或者个人竞技水平有些落后。因此,研究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在西南地区以川渝为主发展的现状,分析限制西南地区跆拳道运动竞技水平发展的有关原因,提出西南地区竞技跆拳道发展中的问题,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竞技跆拳道发展水平。本文主要通过西南地区以川渝为主专业跆拳道运动员现状的调查了解,分析制约西南地区跆拳道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2 四川省、重庆市跆拳道运动员基本信息的分析

通过对川渝跆拳道队50名专业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运动员年龄结构、运动等级、训练年限、来源特征、每年参赛情况、训练时间和文化水平,并分析西南跆拳道运动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运动员年龄结构层次分析

年龄是运动选材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适宜年龄与竞技运动训练关系极大,它关系到选材、育才、成才及其质量效果[1]。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年计划,是一个伟大的工程。跆拳道属于技能类格斗对抗性项目,以技术和战术能力为运动员的主导因素,也是制胜的武器。这个项目的特点要求运动员从小就要进行一般身体素质的训练,然后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再经过一系列的实战比赛和大型重要的磨练才能培养出优秀运动员[2]。

表1 川渝跆拳道运动员年龄结构统计

由表1可知西南地区川渝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龄大多数为16—18岁,占被调查人数的54%;其次为19—20岁,占22%;16%的运动员在14岁以下;仅有8%的运动员超过21岁。由此可见川渝跆拳道运动员多集中于16—18岁之间,处于快速发展期。

2.2运动员运动等级分析

表2 川渝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等级结构统计

由表2可知运动健将5名,占总人数10%;一级运动员16名,占总人数32%;二级运动员9名,占总人数18%;无等级占总人数的40%。运动健将占总人数的比率较低,无等级占总人数绝大部分,这一情况说明这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竞赛少,缺乏比赛经验,需要加大力度培养高水平运动员。

2.3运动员训练年限分析

表3 川渝跆拳道专业运动员训练年限统计

表3分析表明:目前西南地区川渝专业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在4—5年的占42%,年龄均在16—18之间。要达到一定的运动水平,运动员必须要有系统的运动训练年限和比赛经历。研究材料显示:达到不同等级运动成绩的时间也是相对稳定的,从一个等级到上一个等级,平均要1—2.5年[1]。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跆拳道运动技、战术复杂多样,青少年运动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不断的竞赛实践,从教练员传授中、个人参加比赛中反复获取经验并积累经验。

2.4运动员来源方式分析

我国体育人才的训练、培养是沿袭前苏联的体系,走的是“县市少年业余体校——省体育运动学校(专业队)——国家队”这种特定的人才培养之路,运动员是运动的核心。选好苗子打好基础是关系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3]。虽然跆拳道运动在西南地区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同时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群众基础薄弱、技战术水平的差距、基层教练员跆拳道专业素质较低,制约着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与人才输送。还有学者从竞技跆拳道和大众跆拳道两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推动我国跆拳道运动发展必须从大中小队伍梯队、国际间交流、科研理论及竞技和大众结合等方面进行加强[4]。

表4 川渝地区跆拳道运动员来源方式

表4可以看出,跆拳道运动员来源方式主要靠地区输送人才为主,这种情况说明跆拳道后备人才的选拔处于被动位置,应主动培养属于自己的后备力量、挖掘优秀的后备人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梯队,使西南地区跆拳道竞技水平得到可持续发展。

2.5运动员参加比赛情况分析

表5 西南地区四川省、重庆市跆拳道队运动员参加比赛情况统计表

表5可以看出,每年参加比赛2—3次的占54%,其次是1次以下占34%,4次以上占12%。从整体显示仅有少数运动员一年参加了四次比赛,每年最多参加一次正式比赛的运动员有54%。由此可见大部分运动员只是一味的训练,这部分运动员没有机会亲身经历比赛,缺少临场作战能力。西南地区开展跆拳道比赛较少,高水平的比赛更少,造成西南地区运动员参加比赛机会不多,只有成绩较好或者一线的运动员才有机会参加比赛,这样既不利于他们成绩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同时也制约西南地区跆拳道竞技水平的发展。

2.6运动员文化现状和训练时间

运动员是运动的核心。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跆拳道运动技、战术复杂多样,青少年运动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有足够的训练时间作保证。此外训练次数、训练时间合理安排才能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被调查的川渝跆拳道队,四川队、重庆队每周训练6天,平均每天训练2次,每天花费在训练上的时间平均为4—6小时,可见训练的时间基本能保证。他们文化成绩要求不高,主要以跆拳道训练为主要任务,导致学生文化成绩低。目前体育管理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即教育的措施不得力,教学管理涣散,教育质量很低,从而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一方面限制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导致其技术不易提高;另一方面给退役安置带来很大困难,从而导致现阶段业余训练选材比较困难。

2.7在役及退役运动员生活保障情况

训练及保障条件可以看作是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持系统,是对该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有了相关部门政策上的支持和重视,同时经济上的扶持,场地上的支持,则是为运动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运动员出路,经调查竞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部分在社会上兼职做跆拳道教练员,部分进入体育类院校,还有个别成为保安人员。

3 西南地区竞技跆拳道发展展望

3.1竞技跆拳道管理者方面

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加强对外交流,大力开展竞赛,提高运动员水平,西南地区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次数较少,缺乏高水平竞赛交流机会,这必然会挫伤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在保证一线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情况下,多增加二线运动员参赛机会,从中挖掘优秀后备人才。政府相关部门应对一些落后地区采取政策上的倾斜,以促进该项目在本地区的发展;西南地区有关部门应作出改革,增加跆拳道比赛或实战交流赛的次数,各市各地区训练队也可以加强联系,通过比赛达到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目的,多打交流赛,以赛促练,以赛代练,在比赛中提高实战能力积累实战经验,并且让运动员都有参加比赛的机会,通过交流比赛找出平日训练中的不足,这样才能创造高水平的训练比赛环境,有效提高训练效果;运动员要抓住大赛机会,积极参加高层次比赛,通过相互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成绩,使运动员在大赛中得到锻炼并积累经验;组织比赛的质量应该不断提高,以此加快整个西南地区竞技跆拳道水平的发展。

3.2竞技跆拳道教练员方面

跆拳道教练员作为跆拳道运动技术水平的领导者,自身应增强技术和理论素质,把握运动训练原则,安排好训练周期,创新技战术打法,做到在训练中创新,在创新中训练,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西南跆拳道竞技水平。

3.3运动员选材与跆拳道运动后备力量的存储及培养方面

加强与各业余训练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和谐的人才输送机制。跆拳道运动员应在大众跆拳道中寻找优秀少年儿童进行培养,即在地区、市、县各级跆拳道比赛中挖掘各学校、跆拳道俱乐部、跆拳道训练中心优秀跆拳道运动苗子,从而进入专业队进行培养。

3.4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

长期的竞技跆拳道训练容易忽略竞技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培养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提高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重要条件,而且是青少年胜任未来工作的重要条件。大多数运动队的运动员只注重专业技术水平,对文化素质教育忽略,造成专业好,文化成绩差,专业不好,文化成绩也差,对运动员的成长起着负面影响。竞技跆拳道运动的管理者、教练员应在抓好专业成绩的同时,注重运动员文化成绩的培养,做到专业成绩好,文化修养也好,即使专业成绩不好,也可以用文化成绩来弥补,体教进行合理配置,使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相互配合,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教练员应落实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管理,多鼓励运动员好好训练的同时抓好文化学习,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也为退役安置打下牢固的基础。

3.5运动员安置方面

市政机关、教育部门应规范运动员安置制度,让运动员无后顾之忧。应加强与各高校、体育类院校联系,运动员退役后可选择继续再教育,或进入各队、俱乐部、学校跆拳道专业队任教练员,继续为跆拳道事业奋斗。

[1] 王金灿.运动选材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2] 李宁.江苏省跆拳道在“十运会”上夺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2004,11.

[3] 张志伟.河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10—16岁)的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04:14.

[4] 孙茂军,刘卫军.我国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91-93.

The Status Quo of Tae kwon do Professional Athletes in Southwest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It --A case study on Sichuan and Chongqing

JINYANG Yun-tao
(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scientific,systematic and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promote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Tae kwon do in Southwest China,this paper using the on-the-spot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ae kwon do professional athletes in Southwest China given priority to Sichuan and Chongqing,to understand the reason why the level of Tae kwon do in Southwest area is relative behind that of the coastal areas.

Southwest region;Tae kwon do athletes;status quo;development strategies

晋阳云滔(1991-),四川简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跆拳道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跆拳道奶奶
“蓝暖男”落户云南 时速250km 新型“复兴号”在西南地区首次投入运营
嘻哈跆拳道
夜郎自大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西南地区气象资料测试、预处理和加工研究报告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