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与人交往,怎么办
本期嘉宾:曹洁
资深心理治疗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师。创办儿童教育机构,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儿童心智测评、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丰富经验,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婴儿观察、育儿沙龙、亲子讲座和夫妻共同成长工作坊。
我接到学堂一位妈妈的提问,她说儿子在学校很孤独,因为胆小内向,他很少主动结交朋友,显得不太合群,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打闹的时候,他就像个局外人,不知该如何融入。作为妈妈,她能感受到,儿子其实非常想跟别的孩子做朋友,但似乎总是不太受欢迎。她想帮助儿子,又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关于孩子交往问题的咨询有很多:孩子被欺负不敢反抗;孩子不喜欢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但在学校被孤立,一点都不快乐……总之,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不会与人交往的问题。
有的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前段时间,一所高校的学生A,突然精神崩溃。当天,她把自己反锁在宿舍里大喊大叫,后来甚至砸窗户,想从宿舍楼上跳下去。幸好学校及时进行了应急处理,把她送到医院,一场危机暂时化解。
这件事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她的毕业作品几经修改后还是被导师否定了,距离截止时间越来越近,她熬了几夜修改,但还是不满意,最终无法调节自己,被压力打垮。
导致这件事的原因很多,但可以断定的是,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课业难题,她能够及时向导师寻求帮助,如果在遭受挫折时,她可以找朋友倾诉宣泄,也就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社交能力的退化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宁可宅在家里自娱自乐,也不愿意出门去社交。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但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缺陷更大。所以,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孩子在孤独中长大,虽然备受家人宠爱,但缺少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没有玩伴。同时,被娇生惯养的孩子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与人交往时不顾及他人感受,很容易成为不受同伴欢迎的人。
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如果3岁以前,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少,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长大后就不太容易与他人亲近。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容易形成内向胆小的性格,如果没学会什么交往技巧,就不太擅长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手机和电脑让孩子越来越沉迷于虚拟世界,让他们可以不和别人建立联系,不与别人交流,自己也能玩得很开心。这也会导致孩子没什么交往意愿,社交能力也随之退化。
此外,在交往中有被欺负、被忽略等不愉快经历的孩子,很可能因为自我保护,开始回避与人交往。
给孩子提供交往机会,并营造愉快的氛围。如果你带孩子出去,他总是藏在你身后,不敢与别的孩子互动,那就多带他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去孩子较多的公共场所,让他慢慢适应,并鼓励他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同时,家长可以主动结识别的孩子和家长,用聊天或者做游戏的方式迅速拉近关系,让愉快的氛围感染孩子。
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充分与人交流。交谈是了解别人,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好方式。和孩子聊天时,给他机会表达看法,鼓励他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对他的表达给予肯定。
孩子性格内向慢热?那可以考虑给他养一只小宠物。在照顾宠物,和宠物一起玩耍的过程中,慢慢将与人交往的规则灌输给他,比如,分享、协商是孩子应该学会的重要的社交技能,要尊重和关心别人,要懂得礼让和付出等。
尊重孩子的朋友,热情地对待他们。如果父母很支持孩子交朋友,同时对孩子伙伴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能热情友好地接待他们,那么,孩子在交往中会变得更加积极热情。
孩子们在交往中产生的矛盾,大人不要干涉,尽可能交给他们自己解决。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孩子们探索和别人相处界限的过程。
如果孩子被欺负,要先确认是否属实,如果是,那就让孩子勇敢反击。比如,坚定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态度,“你不可以这样对我”“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等等。多数欺负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如果遭到反抗,对方就会有所收敛。如果孩子比较胆小,家长可以陪在他身边,但最好不要干涉。
再好的父母也不能取代伙伴的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能让他们成为受欢迎的人,并且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