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安全建设是网络生态良性运转的前提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生态观和网络安全思想为我国网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思想前提和路径指导。本文通过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生态安全思想,分析网络精神气候建设在维持网络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总结网络生态的信息类群和信息反馈特点,并从社会共治的角度,探讨网络生态的适应性发展路径。
[关键词]网络生态 安全 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湖南师范大学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生态安全思想研究”
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生态的安全问题开始由虚拟空间向现实世界延伸,也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生态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网络规模和网络用户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加强我国的网络生态安全建设势在必行。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针对网络空间和网络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始于信息科学领域,但如今,随着网络信息的日益丰富和跨界流动,互联网的生态影响已逐渐向现实世界扩展,网络生态安全问题的社会影响与管理对策问题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信息管理科学等诸领域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西方,“生态”一词由希腊文oikos衍生而来,愿意指“生活所在地”,此后,该词一直被运用于生物学领域,用来描述生物的生存状态及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近年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开始逐渐被运用到政治和社会经济领域,并通过理论融合及方法互通,指导并促使了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1998年,美国商务部发表主题为《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并鉴于当时的网络发展形势,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生态”的相关理念,[1]自此,互联网开始与生态学建立联系。网络生态系统,一般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生的新型社会系统,它由网络资源、网络群体、网络关系和网络环境共同组成,并以达到动态平衡和有机运行为主要发展趋势。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一般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作为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网络生态系统也始终与外界环境保持着能量、信息等的输入和输出均衡,信息的流动给系统的有序运行注入了动力与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系统内外的压力均衡。
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相关技术、应用的不断升级,网络生态的安全建设问题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网络空间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议题,具体而言,它一般包括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等层面的网络安全。其中,物理域的网络空间安全主要是指相关网络硬件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完备;信息域的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指涉网际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转化性和真实性;认知域的网络空间安全主要关注网络信息的传播对国家政治及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社会域的网络空间安全则主要探讨网络空间安全对现实社会安全的影响,即主要致力于对网上网下的安全防范联动机制的相关研究。本文所提到的网络生态安全,主要涉及网络空间安全的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影响。
网络生态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如今,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空间中的信息容量正呈现几何式的扩充趋势,网络数据的急速增加,在给人类带来革命性认知巅峰的同时,也附带出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基于此,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相关研究发现,其网络生态安全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网络生态的气候因子及环境建设
科学统一的运行目标,是系统与子系统良性互动和有序运转的重要前提,网络生态系统同样需要科学的发展方向。与机器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是,网络生态系统及其子系统——网络信息传播系统,都是典型的“他组织”系统,其发展目标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印记。从这一层面上讲,网络信息不只是网络上各种关系的生成、维系、变化要素,更是网络“精神气候”营造中的重要符号载体。“精神气候”,是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自然界有其变化发展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了其中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而文艺生态中的“精神气候”,“就是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2],它和自然气候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决定着文艺作品的产生和变化。类似地,网络生态的发展变迁,也受到其特有的精神气候的影响。习近平曾经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气候类型影响着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群落变化,精神气候一般具有稳定性特征,突发、无序的气候变化会给网络生态的系统平衡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系统内部的要素突变,影响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正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个别人士利用网络鼓吹民族分裂思想和宗教极端主义,教唆暴力恐怖活动,散布不实谣言,诸如此类的思想倾向和不良行为都成为网络精神气候的污染来源。此外,还有些网民或组织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进行网络欺诈活动,施行网络暴力或散布色情材料,这些都给网络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发展带来威胁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空间的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认为,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因此,他特别强调“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对我国的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大影响作用。气候因子是生态因子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为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提供了必要前提。生态学中的耐性定律认为,每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都有一个生态幅,即耐性限度。[3]在网络生态中,不同的网民、网络群体和网络组织也对网络气候因子有一定的耐性生态幅,在适宜的精神气候中,网络中的信息流动和关系构建可以实现有序组织,但一旦这种气候因子脱离适宜限度,网际失范现象便极有可能产生。因此,营造健康、良好的网际精神气候对维持网络生态的良性发展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生态的信息反馈及民意研究
在网络生态中,信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拿大学者戴特罗曾总结网络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强调该系统在培育信息生成、共享和使用的组织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4]类似地,美国学者胡贝尔曼将网络形容为一个巨大的信息生态系统,同时,他还特别提出网络中的各种链接关系在网络社区形成和网络信息流通中的重要作用。[5]匈牙利学者约旦等也认为,在网络生态系统中,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要比主体本身重要,而这些主体关系的维系,则离不开信息的流动。[6]
生物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类群与环境共同组成。在网络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中,信息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辐射状通道进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反馈稀有而匮乏,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体现出典型的传播弱势;而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传统的传播中心被逐渐消解,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布特点,使得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愈发频繁。在这一背景下,信息的生产者可以是专业的新闻采编机构,可以是具有某领域信源优势的其他组织机构,也可以是广大的网民;信息的消费者从传统的以单向、被动接收为主要信息接触特点的受众变为有发声权和自主性的用户,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以“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为主要流程的传媒议程设置功能逐渐被消解和改写,信源与信宿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分解者的地位也得以凸显,在我国现今的社会职业分工中,舆情分析师正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人群,发挥着独立的第三方作用。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反馈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凸显。反馈是网络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调节机制,其原理一般是指将生态系统的输出变为决定其未来功能的输入,以达到维持系统稳定的目的。信息传递是反馈的主要实现方式,Web2.0时代各种交互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为网络信息的双向传播和反馈调节机制的实现提供了技术路径。
在这一技术前提下,习近平的网络管理思想强调打破信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界限,他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应经常了解网络民意、积极答疑解惑,并应运用科学严整的方法集合式地分析网络民意,在尊重自媒体的发声和信息生产权利的同时,扮演好专业的信息分解者角色,运用科学的分析思路,理性识别并解读民意。这一要求的实践前提是,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交集日益增加,网络民意正逐渐成为现实民意的客观反映。习近平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交流信息,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势必会受到这一信息平台的影响。因此,科学的网络信息内容导向对维系网络生态平衡、协调各网络生态种群关系和促进网络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网络生态的群落调节及社会共治
网络生态群落与自然生态群落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处于不间断的演化与演替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分布规律;群落内部结构的单位组成形态多样,且不同单位都有相对明确的功能定位,等等。同时,网络生态群落还有区别于自然生态群落的明显特征,如此类群落一般不具有明显的边界和过渡带;与物质与能量的联系机制相比,网络群落的聚合更多依赖于不同单位的信息依赖程度。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升级,各种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的应用开始出现,但无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演替,从现今的技术格局视角看,网络物理空间及网络信息内容的发展动力,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现实空间中的社会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因此,网络生态中各种群落的形成、发育和演替路径,也无疑取决于现实空间中的网民和社会组织。
网络生态群落的和谐共生和相互影响,是网络生态平衡的必要基础,在网络生态安全的建设过程中,管理者应秉持群落协调和多元共治原则,从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和各群落间的相关性入手,促使群落调节功能的发挥。习近平提出,网络空间是开放的、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的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因此,做好网络安全建设工作,应秉持群落协同思想,从生态的、系统的角度提升各作用环节的积极效果,还应做好生态监测工作,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维持网络生态的安全、可持续发展,需要秉持适应性发展的思路,即通过提升应对变化的制度上的能力,改变社会系统中的某些部分,使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运作。生态的适应性发展是一种弹性的、预见性的发展理念,它要求治理者通过科学的定期评估手段,监测预期风险,并在正确的时间段施加行动。我国的网络安全建设任重道远,在具体的网络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秉持生态、系统的共治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各网络主体的积极性,并坚持适应性发展思路,从技术、人才、制度角度加强网络生态安全体系建设,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注释:
[1]胡曙光:《<浮现中的数字经济>评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年第1期
[2]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2页
[3]周凤霞:《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7页
[4]Brian Detlor. Utilizing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Work C. ASIS Doctoral Research Proposal. Washington, D. C., 1999
[5]Bernardo A. Huberman. The Laws of the Web: Pattern in the Ecology of Information M. The MIT Press, 2001
[6]杨瑶:《网络信息生态链演进机理与发展策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学位论文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蔡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袁会: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