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涛
2016年7月7日,荆楚网、动向新闻客户端利用“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即H5或HTML5)技术制作的抗洪救灾新闻《敬礼,向险而行的子弟兵》(以下简称《敬礼》)上线,通过微信、QQ、QQ空间、微博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传播,网友纷纷为救灾英雄们点赞并自发转发,截至到12日18时,该新闻点击量超过865万,总访问人数超过716万,点赞人数超过731万人。目前,仍在不断增长,湖北、江苏、广东、北京、安徽、山东、河南、浙江、福建、辽宁等十多个省份的网友进行了分享和点赞。
这是迄今为止,运用新媒体传播网络正能量的一篇力作,也是湖北生产的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参与网友最多的一个H5。国家网信办对《敬礼》创意、表达方式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共鸣。网友“又见夏天”评论说,向军人敬礼、感激你们”。新华社高级记者黄艳在网上留言说:“不得不说这是紧跟舆情、符合需求、正中情怀的好创意。今天‘军人优先,小伙伴们快来敬礼吧”。武汉资深媒体人赵代群留言说,《敬礼》稿子很好!很有力量!创下高点击率,是融合的力量、细节的力量,瞬间感动的力量!一下子击中人的情感,引起广泛共鸣!
这个H5从创意到制作到传播的过程有以下三点值得总结。
一、视觉传达多样化是未来传播的方向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一定是移动的,新闻业务整合化、新闻载体数字化、视觉传达多样化是未来传播的一个方向。
6月30日以来,湖北遭遇强降雨天气,造成全省80个县(市、区)1162.85万人受灾,死亡48人失踪7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亿元。其中,武汉市从6月30日20时至7月6日10时,武汉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60.5毫米。这场降雨突破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甚至超过了1998年。
灾情发生以来,中部战区、武装警察部队、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部队根据军委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始终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冲在哪里。普通群众看在心里,感激在心里。传统媒体也进行了大量感人至深、富有传播力地报道。《敬礼》稿之所以引起强烈共鸣,笔者认为,是沾了新媒体融合的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产生主要来自4个化。即,新闻业务整合化、新闻载体数字化、视觉传达多样化、新闻传播移动化(即用户参与新闻传播)。
《敬礼》稿中的图片大多数已经见诸报端,并不新鲜;新在新闻业务整合。创作之前,笔者认真学习了军委习主席对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指示,认真研究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对灾情的研判、作出的战略部署,重新疏理了已经见报了的、有关抢险部队军力部署、认真学习了媒体上关于部队抢险的报道等情况之后,写了一首诗歌,作为《敬礼》的文字、又将能收集到的部队抢险的照片收集齐、最后就是选音乐了,当时选了两首,一首是《咱当兵的人》、一首是《为了谁》,仔细听过之后,笔者感觉到《咱当兵的人》高亢、激越,但与抢险救灾的气氛不是相适,而《为了谁》这首歌不管是歌词、还是歌曲,与军人在重大灾害面表现出的那种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非常合拍。诗歌、音乐在这里都成了新闻的表达元素。还包括视频、绘画、沙画等等都可以“融合新闻”的表现手法,并利用数字化传播手段,多样化的视觉表达将“融合新闻”需要表达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实现新闻的移动、即时、视觉、互动、参与和感知。
二、踩准普通群众的情感渲泄点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踩准普通群众的情感渲泄点,把中央要求,省委的意图凝聚在“团结人民、鼓舞士气”上。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中包含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湖北遭遇强降雨,灾情严重,这些十几岁的娃娃,不顾自身安危,冲在抢险一线。感动着无数人。7月7日,湖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抗洪救灾情况时曾几度哽咽,他特别感动心疼那些“孩子兵”,他说,他们很多都是年仅十几岁的小孩,个个都是父母的宝贝,却是哪有危险哪有艰难就冲向哪里,完全置自己生死于度外,致敬这些小战士们,并祝他们在未来新战役中个个平安!湖北日报一位记者说,7日,我在武穴太白湖溃口旁采访了几个小时,解放军不容易,都是二十左右的孩子,抢险中当场昏倒两个。老百姓对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一位副旅长说,有你们在武穴一天,我们就安全一天。送吃送喝的源源不断。
“军拥民、民拥军”在灾难面前再次具体、升华。作为媒体有责任将这些事迹生动地而不空洞地、形象地而不概念地、旗帜鲜明地而不是模模糊糊地传播给受众。要用所有的爱与热情,深情地讴歌。让普通市民看到90后同样能打硬仗,90后的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战士同样能挑起共和国的脊梁。《敬礼》稿对军人是一种赞许,对市民是一种鼓舞,发挥了较好的团结人民、鼓舞士气的作用。踩准了两股情感的交汇点。
三、构建“全媒型、专家型”采编团队
过去当记者,文字记者不会碰摄影、摄影记者不会碰摄像、摄像记者不会不会碰文字,大家各干其行,各行其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媒型、专家型”的要求,组建新的新闻舆论宣传队伍。
以《敬礼》稿为例,其中的表达元素有诗歌、图片、音乐等等。单纯依靠文字或者摄影或者美编都完不成。
灾情发生之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根据省委宣传部要求,组建了十多个前方报道组,图片、视频、文字实现共享,适合在新媒体传播在新媒体传播,适合在平面媒体上传播的在平面媒体上传播,适合通过内参呈送的通过内参呈送,实现了新闻产品的共同生产,即时生产,瞬时传播,有效传播,即快又好又稳。
7月6日上午开始酝酿《敬礼》稿,苦于没有好的图片,在集团党委的统筹协调下,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的优质图片全部集中,为敬礼提供了非常多且优的“原材料”。荆楚网、湖北手机报选派最优秀的创作团队,连夜加班,通霄达旦地干。作品出来之后,又组织集团专家组,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求教国家网信办、省网信办领导和专家,于7月7日下午5时许发布,点击量一路飚升。按点击量排名,涉及的省份分别是湖北、江苏、广东、北京、安徽、山东、河南、浙江、福建、辽宁等。
《敬礼》稿大力度、广范围传播为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舆论工作团队提供了新的思路。
1.组织上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老百姓现在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机端,作为党的媒体就应该花大力气将党和政府的主张传播到网上去,传播到移动互联网上去,传播到手机端去。否则,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就会陷入“我们还在房间里大声说话,而老百姓已跑到房间外面看手机了”的怪圈。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搭建统一的技术平台,着力推动不同渠道、平台间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应当是对内打通体系内各类媒体形态,对外无缝对接各类平台资源,从而实现全媒体传播渠道的融通共享、集中管理,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科学分析、有效洞察,进而真正实现高效的分众化传播、精准化传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敬礼》稿收获高点击量的前提和基础。
2.加强新闻舆论工作者培训刻不容缓。
融合新闻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记者、编辑能够在多平台上用不同方式讲述新闻的能力。因为与单一媒介相比,制作全媒体新闻要困难得多。记者、编辑必须学会用新的方法讲述新闻,并且改变传统的新闻报道习惯。
以制作H5为例,需要会用图片制作系统、易奇秀编辑系统、音视频剪辑等,包括对场景的把握,音乐的选用、甚至包括字幕的样式、大小等,都会影响到最后的传播效果。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制作意味着从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开始,就需要充分利用一系列可使用的工具和媒介,以明确和设计出一个适用的采编流程。
传统媒体工作的同志,对传统的呈现表达方式、呈现方式驾轻就熟。新媒体工作的同志在数字化媒体中成长变化,包括新闻图片、影音、文字等全部数字化,并且大部分能够适用于相同的处理方式。这就需要对新闻舆论工作要进行大量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具备全媒体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深度推进内容融合。
用优秀的作品拨动人心最软那根神经,实现高品质、有效传播。不管是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好,高品质内容永远是最有力的资源。内容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相对于传统媒体的语境生态,无论是文字报道,还是图片、音视频等新闻产品,在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型传播,必须有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在坚守责任使命、坚持正确导向的大前提下,牢固树立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新理念,抓紧构建适应融合发展要求的内容生产体系,围绕策划、采集、编辑、发布各个环节进行资源调配、流程再造、形式创新,强力推进媒体资源聚合、生产流动融合、采编力量整合,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实现内容生产效率和媒体影响力的双重提升。<\\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动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