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体育

2016-09-20 09:25
国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马球体育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刚刚结束,运动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也。”体育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早在我国古代,各种运动及运动会就已盛行。

体育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化,几乎可以说与人类共存亡。当人类需要凭借劳动而生存,却又需要将劳动的技术传授给下一代,训练他们的智能和体力,以应付恶劣环境的时候,就有了体育。人皇治世,发明拳勇;伏羲之际,即创干戈;奚仲始制车,轩辕则造弓矢、建六师、习战阵、战中原、戮蚩尤。可谓“逐鹿中原、国运昌隆;威被遐荒,四夷内向”,“武”功卓著。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可能更适合做一名举重运动员,命运却偏偏把他推上西楚霸王的位置。谁能想到,只不过是鸿门宴上项庄、项伯的一场击剑表演,就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兼体育生涯,并最终导致他自刎乌江。而15岁的康熙如果没有与好多宫里的小太监勤练摔跤,从而智擒鳌拜,所谓的“康乾盛世”会是什么样子?

古代的体育充满了龙腾虎跃的生气,给古老的民族不断注入青春的活力,使这个民族历尽千年的兴衰沉浮仍然保持着蓬勃的朝气。

红:汉唐盛世下球类运动员的积极风貌

国际足联的官员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足球运动的发源地是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鞠”是用皮革缝成的皮壳,中间塞以毛发成为圆形的球,唐代以后改为动物膀胱充气,外包以8片皮革缝成的皮壳;“蹴”是用脚踢。传说中蹴鞠为黄帝所创,而在战国时期的齐楚等地,就已经广泛流行。

蹴鞠竞赛可以训练参赛者的身体力量和奔跑速度,培养他们服从裁判、遵守纪律、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具有极大的军事训练价值,因而受到汉代统治者的重视,被列入军事检阅项目。汉武帝时青年英雄霍去病就是一位喜爱蹴鞠的将军。霍去病出身贫苦,母亲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家的家伎,没有结婚的权利,与平阳县吏霍仲孺私通生了霍去病。缺少父亲管教的霍去病少年时沉浸在街上蹴鞠的生活之中,练就了健壮的躯体和勇敢的精神。直到十五六岁,他的小姨娘卫子夫被选入皇宫成为汉武帝的皇后,他才被挑选当上了宫中侍卫。到18岁那年被派到边塞他舅舅卫青的手下当票姚校尉,率领800名轻骑兵勇士脱离主力大军几百里路,深入到匈奴军的后方斩俘敌人两千余,造就了汉代对匈奴作战第一次成功的反击战。其后,他又3次率领汉军攻入祁连山的匈奴王廷,大获全胜,被封为冠军侯骠骑将军。他立身的名言是“不打败匈奴就不成家”,如此胸怀大志的青年英雄最大的爱好就是蹴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中说,霍去病即使出征塞外,在远离主力的敌人后方,粮草有断绝的危险,他仍然率领兵士们在草地上筑起球门来比赛蹴鞠。汉代就是通过蹴鞠竞赛培养了数十万身体健壮、性格刚强的勇士。

第30届奥运会英国主办方力挺的马球运动同样发源于中国。马球,我国古代叫“击鞠”,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其兴盛则在唐代。唐帝国地域辽阔,骑兵的机动性强,是军队的主力部队。要建设强大的骑兵部队,打马球是重要的训练手段,唐太宗、唐高宗都曾下令军队要开展马球运动。唐朝皇室是北方武将的后裔,混合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喜爱剧烈的身体活动娱乐,所以,当马球在军队中广泛开展之后,唐朝的皇室贵族就喜爱上了马球。当时的马球场地建筑已十分豪华,还出现了灯光马球场;马球规则已较为完备,马球技术有很大提高,并已有了专业马球运动员。

唐朝近300年间历经20位皇帝,据史籍记载,喜爱马球运动的有11位皇帝,马球技艺高超的有3位,唐玄宗李隆基可谓其中的代表。年轻时李隆基虽然是唐高宗的嫡孙,封为临淄王,但是受到武则天专政的压制,有爵无权,是个有名无实的亲王,终日都消磨在马球场上,练就了一身马球绝技。

唐中宗景龙三年,为了继续唐太宗的和亲睦邻政策,唐中宗决定将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弃隶缩赞。吐蕃赞普派遣使团来长安迎亲,知道唐中宗喜爱观看马球比赛,就带来了一支强悍的马球队。起初唐中宗并未十分在意,只命令神策军的球队与之比赛,谁知神策军不是他们的对手,打了几局,吐蕃皆胜。这时唐中宗着急起来,令临淄王李隆基、嗣虢王李邕、驸马都尉武延秀、杨慎交4位贵族组成一支马球队,迎战吐蕃队。吐蕃队也选了10位高手迎战。在这场事关中央王朝荣誉的马球大战中,李隆基起到了重要作用,“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如入无人之境,使唐皇室队最终取得了胜利。

赛后,吐蕃的使者尚赞咄称赞:临淄王真是英雄!就是这个优秀的马球运动员,在次年韦后作乱宫中、国家危难之际,率领羽林万骑入宫平乱,挽救了李唐皇室,并且在此后3年,登上了决定历史走向的皇帝宝座,由此开启了一段震烁古今的“开元盛世”。可以说,马球培养了李隆基顽强的意志和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最使英雄气短的大概是“子孙不肖”吧,英伟如李世民、李隆基,也难免此憾。唐敬宗李湛的父亲唐穆宗李恒是在马球场上受了惊吓中风而死的。李湛“子承父业”,16岁继承皇位,当了皇帝不到两个月就在宫中举行了3场马球比赛,尤喜夜间游乐,在球场四周点上几百支大蜡烛,让宫里的马球供奉们上场打球,更可怕的是小皇帝性情暴躁,供奉们打球稍不称其心便挥起球杖打得人血流满面,还不准躲避。宝力二年(826年)十二月,长安的天气特别冷,小皇帝半夜三更又忽然想起了玩乐,要内廷供奉打球供他观赏,供奉们忍无可忍,拿起马球杖将唐敬宗打死在更衣室里。

唐僖宗李儇也爱好马球,他曾颇为自豪地说,如果唐朝开“马球科”取士,他绝对可以中状元。皇帝想中状元,这理想虽然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大概只有明武宗分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创举可以与之媲美),不过,唐僖宗以打马球输赢来任命节度使,却当仁不让地破了历史的天荒。唐朝国势从安史之乱就开始走下坡路,这些末世皇帝荒淫无度,难辞其咎,这是体育发展史上的不和谐音。马球在唐代可以说扮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我国古代,体育活动也并不是男性的专利,那些似乎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媛也热爱体育,现存的很多文物资料显示,她们不仅积极参与荡秋千、放风筝等体育活动,还参加蹴鞠、击鞠、捶丸(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前身)、甚至角抵(摔跤)比赛。如果不是封建制度的禁锢,当时不知会涌现出多少优秀的女运动员呢!

蓝:自由坚韧的古代田径运动员

远古的善跑英雄每每能追到更多的猎物,使人类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增强了战胜自然的自信心,也产生了美丽的幻想:宇宙间凡是移动的物体没有人类追不上的,“夸父逐日”的神话就这样产生了。到了奴隶社会,人类频繁发生战争,当时的战术主要依靠战车实现,战车后面跟着72名步卒。步卒距离战车愈近愈能发挥其战斗作用,因而,要求步卒必须具有较强的长跑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扩大,战车战术演变为步兵大兵团作战,“兵之情主速”,对步兵的奔跑能力要求更高,不仅要有速度,也要有耐力。步兵的训练多以跑步为重点,吴王阖闾的军师孙武训练军队的方法就是“奉甲执兵,奔300里而舍焉”,即全副武装跑完300里路才能得到休息。这样大运动量训练,几年之后就练成了一支行动快速的部队。当吴国与楚国发生战争时,孙武率领吴国军队快速突袭,“五战五胜”,占领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战国时期,在军队的组织方面还以不同的体能进行编队,“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把奔跑能力特别好的士兵当先锋部队使用。在招募常备兵时,以奔跑能力作为录取条件,全副武装,“日中而趋百里”,合格者则录取为常备兵,赏赐田宅并免去赋税。如此优厚的奖励自然会刺激普通百姓练习长跑的热情。所以,先秦开展的体育大多是军事体育。

古代田径运动员的成绩在史书上有记载,西汉甘延寿能把重6斤之石扔出28米;南朝黄法氍“能距跃三丈”,相当于现在的7.5米;周文育可“跳高六尺”,相当于现在的1.5米。

现代体育的竞技场上,科技起着越来越关键性的作用。刘翔在田径场上的成功离不开他背后“翔之队”的努力。大到训练方法,小到一饮一啄,科技新成果渗透进每一个细节。其实,讲究“科学”训练在我国古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国汉代就有了专门的跑步训练方法。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养生方》中的《疾行方》就是研究如何提高跑步能力的方子。《疾行方》有10条方子,其中5条是服药法,包括丸药、干汁、粉滓等,另外5条是巫术、咒禁、祈祷等。古人相信运用这些方法可令他们跑得更快,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兴奋剂”了。不过,经现代技术手段鉴定,这些方子并不能对跑步者的生理起到任何有效的作用,它们更多是从心理方面对跑步者起到暗示、激励作用。

其实古人可能也知道所谓“兴奋剂”的作用只是“姑妄言之”,而切实提高跑步能力的方法还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加上科学的训练方法。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训练岳家军的方法是让士卒穿双层铠甲,练习跑步爬坡,以提高腿部力量。元代训练士兵的方法是举行长跑竞赛,名曰“贵由赤”(蒙语“快行者”的音译),每年举行一次,全程180里,刚好是马拉松距离的两倍多一点,其规则完全符合现代体育比赛的各项要求。明代戚继光练兵除了让士卒在训练中腿部绑沙包外,还注意到了调节呼吸的重要性。

那么,古人的体育成绩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呢?历史上也有一些田径项目的“记录”。《汉书·甘延寿传》注释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十)步;延寿有力,能以手投之。”经过换算可知,甘延寿能把重6斤的石头扔出28米。据《南史》记载,陈朝军将黄法氍劲捷有力,“能距跃三丈”。南朝3丈相当于现在的7.5米。又据《南史》记载,陈朝军将周文育“跳高六尺”,即1.5米。

由于我国古代计时器不发达,短跑的纪录不确切,但也可估算大概,《魏书·杨大眼传》上说,魏高祖征兵南伐,派尚书李冲典选军将。有个叫杨大眼的人,在考试完骑射兵器等项目后,主动向主考官请求说:“我还有一项绝技,请求测试。”李冲答应了。杨大眼取出长绳3丈系在头上,快跑之后,绳子被拉直成一条直线;又与快马一同比试,比马跑得还快。今人通过测试测出,3丈长的绳子跑起来能成一条直线,那么其100米的速度至少在11秒以内。至于长跑的纪录,则由“贵由赤”运动员保持,“越三时,行一百八十里,直至御前,称万岁,礼拜而止”。即6个小时跑180里,每小时1.5万米。

在古代提高跑步能力的方子中,有5条是服药法,包括丸药、干汁、粉滓等,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兴奋剂”了。不过当时服用此药并不在违禁之列。

黑:公正平等的竞赛规则

东汉李尤曾写过一篇《鞠城铭》,鞠城,就是当时的“足球场”,其中说:“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前4句说的是球场格局和上场的队员;后几句则涉及场上裁判和比赛规则。这表明足球运动几乎在其创立之初就有一定的竞赛规则,而且特别强调竞赛中公正平等的原则,强调竞赛规则的法律意义。

唐代武则天时,科举考试增设武科,武科考试内容包括骑射、步射、马枪、翘关、负重行走等。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用加官进爵的方式吸引和鼓励习武者,并订立严格的考试规则,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而比赛精神则是比赛规则的内化和升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海都王之女摔跤择婿的故事。海都王是元太宗窝阔台的孙子,他的封地在天山西边,他有一个女儿名叫阿吉牙尼扬,蒙古语的意思就是“明月”。阿吉牙尼扬不仅貌美,且身体矫健如燕,年才及笄,就有很多贵族青年前来求婚。但阿吉牙尼扬却说,只有在摔跤场上胜她一跤的人才能做她的丈夫。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有一位王子带着百匹良马前来求婚,海都王与王妃见了王子十分钟意,私下里告诉女儿,在摔跤场上可以手下留情,成就这次婚姻。阿吉牙尼扬回答:“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我做任何不对和没有理由的事。”于是,“二人即至角场,相抱互扑,各欲扑对方于地,然久持而胜负不决。最后,女扑王子于地”。整个摔跤场上的观众都为这次求婚失败而惋惜。不过,阿吉牙尼扬在摔跤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则藉由马可·波罗的游记流传开来,并得到各国人民的尊重和敬佩。

黄:丝绸之路上的友谊圣火

曾有人说,当人们可以在比赛场上相见的时候,他们就不需要再去战场上相见了。赛场为人们提供了沟通和了解的机会与场地,同时又消耗了他们过剩的荷尔蒙,因此体育促进了世界和平。

丝绸之路曾经是古代东西方人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体育交往的友谊之路,“开玉门,通西域”,“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曼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汉代角抵又称为“百戏”,包括戏车(赛车)、盗骖(马术)、唐绨追(赛跑)、扛鼎(举重),已初具一个小型运动会的规模。中国体育,其出现伊始就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添过欢乐祥和的色彩。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后,大宛、安息、乌孙等西域各国相继派遣使者来汉,并带来“吞刀吐火,植树种瓜”等杂技艺术,百戏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过,对“蛮夷之技”的吸收也曾遇到过保守派的反对。

公元609年,隋炀帝在丝绸之路上的古都张掖举办商贸大会,来自27个国家的代表前来参加。这是一次国际商贸和文化交流大会,也是一次体育盛会。

汉安帝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肢)解”,对这种外国技艺,时任司隶校尉的陈禅斥之为“郑声”“佞人”。尚书陈忠据理力争,“古者合欢之乐舞于堂,西夷之乐陈于门”“今掸国越流沙,逾县度,万里交献,非郑卫之声、佞人之比”,并要求以诽谤罪将陈禅下狱,安帝念其忠勇,未予治罪。

公元609年,隋炀帝在丝绸之路上的古都张掖举办了一次商贸大会,来自27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参加了包括马术在内的百戏比赛,这是一次国际商贸和文化交流大会,也是一次体育盛会。公元812年,唐王朝派遣使团赴日,并在天皇嵯峨宴请时进行马球表演,天皇观后即席赋汉文诗《奉和早春观打球》,其中有云“武事从斯强弱见”,颂扬马球不仅为习武手段,也是判断国家武力强弱的根据之一,其对“大唐盛世”的钦羡溢于言表。

敦煌壁画中保存下来并能够辨识的体育活动有体操、健美、游泳、跳水、滑沙、马球等,其中最为突出的一幅图画是莫高窟晚唐时期第85窟窟顶所绘的《弥勒经变》中一位高举火炬的火炬手。虽然这把火炬与古希腊火炬的关系已无法考证,但令人欣慰的是,千年之后的今日,奥林匹克的圣火终于在华夏大地燃起。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所绘人物或蹲或坐,或伸展或屈曲,共44种动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图像、有文字的体操图解。

绿:农业文明滋养下的养生体育

中国是最早产生健身、养生活动的国家,农业文明催生了中国古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导引、太极、八卦都强调人体是天地大宇宙中的一个小宇宙。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性的,其本质是和谐统一;不是无休止的索取,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与天地同呼吸。其具体手段有两种,一种是 “吹呼吸,吐故纳新”,用当时的话说就是“行气”,现在称之为气功。第二种便是仿生物的动作操练,“熊经鸟伸”,模仿熊攀树、鸟展翅的动作。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的战国文物《行气铭》玉杖头记载了当时的行气方法,根据郭沫若的解释,其意为:“凡运气,吸气要充沛,充沛就有容量,有容量就能够延长,能延长就往下深入,往下深入就镇定,镇定就坚固,坚固就发芽,发芽就成长,成长就往上退,往上退就达到脑顶。天机在上边动,地机在下边动。顺着就生,逆着就死。”这个过程就是后世所谓“小周天”,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行气方法。

古人这种形神兼修的方法其实已运用到了各项文体活动中。在他们看来,任何文体活动都可以作为修身养性的筌蹄。淝水前线,谢玄正以8万精兵对抗苻坚90万大军,东晋的存亡系于一线。而此时,东晋丞相、谢玄的叔叔谢安却在悠然地和友人下围棋。捷报传来,谢安只看了一眼,继续下棋。棋友问何事,谢安若无其事地答道:“小儿辈已破敌。 ”

许多体育活动如射箭、投壶、剑术、棋艺等,常常被士人用做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礼记·射义》中记载道:“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特别是武术,也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体育与智力并重的特点。

——《传奇杂志》

猜你喜欢
马球体育
知否,知否,马球运动的前世今生
你可以没有英国护照但是可以认可这种英式传统
我们的“体育梦”
新疆发现中国最早马球实物
王室成员掀起马球热潮
马球热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 最美妙的娱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