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帼力,王 英
(新疆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
·中亚经济研究·
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探究
原帼力,王英
(新疆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
内容提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已然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热点。本文设想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载体,在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毗邻的伊犁州和阿拉木图州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即选取两国的外汇收入、外汇支出和人均GDP等指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其市场潜力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跨境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具备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实基础。因此,本文初步设想了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三步走”战略,并从框架协议、组织机构、发展基金等方面提出了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总体思路,以期为未来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跨境旅游合作区;新疆;哈萨克斯坦
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效应研究。夏友照(2011)、赵明龙(2011)、陈俊安(2013)分别聚焦于不同的跨境旅游合作区,一致认为跨境旅游合作区能够为毗邻国家在边境交界处开展跨境旅游合作提供一定的示范效应;夏友照(2011)、刘云(2013)研究认为,跨境旅游合作区能够优化配置和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市场,能够降低政府间的行政成本和投资者的生产成本;赵明龙(2011)、袁珈玲(2014)指出,跨境旅游合作区可以促进区域国际友好交往,实现共赢;董琦(2013)通过SWOT分析,认为开发图们江流域边境旅游合作区有利于构筑我国边疆地区良好的生态屏障。
二是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可行性研究。跨境旅游合作区在中国西南、东南边境地区已广泛开展,学者们一致认为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地缘政治、文化底蕴等方面。夏友照(2011)指出,图们江地区互补性强的旅游资源和区域间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础使得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可行性增强;董琦(2013)指出,图们江地区的中俄朝三国地缘相近、山水相连、文化相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可行性。
三是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障碍性因素研究。跨境旅游合作区兴起至今虽得到了广泛开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障碍性因素。何友良(2011)指出,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区目前正面临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和旅游景区范围过小的制约,导致游客停留时间过短;袁珈玲(2014)指出,落后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层面低效率的旅游合作及单一、老化的跨境旅游线路和繁杂的旅游通关便利化程序是制约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的主要障碍;陈俊安(2014)认为,薄弱的边境旅游发展经济基础、脆弱的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以及混乱且难以监管的边境旅游市场是阻碍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的掣肘。
四是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模式的研究。由于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具体情况各异,学者们提出了符合不同跨境旅游合作区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夏友照(2011)结合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节点联动、一核心区辐射、三市受益”的发展模式;王继庆(2011)提出以中国珲春为中心,以图们江三角洲旅游资源为基础,形成中俄朝三角形跨境旅游合作区;黄华(2012)认为,边疆省区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应以内地为依托,不断加强边疆地区与其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以及与中国内地旅游产业的对接;刘云(2013)指出,“孟中印缅旅游圈”采取的是“一体化共生、互惠共生”的合作发展模式;刘云、张梦瑶(2014)为提升中缅边境区域旅游合作的层次,构建了“对内联盟与对外国际合作双轨发展”的模式。
五是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夏友照(2011)认为,建立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应从创新国际旅游合作机制、联合开发图们江国际旅游网和中方示范作用三方面入手;赵明龙(2011)指出,推进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需要两国政府合作并建立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袁珈玲(2014)对建设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进行了研究,认为双方应加强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旅游组织及企业层面的合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引导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陈俊安(2014)指出,“边境国际旅游合作区”的建设不仅需要参与国政策的支持,还需要一套互利共赢的分配制度。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中越、中俄等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研究几乎空白。2015年11月中国西北边境地区第一个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获批拉开了新疆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序幕,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实际,提出了以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载体,逐步延伸至伊犁州(新疆)和阿拉木图州(哈萨克斯坦)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构想,以便为新疆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尽快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提供思路和政策借鉴。
世界上许多自然与文化景区位于两个或多个相邻国家的边境交界处,旅游开发受到国家主权的制约,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相邻国家和地区纷纷利用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以拓展与邻国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如欧盟各成员国通过签署申根协议,使整个欧盟成为一个囊括整个成员国的跨境旅游合作区,实现了无障碍旅游,加快了成员国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欧盟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周边毗邻14个国家,周边国家一直是中国区域合作与经贸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次区域合作的蓬勃发展,我国与周边邻国的跨境旅游合作也快速升温,跨境旅游合作区作为跨境旅游合作的新模式,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明确提出的跨境旅游合作区已经达到11个,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和西南边境与周边国家毗邻区域(详见表1)。
表1 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已明确提出的跨境旅游合作区
资料来源:根据旅游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另外,通过搜索和查阅国家和各地方官方网站、国家旅游局以及地方旅游局相关资料,搜集各地政府和学者提出的继续加快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一些设想,本文将其归结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潜力区,其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和西南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的毗邻地区(详见表2)。
表2 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跨境旅游的潜力合作区
资料来源:根据旅游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从以上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现状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发展迅速。2011年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首次在中国学术界提出,至目前已经达到11个,再加上具有潜力的10个,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将会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领域。二是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全部集中于中国东北与西南边境毗邻区。这主要是由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俄罗斯等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带动。三是未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境旅游合作将会进一步发展。中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毗邻诸多旅游资源大国,具备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资源和地缘条件,随着中国西进战略的实施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沿线国家的进一步对接,为中国与西北毗邻的中亚地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2015年11月,阿尔泰山区域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正式获批开启了中国西北边境地区与毗邻国家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序幕。
(一)加速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国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并得到了哈萨克斯坦的积极响应,双方签署了联合宣言及其他一系列合作协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一项国际战略,近期目标是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是一个无障碍跨境旅游区,旅游要素可按照双方共同协商制定的规则在区域内自由流动,这不仅能促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双方贸易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合作区内互办旅游年、文化年等活动增强两国的文化认同,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
(二)释放中哈经贸合作潜力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新疆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非常密切,但受全球经济危机和欧亚经济联盟运行的影响,哈萨克斯坦市场需求萎缩;同时,新疆出口由于受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而导致成本上升的影响,双方货物贸易额呈下跌态势。2015年新疆对哈萨克斯坦口岸货物贸易额占新疆口岸货物贸易总额的比例由2014年最高的64.61%下降到35%(见表3),但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对哈萨克斯坦的进出口却由2014年的9.51亿元上升为2015年的19亿元,这与合作中心旅游服务贸易带动商品出口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新疆应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给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加大与哈萨克斯坦在旅游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以释放中哈经贸合作潜力,促进中哈经济的共同发展。
表3 2011年—2015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口岸货物贸易额及占比
数据来源:乌鲁木齐海关官网,其中,部分数据根据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换算所得。
(三)加快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其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占新疆GDP份额的比率持续增长,除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7·5”事件的影响以及2014年受爆恐事件的影响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都呈增长趋势,且2012年以后维持在7%以上,是新疆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见图1)。新疆与旅游资源大国哈萨克斯坦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边境线两侧旅游资源丰富,若新疆能充分利用中哈边境旅游资源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将会带动新疆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向纵深发展,促进与旅游相关的“吃、住、行、游、娱”等产业及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发展。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伊犁成为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先导示范区,并以此为助推器加速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进程。
图1:2005年—2014年新疆GDP和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收入
注:左边纵坐标表示新疆GDP,右边纵坐标表示新疆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收入。
数据来源: 《新疆统计年鉴》(2006—2015),其中,新疆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收入是根据《新疆统计年鉴》上各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换算所得。
(四)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提供范例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各国在铁路、公路、航空、旅游、商贸等众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区域旅游合作是其发展重点之一,但国界障碍制约着旅游便利化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区作为一种旅游创新模式,在我国东北和西南边境地区的建设已经展开。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与其接壤的国家高达8个,多为旅游资源大国,其中,哈萨克斯坦作为新疆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具备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地理及资源条件;新疆伊犁位于旅游资源丰富的伊犁河谷地区,并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毗邻,而位于伊犁与阿拉木图毗邻处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自2012年封关运行以来,其商贸旅游购物发展迅速,现已发展成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雏形,可以说,以合作中心为初级载体发展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条件已较为成熟。若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得以成功建立,将会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范例。
(五)提升新疆国际旅游发展的竞争力
近十年来,新疆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从图2可以看出,2010年以前新疆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增长缓慢,特别是2008年—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7·5”事件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从2010年起,旅游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2009年的136.63百万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585.02百万美元,接待国际游客由2009年的35.49万人次上升至2013年的156.73万人次,均翻了两番有余。这主要得益于2010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推动新疆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政策。2014年虽受爆恐事件的影响再次出现下滑,但2015年上半年又“强劲反弹”,仅上半年全疆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同比增长近8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新疆旅游经济继续快速增长,接待入境游客64.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1个百分点,成为新疆发展稳定新常态背景下新的强劲的经济引擎。
但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地理位置偏僻,降低了游客旅游的积极性,制约了新疆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新疆应紧随中国西北边境地区第一个跨境旅游合作区获批的浪潮,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边境口岸建设若干跨境旅游合作区,如在霍尔果斯口岸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完善合作区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来新疆旅游的游客不仅可以在新疆区域范围内游玩,还能无障碍地进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境内体验异域风情;同样,去阿拉木图州旅游的游客也能无障碍地进入中国伊犁州游玩,特别是对于中哈两国之外的第三国游客,办理一次签证可以同时游览两个国家,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新疆旅游的吸引力,提升新疆国际旅游发展的竞争力。
图2:2005年—2014年新疆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接待国际游客趋势图
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06—2015)。
本文认为,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可行性取决于中哈跨境旅游市场的潜力和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实条件。
(一)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市场的潜力预测
1.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一方面,指标的选取是决定模型结果有效性的关键。对于旅游市场潜力,市场营销学指出,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故旅游市场潜力通常用人口、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三个指标来测度。因此,本文分别选取了中哈两国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外汇支出和两国人均GDP六个指标来反映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市场潜力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要素。两国各自的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反映了两国旅游吸引力,即外国游客对本国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双方呈正相关关系;两国各自的旅游外汇支出分别反映了两国人民的旅游需求,即本国游客对外国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双方也呈正相关关系;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只有当人的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会考虑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人均GDP的高低可以反映旅游购买力的强弱。本文拟借助这六个指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中哈旅游合作市场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另一方面,数据时间长度的选取也会影响模型质量,过长会使过时信息被囊括,过短又会造成信息量不足,因此,本文选取2005年—2014年近10年时间作为时间长度。主要指标相关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2010年—2014年主要指标相关数据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新浪财经网。
一般情况,MAPE<10时,预测结果准确;10≤MAPE<20时,预测结果良好;20≤MAPE≤50时,预测结果可以接受;MAPE>50时,预测结果无法接受。
3.对中哈两国旅游外汇收入指标进行预测建模和分析。对于中国,根据GM(1,1)预测模型步骤,用DPS软件可得a=-0.060092,b=32120.865321,GM(1,1)预测模型为x(t+1)=563825.904244e 0.060092t-534529.904244。同理,对于哈萨克斯坦,可得a=-0.068866,b=775.619147,GM(1,1)预测模型为x(t+1)=11963.758301e0.068866t-11262.758301。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中哈两国旅游外汇收入指标计算结果
根据模型预测精度检验公式可得:中国的平均绝对误差MAPE=2.42<10,预测结果准确,通过检验,可以进行预测;哈萨克斯坦的平均绝对误差MAPE=5.44<10,预测结果准确,也通过了检验,可以进行预测。两国旅游外汇收入指标预测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2015年—2019年中哈两国旅游外汇收入预测值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由GM(1,1)模型根据中哈两国各自近十年的旅游外汇收入预测所得。
4.对中哈两国旅游外汇支出指标进行预测建模和分析。对于中国,根据GM(1,1)预测模型步骤,用DPS软件可得a=-0.256537,b=12195.200555,GM(1,1)预测模型为x(t+1)=69296.830529e0.256537t-47537.830529。同理,对于哈萨克斯坦,可得a=-0.092340,b=803.362138,GM(1,1)预测模型为x(t+1)=9453.008571e0.092340t-8700.008571。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中哈两国旅游外汇支出指标计算结果
根据模型预测精度检验公式可得:中国的平均绝对误差MAPE=6.19<10,预测结果准确,通过检验,可以进行预测;哈萨克斯坦的平均绝对误差MAPE=5.85<10,预测结果准确,也通过了检验,可以进行预测。两国旅游外汇支出指标预测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2015年—2019年中哈两国旅游外汇支出预测值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由GM(1,1)模型根据中哈两国各自近十年的旅游外汇支出预测所得。
5.对中哈两国人均GDP指标进行预测建模和分析。对于中国,根据GM(1,1)预测模型步骤,用DPS软件可得a=-0.146448,b=2031.374914,GM(1,1)预测模型为x(t+1)=15602.103170e0.146448t-13870.973170。同理,对于哈萨克斯坦,可得a=-0.099107,b=5524.045010,GM(1,1)预测模型为x(t+1)=59509.556489e0.099107t-55738.276489。计算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中哈两国人均GDP指标计算结果
根据模型预测精度检验公式可得:中国的平均绝对误差MAPE=5.27<10,预测结果准确,通过检验,可以进行预测;哈萨克斯坦的平均绝对误差MAPE=8.85<10,预测结果准确,也通过了检验,可以进行预测。两国人均GDP指标预测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2015年—2019年中哈两国人均GDP预测值 单位:美元
数据来源:由GM(1,1)模型根据中哈两国各自近十年的人均GDP预测所得。
6.结论。表6、表8和表10预测结果显示,中哈两国的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外汇支出以及两国人均GDP六个指标在未来几年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两国的旅游外汇收入分别逐年上升,表明中哈两国各自的国际旅游吸引力均不断增强,未来几年外国游客对中哈两国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将增强,当然也包括中哈互为客源市场的情况;两国的旅游外汇支出分别逐年上升,表明中哈两国公民都有意愿去外国旅游,未来五年本国游客对外国旅游产品的购买需求将增强,中哈相互毗邻,双方具有互为对方旅游市场的条件;两国的人均GDP分别逐年上升,表明两国居民的旅游购买力都处于上升态势。可以看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发展跨境旅游合作的市场潜力巨大。
(二)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实条件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指出,随着中国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至2020年,中国将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而新疆又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唯一毗邻的省区,中哈拥有11个口岸,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且边境线两侧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具备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实条件。
1.跨境旅游资源丰富。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文明在古代统称“古西域文明”,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遗留了大量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和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对游客极具吸引力。伊犁作为本文设想的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中方区域所在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著名的那拉提、果子沟等天山草原风光,有乌孙古墓、林则徐纪念馆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还有生态示范区和湿地公园等其他旅游资源。据伊犁州旅游局数据,截至2015年7月,仅伊犁州直就有25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1家、4A级11家。此外,霍尔果斯口岸也已经具备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如西部第一国门——“324(1)”界碑、清代18号石碑、合作中心、沙彦卡伦景点、上合风情园、合作中心连接通道等。
阿拉木图州作为本文设想的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哈方区域所在地,距阿拉木图市378公里。英国旅游杂志《概略指南》公布了2014年必去的世界10大旅游城市排行榜,其中,阿拉木图市位列第七。阿拉木图市是原哈萨克斯坦首都,其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琼布拉克高山滑雪基地、巴尔喀什湖、卡普恰盖高山湖、科克托别电视塔、独立纪念碑和潘菲洛夫—28勇士公园等,迁都后仍然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家经济中心和文化之都,更是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重要的旅游城市。双方若能共同整合丰富且互补的旅游资源,在伊犁州和阿拉木图州交界处联合打造具有跨国特色的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将会扩大旅游市场,带动双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双方经贸交往与合作的深化。
2.地缘区位优势明显。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提供了极好的区位优势。新疆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唯一毗邻的省区,中哈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而伊犁是新疆向西开放的前沿,也是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毗邻的地区,设有4个中哈边境口岸:吉木乃、巴克图、霍尔果斯和都拉塔。其中,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北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带动了霍尔果斯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该口岸已具备相对成熟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且伊宁还开通了直达阿拉木图的航线,相对于其他口岸而言,旅游便利化程度较高,旅游管理成本较低。与伊犁接壤的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其中,阿拉木图市距伊宁市 486 公里,距霍尔果斯口岸也仅仅390 公里。总之,地缘区位优势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了天然条件。
3.中哈旅游及相关产业基础较好。2010年—2014年新疆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收入平均维持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呈不断增长态势,2014年虽受爆恐事件影响有所下降,但也高达3672.75亿元人民币。2015年后又开始呈现增长态势,2015年1—6月游客人数高达1568.42万人次,同比上升近16个百分点。此外,新疆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交通条件不断优化,旅游立体交通网便捷。新疆拥有运输机场22个(含在建);开通国际航线27条,如兰州—乌鲁木齐—圣彼得堡等;国内航线156条,且疆内已开通至喀纳斯、那拉提、可可托海3个5A级景区的直飞航班;并已形成全国知名的自驾游热线。便捷的交通为新疆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伊犁州作为新疆最著名的旅游地区之一,其旅游业及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据2015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2014年伊犁州国内旅游收入占新疆国内旅游收入总额的19.03%,仅次于乌鲁木齐,排名第二;其入境旅游收入占新疆入境旅游收入总额的59.42%,全疆排名第一;其星级宾馆和旅行社数量也分别在全疆位列第一和第二,说明伊犁是新疆非常受欢迎的旅游胜地,而且其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具有发展跨境旅游合作的相对优势。
阿拉木图市是哈萨克斯坦最著名的旅游城市,近年来国际游客接待量一直稳居哈国第一,拥有集贸市场73家、旅游酒店126家,为游客营造了相对良好的旅游购物环境,而且阿拉木图的旅游产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是哈萨克斯坦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总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所在的伊犁州和阿拉木图州均具备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相关产业基础。
4.旅游合作的制度基础良好。中哈一直以来都是友好邻邦,两国合作领域众多,其中,旅游合作发展较为突出,并达成了诸多框架协议。1998年中哈达成《旅游合作协定》,开启了中哈旅游合作的大门。2011年中哈就合作中心旅游业开发建设项目达成一致:双方将共同整合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游客旅游、购物、美食等旅游相关项目。2012年4月,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封关运行,合作中心商贸旅游发展较好。2013年9月,中哈投资合作的第一个旅游项目——中哈传统文化旅游区也投入运营,同年,中哈就“中国旅游年”项目于2017年在哈国举行并达成共识。2014年双方签署中哈联合宣言,哈方表示将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关项目,旅游合作项目位列其中。2016年3月,新疆与阿拉木图市签署旅游合作协议,指出双边应进行信息交换,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等。总之,中哈旅游合作相关协议的签署和相关合作项目的运行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5.民族文化相近、人民友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不仅地缘相近,而且人文相亲,双方在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诸多共同点,容易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感,从而易于沟通和互信,可以说,两国合作基础较好。此外,伊犁州是哈萨克自治州,其哈萨克族占21.1%,且与哈萨克斯坦毗邻,沟通基础相对新疆其他地区而言较好。
6.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雏形已经具备。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于2007年2月正式动工建设,自2012年4月正式封关运行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入区旅游,其商贸旅游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从2015年4月18日开始,新疆人可凭身份证直接进入合作中心进行观光旅游和购物,由于手续得以简化,进入合作区进行旅游购物的人数不断增加,其实质就是一个小型的商贸服务驱动型跨境旅游合作区,也是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雏形。
合作中心由中方和哈方两区域共同组成:中方部分位于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边境口岸,哈方部分位于阿拉木图州潘菲洛夫区。在合作中心内,人员和货物可自由流动,是一种“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两国公民或第三国公民、车辆、物资持有效证件(护照、港澳通行证及台湾同胞回乡证),或者直接在两个入口处办理通行证,就可以在合作中心内跨境自由流动。进入合作中心一次可停留30天,离开合作中心再进入还可停留30天,每年可出入12次,即可在合作中心内停留一年。此外,出入合作中心的中国公民每天一次性可购买8000元人民币的免税物品,哈萨克斯坦公民每天一次性可购买1500欧元的免税物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购物旅游的增长,也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一)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总体思路
综合考虑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区位、资源与其他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初步设想将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选址于伊犁州和阿拉木图州的交界处,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载体向外扩展到伊犁州(新疆)和阿拉木图州(哈萨克斯坦)。具体可采取“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雏形,加大合作中心的旅游服务贸易,协商延长每次在合作中心内停留的时间和提高可购买免税商品的额度,强化合作中心内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大型免税购物中心,大力发展博彩业等旅游相关产业,开发旅游产品及旅游周边产品,大力发展商旅结合的商贸游,以期把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打造成集旅游、购物、观光、休闲、中哈风情演艺、美食、住宿于一体的中哈风情园。
第二步,在以合作中心为中哈跨境旅游集散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旅游主题设计若干固定跨国精品旅游线路,如以边境线为核心的跨境线路、以景点欣赏为目的的跨境线路、以城市观光为初衷的跨境线路等,并提供跟团和自驾游两种形式,采用对自驾游车辆进行注册并GPS跟踪定位等方式对合作区进行管理和约束,通过双方旅行社完成跨境线路的接洽,初步实现跨境旅游线路的无障碍运行。
第三步,将无障碍旅游的范围扩展至伊犁州(中国新疆)和阿拉木图州(哈萨克斯坦),加大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范围内景区景点的建设和规划,打造跨境旅游合作区旅游品牌,继续扩大和丰富旅游产品及旅游周边产品,实现州际无障碍旅游,并努力将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客源市场延伸至欧洲和亚洲。
(二)构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议
1.签署中哈框架协议,探索合作区运作模式。双方国家政府要大力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要积极推动,由伊犁州政府和阿拉木图州地方政府具体实施,通过双边谈判,签署中哈双边框架协议,建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委员会,并借鉴欧盟旅游一体化和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经验,在组织模式和机制构建方面深入研究。
2.建立磋商协调机制,加速合作区一体化建设。建立磋商协调机制,解决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过程中和建成以后的运行模式、利益分配、法律框架、优惠政策、争端解决以及组织机构设置等问题,同时探索 “合作区一卡通”制度,使游客持卡即可在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内享有“衣、食、住、行、游一卡通服务”,以及自驾游客可享受车辆通关便利化服务等,提高合作区的便利化程度。
3.建立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基金,并对基金的建立、运行和实施提出可行性思路。通过发展基金,加大投资力度,完善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旅游交通网络、旅游标志标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多方合作投资开发旅游景区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旅游休闲度假区,制定跨境旅游线路产品,组织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游客互送等。
4.制定详细具体的合作区建设对策。双方通过协商一致共同加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人才培训、跨国旅游线路开发、旅游公司的无缝对接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分别从旅游便利化环境营造、特色跨国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一体化营销拓展三个方面推动制定有利于推进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相关对策思路。
[1]夏友照.关于建立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战略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1,(11):237-239.
[2]赵明龙.建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的探讨[J].学术论坛,2011,(3):106-110.
[3]陈俊安.中越边境地区旅游景区跨境营销合作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5):49-52.
[4]刘云.共生理论视角下“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学术探索,2013,(6):35-38.
[5]袁珈玲.构建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浅探[J].东南亚纵横,2014,(4):45-48.
[6]董琦.图们江流域边境旅游合作区开发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3.
[7]何有良.中越共建跨境旅游区探讨[J].开放导报,2011,(3):57-59.
[8]陈俊安.中越旅游政策变迁对双边旅游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2):36-39.
[9]王继庆.论东北亚跨国旅游业发展与合作[J].学术交流,2011,(12):123-126.
[10]黄华.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1]刘云,张梦瑶.试论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14,(6):127-131.
[12]李飞.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中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J].旅游科学,2013,(5):10-21,41.
[13]幸岭.区域旅游发展创新模式:跨境旅游合作区[J].学术探索,2015,(9):70-75.
[14]陈荣婕,熊关.我国新疆与中亚次区域开展旅游合作的战略思考[J].理论导刊,2010,(7):64-66.
[15]王友文.中哈两国实现哈萨克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目标的战略模式[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4,(4):28-32.
(责任编辑:汪爱琴)
The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ino-Kazakhstan Cross-border Tourism Cooperation Zone
Yuan Guoli,Wang Ying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Urumqi 830012,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itiative,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cus in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This paper conceiving Sino-Kazakhstan Khorgosinternational border cooperation center as the carrier,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no-Kazakhstan cross-border tourism cooperation zone in the Ili prefecture,Xinjiang,China and Almaty, Kazakhstan, adjacent to of Xinjiang and demonstrates its feasibility.This paper selects the two countries’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foreign exchange expenditure and GDP per capita indicators, anduses the grey prediction model to predict its market potentia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border tourism market potential is tremendous, and has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ino-Kazakhstan cross-border tourism cooperation zone. Therefore, this paperconceives the “three-step” strategy of Sino-Kazakhstan cross-border tourism cooperation zone, and proposes the overall plan of the Sino-Kazakhstan cross-border tourism cooperation zone from aspects of the framework agreement, organization, fund and so on, looking forward to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ino-Kazakhstan cross-border tourism cooperation zone in the future.
Cross-border Tourism Cooperation Zone;Xinjiang;Kazakhstan
2016-05-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俄哈蒙跨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研究”(050115B04);2015年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伊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研究”(XJUFE2015K039)
原帼力(197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王英(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F592
A
1007-8576(2016)04-0060-12
10.16716/j.cnki.65-1030/f.2016.0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