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莲芳 郭 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基于目标导向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陈莲芳 郭 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教学以教学目标为归宿,教学目标导向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更值得研究。学生人格塑造同学生知识掌握和学生能力培养一样,均应成为高校本科教学追求的目标;在三项教学目标指标设置中,设置了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和学生健康保持能力二级指标;最终,基于目标导向,构建了包括9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目标导向;人格塑造;评估指标体系;本科教学质量
持续教学质量评估是优化教学管理、稳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教学质量评估的基础依据,它的科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评估科学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为此,许多高校结合自身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课程类别构建了相应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群)。
同时,从教学研究看,学者们也展开了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笔者检索了自2012年以来有关“教学质量评估”的CSSCI及以上级别的期刊论文,其中,就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看,仍受制于传统的教育质量观[1],多从教学过程相关环节(如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效果)梳理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2],或专注于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材料呈现、学科内容掌握、指导学生科研、学生辅导到指导并管理研究生助教,及对课程和教学的贡献[3]。以上研究强调教学过程,因而有利于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教学目标是高校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的方向和归宿。高校教学是否成功,最终关键看它是否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高校经过努力达成了教学目标,那么其教学是成功的,教学质量是值得肯定的;否则,就是不尽如人意的,需要找出与教学目标的距离,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也就是说教学质量衡量的最终标准应该是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而非教学过程有多么尽善尽美,即教学目标是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依据,进而是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这就是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导向。这类目标导向促使高校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更具现实意义。
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目标导向表明教学目标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自然成为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本文在本科教学质量两个基础目标即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之上,鉴于大学期间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增设了学生人格塑造这一目标,即本科教学(质量)目标为学生知识掌握、学生能力培养及学生人格塑造三个层次。前两个层次是高校被要求达到的,因而,被高校普遍重视,也已有较丰富的实践和经验;而人格塑造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4],并且至少目前没有要求高校一定要做到何种程度,因而,往往被许多高校所轻视,研究也相当不足,为此,本文对其作重点分析。
使学生理解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础目标,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和基础。高校专业培养方案便是围绕学生专业学习目标、专业知识的掌握设计的;大多数高校开展的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评优等活动也旨在挖掘并激励教学优秀、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教师。同时,从高校教师自身来看,教师们不懈努力,精心设计,“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天功”,也都是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掌握好知识。所以,使学生理解掌握系统专业知识是高校追求的最基础的教学目标,不可动摇。
高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理念,树立学生能力本位理念[5],将学生能力培养视为高校教学应追求的目标之一。这里的能力除了基于系统专业知识形成的专业能力外,还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技能、倾听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反思能力、客户服务技巧、自我管理等通用能力[6],是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综合。本文根据对教学的思考与认识,将这里的通用能力进一步分解为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一项来自上海市20家用人单位(分布于不同的行业、性质及规模)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个人特质,其次是通用能力,最后是专业能力[6]。这给大学本科教学以很大的启发:大学教育教学不仅仅要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更要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人格塑造对本科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应作为本科教学目标之一。从伦理学角度看,人格指道德主体的品格,是个体内在的精神特征和外在的行为倾向性,是行为意向和态度的统一;表现为个体思想心理、道德情操和价值系统等精神成份的综合,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人格的塑造与完善要求人格的各成分要素之间协调与同步,否则,个人人格就会出现偏差、缺陷乃至障碍[7]。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自小一贯塑造的好的人格将使人受益终生,扭曲的人格则引致丑陋行为。中国科技大学第7任校长朱清时早在2001就在其撰文 《一流大学要培养出一流人才》中特别强调一流人才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在题为《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的演讲中,指出人文教育在整个大学知识结构应该有一个重要的位置。这里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与人格塑造息息相关。彭林、顾涛(2012)指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格培育[7]。可见,高校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的推进,高校教学出现了 “唯科学主义”倾向,即以传递某种具体知识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唯智主义”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于是,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出现了以智力培育和知识教学为评价标准的倾向[8],而忽略了学生人格塑造的考量。突出科学,冷落人文,中国的人文学科二十多年来正迅速地被边缘化,陷入了困境[9]。高校人文教育失重,人格塑造淡化,致使部分大学生人格扭曲,近年来出现的多起触目惊心的高校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相反,如果大学生大学期间塑造了良好的人格,那将在就业和职业生涯中受益,前面提到的上海市20家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应聘者的个人特质(包括自信、情商、适应力、自制力、责任心、诚信、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6]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当前和将来伟大的变革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支配和决定个体行为的人文素质和人格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应成为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成为各类高校重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已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德与人文素质紧密相关,这为高校推进人文教育、塑造学生人格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
人格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阿尔伯特·班杜拉(1977)等在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被“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即“示范”和“观察学习”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0]。大学期间有专门的思政教育,多种形式的素质活动。同时,大学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以“师者风范”启迪学生做人,引导学生远离浮躁、喧嚣、丑恶,用真善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①摘自原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杨振斌在2006年9月10日为《师者》所作的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因素中,就不仅包括教师教学,还包括教师对学生个人特质培养的影响[3]。可见,高校教师应当担负起引导学生人格塑造的重任。此外,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通过感染、启迪、陶冶,对大学人格塑造起着积极作用[4]。可见,大学不仅是人生中重要的学习阶段,而且是大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综上,大学期间大学生人格塑造不仅重要,而且具备有利条件和优势。完美的大学本科教学应将大学生人格塑造纳入其中,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来追求。
前面已阐明本科教学目标包含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三个方面。这一部分首先基于相关文献和平时对教学的思考和认识设置三项目标的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目标导向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学生知识掌握首先与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此外还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
这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思想、知识体系,方法,及课堂驾驭能力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相关,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从评价的便捷性出发,过于强调评价指标的可量化,从而忽视了教学的学术性评价。其实,正如舒尔曼所言:“将教学视为学术的一种,则不仅将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而且作为一个探索的过程。”[11]那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师在上课和科研同时,积极投身教学的改革、创新和研究中,主动地研究教学、创新教学;同时,还会根据自身教育理念、教育经验和个人知识,对教学进行独特的思考和个性诠释,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二传手转变为知识的研究者和传播者[12]。由此看来,大学教学学术评价将激励教师反思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地教学,故本文将教学学术评价纳入教师的教授指标中。
美国哈佛大学院长柯比认为,学习能力或学习力应该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体[13];王珍、宫雪等(2004)认为大学生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能力 (自我监控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策略[14];李志河,王玲(2013)则认为学习能力是学习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的表现,包括正确驾驭学习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和完善起来的适应学习需求、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有效方式,是影响个体发展和学业成绩的一种积极的力量[15]。以上研究表明学习能力与学习者学习的主观意识、动力和方法策略有关,由此,本文设置学生学习能力指标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
教学条件是教与学的重要保障,包括软条件和硬条件。其中硬条件包括教学实验室(含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专业资料馆等建设及对学生开放程度,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软条件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参考陈劲,项杨雪,楼程富(2013)的研究[16],具体包括师资队伍结构、基层教学组织、青年教师培养、教师教学水3.2学生能力培养的指标构成前文已明确学生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其中,通用能力由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构成。通用能力指在一定职业环境内,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积极交往,实现工作目标和自我良好发展的行为方式[17];商教练王兴权认为团队能力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由此看来,社会能力是在团队、群体的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钱正明等(2014)[17]、鲍长生(2013)[6]、史嫄等(2015)[18]等的研究及本文的认识,本文认为,社会能力包括适应性行为(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如沟通技巧、合作行为)、与自我有关的行为(如情感表达、道德行为、自我积极态度)、与任务有关的行为;发展能力包括反思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主动持续学习能力和健康保持能力。这里,之所以设置健康保持能力,是因为身心健康是高效、开心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基础和保障,缺失它,只能算是“病才”,面对未实现的目标和诱人的机会,只能力不从心,望洋兴叹;不时发生的英才早逝告诫我们,要想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稳健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大学期间就充分利用体育课和较完善的运动设施条件强身健体,储备健康。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已有研究中,学生人格塑造鲜被纳入,因而,可直接借鉴的成果极少。桂世权等(2013)阐析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并提出大学校园文化浸染是塑造大学生人格的很好途径[4];石清云等(2014)从心理契约角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大学生人格培育的维度,包括道德发展支持、情绪管理支持、人际交往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19]。以上研究是本文设置学生人格塑造指标的重要借鉴,结合笔者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认识和思考,尝试性地设置了如图1示的指标构成。其中,自我调控能力是学生对自身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的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及其一生发展都十分重要;正确认知是大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认知系统,不可能形成健康的人格,认知包括认知内容(经验和认识)、认知下的行为改变,及认知变化[20];道德品格是大学生总体道德文化水平,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19]、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富有集体荣誉感,为集体目标而付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或义工活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图1 学生人格塑造的指标构成
汇总以上三项目标的指标设置,得出如图2所示的基于目标导向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教学以教学目标为归宿,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学好坏(质量高低)的最终依据,本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构建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广泛认同的两个教学目标(学生知识掌握、学生能力培养)基础上,增设了学生人格塑造这一教学目标,这是本文新观点之一。在对三项目标进行指标设置时,一级指标教师教授中设置了教学学术水平二级指标,在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一级指标发展能力中设置了健康保持能力二级指标,这是本文的另一新观点。最终,基于目标导向,构建了包括9个一级指标、26二级指标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当然,该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的命名、量化、细化有待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以提高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导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图2 基于目标导向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1]陈金秀.高校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估研究[J].理论视野,2013,(8):73-75.
[2]刘尧飞.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评论,2014,(6):12-14.
[3]郭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质量评估探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5):103-108.
[4]桂世权,李红,聂忠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 中华文化论坛.2013,(10):184-186.
[5]田华银.高校教师实践性知识探析——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理念的思考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37-38.
[6]鲍长生.大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3,(03):89-91.
[7]彭林,顾涛.大学人格培育之路径探索——以清华大学“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为例[J].中 国大学教学, 2012,(6):22-25.
[8]宇文利.高校思政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人格精神的培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14,(09):44-46.
[9]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美)阿尔伯特·班杜拉著,陈欣银,李伯秉译.社会学习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1]王玉衡.试论大学教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5-28.
[12]李卯.当前我国大学教学评价的现实考量与理性选择——基于大学创新力培育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3):71-74.
[13]柯比.学习力[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5.
[14]王珍,宫雪.大学生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45-48.
[15]李志河,王玲.我国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40(2):151-156.
[16]陈劲,项杨雪,楼程富.研究型大学院系本科教学量化考核与绩效评价——以浙江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1):153-158.
[17]钱正明,李小娟.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原则与途径[J]. 教育评论,2014,(03):69-71.
[18]史嫄,刘俊.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 法制与社会,2015,(03)(上):217-218.
[19]石清云,王萌.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人格培育维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04-106.
[20]钟毅平,叶茂林主编.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黄素华】
Construction of Indicator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Objectives
CHEN Lian-fang GUO Rui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Indicator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objectives is more worthwhile to be studied because teaching objectives guide to teaching.As well as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capability training of students,students personality molding should be regarded as one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bjectives.Academic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health protection quality of students are designed in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s the secondary indicators,and finally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consists of 9 first level indicators and 26 secondary indicators in perspective of objective.
objective-oriented;personality molding;indicator system of evaluati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G526.4
A
1671-9565(2016)01-031-06
2016-01-06
陈莲芳(1968-),女,浙江台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战略管理与教学评价方面研究;郭锐(1979-),男,江西九江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品牌管理与教学改革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