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雒文广(山西运城学院)
傅山草书风格的嬗变与欣赏
◆ 雒文广(山西运城学院)
傅山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书法大家,其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草书风格的嬗变也基本与这三个阶段相吻合,可见书家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其自身的成长环境是紧密相连的。每个人都是秉先天之气而来,在后天的环境中完善自我,最终形成个人内在的品格修养。书法艺术抒情画心,书家胸中之情流注于笔端,其人格魅力也会通过书法风格表现出来。对傅山不同时期草书作品的欣赏,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书家内在情感在书法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傅山草书风格嬗变欣赏
傅山(1607-1684),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别号甚多,如:公他、石道人、丹崖、啬庐等。傅山精通书画、诗文、医学、音律、篆刻,是明末清初书家中的博学淹通者。傅山秉性耿直、气节刚烈,作为晚明廪生,明亡后一直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斗争中,身陷囹圄,几近死亡。抗清失败后,出家为道士,道号“真山”,隐居研究经史。康熙十八年,朝廷设博学鸿词科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地方官力荐傅山,傅山托病坚辞,被强行带往京城,至京城三十里,傅山已死相拒,表现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康熙为了笼络汉臣,表现大度,下诏免试放还并授内阁中书官衔,成为一段佳话。
傅山于书法诸体皆善,以行草名世,大尺幅的连绵大草最能代表其草书风格。傅山一生,无论从经历还是思想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林鹏《丹崖书论》中把这三个阶段划分为:“明亡以前是第一阶段,康熙元年(1662,笔者注)以后是第三阶段。以他的年岁来说,三十八岁以前是第一阶段,大约五十五岁以后是第三阶段。”①从傅山的经历来看,青年时代的积学交游和为恩师袁继咸平反冤案为第一阶段。明亡后,四处奔走,从事反清复明秘密活动为第二阶段。甲午(1654)朱衣案出狱后,南游江淮失望而归,遂退隐山林闭门著书为第三阶段。
从傅山存世的书法作品以及散见于诗文笔记中的书论来看,其书法风格的变化大体上也分为这三个阶段。《霜红龛集》载傅山自述:
吾八九岁即临元常,不似。少长,如《黄庭》《曹娥》《乐毅论》《东方赞》《十三行洛神》,下及《破邪论》,无所不临,而无一近似者。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又溯而临《争座》,颇欲似之。又进而临《兰亭》,虽不得其神情,渐欲知此技之大概。老来不能作小楷,然于《黄庭》,曰厊其微,裁欲下笔,又复千里。
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董香光墨迹,爱其圆转流利,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
看来,傅山学书先由魏晋入手,不理想。转而学赵、董,颇佳,这算是第一阶段。明亡后,因厌恶赵孟頫的为人而转学颜真卿,是为第二阶段。南游归来退居山林,研究学术之后算是第三阶段。这一段又回归到了魏晋,不同的是他更溯本探源,直追秦汉,于篆隶、章草亦用功颇多。
图1 傅山《上兰五龙祠场圃记》 石刻拓本 尺寸藏地不详
傅山第一阶段存世的书法作品很少,尤其是草书。目前能见到的只有《上兰五龙祠场圃记》(图1)这一件作品,代表着他在明亡之前的草书风格。这件作品用笔潇洒流畅,一些捺画略带章草意味,章法温文尔雅,结字典雅秀美。可以看出他学习魏晋以及赵、董的影子,属于典型的秀美一路的明人草书风格。从傅山青年时代在草书方面的功力和天赋,还不能窥见其草书的精髓及造诣,因而本文不作展开论述。
存世的傅山草书作品中,绝大多数来自于第二和第三阶段。这些作品大概分两类:一类是尺幅较小的手卷、册页,并以横幅为主,风格上遵循传统帖学的优雅品质,但也有一些颇具情志的率性之作;另一类是尺幅较大的立轴、条屏,动辄八尺、丈二,甚至更大,自上而下,一泻千里,痛快淋漓。最能代表傅山草书整体风格的是其晚年作品。
傅山草书手卷、册页的内容,大多数为诗文手迹、读书笔记、摘抄批注等。这一类作品的书写主要用来记录,不同于立轴、条屏的创作,书写时少了一些表现的东西,情绪起伏也不大。正因为如此,书写时更能接近自然状态,反而更能体现书家的本真,显得真实可爱。傅山兼善多体,即便是同一种字体,在不同的时期,也能呈现出不同的意趣;更有甚者,即便是同一时期的书写,哪怕是同一页同一行,也有可能突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在其手卷、册页的草书中,时而今草,时而章草;时而魏晋笔法,时而董、赵之风,时而又鲁公面貌;或连绵相属,缠绕繁复,或疏简朴质,刚直硬拙。无论结体之大小正敧、布白之窄宽疏密,还是墨色之浓淡润涩,一任自然,纯乎天机,毫无安排修饰之意。
以下选傅山手卷、册页中的几段草书,具体研究。
其一,草书《读史记杂记》册页(图2),此段草书章草中略带今草,体现了傅山纯熟的章草功力,细看似乎又能从中找到二王痕迹,有些甚至能看到孙过庭的影响:疏简质朴又不乏婉转流畅,自然天成,意境深远。
图2 傅山 《读史记杂记》册页(六) 纸本21.3cm×11.3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其二,行草《因人私记》册页(图3),选这一段是因为它太像颜真卿了,连其中的涂涂抹抹都和《祭侄稿》如出一辙,可看出鲁公对傅山的影响之深,早已不是“略得其支离”这么简单了。傅山因恶赵孟頫其人遂恶其书,因景仰鲁公之忠烈而学其书,明亡后对颜的学习成了傅山的精神支柱。
图3 傅山 行堂《因人私记》册页
其三,草书《读华严经第六卷等文杂记》册页(图4),此段今草中有明显的章草意味,章法上因为中间的夹批使得局部空间异常绵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布白在这里被出奇不意地表现了出来。此段最奇的是,傅山书写时用的毛笔竟然是一支秃笔,从一些笔道当中大片的空白来看,应该是一支几乎没有了中锋的秃笔。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是当时的确没有更好的笔了,明亡后,傅山辗转流离,生活窘迫,经常要面对无纸、无笔、无墨的窘况。他曾有诗记录索居无笔,折柳枝作字的事情;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笔倒是还有,只是懒得再换了,就这样随它去罢。以上只是笔者猜测,真实情形也许只有傅山自己才会知道,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件不可琢磨的艺术珍品。画面中因为笔道中间的空白以及笔画的残缺不全,使我们想起秦汉刻石和古代印章中残崩斑驳的古意。晚明一些书家甚至在创作中有意地去追求这种漫漶朦胧的意趣,以表现他们“自然”“真率”,乃至“奇”“怪”的取向。傅山本身是一个治印的高手,在这段草书的书写中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呢?这样的猜测,会给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又有像猜谜一样的愉悦感。
图4 傅山 草书《读华严经第六卷等文杂记》册页(七)纸本 26.6cm×20.3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其四,《啬庐妙翰》。晚明时期,杂书卷册的形式颇为流行,傅山自然也精通此道。白谦慎分析说:“傅山不但书写过比当时任何人都多的杂书卷册,他还将此种书法形式推到极致。”由于本文主题所限,只录两段草书部分做一分析。第一段(图5),这一段字体全为草书,取法上除二王外,更多的类似孙过庭和怀素。一开始的“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几个字,除了有点东倒西歪,也还中规中矩。从第二行开始,越往后读越感觉到困难,不是因为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也不是因为草法过于狂肆难以辨识,事实上此段小草也很少连带盘绕,造成难读的原因是受到了左右临行的干扰,这正是这一段草书的特点所在。相邻两行几乎没有行距,出现了这一行的笔画伸到了另一行中,另一行的又挤到了这一行中,又加之每一行的中心轴线不直,左右摇摆,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乱”局面。这一段的墨法尤其在后半段非常精彩,墨色淡而不涩,偶有一两笔浓墨夹杂其中,显出别样的情致,让我们不禁想起散文家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又像是笼在薄雾轻烟中的景致,“烟霞明灭或可睹”。《白虎通·嫁娶》引《易》云:“天地氤氲,万物化淳。”天地之气交合,则万物归于质朴自然。傅山这一段草书,呈现出来的不正是这样的境界吗?
图5 傅山《啬庐妙翰》中草书的部分
再来看第二段(图6),这一段严格来说不是草书,或者说不全是草书。这一段可以说是把中国文字中的所有字体都囊括进去了,傅山兼善诸体的才华在这短短的几行中展示得淋漓尽致。不仅五体俱全,而且每一字体的风格也极尽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觉突兀艰涩,整体自然和谐,令人慨叹。笔者之所以把它放在本文中当作草书来研究,正是因为它的杂而不乱,显现出了草书的意境。如果说第一段是把相同的东西打乱,显出氤氲之意,那么这第二段则是把不同的东西自然地统一到一起,尽显天真烂漫之趣。
图6 傅山《啬庐妙翰》中字体杂糅的部分
接着,我们来看看傅山立轴、条屏中的草书作品。先来看第二阶段的,明亡后,傅山一面承受着亡国的痛苦,一面积极地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甲午(1654)朱衣案后,他看到北方的抗清活动渐于沉寂,转而南行江淮寻找希望,结果失望而归。从痛苦到反抗,再到失望,最后转变成了强烈的愤懑。这一时期,傅山不仅在取法上摈弃赵孟頫,改学颜真卿,更在书风上一改早期的优雅秀美,变得刚健雄强、恣肆奇狂。这种新的书风源于愤懑,书法成了他继续战斗的武器,也成了他发泄愤懑之情的途径。
我们选一件作品来进行分析,《赠魏一鳌行草书》十二条屏(图7),这件作品,字体上虽为行草,但从章法的汪洋恣肆、结体的连绵盘绕以及笔势的奔放不羁来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把它当成一件草书作品。第一行的十二个字略小且较为稳健,与整篇相比较为平淡。然而从第二行开始笔触突变,用笔的刚劲倔强、结体近乎扭曲的形变立刻使人血脉贲张。粗细、大小、正敧、浓淡的变化,极其的夸张,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极限。章法上,疏密的对比则更为强烈,十二条中,除最后一条为两行以外,第三和第十一条多达五行,而第七条只有三行,造成乍紧又松的强烈的节奏感。有些字的笔画,尤其是末一笔的竖画,极力地伸张,不到尽兴处绝不收笔,如第九条“辞”字的竖画,痛快淋漓而气势逼人。在结体上,除了极尽狂肆的形变外,笔画的盘绕穿插、环转迂曲,令人眼花缭乱,难见端倪,一如屈曲盘桓的老树枯藤。这一件作品,如果抛开整体的气势来看,算不上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书法作品。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丑”“怪”,一种失去理智的“狂狷”。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因极力挣扎而身体扭曲的人,面带愤怒而咄咄逼人,这或许正是傅山这一时期内心真实的写照吧!在这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率”的傅山、一个任情恣性的傅山:心中如何想,笔下就如何写,毫不伪饰,一任真实情性流注笔端。好也罢,坏也罢,都不理会了,只是为了发泄,为了痛快。仿佛要用手中之笔把整个世界揉碎了,掀翻了,重新来过。
图2 傅山 《赠魏一鳌行草书》十二条屏 1657绢本 167.6cm×50.5cm×12美国纽约路思客先生收藏
傅山晚年退居山林,潜心读书,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并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了他新的精神支柱。这时的他,在思想境界、气质品格上已经超越了民族气节,坚信只要中国传统文化还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永远不倒。这时的他,看问题也较之前客观了许多,比如在对赵孟頫的态度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年轻时的傅山肯定是喜欢赵孟頫的,所以才会学赵字。明亡后,因为政治的原因而厌恶赵孟頫,遂弃赵而学颜。傅山晚年在一首诗中,把赵孟頫夫妇看作是奇人,算是还了赵孟頫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晚年的傅山,在书法上溯本探源,开始了新的追求。篆隶直学先秦两汉,草书则于二王用功最多,同时也非常重视对章草的学习。这时的草书作品中,没有了董、赵、颜真卿、二王的影响,完全是傅山自己的面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图8 (左)傅山 草书《读宋南渡后诸史传》轴 绫本 149cm×50cm山西博物院藏
图9 (右)傅山 草书《东海倒座崖》轴 绫本 184.2cm×52.7cm晋词博物馆藏
我们选三件傅山晚年的草书精品,对傅山晚年草书的风格作一个大致的了解。一件为草书《读宋南渡后诸史传》轴(图8),一件为草书《东海倒座崖》轴(图9),另一件为草书《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图10)。《读宋南渡后诸史传》,用笔爽快,不计工拙,如“箭”“绎”“折”三字的竖画,一笔而下,或长或短,或实或虚,一任自然。尤其是“折”字的末一竖,竟长到占去近两个字的空间,而且这一竖后半段的墨色几乎枯到只留些许淡淡的笔形。傅山也不去理会它的长短浓淡,直接把下一“箭”字写在这一竖上,就当它不存在一般。这样的写法,全然出乎无意,毫无安排造作之嫌。
图10 傅山 草书《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 绫本 201cm×51./cm×4 晋词博物馆藏
《东海倒座崖》,此件作品比之《读宋南渡后诸史传》在章法上略密一些,用墨也更润一些,出现了许多涨墨的地方。字与字之间的连带虽简单清晰,但单个字笔画的穿插盘绕却颇为缭乱繁复,如“鳌”字,几乎难以辨认,体现了傅山一贯的风格。
《晋公千古一快》,为傅山晚年力作,可以说是傅山草书的代表作。此作尺幅巨大,气势恢宏,颇为壮观。用笔浑圆厚重,极具篆籀之气。结字稳重,但盘绕繁复依旧。章法上第一、二条行距分明且较为平均,三、四条颇为奇怪。按常理说,一、二条均为三行,那么三、四条也应该每条三行,况且所剩字数正好六行。可傅山偏偏把第三条写了四行,第四条写了两行,造成了第三条有些拥挤而第四条却过于空旷的局面。是不小心,还是故意这样安排的呢?笔者揣度,傅山这样写,既不是不小心,更不是故意安排,而是压根没有考虑章法的疏密,自自然然地写去,如流水行云,全然天成。此作后有郭沫若题跋:“傅青主书豪迈不羁,脱略蹊径。晚岁作此,真可谓志在千里。”这段对傅山的赞誉虽然简短,但细细想来,意义却十分的深远。郭沫若从傅山“豪迈不羁”的草书中看到了其“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这不正是书法“表情”论的有力佐证吗?“书,心画也”,此言不虚!
傅山晚年的草书风格,在用笔上刚健遒劲,有篆籀之气;结字上没有了第二阶段的那种近乎夸张的形变,笔画穿插盘绕,支离神迈;用墨润涩浓淡,变化自然,意趣横生;章法上无意安排,疏密宽窄,毫不在意。总之,重视整体的连绵使转,不在意用笔、结字的工拙,真率质朴而气势纵横,可谓“信手行去,一派天机。”
注释:
①林鹏:《丹崖书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195页。
②傅山:《霜红龛集》卷二十五,《家训·字训》。
③傅山:《霜红龛集》卷四,《作字示儿孙》。
④傅山书《啬庐妙翰》卷,纸本,31cm×603cm,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
⑤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三联书店,2006版,第163页。
[1]傅山.霜红龛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2]傅山著.陈监先批注:陈批霜红龛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3]齐峰主编.傅山书法全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4]林鹏.丹崖书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5]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M].北京:三联书店,2006.
[6]卫俊秀.卫俊秀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卢辅圣.傅山与明末清初草书丕变[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8]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追梦人 水彩 陈冬玲(何次贤指导)
物·流 国画 史蕊芳(豆周燕指导)
羽 油画 许森(傅宙华指导)
毕业那些事 油画 张旺 (姜素玉指导)
圆 水彩 陈雪林(罗琳指导)
二十四·飞 国画 李恒之(刘兴国指导)
状态 油画 祁嘉熙(欧阳剑指导)
标志设计 刘媛媛(罗琳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