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强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所 辽宁盘锦124010)
针对开发目标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研究
■钟强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所 辽宁盘锦124010)
在针对开发目标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叠前一致性拼接处理技术、叠前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叠前高分辨率处理技术,资料的成像效果和分辨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开发地震地质的需求,为今后的面向开发目标区的处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一致性拼接处理技术叠前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1.1资料一致性差
图1 提高分辨率前剖面(左)提高分辨率后剖面(右)对比
研究区四块资料采集方式不同及地表地质条件的影响,四个区块的单炮能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代采集、处理的地震资料由于采集、处理的参数不同,造成拼接部位存在振幅、相位、频率以及能量的不一致性,给地震资料的一致性处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2干扰波类型复杂
图2 以前处理老剖面(左)本次处理最终剖面(右)对比
由于研究区多样变化的地表条件以及复杂多变的深层地质条件,该区发育的干扰波类型比较多,主要有面波干扰、多次波干扰、公路干扰、机械干扰、异常噪声、高能噪声等。这些噪音能量强、频带宽,分布广,对深层弱信号和高频有效信号影响较大。
1.3目标区资料分辨率低
利用频谱分析和频率扫描,了解研究区的原始资料频率和主频,同时也可以得到有效信号的优势频带范围和干扰波的频率特征,目的层1100-1700ms主频由22Hz提高到30Hz难度大。
2.1叠前一致性拼接处理技术
通过采用精细极性、时差、相位调整、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等技术[1],解决了资料的极性、时差、相位、能量、静校正等一致性问题。
2.2叠前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通过采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预测反褶积、反Q滤波、调谐反褶积等提高分辨率技术[2],资料的分辨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目的层主频由22Hz提高到30Hz,达到了本次处理攻关的要求。
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处理资料存在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新、旧处理的偏移剖面对比可以看出,最终叠前时间偏移成果剖面偏移归位合理,目的层内层间信息丰富,分辨率较老资料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资料的目的层信噪比达到2以上。
针对开发目标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如叠前一致性拼接处理技术;反Q滤波、调谐反褶积等提高分辨率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水平,最终资料品质达到开发地质需求。
[1][美]渥.伊尔马滋.黄绪德等译.地震数据处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邹才能,等.油气勘探开发实用地震资料新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P315[文献码]B
1000-405X(2016)-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