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市党报的社会责任

2016-09-19 02:44崔淑影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保国邢台党报

□崔淑影

(邢台日报社,河北 邢台 054001)

浅谈地市党报的社会责任

□崔淑影

(邢台日报社,河北邢台054001)

全媒时代,媒体之多数不胜数,地市党报作为传统纸媒,如何在全媒体时代进一步提高权威性、公信力?笔者认为,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将社会效益最大化,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释放充沛正能量,是地市党报的重中之重。

履行社会责任,是党报的天职

地市党报从诞生那天起,就承担着为党和人民而歌,为地方建设鼓劲的重要职责。全媒体时代,更需要主流媒体的威权发布、主流声音,因此,地市党报的社会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和新媒体相比,传统纸媒信息量小,信息传递的快捷度差。但因管理手段滞后,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发布的信息泥沙俱下,给阅读者带来诸多不确定感和疲劳感,在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权威信息看党报”依然是读者一种自然选择。河北省《邢台日报》曾经做过一项读者调查,基本反映目前地市党报的现状。调查中,读者年龄结构在30—49岁的最多,占40%,40—49岁占30%,其他依次为20-29岁、50岁以上、20岁以下;读者学历大专/大学以上最多,占76%;其次依次为高中、硕士/博士、初中、小学及以下;读者身份多为事业单位,企业、商业,党政机关,服务业等;阅读《邢台日报》的目的,依次为了解邢台市重要信息,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获得国内外重要信息,阅读各类评论、理论文章,获取各种服务信息,学习各种经验指导工作,日常消遣等;选择阅读《邢台日报》的原因,依次为公信力高,贴近性强,信息量大,阅读方便,服务性好等;在读者建议中,希望更多看到深度解读排在第一。地市党报既要正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但也不可妄自菲薄。

和上级党报比,地市党报反映的多是本地区的大事、重要事、新鲜事,因为其贴近性可能更被当地读者关注。和城市类、晚报类报纸比,地市党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发布的信息更权威、更准确,也比这些媒体有更多的独家新闻。地市党报的读者群相对稳定,多是本地区的高端人群,在当地政治经济及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或骨干作用。地市党报一般都拥有一支成熟的新闻队伍,这支队伍富有新闻经验、多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通”,了解熟悉本地经济社会及民风民情。

综上所述,地市党报增强权威性,担当起主流媒体更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力,成为当务之急,因为具备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也担得起这一重任。

坚持及时性真实性,把握正确导向

地市党报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本职责,地市党报义不容辞要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准确宣传报道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正确引导舆论就要及时准确报道新闻,做到敢说话、早说话和会说话,掌握主动权、赢得话语权。即在突发事件、热点难点面前,做到不失语、不乱语。面对地方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要占领舆论制高点,主动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正确引导舆论就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真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源,无源之水。一些媒体记者因采访不细造成的假新闻事件,成为业内的沉痛教训。一些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为新闻界所不齿。这些反面事例告诉我们,媒体社会责任一旦缺失,直接伤害的是公众的利益,同时也伤害了媒体自身长期辛苦耕耘而积累的品牌公信力。媒体履行社会责任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仅限于导向方面,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是系统性的工程。

深入“走转改”,传播社会正能量

地市党报有着所有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共性,既以其特有的视角、特定的方式报道社会上的新事物、新气象、新做法,还以其倡导的价值标准影响着社会、引导着读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就要贴近本地基层实际,反映群众心声,从群众的生活中搜集鲜活的报道素材,以真情实感,用清新的文风、质朴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现场的温度来表达,让新闻报道吸引人、感动人、感染人。

随着“走转改”的不断深入和常态化,新闻报道出现可喜的变化,报道中生动有趣的群众语言越来越多,官话、空话、套话越来越少。《邢台日报》常年开设有“走转改作品大赛”专栏,对月度、季度记者发稿排名,并评选季度“走基层”冠军和记者、编辑之星。通过“走转改”,记者更加了解基层实践,熟悉群众生活,从而更能用群众语言讲好基层故事,以群众喜欢的形式报道好新闻,群众的身边事、身边人成为报纸的报道对象,许多基层新闻登上《邢台日报》头版甚至头条。

“走基层”成为常态,绝不是记者到基层“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发现挖掘那些具有正能量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让他们在报纸上唱主角,向社会传播正能量。近年,《邢台日报》策划了许多来自基层的重点栏目“群英谱”“最美社区干部”“最美基层干部”等,每个栏目都刊发了数十篇甚至上百篇稿件。这些栏目的报道对象都是来自基层的典型人物、道德楷模等,这些典型人物从群众中来,从基层中来,非常有说服力。群众从报纸上看到报道,有认同感,也学有榜样。这些报道起到引导群众行为的作用,也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履行社会责任,传播社会正能量,党报要不遗余力,精心策划,创新报道形式。对重大典型,打“组合拳”,深度挖掘其典型意义,以影响、感染、教育群众。《邢台日报》对李保国的报道就是这样做的。李保国作为一位大学教授,三十年里,帮助邢台十万多山区人民脱贫治富,创造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品牌。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在此之前,《邢台日报》多次对李保国的事迹进行过报道,专栏“群英谱”曾以《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加以报道。他去逝后,《邢台日报》连续跟踪报道了许多山区群众、全市各界人士的自发悼念活动,刊发了《李保国在邢台》万字长篇通讯、其生前事迹摄影专版,两篇从不同角度写李保国的长篇报告文学。同时,在一版开设专栏“李保国的故事”,每周发稿1-2篇,到7月底,该专栏已刊发稿件22篇。“七一”前夕,又推出“寻访李保国的足迹”专栏,连续刊发数篇通讯报道。《邢台日报》对志愿者队伍的报道也采用了典型、综合、摄影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使全市5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深入人心,“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口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城市文明在“关爱”与“被关爱”间彰显。

地市党报还可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尽其社会责任。《邢台日报》自2010年连续四年开展“新闻助学”行动,吸引社会力量加入,成功资助了96名寒门学子进入大学。还多次围绕弱势群体发动“衣加衣”新闻助困行动。这些活动将地方党报的温暖送给社会最需要的人,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保国邢台党报
京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流变考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游邢台动物园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
邱保国研究员辨证论治不同时期高血压病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