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异地人物通讯报道
——以《克拉玛依日报》“寻访他乡克拉玛依人”采访为例

2016-09-19 02:44李翔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克拉玛依异地典型

□李翔

(克拉玛依日报社,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努力做好异地人物通讯报道
——以《克拉玛依日报》“寻访他乡克拉玛依人”采访为例

□李翔

(克拉玛依日报社,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2016年5月22日至9月25日,新疆克拉玛依日报社开展了“寻访他乡克拉玛依人”报道活动。这是报社为庆祝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60周年推出的具有独创性的大型异地采访活动。两个采访组先后遍访全国各大油田和各大城市,采访了从克拉玛依油田抽调出去支援各大油田开发的老石油人以及在各大城市创业打拼的160多名克拉玛依子弟。这一活动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示了油田创业历史,弘扬了克拉玛依精神,也给生活在他乡的老石油人、油田子弟带去了家乡的温暖和祝福,同时引发了克拉玛依人的集体共鸣,赢得了油城各界的普遍赞誉。作为主要参与者,笔者试以这组报道为实例,分析论述如何做好异地人物通讯报道。

选定采访对象

注重代表性,有舍才有得

对于主题式、集群式的人物通讯报道,采访对象的选定至关重要。采访对象的典型与否,将直接决定这组报道的成功与否。

在“寻访他乡克拉玛依人”的征集启事刊登后,在短短20天接到300多个电话,登记了300多条线索,而这300多个电话推荐的采访对象总人数至少达到近500人。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确定合适的采访对象?前期工作尤为重要。于是,我们在采访开始前进行了两轮筛选,标准就是人物的代表性和故事性,比如他身处哪个行业,从事哪个工种,有无重要经历,有无典型故事等。

一方面,有的职业特别多,比如说钻井工、采油工等,我们在筛选时就注重控制好比重,哪怕干这份职业的人都很有故事,也要做一些取舍。

另一方面,俗话说,新闻七分靠采,三分靠写。随着采访的进行,我们发现对“寻访他乡克拉玛依人”的报道而言,采访的比重不止是七分,甚至占到八九分。采访顺利了,稿子基本就成功了。采访不不顺利,后期再怎么使劲,稿子都会有遗憾。所以,碰到一些之前了解情况时觉得经历应该不错,但实际采访时说不出东西、采访困难、表达不好、方言难懂的老同志,就只好放弃了。

捕捉典型细节

启发式提问,增强可读性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典型故事,没有典型细节,就无法支撑起人物报道的骨架和血肉,无法准确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特点,报道就会缺乏现场感、缺乏可读性,失色不少。

面对具体的“寻访他乡克拉玛依人”异地采访时,有一个现实难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投身油田建设的老石油人,如今大都已八十多岁,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比较弱,即使是我们筛选过的采访对象,也少有人在一般的发问中就说出你想要的典型故事和典型细节。为了提高采访效率,我们在之前约采访时,就嘱咐采访对象回忆难忘的经历和故事。即便如此,好些人接受采访时还是说不出啥东西,很让人头疼。

事实上,老人的回忆大都是粗线条的,当采访中发现他的某一个故事比较典型时,需要软磨硬泡、不厌其烦地问下去。个别老人甚至对我们为了补充细节、刨根问底式的问话有些抵触,但哪怕对方有疑问、不耐烦,也要边解释、边引导地完成这块内容的采访。

以2015年8月14日刊登的《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一文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李文魁在克拉玛依油田、江汉油田、河南油田都有典型的故事和细节,但实际采访时并不算顺利,因为他的记忆不深刻。

在这种情况下,想了解故事细节就需要进行“启发式”的追问。故事进展到什么程度时,你觉得会发生什么细节,可以提问是否发生了这样的细节并向对方求证,有时对方会给予否定,但有时真会被自己问中。如果不这么问,对方可能永远不会主动说出这个细节。当然,启发式的提问和预想场景的求证,必须要严格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比如,在采访中,李文魁当时只说了自己在江汉油田受到过表彰,在大会发言,但并没有讲具体为什么受到表彰。在随后的聊天中,得知他一个人负责7个井队医护工作,心想,下基层肯定有些故事,于是问他:“当时医疗条件差,你在基层是不是碰到了难治的病例,有没有及时抢救过病人?”他连忙回答“有啊”,然后把他连夜从一个井队到另一个井队看病,并利用经验判断病情及时送病人到医院,抢救成功的故事讲了出来。

话匣子一打开,他进入到那个特定故事的回忆氛围中,细节一点点就出来了。包括在河南油田时,他从死亡线上把一位曾“挨过三刀”的老乡救回来的故事和细节,都不是他主动讲的,而是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带动,让他突然想起相关的情景,然后再一步步帮他回忆,挖掘出来的。

调整报道视角

裁衣先量体,寻找兴奋点

“寻访他乡克拉玛依人”的采访,基本上属于典型的回顾式人物通讯。笔者采访的这二十多个人,虽然都尽可能想按照同一个标准去行文,但客观地讲,采访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当然也做不到所有的报道都有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而从另一个角度讲,每人一个整版的报道,如果每一篇都机械地按完全固定的模式和写法推出,别说读者看了会觉得没意思,我们自己也会出现阅读疲劳。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客观的情况和主观的要求,都迫使稿件在成文时需要一些变化,需要一些调整,既要守住一条红线,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因此,在采访和写稿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报道的关注视角和写作形式,寻找适合不同采访对象的兴奋点,尽量使报道的风格和写法有所不同。

比如说,之前例举的那篇《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笔者在采写时就尽量选取典型的故事细节来表现人物特征。但有的文章就不一定完全以细节制胜,比如2015年9月15日发表的《从采油厂里走出的能源学者》,主人公是一位上海社科院的学者,采访她时,她的回答要么带着强烈的学术风格,要么带着飘然的文学色彩,而她对一些自认为没有意思的细节是直接委婉地表示拒绝谈论的,所以,这就注定写她的这篇文章无法呈现足够量的故事细节。怎么办?采访时,笔者一边防止被她的专业讲述绕晕,一边在想行文时究竟该如何侧重。通过观察发现,她或许是怕我理解不透、想用更通俗的话语来表达,所以很善于用比喻,于是,笔者在行文架构时便引用了她的这些比喻,用相对理性但又力求通俗的语言氛围去写她的成长和发展。如此一来,这篇文章倒是表现出另外一种风格。

如果采写同一主题的集群式人物报道时,都能在主旨、形式相对一致的基础上体现一些个性化的差异,相信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读者的审美疲劳。

猜你喜欢
克拉玛依异地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引水工程”对克拉玛依局地小气候的改善
克拉玛依胡杨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克拉玛依稠油MOA基质沥青改性及应用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典型催开百花香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