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笔记】周其仁
——从褚时健谈中国企业家精神
>>周其仁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专程前往云南拜访褚时健,并在随后举办的《褚时健传》主题分享会上阐述了他对褚时健精神所做的两点归纳。
《褚时健传》封面上写着“莫闲着”,而读过整本书之后,周其云最深的感触就是褚时健
一辈子都在解决问题,略举几例:
1、下放到糖厂劳动改造时,发现锅的厚度不一样,浪费燃料,就认认真真解决,帮助糖厂从严重亏损到实现盈利;
2、到了烟厂,为了将烟厂做大做强,要克服很多体制上的困难,其中购买新设备就遇到问题,购买新设备要用外汇,但外汇只能掌握在国家手里,褚时健就提出:“我创造外汇,能不能有一个额度给我们用,创一百美元,企业能用二十五美元。”由此形成“外汇留成制”;
3、到种植褚橙时,踏踏实实地解决水的问题,保证了褚橙的生长。
解决问题靠的是智慧,也要冒一定的风险。而解决问题也不只是随口说说,而要付诸实际行动,要把问题的解决结果拿出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工匠精神。看所有作诗的人,从小到大有一个行为倾向,就是事情要有一个结果,结果驱动,结果论英雄,结果论成本;不见结果,就称不上真正的英雄。在这方面,褚时健算是真正的匠人,具有真正的工匠精神。现在“工匠精神”这个词在中国太火了,出现了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因为企业家只有工匠精神是不够的。工匠精神常常是一个人,是个体劳动 者,而要带一个团队实现高品质产品的产出,要比他自己对自己每一个环节严格要求困难太多,褚时健恰恰就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我在褚老的山庄里看到他把农民的设施做得非常好,让农民住得非常舒适,通过这种细致将他对农民的在意传达给农民,从而也使农民很在意他和他的橙子,这种细致就能传递下去,而且比他自己的工匠精神还要困难。整个企业,不管三五百人,还是千人、万人,都体现出这种精神的时候,中国制造的整体品质才能上去。
正所谓“上什么山唱什么歌”,阶段估量是褚时健最大的一个本事。当年褚时健执掌红塔山,权力很大,但也只是挑他能解决的问题去解决。其实历史上云南著名的是白塔,为什么烟厂名字叫红塔而不叫白塔?这是为了顺应文化革命时期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如果当时褚时健将红塔改成白塔,改到今天也不会有结果。所以说不能挑太大和久攻不下的问题,当然也不能选择太小的问题,要选择实实在在的、能解决的问题。
>>《褚时健传》书影周桦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要练就这个本领并不容易。我相信将来褚时健对云南最大的贡献不是褚橙这么简单,而是他的精神带出来的一批人才,全赴后继地去选择合适的问题并脚踏实地地去解决。我们国家2000多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很多善于单打独斗的强者,但是缺乏团队精神和组合意识,以至于到今天还很鲜明地体现在体育领域,单个人的运动项目都很好,但组合起来就不行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是是缺乏好的企业家、好的领队、好的教练,这是一个很大的难点。不要以为褚时健会教给我们一些现成的东西,他代表一种精神,是一种借鉴,教会我们永远面对自己的问题,因为每个行业、每个发展结对是不一样的,用这种精神和这种精神的能量指挥我们、鼓舞我们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褚时健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和意义。
(摘自正和岛微信公众账号《75岁再创业86岁成亿万富翁,解决问题是褚时健的生命》)
>>希夏邦马峰摄影|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