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之战
——互联网电影制作,是结束还是开始?
>>咖主:李霞
咖主李霞:
无论电影发生什么样的转变,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核心内容是内容为王,我们看到互联网给电影带来很多的变化。首先从观影习惯来看,之前大家都在大屏幕上观看电影,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大家开始从大荧幕到PC端、移动端,有很多途径观看电影。在互联网影响下,我们的电影内容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
王岳伦:互联网改变新兴的数字电影形态。
1.电影的本质不会因为互联网而改变,电影产业核心不能丢。现代电影是先进技术和高超艺术的完美融合。网络上大电影越来越蓬勃发展,视频网站上发行影片,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成本也可控。现在有很大的IT变成超级网络大电影,或者是网剧,比如《鬼吹灯》这样超级IP、网络的作品,这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
2.手机电影、微电影等,其影像叙事、视觉表现、时空处理和审美特征都受到网络极大的影响,更贴近互联网网民们的需求。电影最核心的美学问题是与观众的关系,准确找到目标观众,有效互动。电影生产个性化、需求可定制化。
咖主李霞:
我觉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变革是它的信息畅通,让所有电影路径更加广阔,让人们走进电影院,知道电影信息,这是非常大的促进。
肖飞:以互联网为核心,网络大电影是一个金矿。
1.网大市场第一,要有网感,第二,它是这个行业人才的孵化器,比如你敢用新导演,你敢用新的制片人,你敢用新的演员,这个可以给新人一些机会。
2.内容角度来说,超级大电影,需要传统做电影的专业人才,未来电影市场,一千万到两千万之间的体量电影可能就不上院线了,是否和传统票房合在一起那是未来的事情,但互联网发展一定开启电影行业另一个春天。
束焕:移动互联网助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网络电视成为后起之秀。
>>咖伴:王岳伦
近年来中国年均生产电影八九百部,商业院线门槛高,进入影院放映的只有20%。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4.8亿,2015年电影网日均访问人数超过1275万人,日均浏览量超过1800万次;优酷土豆网月度覆盖用户达1.5亿;乐视网的日均UV为2200万,日均PV达到1.5亿。
吴又:1.创新思路。
网络大电影针对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精彩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情感交流,观众对品牌认同感。
>>咖伴:吴又
2.中国电影主流观众群体发生变化。
“网生代”说明中国电影主流观众群体发生变化,习惯于网络叙事的90后、95后、00后新兴观众成为中国电影的观影主体,新兴电影叙事语言体系(符号、语言、镜头剪辑等)和审美特征产生变化。
王岳伦:电影艺术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
大数据体现电影生产“受众中心制”。大数据分析电影配置元素很重要,使用这些元素的技巧和与剧情的有机融合更为重要。影院里,大银幕和高保真的立体环绕声设备,需要奇幻、壮观、制作精良的大片来匹配;电视荧屏需要故事性强、生活气息浓厚的电视电影;手机和Pad等移动终端需要短小、精致、个性十足的网络电影。
咖主李霞:一些好的电影都是从小的广告短片中来的,可能是一个小的故事,一个人都可以称为IP来开发。如何寻找到一个好的IP,或者在你的心目当中,什么样是一个好的IP?
王岳伦:万变不离其宗,从源头抓起。
1.基础在文学,如果一个作品没有强大的文学基础,包括一首歌改电影,或者一段网红改一个电影,它一定离不开文学,首先要讲一个故事,做传统电影,所有故事来源,或者说看剧本的源头,一定是从传统文学作品开始,才会带来灵感和欲望。
2.价值观必须是普世的,能给大家带来启迪,带来人生或者自己生活的思考,是正能量的思考。《星球大战》就是作者研究的一个世界观,我们被带入进去,不停地看下去;包括《变形金刚》,他们都有一个特点,绕来绕去,正义战胜邪恶,有一些悲欢离合,有一些亲情,有一些爱情,这些都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元素,也是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一环。
吴又:文化内核才是IP的灵魂。
1.IP的价值观一定是向上的,它是能够推动这个社会往前健康发展。
2.文化母体,故事背后文化内核一定是和我们的文化是兼容的。打个比方,你写一个关于圣经的故事,你说拿过来我们要成为一个超级IP,在中国是很难的,中国本土一定要写和我们的文化能够兼容的。
3.IP的故事一定是好看的,这关系到观看的体验性,这关系到IP产品的可扩展性。如果不可扩展,它可以成为单品的爆品,但不能构成整体的世界。
肖飞:内容是核心,至关重要。
1.IP是可以去孵化的,去包装的,但是前提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好的世界观和底子,它是包装出来的,基础要好。IP分成S级、B级,但S级基本找不到,很多B级可以改编成S级,IP需要孵化,通过孵化成S级的剧,比如我们在做动漫,还有动漫的量,加上剧和文学的粉丝,再导到电影院,最后电影和游戏变现。
>>咖伴:肖飞
>>咖伴:束焕
2.网络大电影,也是IP孵化的过程。是不是IP,最终能不能包装成IP,把它孵化成你的IP,而不是所有的东西但凡出本书就是IP。作品上看重一个作家真正的能力,他可以不停地创作IP。比如美人鱼不是IP,但周星驰是IP,周星驰下一部拍长颈鹿,大家还是会去看。谁能够把内容生产好,那个才是最核心的东西。
束焕: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1.IP除了有很好的文学基础外,还有一个是创意,现在对于IP的不满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是范围很广,什么都是IP;另一种是炒IP,很多人囤了大量的IP,现在还有一种公司是买了大量IP之后,把它变成半成品再倒手卖给公司。
2.真正作为创作者要有工匠精神,美国每年有五六万个剧本出来,中国差不多只有这个数字的1%。所以说我们从业者还是非常小的,再过十年有可能我们在创作上能超过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