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通过研究发现,近千年来被誉为画界神品、生动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的《清明上河图》不仅是简单地描绘北宋社会风情的风俗画,而且是一幅饱含忧患意识的盛世危言图。
2010年,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周延亭先生,多次参与他《揭秘清明上河图》一书写作的前期研讨。我对他的实证方法,哪幅图是蔡京,哪幅图是梁山好汉,宋江与张择端的关系等研究方法是持有不同意见的。我个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是艺术作品,我们不能用艺术作品去反证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但对其中关于“盛世危言”的观点是赞同的。
2011年,我读了不少关于宋史的书籍,包括王夫之的《宋论》《宋史十二讲》《宋史解读》《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北宋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管理体系研究》等,对《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有了些许研究,于是结合与周延亭先生的多次交流,结构了一篇对话,试图让《清明上河图》背后的“盛世危言”说,更充实。
这篇对话的部分内容,曾分别发表在《当代艺术》杂志和新华社“每日电讯”上,但都不是全本。今天,借《博览群书》一角,把全部对话分享给读者,也愿意听到不同声音。
发现这个秘密的是北京一位注册环评师周延亭先生。他把研究成果写成一本书——《揭秘清明上河图》。
壹
雷收麦:翻看了您的简历,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曾在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地铁研究所工作,职称是高级工程师和注册环评师。您怎么会转向去研究与您所学专业没有联系的《清明上河图》呢?
周延亭: 2006年,我去延庆郊游,看到有些村子为了增加耕地,把原始沟谷推平了。这是几十万年才形成的原始黄土地貌,一下子就消失了,感觉很可惜。我就租下了玉皇山南麓最原始的300亩荒地,想建设一个生态文化旅游点。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我请了6位农民画家绘制了一幅长55米,高5米,是原图一百倍的大型清明上河图壁画(玉皇山照片)。
雷收麦:听说壁画完成后,您面壁三年,总在壁画前深思揣摩,发现放大后的画面愈显玄机密布,迷雾重重。您还查阅了《清明上河图》的流传历史,查阅史书。
周延亭:《清明上河图》是在北宋末年绘制的,完成后的第二年,北宋就灭亡了。我在想,张择端为什么在王朝末日前呕心沥血,舍生忘死地绘制《清明上河图》?绘画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雷收麦:一般认为,《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现实主义风俗画,描绘了汴京东部汴河区的经济繁荣景象。汴京是当时世界上城市化较早的城市之一。有资料介绍,北宋年间,汴京有人口100多万,而同时期的伦敦才有1万多。再说,从图中也能看出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比如商业、税收、城管……
周延亭:没错,我们一般都认为宣和年间存在着一种繁华,但是如同老子所说的“福兮祸之所伏”,正是在这虚假的繁华下,掩盖着诸多社会矛盾。《清明上河图》运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提示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矛盾,并表现了北宋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关于《清明上河图》创作目的的质疑和争论,自它诞生以来就没有间断过,最为直接的证明是《清明上河图》后面的十四个题跋。其中以元人杨准和李祁的质问最为尖锐。李祁说:“观赏这幅画卷的人,难道只是赞赏羡慕就可以了吗?是否还感到需要常怀忧患而心存戒惧呢?”
雷收麦:这就说明,他们也看出了《清明上河图》是有弦外之音的。我们还是来说说您的发现吧!
周延亭:好。2008年,在玉皇山上绘制放大百倍的《清明上河图》时,农民画家总遇到一些问题,常常画不下去。比如画卷开始不久,就有一棵大柳树,它是完全断开的,树冠本来应该是砸落下来的,但是原图却让它高高地悬在那里。如果按照原图来画,就很可笑,最后只好把断树连接了起来。
雷收麦:我读过几本写宋朝历史的书,《宋史读解》、王夫之的《宋论》,也简单地翻看了《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大宋宣和遗事》等,了解了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徽宗这个风流天子的情况。一般而言,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是政治昏庸,生活奢靡,痴迷道教,宠信奸佞。
周延亭:徽宗于1100年18岁即位,以宋徽宗和蔡京为首的王朝统治长达25年,这是北宋最为黑暗的历史时期,其间对内盘剥,对外失信,农民起义频发,北方民族崛起,致使王朝危机四伏,风雨飘摇,民心思变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实际上,《清明上河图》深刻地表达了画家对腐败王朝的愤恨,对黎民百姓的同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社会风俗画卷,更是一幅盛世危言图。
雷收麦:我想,您得出这个结论,绝非空穴来风,一定是经过严密考证。您刚才说,打开《清明上河图》,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一棵树,这是全卷的第一棵树。这是一棵被折断的老树,位置十分突出。您的研究就是从这棵树开始的?
周延亭:请您认真看一看,它被折断的树枝至少有七处,齐根断掉的树枝有六处。如果不注意,我们会觉得它就是一棵断枝的老树。可是,当我们认真观察以后,就会发现,它断的不是旁枝而是主干,也就是说断的是头。还有一棵树,断枝就如一把利剑,指向京城。
雷收麦:2010年冬天,我们登庐山时,就发现不少树奇形怪状。自然界什么样的树都有啊,这有可能就是自然形成的啊,比如说雷劈的、刀砍的啊。这是不是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张择端就是在写生啊!
周延亭:如果您的这种说法成立,这样的树是自然界原有的,按理它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吧?大自然不可能另外再造化出一棵完全相同的树吧?然而,与此完全相同的另外一棵树在画卷中再次出现了。
它出现在虹桥东南角的店铺院内。这棵半枯的无头老树,尤其是那白骨一样的枯干完全是开卷那棵老树的再现。这棵无头的老树,依然有奇特的树形、狰狞的枝干,依然有一段无头的主干。惨白的树桩,以同样有力的角度指向汴梁城。
它们竟是如此相同,甚至色调和形状都丝毫不差。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怀疑它是自然生成的说法了。
《清明上河图》画卷中绘有857个人物,其中女人和小孩57人,245棵乔木,149间屋舍,25艘船只,41头驴骡,15头牛,14匹马,除这两段枯树干完全相同以外,无一雷同。难道是张择端忘记在卷首已经画过同样的枯树干了吗?像张择端这样的大师,难道会黔驴技穷,再也想不出第二种枯干的画法,只好抄袭一遍吗?
雷收麦:经过您这么一讲,我倒是注意到了,这两棵老树过于相似的外形,让我们不能不认为这可能是画家有意识这样画的。张择端把一棵无头树画在卷首这样明显而特殊的位置,就是为了让观赏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这幅画卷与众不同。
周延亭:正是这些奇怪的树成为打开《清明上河图》这座伟大迷宫的钥匙,使我们一步一步地把这座千古迷宫轰隆隆地打开。
贰
雷收麦:一般而言,人们都会认为《清明上河图》是描写清明时节北宋汴京的生活的。可是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是图中有一个牌坊,叫清明坊,宋徽宗才题名《清明上河图》的。
周延亭:把《清明上河图》左展二尺,一支踏春而归的长长队伍,骑马抬轿飞奔而来,他们身穿短衣短裤,轿子上插满了新枝,这是一幅游春的图景。
这一顶插满了新枝的轿子说明这一天是清明节。查一下万年历得知,宣和三年的清明节是三月十日,即公元1121年3月29日。
但是,《清明上河图》又不仅仅画的是春天。踏青归来情境的下面,是一行五人在凛冽的寒风中艰难前行的图景。五个人穿得严严实实,逆风而行。
把视线从此处向左上方移动可见,在远处一片菜田里,有人正在播种和灌溉,这是一幅春播图。从此处向左下方看,一个蓬头垢面、赤裸上身的乞丐正在衣服里捉虱子,这个赤身裸体的乞丐与“古道西风”中瑟瑟发抖的五人只有咫尺之遥。
雷收麦:《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季节,是画卷的一个谜,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论文和专著,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这一问题,争论自古有之,已经持续了数百年,有“春景说”,有“秋景说”,也有“夏景说”。但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么个乱穿衣的节气,会不会让我们产生季节的错乱呢?
周延亭:《清明上河图》的季节是根据思想表达的需要而变化的。这个特点不仅表现在季节上,还表现在许多方面。画家是怎样处理咫尺之遥冰火两重这样矛盾的画面的呢?画家是用一堵围墙把它们隔开的。我们会很自然地把视线转移到这堵围墙上。我们看到,这堵围墙的功能与季节的功能是一样的,是随着画家的需要而改变的。
如果不较真,这堵围墙画得很有质感,它围着一个贫苦的农户。首先,它是一堵院墙;其次,它又是瓦房的西山墙;再次,它还是这间瓦房的南墙。
围墙的功能是把两个季节分开,这就值得我们深思。
叁
周延亭:在《清明上河图》卷首的边缘很不起眼的地方,小桥西面荒野沼泽的南侧有一块石头,那颇具典型特征的园形孔洞告诉我们,那是一块太湖石。
雷收麦:太湖石是我国古代四大玩石之一,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宋人洪迈(1123—1202)在《容斋逸史》中记载说:等到徽宗登基的时候,蔡京父子想巩固他们的地位,于是就倡导“丰亨豫大”的说法,以达到恣意蛊惑的目的。
周延亭:童贯随后在苏杭开设了造作局,用以制作皇宫用的器物,又引来苏州人朱勔进献花石以取悦皇上,皇上逐渐奢靡,每年都要增加。淮河和汴河的船舶首尾相连,号称花石纲,以至于阻挡了运粮饷的纲船。花石纲船上的篙师和舵工,都倚势欺人,贪婪蛮横,欺压州县,在路上遇到都不敢交谈,只能以目示意。
雷收麦:宋人张淏《艮岳记》上也有记载,政和年间……,(宋徽宗)大兴土木,建造寿山艮岳,命令宦官梁师成专门监督这件事。当时有个叫朱勔的人,选取浙中的珍异花木竹石进献,号称“花石纲”,还专门在平江设置了应奉局,所用钱财动辄以亿万计。调集老百姓在山林湖泽里搜寻,阴暗隐匿的地方也不放过。运输的舟船连绵不断,日夜不绝……
周延亭:《大宋宣和遗事》描绘说,那时,遇到好的花石,不管有没有坟墓,都要发掘出来。大的石头高达数丈,用巨船装载,上千人纤拉,凿河断桥,毁坝拆闸,几个月才能运达京城。一株花卉要花费数千贯钱,一块石头要花费数万贯钱,可见是劳民伤财的事。北宋也因为花石纲而失去了人心。
雷收麦:很多人把亡宋的原因归结于花石,元人郝经曾有诗云:
万岁山来穷九州,
汴堤犹有万人愁。
中原自古多亡国,
亡宋谁知是石头。
周延亭:花石致使南方动荡,方腊因花石之祸而发动起义,令朝野震惊。宣和三年(1121)正月二十三日,宋徽宗不得不授命童贯取消了花石纲,同年艮岳也已接近完工。张择端绘制《清明上河图》时(1121年3月),汴河中已经没有大批的花石纲船了(后来又有少量恢复)。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因此往往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
肆
雷收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素手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初读周邦彦的《少年游》,感觉不错,把青年男女如火如荼的情感和盘托出。可是民间一直流传着,这首词是周邦彦约见李师师时,宋徽宗来了,情急之下,他藏身床下。词写的就是宋徽宗与李师师相见时卿卿我我的一切,这首词曾让宋徽宗醋意大发。
周延亭:不管周邦彦是不是钻到李师师床下藏身,但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情感纠葛却是有记载的。
《续资治通鉴》卷93记载,宣和元年(1119)十二月十九日:自政和以来,皇帝经常便装外出,乘小轿子,只有几个太监随从。有人问行幸局,局里便说宫中安排有宴会。如果第二天没回来,就传旨说皇帝有病,仍不上朝。秘书省正字曹辅曾上疏谏曰:陛下不愿意居住在处理政务的地方,经常坐小轿到街市郊野去,游乐尽兴再回来,臣下想不到您身担祖宗的重托,却不计安危,以至于此。皇帝与百姓,本应人心相合,合才能成为心腹,离就会成为楚、越那样的仇敌。合离之间,在于一念之间,实在可怕。万一您的小轿稍有不备,有歹徒包藏祸心,即使有神仙保佑,也损伤您的威严了。更何况还有臣下不愿意说的事情呢,怎么能不戒备呢?
皇帝接到这个疏,让宰相看了,命令带曹辅到大堂审问,此后便把曹贬到了郴州。
雷收麦:我想,北宋年间娼妓制度很是盛行,几个人爱上一个妓女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即便涉及皇上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大事,要不然张择端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连宋徽宗私幸李师师的故事,也能画到《清明上河图》上!
周延亭:《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座神秘的宅院,墙头上栽着蒺藜,墙边斜靠着旗幡和长矛,衙属是朝廷办公机构,门前不可能只有一座仅容一骑一轿的小桥。恰恰是这座小桥和环绕宅邸的弯曲小河以及高大的古树,说明这里是一处十分隐秘、幽静而又高雅的私人宅院。
宅门大敞遥开,一根粗重的门栓靠在影壁上。大门内外有亲兵十三人,有六个在昏睡,看他们的睡姿,说明他们几乎通宵达旦地守候在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另外三个亲兵在观摩算命。上马石上坐着三人,也已十分疲惫,却丝毫不敢懈怠,随时待命。门左边的一位侍从手中还端着一个鱼盘,鱼盘里面是一条大鱼,这自然是给主人送的烹饪好的鱼。大门内一个亲兵斜卧在石阶上熟睡,手里还牵着马缰,显然也是在待命。骏马没有马饰,说明来者是以平常身份而非官员身份前来私访的。墙边那杆斜靠的华盖说明了一切,此人非皇帝莫属。
雷收麦:是不是野史书上记载的金钱巷呢?
周延亭:不敢说。但这幅画面间接回答了宋徽宗幽会李师师是在李师师的家里而不在青楼,文献也有这样的记录。请注意,就在此画面的上方,一座神秘的私宅墙边,斜靠着相似的一柄华盖,这是皇帝的华盖。皇帝的华盖也称“万民伞”,有庇护百姓之意。《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大伞,老百姓的伞都张着,唯有这把大伞收着,靠在私宅的院墙边,由此确定,来者必是徽宗。
雷收麦: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选了刘子翚三首诗,后面是组诗5首《汴京纪事》,最后一首如下:?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可见,徽宗与师师有染,在当时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伍
雷收麦: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他的老师:“要保有一个国家,什么条件最重要。”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子贡又问:“假使由于某种原因的限制,不得不在三件之中少做一件,是应该先去那一件。”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万一碰到这种情况,国家非常贫穷困苦,把军事经费撤销了还不能维持,对于足食和立信又应该先去哪一项。孔子断然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周延亭:“民无信不立。”孔子的话是有道理的。我们从《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民生不难看出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状态,一个充斥着乞丐与流民的国家,老百姓能有信心吗,对官府还有信任吗?
《清明上河图》里有一幅劳人卖苦力和乞丐讨饭的凄惨场景。右上方的赤膊者,站在饭馆门前,进退之间,踌躇不前。他的头发胡乱地束在头顶,厚重而肮脏的棉衣掉落下来,露出清晰的肋骨,他虽然有坚实的臂膀,却难以承担一家老小的生活。脚下的空箩筐告诉我们,他刚刚把东西卖出去,已经半日没有进食。他手里捏着一块碎银犹豫不决,尽管饥肠辘辘,也舍不得拿这一点钱来为自己充饥。
旁边一个衰老的道士正在伸手去拿饭店伙计送给他的馒首,另一个年长一些的伙计指着座位,让他坐下来吃。道士的下面是一群搬运粮食的苦力。画面上一共有七个脚夫参与运粮的工作。坐者是个验货的小官,他正坐在粮袋上训斥劳人。
雷收麦:张择端的观察真是细致如微。?
周延亭:此时,汴河北岸是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由东向西走过去看一看。在几艘停泊巨舰的北岸边上,是一派繁忙的社会生活景象。六个脚夫正从货船上往外搬运粮食。每人手持一根叫作“筹”的小棍,船外一个主管正在发放小棍。每根小棍代表一袋粮食,运完后根据小棍的数量发放工钱。
雷收麦:这就是民生啊!
周延亭:城楼北侧紧邻着一个税关。城楼上的司鼓人听到税关的争吵声伏在城楼栏杆上向下观看。鼓楼内有一面大鼓,鼓下面还铺着司鼓人值班的褥子和枕头。税关里一队挑夫在通关时遇到了麻烦。关卡外面一个官员正在本子上勾画,表情严肃。一个挑夫手指货物和这个官员解释着。靠屋角的挑夫站在一边,不知所措。屋前一个挑夫正向屋内大吼,惊起了套房里的关长,扭头训斥着。一个首领模样的挑夫在屋里手拿着清单,和坐着的官员解释着什么。坐着的官员相貌刁钻,双眉紧皱,伸着脑袋,身体前倾,眼看文牍,在与挑夫手中的清单对照。侧室内放着一个高大的木架,装着一杆横秤和一个重重的秤砣。
这是一个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贪污受贿的税关。一个小小税卡尚且如此霸道,朝廷高官更当如何呢,可想而知。
雷收麦:当时乞丐和流民为什么那么多?
周延亭:宋徽宗是个昏君,却不是暴君,在位期间也不时做些善事,设置了孤老院、安济坊等机构。宣和二年六月,曾一次赈济开封贫民乞丐两万两千人。这一年,江西、广东两路盗匪啸聚山林;江苏、浙江一带方腊揭竿而起;京东、河北宋江带领36个豪杰,横行河朔,大宋王朝岌岌可危。
陆
雷收麦:《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各色人物:“妓女旧日多乘驴,宣、政间惟乘马,披凉衫,将盖头背系冠子上。少年狎客往往随后,亦跨马轻衫小帽。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谓之‘花腿马。用短缰促马头刺地而行,谓之‘鞅缰。呵喝驰骤,竞逞骏逸。”“花腿”,城市中一群年轻的恶棍,他们通过将自己整条腿,从臀部到双脚刺上文身,当众展示,以此来表达对传统和礼仪的轻蔑,从某种意义上表现了世风日下。
周延亭:“花腿”们骑着马横冲直撞,确实能反映出某种市风民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上有两队人马不期而遇。从南向北是一行五人,一个高官坐在轿中不见其人,两个轿夫抬轿,两个护卫在前面护驾,这是一个文官的队伍。从北向南也是一行五人,两个高官骑着高头大马,头戴官帽,三个马下随从,两个在前面护驾,一个在后面牵马,这也是一个文官(或宦官)的队伍。这两方人马势均力敌,都有深厚的朝廷背景。为什么都是文官而不是武官?因为武官在重文轻武的宋代不吃香,不会这么气势汹汹。
再看桥面的两边,桥东本已十分拥挤,桥下又正在紧急抢险,桥上的路人纷纷拥来救援,已经无路可躲。桥西则酝酿着另一场殴斗。看那轿夫和坐骑不仅毫无退让之意,反而都在加速前行。再看两边的护卫,都已经准备大打出手了。这是一场无法调和的矛盾,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场无法预料后果的灾难。
而紧靠着两队朝廷人马的西面,另一起庶民之间的冲突也一触即发。
冲突一方是卖绳索的父子两人,处于桥南侧。冲突另一方是运粮的驴队,处于桥北侧。驴队被两队高官挤到了绳索摊前,只有越过这个绳索商摊才能过桥。此时摊主站起身,用拐杖指着身边的空地,让驴队从旁边过桥,这是一个倔强的老头儿,他似乎开口骂道:如果踢了我的摊子,后果就如这碗!他身边是一只被摔得粉碎的大瓷碗。儿子在这边已经站起身摩拳擦掌,准备武斗。而驴队的主人,此时张开两臂,紧握双拳,扑将过来。
雷收麦:细看这些画面,是一场接一场的危机和武斗,画面突出地显示了赵宋王朝灭亡前极度混乱的政治现实和社会现实。乱世之秋,社会动荡,人人自危,秩序自然混乱。画卷中心的两幕争斗场面直接驳斥了《清明上河图》歌功颂德说。
柒
雷收麦:您说了《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年间经济状态,也说了画面所表达的民风情况,关于政治生态还有什么表现吗?
周延亭:当然有了。就说贪污腐败吧?我们先看看《清明上河图》是如何描写行赌受贿的吧。
交子,是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发行的货币,距今已900余年,比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早六七百年,因此交子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清明上河图》中有两处描绘了这种纸币,两幅画面都是给官员送交子行贿。
第一幅画面,送礼人肩背礼包,手提厚厚一摞纸币,来到某官员家送礼,恰逢官员不在。另有一送礼人已在门口等待多时,他身边放着一个沉重的大礼包,手中还端着一个看不出名堂的细高的礼物。一看院内大门是由一把太师椅画成,便知是高官之家。
第二幅画面,送礼人手举大盘走进脚店,大盘上放着两叠纸币,上面的文字与第一幅画面中纸币上的文字颇为相近。此人匆匆下马,匆匆走进脚店,只留下一个背影。
雷收麦: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请客送礼也是人之常情啊!
周延亭:问题是有些举动已经超出了平常的请客送礼,而是明目张胆的行贿受贿。
《清明上河图》所绘虹桥的西侧,有豪华酒店一座,酒店大门十分华丽,高大的彩楼,层叠的纱幔。酒店门口立有“脚店”标牌。
这幅画面中共有五个人。凭栏而坐的老者地位最高,桌边的另外三人都面向老者,躬身哈腰,极尽谄媚。桌对面的站立者双手端着一盘宝物,面向老者展示。桌左边的站立者手指这盘宝物向老者介绍。老者头也不回,对这样轻薄的礼物他是不屑一顾的。饭桌上还有大元宝二枚,栏杆上还跨着一个大礼包。送礼的人刚刚出门,匆忙的身影和臂挎的提篮清晰可见。
雷收麦:北宋王朝,买官卖官之风盛行。为了捞取钱财,蔡京、童贯等公开卖官鬻爵,甚至定出官价。有民谚说:“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摺通判。”行贿受贿在当时仿佛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具有公开化性质,所以,这样的场景入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捌
雷收麦:史书中说,宋太祖赵匡胤以发动“陈桥兵变”夺得帝位,局部统一了中国。赵匡胤惧怕别人效仿自己,威胁自己的皇权,以“杯酒释兵权”?把军权上收,把精兵调充京城禁军,把老弱兵将留在地方,即所谓强干弱枝。这直接导致中央强大而边陲虚弱。此后朝廷又采取募兵养兵政策,使冗兵大大增加。到北宋第四个皇帝仁宗时,禁军已从太祖时的20万发展到83万,加上厢兵等,军队已超过125万人,而冗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周延亭:我们就说一说军事。开封古城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被誉为“七朝都会”,是“中国五大古都”之一。968年即北宋开宝元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将汴梁城(开封)建成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墙,这是汴梁城的最后一次重修,此时距《清明上河图》绘制153年。
靖康元年(1126),也就是《清明上河图》完成后的第一年,正当金人大举南侵,宋徽宗逃到南方,宋钦宗也准备逃跑的时候,爱国将领李纲和张叔夜曾两度在汴梁城的外城上展开殊死的抗金战斗。
两次开封保卫战长达35天,军民抗战十分英勇惨烈,6万金兵未能破城。最后城破不是因为城墙不坚固,也不是因为战斗不英勇,而是因为迷信所谓“六甲神兵”,“神兵”开城逃跑,金兵趁机而入。可见,外城是相当坚固的。
雷收麦:在外城如此坚固的情况下,内城会像《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那样,是一堵低矮破败的土坎吗?雄伟巍峨的城楼和颓废的土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画家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周延亭:三重城墙是同时修葺的,此后汴梁城的外城和内城都未大修过,内外城墙都为土筑,其坚固程度应该无大差别,何以外城能够抵挡数万金兵长达35天的猛烈攻击,而内城却成了一堵不攻自破的土坎呢?从《清明上河图》全卷的立意来看,画家是在有意夸大城墙的颓败,让它不堪一击。
画家有意渲染危机的意图还可以从所绘无堤的汴河得到证明。
雷收麦:汴河是《清明上河图》整幅画的线索,大部分画面是围绕汴河展开的。
周延亭:从宋初开始,朝廷就对汴堤的修筑极为重视,并形成制度。“太祖建隆3年10月诏,沿汴河州县长吏,常以春首课民夹岸植榆柳,以固堤防。”“治木岸,以束水势。”
但是,占《清明上河图》长度37%的汴河,其两岸却看不到河防大堤的影子,这实在令人大惑不解。这样的隐喻准确地反映了北宋一朝因长期扬文抑武,致使城防脆弱,北方民族觊觎中土,家国社稷貌似繁荣实则积贫积弱,危如累卵,广大民众苦不堪言、人心思变的危机现状。
玖
雷收麦:不少有关宋史的书籍介绍,宋徽宗大肆宣扬道教,道教的地位被抬到空前的高度。北宋灭亡有很多原因,肯定也包括它宗教政策上的失败。
周延亭:最为离奇的画面出现在《清明上河图》接近卷尾的地方。画面上有一队高官人马浩浩荡荡从城内向城外奔突而来,好不威风。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那个与队伍比肩而行的行脚僧,与《玄奘负笈图》中的玄奘何其相似乃尔!
雷收麦:从道理上说,大慈恩寺《玄奘负笈图》这样的画像在唐代和北宋都应该大量存在,作为画院翰林的专职画家,张择端应该是相当熟悉的,画这样一个外貌的僧人有什么奇怪的呢?
周延亭:先看《玄奘负笈图》中的玄奘法师,一副游僧打扮,头戴大耳环和海螺佛珠、身系腰袱、腿打束带、脚蹬麻鞋、左手捧经卷、右手持拂子、腰挎护身剑(为防野兽和掩埋尸骨用)。玄奘背负的竹笈里装满经卷,笈盖圆顶平底,作遮阳避雨护经之用。笈盖前吊油灯,以示佛光普照兼可夜间照明。
再看《清明上河图》中的游僧,头上长着花发,腮下已长满胡须;左手的经卷变成了高举的响板,似还翘起玉兰小指;右手把象征庄严的拂子散乱地扛在肩上,拂子的鬃毛头则挂上了笈顶;残破不堪的腰袱脱落到下身;右脚鞋子开绽,左脚赤足蹬草履;身后的竹笈,成了杂货铺,除了笈顶上有几本经书外,下面塞满了杂七杂八的物品;笈盖上除了挂着佛灯,还挂满了杂物,七上八下,左右摇摆。从他翘起的左脚看,行色匆匆。他口中念念有词,高唱偈语。画家画一个疯癫和尚,以佛门偈语向天下发出警示:国家危在旦夕,灾难即将来临。
雷收麦:其实这是在表现北宋抑佛扬道的宗教政策,和尚都逼疯了,可见宗教政策有问题。
周延亭:是的,北宋的宗教政策变化无常。这在《清明上河图》中也有表现,比如“三教混元”的画面。
《清明上河图》卷尾,在高官云集的十字街头,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场景,其中两组三教合流的画面尤为夺目。街心的一组三人,一儒一道一僧在议论着什么,三个人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融洽。顺着僧人的手向右看,街角的一群人里又有一组儒、道、佛三教合流的画面,他们竟然聚在一起“听书”。三个人就像约好一般,齐刷刷地站成一排,关系更加和谐自然。
雷收麦: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两次将儒、道、佛三教混在一起,是对宋徽宗宗教政策的讽刺。其实,宋徽宗时代是轻视佛教的。
周延亭:打开《清明上河图》画卷,从隐秘的豪宅西行20步,在一座草棚外面站立着一个妇人,她怀抱幼儿躲闪着身边的一群猪猡。这群猪猡大大小小共有七八只,没有任何人看管和驱赶它们。妇人背对猪猡,回身目视群猪,极力躲避即将围拢上来的猪群。这群大街上疯跑的猪猡让许多人大惑不解,这种“风俗”在古籍中是找不到的,因为它违背常理。
向画面上方看,猪猡奔突的地方原来竟是一片佛门净地。这里开阔而宁静,一座山门肃穆庄严,寺门紧闭,侧门大开,一个僧人,身披袈裟,缓缓入内。佛门两侧,哼哈二将,怒视人间。在佛门净土之上竟有无人看管的八只猪猡乱窜,这样的画面,是城市风俗还是另有所喻?
拾
雷收麦?:您讲到了《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形态(包括宗教政策)这些内政,我们再说说外交吧!北宋灭亡的原因中,有一条就是执行了错误的外交政策,这在各种宋史的书籍中都有反映。
清王夫之的《宋论》卷八《徽宗》就分析说,北宋亡国原因,与宋徽宗听信马植意见,梦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宋与金订立“海上之盟”有关。
周延亭:没错。自“澶渊之盟”后,宋朝政府越来越腐败,政治危机越来越严重,几位皇帝都未能解决危机,宋徽宗继位后,更是腐朽没落,加之宋朝一向对武官和军队压制过甚,北宋王朝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雷收麦:“远交近攻”,联金灭辽的外交政策,更是犯了一个追悔莫及的错误。
周延亭: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北方辽国、金国的使节进出东京的画面。北方民族的帽子有宽大的帽檐,后脑勺上有一根长长的发辫或发饰。对照古代北方民族的服饰图片,证明这确是九百年前的北方民族装束。画卷描述这些重要的历史画面,其中隐藏着画家深刻的喻意。
公元938年,五代时期的后晋石敬瑭,为了借助契丹力量达到称帝的目的,把位于现在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16个州县约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契丹(947年改称辽国),使中原大地失去了长城和丘陵的战略防御线,北方铁骑得以长驱直入,遗患中国四百年,这片土地就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
政和初年,童贯使辽,有辽国人马植献策联合女真讨伐辽国。徽宗召见,得知此议很是高兴,赐其姓赵,任秘书丞。
此时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180年,距宋真宗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和平协定110年。宋徽宗认为失地在自己的手中收复,是一项光宗耀祖的伟大事业。
雷收麦:您是说,联金伐辽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也有表现?
周延亭:在《清明上河图》中十分显著的位置,城楼东边沿河街道上,有一支庞大的礼宾队伍恢弘地开进画面,向皇城进发。车是北方车,人是北方人,庄严厚重的华盖,车载肩挑的礼物,都说明这是金国的使团。
三头粗壮的黄牛拉着两驾豪华而满载的牛车,金国对宋国态度之殷勤,礼物之厚重可想而知。除了车中的物品以外,还有脚夫头顶肩挑的礼物。不仅如此,看第二辆牛车尾部的车篷,正有一个圆脸粉衣的妙龄少女挑起车帘,用惊异的眼睛,偷看外面的花花世界。金人想得好不周到,知道宋徽宗喜欢女色,特别挑选具有北国风情的上好女子敬献给皇上。在车队的前面,一个头戴官帽的汉族差官正转身走向身旁的豪华客栈,想必是队伍要在这里歇脚。这是接待金国使团的导引,是宋廷官员。
雷收麦:第一辆牛车的前面有一顶气势非凡的华盖,那可不是挡风遮雨的雨伞,而是象征使节身份和国家尊严的华盖。
周延亭:在《清明上河图》画卷中部,高大城楼的外面,护城河的东岸,有一行五人向北离城而去。一个骑在马上的男子头顶着大檐帽,帽后的长辫隐约可见。后边有一个肩扛大伞的随从紧紧跟随。马前一乘小轿,想必是大使夫人乘坐其中。这就是辽国使节被逐离汴梁的情景。
自从徽宗朝廷确定联金伐辽的策略以后,金国使节时有来访,辽国使臣自然不再受欢迎。金使入汴与辽使离京同时在画面出现,并不是说事情在同一天发生,画家要在一部画卷中集中表现重大政治事件,这是必然出现的情形。
雷收麦:画面上这两个历史情节发生后仅6年,辽宋灭亡,三帝被囚,数百万中原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画家在突出的位置描绘北方来使这一历史事件绝非偶然。对于积贫积弱的北宋来说,金国是新生的虎狼之国,进犯中原是早晚的事。
拾壹
雷收麦:燕京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叫《话说中国》的丛书,第三部有一章专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不仅有图,还有画面的解释。我注意到其中虹桥集市画面解释说,桥面上轿马相撞,喝喊声使两小驴惊奔。另一个画面说,有拉纤的逆水重船,桅绳前松后紧。迎面来顺水船,驾长喝令当心。
周延亭:对。我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发现,全图多处描绘灾难和即将发生的灾难,可谓危机四伏,呼唤一种忧患意识。
雷收麦:您能指点一下,都有哪些地方描绘了灾难?
周延亭:好多处。咱们回到卷首,就在“悬空的树冠”上方不足半尺之遥,正演绎着另外一个灾难故事。进入画面的是一列长长的队伍,一个高帽长衫、骑着高头大马的贵官在队伍的后面压阵,马头上还插着一朵鲜花,队首的花轿上插满了花枝。花轿前后的九个家丁,身穿统一的背心,有的挑着野味,有的担着食盒,这是一户在清明节早早上坟踏青归来的显贵人家。
这一行人奔跑着、呼号着,连轿夫也顾不上花轿里娘子的感受而一路狂奔。轿子从来都是稳步慢行,谁见过跑步抬轿的?再看那顶花轿,轿帘是打开的,娘子的双腿已经颠出了轿子,如果没有轿门的横杆挡着,娘子就要摔将出来。这又是一个有违逻辑的画面,抬着轿子的人是永远跑不起来的。
雷收麦:他们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要奔跑?
周延亭:原来是在追赶一匹飞奔的惊马。路边农家小院的院墙边有一头母驴立在一驾驴车旁。驴车上坐着一个老妇。老妇正在看护路边正在学走路的小孩子。小孩子的西面又有一个手拄拐杖的老翁。母驴的对面饭店墙外还拴着一头公驴,公驴看到这边的母驴后,因为发情而突然大吼起来。叫驴的吼声使马受到了惊吓,于是马挣脱了马夫,将背上的主人甩到一边,向前飞奔。灾难威胁着惊马和母驴前方那个学步的幼儿、手拄拐杖的老翁,惊马和母驴瞬间就要冲倒他们。虽然驴旁车驾上坐着孩子的婆婆(头上插着簪子),但已经吓得双腿颤抖,无法起身抱孩子回来。再看前面那个弯腰驼背的老人,手拄长长的拐杖,手臂微抬,身体前倾,他分明是一位盲人。
雷收麦:你这一讲,还真惊险:挂在马上的女人、飞奔的惊马、前冲的母驴、学步的幼儿、失明的老翁和店里的孩子,真是一幅惊心动魄的灾难图景!
周延亭:汴河与河上的大桥占据《清明上河图》的重要位置,其长度约为现存画卷的三分之一强。观赏者往往被大桥上下抢救客船的惊险场面所震撼,这个画面确实是《清明上河图》中最为重要的画面,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画面。
雷收麦: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造船技术十分高超。前不久有一条新闻说南京要仿照《清明上河图》,复制当年的大船。
周延亭:古人有“一橹三桨”的说法,认为橹的效率是桨的三倍。改变橹的扳动角度,还能起到船舵的作用,橹在古代应该算是伟大的发明。
雷收麦:您说远了,这橹与《清明上河图》有什么关系?
周延亭:问题在于,前后的橹不能同时推进。如果前后橹同时发力,船就不会前进,而只会在原地打转,甚至可能会翻船。
《清明上河图》中有三条前后有橹的货船。其中土桥西边远方的那一条橹船,船尾六人摇动长橹掌握方向,船首6人轻松自如地摇动长橹,因为是顺流而下,所以后面的船工反而轻松,这是正常的。
第三条双橹船是大桥东侧那条上行的空载货船。按照常理,像桥西那条双橹船一样,船头橹工用长橹掌握方向,船尾橹工摇动长橹。
显然,画家的目的是要让这条船飞快地撞向大桥下那条遇险客船。画家把这条橹船设计成一艘空船,16个壮汉背对遇险客船,高呼着号子,拼命地摇橹向上游行进,距客船只有咫尺之遥,下一刻焉能不撞?
雷收麦:工艺美术家喜欢把这个画面作为全图最精华的部分,截取下来制作成各种美术商品,这些商品在民间广为流传。
周延亭:这个画面确实是全卷的高潮和重心,生动传神、异彩纷呈。观赏者的视线往往很自然地被吸引到这里,心灵往往被这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所震撼,由衷地为画家超人的艺术天才叫绝。
如果只看这一个画面,它绝对是一幅声情并茂的社会风俗图景。然而,当我们把汴河中所有的航船认真分析一遍以后,会发现事情远非这么简单,画家在这里进行了精密而慎重的设计,汴河中原来酝酿着一场巨大而不可避免的连环灾难。
如果汴河上只有大桥下这一条遇险的船只,那并不可怕,它不过是桅杆放不下来,船卡在桥下前进不得。这是汴河中的航船时常会遇到的险情。虽然很惊险,虽然会有些损失,但是它不会酿成大祸。即使船被冲到岸边或下游,也可以退回去重新再来。
在这个画面上,画家描画了六七种船舶,包括:纲船、货船、客船、篷船、家船、舢板等,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和难以避免的灾难场景。
雷收麦:汴河是出入京都汴梁的重要水路通道。京城重要的生活和战略物资、皇家用度、木材石料以及粮食碱盐等都要通过汴河漕运过来。远方的客商游子也可通过汴河由水路进京。可以说,汴河是京城汴梁的一条大动脉,一条生命线。
周延亭:通过城内外的景象我们证明虹桥是汴河上最主要的桥梁之一,凡是由汴河进京的船只必须从虹桥下面经过。
由于汴河水流湍急,大型船只逆流上行时,必须由纤夫牵拉,方能克服河水的冲力逆流而上。当上行船舶穿桥而过时,纤夫必须提前数十丈就停止拉纤,放倒桅杆,再由纤夫从桥洞内拉上纤绳,船上的船工撑篙配合才能穿过土桥。船过桥后再竖起桅杆继续拉纤上行。而顺流下行的船只,则只须舵工掌握方向,篙夫稍加用力,就可以顺流而下。明白了这个程序,我们再看一看土桥下面发生了什么。
一艘客船(把它编为1号)由于没有提前放好桅杆,卡在桥下难以通过,而湍急的河水把船头冲向了河心,这一切都在瞬间发生。土桥下河窄水急,船身已经失控打横,此时再放倒桅杆为时已晚,客船即将被湍急的河水冲向下游。从客船吃水很深的情况看,客船里满载着客人,一旦发生险情,后果不堪设想。
船顶上只剩下两个船工还在徒劳地把桅杆放倒,其他人则竭力想稳住失控的客船。船边一人把长长的竹竿伸向桥头,想让桥上的人拽住。桥上的人也向客船抛出绳索,想让船上的人拉住。客船左舷有四个船工用长长的竹篙死死抵住河底,想要阻止船头继续漂向河心。他们都想稳住船身,阻止客船被冲向下游。而这些办法对于失控的庞然大物有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船里的客人纷纷从舱门向外走,他们要参加救险的战斗。有的船客已经爬上了船顶,和船工一起排解危情,有一个客人正顺着舷梯向船顶攀爬。
先爬上来的一位老婆婆带着她的小孙子,两人都抬起手臂向前方高喊。船头的四个人也都高举手臂,对着前方大喊,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船工急得跳起了双脚。
原来他们都看到了上游有一艘空载的双橹货船(2号)正要起锚下行,长橹已经伸过了土桥,如果这艘货船顺流而下,势必会撞上失控的客船,两条船都将倾覆,尤其是满舱的船客将要葬身鱼腹。
险情还远远不止这些。请看,客船的下游又有另外一艘被柳树挡住的空载双橹货船(3号)和一艘纤夫纤拉的满载客船(4号)正向上游急驶而来。失控的1号客船如果受到上下游两个方向驶来航船的夹击,一场连环相撞的灾难将相继降临。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艘货船的下游,还有另一艘由五位纤夫纤拉的客船(4号)正逆流而上迅速赶来。这艘客船同样也停不下来。为什么?因为客船的前进靠纤夫的拉动,五个纤夫在奋力地纤拉,而纤夫对桥下的险情也是毫不知情。
雷收麦:著名历史学姐周宝珠先生指出,《清明上河图》画的虽然是清明时节,但“绝不是一幅政治图,寓意于什么‘政治清明,而恰恰相反,在风俗画的妙笔下,部分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暴露了统治者的某些危机”。文章从画中描绘的贫富悬殊与穷苦的乞丐、守门者的懒散之态、税务与商人的争执不休、城墙似有而无等几个方面,来论证北宋末年京师开封表面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
周延亭:我同意周先生的意见。但我要补充的是,《清明上河图》不仅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全面深刻地提示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忧患意识,我说它是北宋王朝的盛世危言。
雷收麦:金代地方官员张公药在《清明上河图》的题跋中有两句诗:“唤回一晌繁华梦,箫鼓楼台若个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的繁华已灰飞烟灭,但是《清明上河图》留下的思考是永恒的。
周延亭:尽管九百年来,我们没有真正读懂《清明上河图》,但惊马之灾、虹桥抢险等画面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不进则退的意识、敬畏自然的意识将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