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未来

2016-09-18 12:21王宗仁
博览群书 2016年8期
关键词:之江新语总书记

王宗仁

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让历史告诉未来——从〈之江新语〉看习近平总书记执政思想形成及其启示》。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主要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我通过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之江新语》一书,感觉该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文风清新、字字珠玑,读后深受启发和感悟。

《之江新语》一书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以“哲欣”作为笔名,在《浙江日报》头版政论栏目《之江新语》发表的文章汇编。习近平同志离任后,浙江日报以《之江新语》为书名,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

(一)书名由来。“之江新语”的意思就是关于浙江的新的话语、新的讲解。其中,“之”字暗含曲折,之江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下游一段的别称。翻开杭州地图,富春江从西而来,在闻家堰与浦阳江汇合后,改称钱塘江,钱塘江随后折向西北,到九溪又折向东北流,加上西湖画龙点睛般的一点,江湖形如反写的“之”字。因此,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之江”。习近平总书记笔名“哲欣”或取自“浙江创新”,“哲”“浙”同音,“新”“欣”同音。据了解,《之江新语》目前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公开的首个和唯一一个省部级官员在大众媒体发表的署名政论栏目。

(二)印发情况。从2004年4月25日至2007年3月25日,《之江新语》栏目持续4年零1个月。在近1500天时间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坚持每周发表一篇文章,共发表232篇,其内容涉及党建、经济、三农、社会、生态、文教、法治等七个方面,是指导浙江各项工作部署的一个窗口和平台。 2007年8月,应读者要求,浙江日报社以《之江新语》为书名,将该专栏文章集结出版,首印5000册,当时主要是内部发行,面向浙江。2015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经批准,重印《之江新语》。

《之江新语》的装帧设计朴素典雅,淡黄色的封面,近处是沙滩,远处是呈“之”字形流淌的江水,滚滚的潮头一望而知是以大潮出名的钱塘江,远处则是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据出版方介绍,当时书中所有文章的编排顺序可以按主题编排也可以按时间编排,但是最终选择了后者。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想保持作者思想的连贯性,同时,通过这种编排方式,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某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所思所想。

(三)文章特点。《之江新语》232篇文章,不仅观点出新、思路出新、文风出新,而且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特点之一:文字精练,观点鲜明。《之江新语》中最短的一篇文章是《要甘于做铺垫之事》,197个字;最长的一篇文章是《着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也仅仅708字。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在300~500字之内讲明一个道理,要言不烦,意尽言止。如,《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一文,告诫干部要志存高远,力戒浮躁,指出浮躁是一种不良作风。他的评论感想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都是与读者平等的交流、晤谈和引导;不是泛泛而谈的空发议论,而是有着敏锐的现实观察和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性和政治引领力。

特点之二:语言朴实,平易近人。通读该书你会发现,类似“人无压力轻飘飘”“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抓落实如敲钉子”这样以比喻启发读者共鸣的表达,随处可见。没有空话套话官话,实话实说,语言生动,朴实无华,让人能够一口气读完,刷新了我们过去对“领导著书”的固有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基层而又注重实践的领导干部,一种简单明确、雷厉风行、决不拖泥带水的执政风格。 这种语言风格,在他就任党的总书记之后依然保持,比如“打铁还需自身硬”“众人拾柴火焰高”“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等。古人说,“大道至简”,实际上也就是说“大家要说家常话”,要以朴实、简练、鲜明、生动的文字表达深刻的道理,让人一听即明、一闻即解。

特点之三:旁征博引,论证充分。《之江新语》除了观点鲜明、语言朴实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比如文中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陈云的重要论述,还有孔子、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诸葛亮、范仲淹、顾炎武、王国维等先哲名言,同时还有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杨万里、于谦、郑板桥等诗人名句;此外,还有《礼记》《左传》《战国策》《史记》中的章句,近代费孝通、季羡林等学者的深刻阐述。如在强调为政者需要学与思时,他引用《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再如,在要求党员干部加强自律时,他引用了《礼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他这种信手拈来、运用娴熟、言之成句、持之有理、意到笔到、恰到好处的借用引喻,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与思考,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传统文化上的深厚学养,以及其注重吸收古代圣贤在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这种善于引经据典的话语方式,在他离开浙江直至担任总书记后的讲话中,依然处处可见。对此,人民日报社去年2月份专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用典》一书,从13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文章引用的典故进行了详细解读,旨在帮助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髓。

从《之江新语》看习近平总书记执政思想形成

在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思想形成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其工作经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16岁在陕西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当知青,到2012年59岁任党的总书记,前后经历了43年,其中当知青6年,在清华大学上学4年,之后服现役、给国防部部长耿飚同志当秘书3年,到河北正定县工作时间3年,先后任县委副书记、书记等; 1985年起到1988年,任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1988年到1990年,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0年至2002年12年时间里,先后任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等职务;2002年,开始主政浙江,先后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委书记,以及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到2007年离开任上海市委书记,在浙江前后工作5年。2007年到中央,先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等职务,并最终于2012后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

从以上经历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从当知青、任村支部书记干起,一步一个台阶,通过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等党政军多个岗位的历练,最终走到总书记这个岗位,根基非常扎实。纵观总书记的执政生涯,可以说其主政浙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作为省委书记,全面掌握一个经济大省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历了陕西、河北、福建等地工作实践之后,在执政理念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之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施展自己能力和才华的重要时期。基于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时间跨度和内容方面非常完整的《之江新语》,应该说就是习近平履职浙江期间的政策主张在大众媒体上的集中展现,同时也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其执政理念形成的绝佳窗口。其中除不涉及国防、外交、港澳台事务外,几乎涉及方方面面,我集中概括为六个方面:

执政思想之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为民谋取福祉。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岗位的工作历练,对中国的国情可以说了然于胸,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这一点,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处处都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质朴情怀。如在《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指出:“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一文中指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这一切无不流露出作者心系天下百姓的切切之情、铮铮之责。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确立后,他将这种理念升华并体现在自身的行动中。在党的十八大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几年来,他从偏远山区到塞外荒漠、从特困农村到革命老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人记忆深刻。透过这些语言和行动,大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以及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执政思想之二:坚持改革创新,注重以创新激发活力。在浙江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浙江发展的活力之源,并在《之江新语》多篇文章中都有深刻论述。在《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一文中,他强调:“浙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创新之路,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困难是压力,困难是挑战,困难中往往也蕴藏着机遇,克服困难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先机。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迎难而上,破难而进,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 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当选为总书记后的首次外地考察,便是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广东。他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又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理念。

执政思想之三: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将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实际相结合,从全局的高度,以辩证的思维,作出了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即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和生态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构成了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对此,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反复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实现和谐发展、绿色发展,指出“发展,说到底是为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在“腾笼换鸟”中实现转型升级,在“凤凰涅槃”中激发创新活力,在“爬坡过坎”中不断进取,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为了实现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目标,他先后撰写18篇文章,对生态建设进行阐述,提出“既要GDP,又要绿色GDP;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两山”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他这种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工作理念,在其担任总书记后也得以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方面,过去我们一直提的是四个建设,十八大报告上又专门加入生态建设,概括为“五位一体”。在去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又专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用大量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问题。这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执政思想之四:坚持法治思维,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在《之江新语》中,有关法治建设的论述有9篇,涉及发展、维稳、权力、经济等诸多方面。在《法治:新形势的新要求》文章中,他强调:“在这样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积极建设‘法治浙江,逐步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纳入法治轨道。”随后,他还相继提出了《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党的领导是法治的根本保证》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任职总书记后,将法治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治建设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以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思考和对法治建设规律的不懈探索。

执政思想之五:坚持反腐倡廉,着力加强从严治党。在《之江新语》中,党建是作者谈得最多的主题,相关文章数量接近总数的一半。而在党建主题中,他论述较多的则是反腐倡廉、作风建设两个方面。如2004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习近平同志接连推出5篇文章,谈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建设。在《对腐败多发领域要加强防范》一文中,他强调要盯住重要部位,包括腐败问题多发的领域和领导干部。而在《越是领导干部,越要廉洁自律》文章中,他更是强调“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于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更应该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讲话时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之后,又专门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十八大以来,中央新班子强力反腐,“打虎灭蝇”,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有力推动了反腐工作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尤其是对省部级贪腐高官的查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执政思想之六:坚持改进作风,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同志有多年基层工作经历和地方领导经验,深谙党风政风建设对搞好党群关系和推动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之江新语》在这方面论述颇多,如《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讲党性、强责任、树正气、守纪律》等篇章。十八大后,他审时度势,主持政治局及时通过了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八项决定,并要求从中央政治局委员做起,身体力行。2013年下半年开始,又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党全国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反对“四风”贯穿始终,目标所指就是集中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决定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去年4月至10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中央又在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努力推动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综上可以看出,通过阅读《之江新语》,我们会发现一条执政理念的清晰脉络,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从“美丽浙江”到“美丽中国”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一以贯之。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当选总书记以来的一系列讲话中的新观点、新论述、新理念,在《之江新语》中都能够找到原点、找到出处、找到根据,很多方面都是他过去执政思想的延续和扩展。 可以说,习近平同志十八大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与《之江新语》蕴含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展现了其宽广的政治视野、深厚的历史意识、巨大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领导智慧。学习《之江新语》中蕴含的重要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集体所作出的决策部署,而且也更有利于学习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审视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

《之江新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古人云,“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观备者观野。”通读《之江新语》全书,从中我们不仅能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思想和领导方略以及其总揽全局、聚焦改革、心系发展的责任使命,而且更能够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实干兴邦、情系民生、廉洁奉公的博大情怀。同时,我们也能窥探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整个执政风格及特点,以及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和走向,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范本和榜样。对此,我感到最基本的有六点启示,与大家共勉:

启示之一:要养成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五年间,232篇文章,平均每周一篇,让人感慨万千。因为对专职理论工作者而言,这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肩负重任、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来说,则实在让人敬佩,值得所有领导者学习和借鉴。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曾做过一次重要讲话,题目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其基本观点也见之于《之江新语》中的《多读书,修政德》。他在讲话中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我想,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朴实而深刻的“之江新语”,源自他善于读书和勤于思考。在当下这个时代,面对潮涌而来的信息、频繁切换的热点以及时隐时现的荒腔杂音,如果没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准确判断力,思想空洞化,思维简单化,知识碎片化,我们的视线就很容易被遮挡,判断就很容易有偏差,心气就很容易浮躁,战略定力就很难保持。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读书学习作为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觉读书,认真学习,从中汲取有用养分,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启示之二:要深怀爱民为民的高尚情怀。从《之江新语》中,我们能够时时处处看到和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宗旨的践行。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等多篇文章中,都表达了他对为“官”的认识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特别是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文中,他倡导: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情怀感,学习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幸福”的幸福感,学习孔繁森同志“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的境界感,学习郑培民同志“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责任感,学习钱学森同志把群众口碑当作自己无上光荣的光荣感,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其心系天下百姓的切切之情、铮铮之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收入分配、食品安全、医疗保障、教育公平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瞄准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实施了一揽子民生和民心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发展红利、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同时,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得到日益提升。

启示之三:要具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担当,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担负、承担的意思。通读全书,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出作者守土有责、责任在肩的使命担当意识。其在《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一文中指出:“何其为领导干部?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他还在《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文中指出:“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岗位上,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是赋予我们的责任,是给我们为党分忧、为国效力、为民尽责的机会。”还有《要甘于做铺垫之事》《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等文中,都体现出了习近平总书记“保一方平安,强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真正做到守土有责”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 “守土有责”是党员领导干部职能所需、使命所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天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今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历史给予我们每个人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和难得机会,党员领导干部应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珍惜自己的工作平台,切实承担起肩上的使命,履行好岗位的职责,为圆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启示之四:要学会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之江新语》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和多个角度,教会了我们工作方法、思维方法以及解决棘手问题的方法。如,调查研究要“深实细准效”,即深入群众,听实话摸实情,听取各方意见,抓住本质,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交换,比较,反复”来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谈工作落实时,指出“抓落实如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谈领导艺术时提出,一个高明的领导,要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在日常工作中,有三类干部:第一类是,眼光敏锐,见微知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开展工作有板有眼,纵横捭阖,张弛有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第二类是,工作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夜以继日,天天加班加点,虽然工作的预见性、敏感性不足,但问题暴露后,尚能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虽不能举重若轻而显得举轻若重,但“勤能补拙”,仍不失为勤政的干部。第三类是,见事迟,反应慢,发现不了问题,出了问题后,或手足无措,或麻木不仁。要求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力求最高境界,力戒第三种情况。可以说,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在工作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用思考推动工作,为我们传授了大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中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想除了要学会思考之外,如果我们都能够仔细研读《之江新语》,自觉转变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工作方法,相信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启示之五: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之江新语》中直接论述求实的文章有18篇,如《求真务实要出实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而不实,等于白抓》等。从开篇的《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效”》,到结尾的《既重务实,又善务虚》,反复强调一个字,就是“实”字。文中将“实”界定为“作风要实,做到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要求领导干部要站在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唯书,不唯上,不为威,要善于听实话,善于引导群众讲实话,全力杜绝长期形成的“报喜不报忧”的社会现象。要敢于坚持原则和立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带头营造全民说实话说真话的良好环境。要把个人进步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脚踏实地、踏实工作,讲真话、报实情,不夸夸其谈、不脱离实际,扎扎实实干出实绩,实实在在让群众满意。

启示之六:要保持慎独慎微的高尚境界。清廉乃党员干部之魂,清正是为官从政之要。《之江新语》就彰显了作者清心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的清风正气。其在《要“干事”,更要“干净”》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更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干事,怀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保持干净。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中就会陷入‘温水效应之中。” 在《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一文中指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流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从这些字里行间可以读到习近平总书记那股率先清正的公仆之心、治腐抑邪的为官之志。古人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说的就是,不要因为是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而放松自我要求,也不要因为是细小的事情而不拘小节,即使一个人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不做失道失德的事。我们作为党员,又是执法者,其行为身份特殊,其自身形象如何不仅关乎党的形象,而且还关乎社会风气,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工作中,大家应严格自律、慎微、慎独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始终保持和维护党员领导干部良好形象。

最后,我想说的是,从《之江新语》2007年出版到2014年火爆,表面看是因为作者的身份,而实质上是它代表了民众对新一届领导班子寄予厚望,代表了民众对清明健康和谐社会的渴望。而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从中外记者见面会的首次精彩亮相,到沿着邓小平南方视察路线第一次离京考察;从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多次阐释中国梦;从提倡“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到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同志每次重要讲话均给人以新的期待,给人以新的希望,给人以新的力量。这也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姓期望的郑重回应,鼓舞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紧跟党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之江新语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新语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新语
时局图
《世说新语》:周处除三害
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
暴风雪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