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APP:可与死去的亲人对话

2016-09-18 11:23关田刚司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6期
关键词:至亲扫墓公墓

[日]关田刚司

【适用话题】跨越生死的交流互联网+ 创新 感动

众所周知,现代人都离不开手机,离世之后,还有办法和亲友通过手机传情达意吗?

日本人发明了新办法。首先,在墓碑上装一个摄像头,连接上墓中的智能手机(当然这需要电源,但公墓里都可以安装)。如果至亲或好友去扫墓,死者都会通过手机回复,道一声“谢谢”。如果是远亲或一般朋友路过,只需扫一下墓碑上的二维码,死者的手机也马上会知道你是谁,并会自动通知家族成员一起道谢。

更神奇的是,它还会定期“摇一摇”,如有生前亲朋也“入住”同一公墓并且装上了这个APP,大家还能互相接收到,可以互相寒暄,并且会自动拉“朋友圈”,嘘寒问暖,聊股市风云,甚至可以一起打扑克麻将。

看了这个,我的第一反应是,天哪,下次去扫墓必须带点好东西,因为摄像头有记录!

开玩笑之外,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是个特别富有幽默感的设计,能有效消解死亡带来的巨大恐惧和悲痛,另一方面也堪称21世纪最感人的APP之一——原来所谓“永远在一起”,并不是不可能。

从更现实的方面来说,这也是老龄化社会将带来的巨大商机的绝好例证。我们都知道,不久的将来,养老院、老龄保健产业必将繁荣,但也许你没有意识到的是,殡葬业也同样蕴藏着诸多商机,具有拥抱“互联网+”的强大潜力。

或许,中国读者会提出问题说,这种APP在中国能被接受吗?中国文化中,对于至亲逝世的态度,向来是庄而重之的。

其实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是无限敬畏的,有一部在中国口碑很好的电影《入殓师》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时光演进到今天,现代日本人在尊重传统的时候,对于死亡,已经越来越达观和轻松。比如,在日本,60岁上下、退休后的好友们,会结成“墓友”——一起去买墓地,计划着“身后”做邻居,时常相约去墓地上拔草种花,开心得像喝下午茶。当然,这以女性为主。

此外,日本的葬礼业也十分发达,程序相当严谨,以确保葬礼办得庄重而雅致。人们一般会在寺院或专用葬礼会场(比如各区镇街道的公用会馆)里的一个大榻榻米房间里一起安静用餐,并为故人陪夜一晚送行。

虽然葬礼和墓地的安排目前还没有在APP上普及,但看起来,这会是将来发展的趋势。

我觉得,性格更加豁达的中国人,对于“身后事”,也会越来越理性和放松。听说,这个扫墓APP已经找到风投,准备大举进军中国市场。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素材分析】墓地APP的兴起,让我们不得不赞美万能的“互联网+”,以及人类无所不能的创新精神。实际上,这种耳目一新的殡葬方式传递出的是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变化。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总是庄重而充满敬畏的,对于亲人的离世也总凄凄惨惨戚戚。但时光演进到今天,人们对于死亡,已经越来越达观和轻松——古人尚且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豁达,今人何不在互联网+的时代也理性对待生死呢?因此,墓地APP的出现,既有效消解了死亡带给人们的巨大恐惧和悲痛,又实现了人们期望“永远在一起”的梦想。这真是非常好的发明。

【速用名言】

1.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 马云

2.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唐代诗人 韩愈《祭十二郎文》

猜你喜欢
至亲扫墓公墓
我们去扫墓
神秘的恐龙公墓
新見《金山吴公墓銘》考釋
恐怖的大洋公墓
大宋摄夏州观察支使何公墓志研究
“代人扫墓”的是是非非
《我的至亲恶党》
web2.0时代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