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翔李 航陈淑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北京 00088;.国防专利审查中心,北京 0008;.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北京 00088)
基于创新发展视角下的河南省高校专利现状分析
唐翔1李航2陈淑娟3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北京 100088;2.国防专利审查中心,北京 100082;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北京100088)
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专利数量、结构和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等方面分析河南省高校专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找出解决对策,提出强化专利意识、吸引高层次人才、出台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等改进建议,以期促进河南省高校专利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更好地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河南高校;专利;发展策略
随着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高校依托自身学科、人才和资源等优势,在国家创新发展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利工作是体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创造水平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高校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高校专利工作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客观呈现河南高校专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梳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意见,以期促进河南高校专利工作水平的提升。
1.1专利数量分析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是专利工作的总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从表1关于河南省高校专利数量统计情况来看,河南省高校近五年来专利申请量增加了3.3倍,专利授权量增加了5倍;河南省近五年来专利申请量增加了2.5倍,专利授权量增加了2倍;全国高校近五年来专利申请量增加了2.1倍,专利授权量增加了2.3倍。由此可见,河南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近五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势头明显高于河南省和全国高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但河南省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全国高校排名主要位于第15-16位,居全国中等水平。
表1 河南省高校专利数量比较研究
从上述宏观数据分析可知,虽然河南省高校的专利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改善、专利申请积极性不断提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不断增长,但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排名居中,专利工作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提升。
1.2专利结构分析
专利数量衡量的是技术发明活动的规模,而专利结构的合理则更能反映专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和专利制度的运行效果。从表2统计情况来看,在发明专利数量逐年升高的同时,实用新型专利数量也在逐年升高,外观设计却上升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一方面充分说明河南高校技术力量具有发展后劲,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专利技术含量较高,且专利结构较为合理。
表2 河南高校专利结构情况
1.3科技投入与专利产出分析
专利的产出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而高校所投入的经费资金和技术条件则对专利等成果的产出有着直接影响。从表3统计情况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河南高校科技经费投入从2010年的1 263 022千元增加到2006年的1 936 088千元,增长了1.5倍;科技人力投入整体来看基本上保持平稳;研究与发展(R&D)项目从2010年的6 829项增加到2014年的8 490项,增长了约1.2倍;科技论文数量从2010年的28 274篇增加到2014年的30 174篇,增长了1.1倍;而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的1 162件增加到2014年的3 878件,增长了3.3倍;专利授权数从2010年的513件增加到2014年的2 636件,增长了5.1倍。这说明了近五年来,相对于其他科技成果的产出而言,河南高校专利工作活跃,专利工作的产出效果显著。
表3 河南高校科技投入和专利产出情况
然而,从人均角度来看,河南省高校五年来人均产出科技论文为1篇,平均投入5.78万元产出1篇论文;五年来人均产出专利为0.076件,平均投入72.5万元产出1件专利。由此可见,人均产出专利和人均产出科技论文的数量对比悬殊,说明河南省高校科研人员仍然存在传统的重论文、轻专利的情况。
1.4河南省部分高校专利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近年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高校专利授权量前50名的情况,对河南省部分高校的专利工作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近5年来,河南省仅有河南科技大学一所高校进入全国高校专利授权量前50名。其中2015年河南科技大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63项,居全国第40位;2014年河南科技大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09项,居全国第34位;2013年河南科技大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40项,居全国第37位。这说明河南省各高校专利工作发展极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多数河南省属高校并不太重视专利工作。
2.1河南省高校专利工作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知,近五年来,河南省高校在专利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专利数量、专利结构、科技投入能力与专利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成倍增长,且专利结构相对较为合理。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河南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排名位居全国第15-16名,仅为全国的中游水平,专利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挖掘提升,且各高校间差别悬殊,专利工作需整体平衡推进。
2.2河南省高校专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在科研上依然采用公益性的价值取向
我国高校的定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法人单位,最本质的设置目的是教育培养人才。长期以来,大学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人才,更看重的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而且高校在经济上实施财政拨款和收取学费的收入模式,对于通过创造和转化专利给高校和教职工带来一定的收益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2.2.2专利意识较为淡薄
从近年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高校专利授权量前50名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河南高校对专利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许多高校领导并不了解知识产权基础知识,除极少数高校外,专利工作没有列入高校管理层和决策层的操作视野之中。也有不少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不了解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致于在教学和科研中忽视了专利工作可能带来的潜在巨大收益。
2.2.3导向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相对于河南全省的科技成果而言,高校的科技成果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在科技成果评奖、教工职称评定等利益导向方面,过分重视论文发表、出版著作和成果获奖,使教职工和科技人员片面追求科技成果鉴定和论文发表,而并不积极对科研成果申请专利,致使许多科技成果被他人无偿使用或占有。
2.2.4科技人员队伍不强
河南省高校的科研队伍缺乏高水平领军人才,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高校两院院士名单,1980-2009年全国高校共评选出中国科学院院士408人,其中河南高校3人;全国高校共评选出中国工程院院士307人,其中河南高校3人;除了郑州大学拥有3名中科院院士和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拥有3名工程院院士,其他省属高校中没有两院院士,且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学者也很少;再加上许多高校缺乏必要的资金和设施投入,难以开展高水平的重大科技项目研究。这不仅影响着河南高校科技潜力的挖掘提升,也制约着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2.5专利管理与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从整体来看,大多数河南省属高校专利管理与服务的制度与机构建设、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许多高校缺乏专利管理制度,对专利管理的专业性认识不够,或者忽视专利管理的要求和规律,使得高校专利申请和维护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难以体现专利实际价值。此外,专利中介服务跟不上,导致专利申请流程和专利技术评价转化环节不能流畅运行,也影响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2.6专利实施转化率不高
近年来,尽管河南省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持续上升,但专利实施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能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2010-2014年间,河南高校专利授权7034件,但专利实施量为152件,专利实施率仅为2.1%。有相当多的高校专利,包括具有创造性的技术、产品和工艺,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转化实施。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专利与市场脱节,大量的基本专利缺乏配套支撑致使需求单位难以直接使用;专利技术的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够顺畅,缺乏有效的推介渠道;也有部分企业考虑到单个的专利缺乏后续开发造成难以有效保护。
2.2.7专利转化收益分配不够科学
专利成果转化利益分配不合理,是长期以来我国职务发明领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教职工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科研人员属于职务发明人,不属于成果所有人即专利权人,对于取得的专利没有自行处置的权利。而且按照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转化实施一整套审批流程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所取得的大部分收益需要按照规定上缴国库,也打击了高校和发明人实施转化专利的积极性。
2.2.8专利维权积极性不高
当前我国专利保护的力度还不强,专利侵权维护方面面临着取证难、周期长、赔偿低等诸多难题。对于高校师生而言,专利维权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精力和财力;并且由于高校师生较少接触市场,对于别人的侵权产品或技术,大多也无从知晓。此外,专利的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每年向国家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缴纳年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师生申请专利和转化的积极性。
根据河南省高校专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提高河南省高校专利工作,笔者认为,强化意识是基础,人才队伍是关键,实施转化是目标,加强保护是保障。
3.1强化专利意识,完善高校专利政策措施
转变对专利工作的认识,高校应当把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专利意识做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落实。并且需要完善导向激励机制,在现有的业绩考评体系、科研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增强对专利成果的认可度和评价比重。各高校也应当设立专利专项资金,在专利申报时给予资助、在专利授权时给予奖励、在专利实施时给予激励。特别对于技术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突出、能够实现产业化的专利技术和产品的拥有人和实施人给予奖励,对突出贡献的管理工作者也可实施奖励。
3.2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从根本上说,高校人才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高校专利产出的重要决定因素。高校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打破传统的用人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和引进科技人才。高校要想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要善于借助和利用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高水平人才。此外还要大力培养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通过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挖掘其创新潜力,把高校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使高校的创新发展焕发蓬勃生机。
3.3完善专利管理工作体系建设
高校应当重点建立健全专利管理相关机构,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明确由科研(技)管理部门承担,同时还应具有技术转移办公室性质的职能,负责专利事务的管理,实现专利人员管理、专业化操作、市场化运作。还要提高专利管理的规范性,尤其是规范论文发表前的可专利性审查制度,避免因发表论文而导致新颖性丧失而无法获得专利保护。应当配备与知识产权工作量相适应的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从组织措施上,切实保障机构人员的落实。
3.4培养高素质的专利工作人才队伍
精干的专利工作队伍是发展高校专利工作的有力支持,高校专利工作要得到高速发展,就应建立起完善的专利人才培训机制,不断培育高校专利工作的年轻力量和专门人才,需要通过加强学科交叉,面向职业需求进行培养。特别是要加强专利实务型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专利代理、专利分析评价、专利金融、专利保险、专利交易等方面的人才,以尽快形成一支懂技术、懂法律、懂贸易的高思想素质和高业务水平的专利管理队伍,提高学校专利工作的质量,促进高校专利工作的发展。
3.5出台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标准
此前,国家出台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对于企业专利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对于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至今未有统一的规范出台。笔者认为,为了提升高校的专利管理水平,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快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的出台,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原则、标准和流程等进行明确,推动建立符合知识产权制度和高校科研特点的管理体系,以促进高校专利管理水平的提升。
3.6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专利实施力度
专利的转化实施是专利成果促进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必要环节,也是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高校可以建立专门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去开拓专利的技术市场,将具有应用前景的专利项目推向市场,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利的实施转化率。政府也应当考虑积极搭建统一的高校专利转化运营平台,为高校提供专利收购、交易流转、转移转化、风险投资等服务,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产权化、专利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3.7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针对长期以来高校科研创新工作更多关注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从而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国家近年来启动实施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推动高校创新活动更多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这种模式不仅使高校能够更多了解企业和市场对创新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让企业了解高校科研创新的特点和实际。这种长期、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常态化沟通机制的建立,能够极大地方便专利的产出和后续的转化实施。
3.8营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激励发明创新的根本保障。因此,相关部门要推动实行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对发明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切实的保护。一方面,要发挥行政保护简单、便捷等优势,弥补高校专利保护力量薄弱、经验不足、经费缺乏等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加强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在高校的宣传普及,增强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帮助师生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技术司.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12,2013,2014,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5年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名高校.http://www.cutech.edu.cn/cn/zscq/2016/02/ 1455730697834009.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4年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名高校.http://www.cutech.edu.cn/cn/zscq/2015/03/ 1425233840013623.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3年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名高校.http://www.cutech.edu.cn/cn/zscq/2014/02/ 1392919627676290.htm.
[5]衡付广.高校专利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5.
[6]孙琴.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青岛大学,2011.
[7]陈海秋,宋志琼.中国大学专利实施现状的原因分析与初步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4):39-42.
[8]梁燕,黄跃雄等.广东省高校专利工作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3):53-57.
Study on pat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HenanProvinceBased on the ViewofInnovation Development
Tang Xiang1Li Hang2Chen Shujuan3
(1.The Patent Office,SIPO,Beijing 100088;2.National Defence Patent Examination Center,Beijing 100082;3.PatentSearchandConsultationCenterofSIPO,Beijing 100088)
Through dat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the article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latest situations,major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reasons of pat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HenanProvince.Then puts forward a series suggestion,such as promoting IP consciousness of professors and students,constituting state IP management standar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rengthening coordination on Industry-Academy-Research,reinforcing IP protection. The promotion of the patent work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HenanProvince will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IP-power n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enan Province;patent;suggestion
G306
A
1003-5168(2016)05-0062-04
2016-5-15
唐翔(1983-),女,硕士,主任科员,研究方向:机械领域发明专利实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