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破台湾文学的自由假面
WENXUEBIJI
文学笔记
郭枫 GUOFENG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
一生信仰文学。著有诗、散文、小说、评论等22种。创办《新地文学》系列事业,并在北京大学设立“郭枫文学奖”
当代台湾文学,一直随着台湾社会的政治形势演变而演变。实际上,台湾作家长期遭受各方权势胁迫,到了新世纪当下仍旧戴着自由的假面。
台湾社会的演变,从1950年迄今,可分三个阶段:五六十年代台湾处于极端白色恐怖时期,写作一字失察立遭刑狱,作品内容大多是脱离现实的虚构,文学只有“为政治服务”的自由。七八十年代台湾从闭锁逐渐开放,文学趁社会转变隙缝,产生一些优秀作品;然而,政治的思想控制仍然强大严厉,新生代作家创作迅速受到限缩。90年代之后,台湾当局由财团和政党结成共构体,作家受政权和商业双重压制,更难拥有自主写作的空间。
当下台湾社会:国民党和民进党多年恶斗不休,社会和谐横遭破坏,处于族群分裂状态,经济积累转移财阀手中产生贫富两极差异,人生理想无望,大众群起追求实时的小快乐。于是,台湾文学领域随之分疆裂土。本土作家群,以高雄为基地,建构成绿营本土文学中心;国民党作家群,以台北为基地,建构成蓝营亲美文学中心;台湾文坛演变成南北阵营对立局面。
如果南北阵营努力文学本身的建设,对文学创作和论评作专业竞争,则文坛对立未尝不是文学进展的契机。可惜,两个阵营的文学生态,酷肖蓝绿两党的政治生态,而对文学专业展露出轻忽、浮夸、欺诈的作为。
先就文学创作考察:绿营的文学作品大多采用写实手法,取材台湾社会现实的事物,较之虚无的现代文学,既是反击,也是进步。但是,许多作家地域观念强烈,产生排他性的独霸倾向;有的作家以意识形态挂帅,作品充斥激情的政治口号,明白显示自己是政党的扈从。再看蓝营文学,作品题材避免涉及意识形态,排除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作品大量来自北美,内容描述异邦高雅的生活,而本地作品总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记述;蓝营整体的文学趣味在虚无的云端徘徊,密切配合美国殖民文学去思想化的要求。
次就文学论评考察:文学论评包含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在台湾社会全面物化的当下,学者的研究无法产生深刻论著。而在文学评论方面,蓝绿两个阵营的表现极为相似。一面倾力捧抬本阵营的作家,使得庸俗角色转身变成文学大师。另一面掩护本阵营伪造的历史著述,使广大青年崇信虚假的历史话语。两个阵营的文学评论家,同样对此视而不见,实如诈欺者的共谋。
当下台湾社会现实,作家要在文坛站立起来,必须依靠政党势力和集团关系的支撑。所谓自由写作,实如空中楼阁,只在具有国际背景特权者的笔下,或在边缘地带特立独行作者的文中。然而,经由商业媒体的张扬,台湾文学自由的说法在各地散播开来,造成言伪而辩的当代文学大欺骗。
必须揭破台湾文学的自由假面。混乱迷离的台湾文坛,需要辨析是非褒贬善恶的春秋之笔,已经太久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