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孟庆杰
沈阳宏大:研发打开新篇章
本刊记者 孟庆杰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系列报道
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并条机产品研发中心
作为国内第一家并条机设计与制造厂商,近60余年的设计、制造及针对用户的技术服务,使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收获了“并条机产品研发中心”的荣誉称号。
沈阳宏大研发部部长庞志红强调,“这一称号既是荣誉,也是一种鞭策,敦促我们立足当下,学习国外先进技艺,切实提升产品的各项性能。”
沈阳宏大前身是原国营沈阳纺织机械厂,1953年前后建厂,以生产并条机为主业。体制变革后,作为经纬股份下的子公司,成为现在的沈阳宏大。
60余年的行业积积淀使沈阳宏大的技术团队对棉纺工艺流程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庞志红介绍,1998年,沈阳宏大联合乌斯特公司开发了中国第一代匀整并条机——FA326型并条机;2009年在此基础上研发出JWF1312系列机型,这仍然是目前国内销量最高的匀整机型,可与瑞士立达、德国特吕茨勒的产品同台竞技。
2013年3月,经申请及专家审批后,沈阳宏大获得第一批“并条机产品研发中心”称号。他们的研发动力更足了。
之后其研发出JWF1312B系列匀整并条机,作为国家智能化棉纺车间设备,在南通大生和无锡马山试验中心正式启用;JWF1302B型并条机的钢棒式上清洁、半自动升头等专项技术也已成熟应用,得到客户广泛认可。
庞志红总结道,目前,沈阳宏大有两大系列明星产品:一是以JWF1312系列发展到JWF1312A/JWF1312B系列的双眼匀整并条机,是棉纺工艺流程中,有效提升纱线克重指标的关键保障,与国际品牌机型最终成纱指标上并无分别。南阳集团、河南新野、宁夏如意、江苏大生等多家大型棉纺企业都采用了该系列机型;二是于2008年陆续大量投产的JWF1310型非匀整并条机,作为并条工序的头道首选也被广泛应用,上述企业及隋宁天虹、新疆天虹、越南天虹等,都有大量配套使用。
谈到并条机产品的需求方向,庞志红提出了一个词:个性化。
她强调:“如今,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明显,小到外观颜色,大到技术指标,客户会提出各种需求,越是自信的客户,越希望自己做‘设计师’,由我们来实现他的构思。”庞志红展开说道,“例如,对精密的传感器,大客户为了保障全面的功能性,愿以高成本进行配置,小客户则考虑自身利益,不需要配置。”
她认为,还有一部分个性化需求也与操作工人的习惯及管理者的认知有关,在当前招工难的形势下,企业会为工人考虑更多细节,客户需求越来越苛刻。
此外,高速也是并条机的需求方向。三四年前产品速度约为330~350 m/min,现在则高达400 m/min。然而,部分国产设备一味追求高速会造成故障率增高,客户会依据稳定性、高速等侧重性需求及机器特点进行采购。
庞志红还强调,今后,匀整并条机在整个市场的占比会越来越高。虽然末道匀整较贵,但它对条干质量、最终成纱质量的把控非常精准,所以市场前景不错。当然,由于速度提升、工艺流程缩短,其总需求量会减少,但总价值不会减少。另外,为了达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效果,市场对产品稳定性、高速、自动化的要求会提升。
个性化是目前下游客户对并条机最显著的需求
庞志红表示,做出可与国际品牌较量的一流并条机,沈阳宏大目前乃至未来的研发方向。为了这一目标,他们也付出颇多。
“与北京经纬新技术合作的EDA匀整系统并条机研发及市场推进项目,是我研发并条机近23年中遇到的最难课题。可以说是两、三代并条机研发人员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作品。”庞志红告诉记者,此项目自2000年开始,2011年才进入小批量试制,逐步被广大客户认可,目前市场总数达400台左右。
然而,与国际一流并条机相比,该技术仍存在一定差距,无论是控制系统本身,还是响应及执行的机械相关部件精度与可靠性,都还有上升空间,这也是我们未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为此,沈阳宏大一方面提升理论设计水平,另一方面逐步消除基础加工的劣势,提高机加工水平。从设计及制造工艺、质量保证等多方面入手,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庞志红认为,沈阳宏大与国际一流设备最大的差距是单个工件质量及整机的稳定性,除去原材料性能的影响外,加工能力及加工手段不足等问题也亟需改进。她表示:“我们不是不具备向顶尖品牌靠齐的能力,而是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去争取比肩甚至超越的结果。这也是国内各生产制造设备厂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谈到研发团队,庞志红很是感慨:“作为研发团队的直接组织者,我很荣幸遇到这些员工,他们纯朴而敬业,是企业的后续发展的希望。”
沈阳宏大研发部包括专职研发人员33人,截至2015年底,实际拥有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多项专利已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些专利技术有效保证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目前还没发生过任何专利纠纷。庞志红认为:“市场经济会有竞争,我们还是主张自主创新的研发方向,从提升企业内在技术能力出发,切实提高自主技术水平。”
对于研发团队,沈阳宏大格外重视团队的创新能力,每年至少投入销售额的4%用做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
庞志红呼吁:“希望上级组织给予一线研发人员更多关注,无论是他们的职业技能还是生活水平提升,这才体现对技术型人才的重视。毕竟,技术是企业创新的龙头,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