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斯克塔尔苏一带多金属成矿带分析

2016-09-15 03:49李羽峰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巴斯克石炭基性

李羽峰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陕西西安710061)

新疆巴斯克塔尔苏一带多金属成矿带分析

李羽峰*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陕西西安710061)

阿尔泰成矿带为新疆显著特征多金属矿带,巴斯克塔尔苏多金属矿带属该矿带中巴里坤外围,矿体互相叠加呈似层状工作区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准噶尔—巴尔喀什微板块,巴尔喀什—准噶尔—吐哈古陆。位于博格达晚古生代裂陷槽,东临哈尔里克古生代岩浆弧带,南连吐哈地块。工作区在内的南部区域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东向—北东东向,少量晚期小规模构造线呈北西向或近南北向。褶皱多被后期断裂所切断,断裂、褶皱构造形成过程中,常伴随有或强或弱的成矿作用,为导矿和容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场所,在断裂凸起部位、褶皱转折端附近特别是断裂交汇部位成矿条件有利。

巴斯克塔尔苏;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巴斯克塔尔苏多金属矿带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南缘,地势南东高北西低,海拔1150~2758m,比高最大1600m,一般100~200m,中等切割。距雅曼苏铁矿区西南约130km。矿区属戈壁滩低山丘陵区。近年对在该区开展了铁矿找矿工作,经初步勘查,其成矿条件有利,矿石品位较高,找矿前景良好。

1 成矿地质背景

工作区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准噶尔—巴尔喀什微板块,巴尔喀什—准噶尔—吐哈古陆。位于博格达晚古生代裂陷槽,东临哈尔里克古生代岩浆弧带,南连吐哈地块。

区域地层以石炭系最发育,上中下统均有分布;泥盆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亦有分布,低洼、沟谷中分布第四系。石炭系的火山岩的广泛发育,显示出具有较好寻找火山岩型矿床前景。

区域构造较为发育,北部区域受卡拉麦里断裂带影响,构造线呈北西向,本次工作区在内的南部区域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东向—北东东向,少量晚期小规模构造线呈北西向或近南北向。褶皱多被后期断裂所切断,断裂、褶皱构造形成过程中,常伴随有或强或弱的成矿作用,为导矿和容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场所,在断裂凸起部位、褶皱转折端附近特别是断裂交汇部位成矿条件极为有利。

区域上见有华力西中期岩浆岩侵入活动频繁,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均见出露,多为小规模的岩体或脉岩,多沿断裂、小褶曲轴部侵入,脉岩展布方向与断裂方向一致,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伴着岩浆活动有一系列成矿作用,区域上多种矿化与中基性侵入岩关系密切,在岩浆岩出露地段附近是较好的找矿场所。

2 矿区地质

2.1地层

区内地层以石炭系最发育,上中下统均见,在区内大面积分布;泥盆系地层在区内北东部见有少量分布,二叠系和侏罗系地层在南部近山前盆地少量分布,第四系分布于南部近山前盆地及山间低洼、沟谷中。区内发现的矿化线索多分布于石炭系地层中。主要包含中泥盆统大南湖组(D2d)、下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群(C1q)、下石炭统雅满苏组(C1y)、中石炭统居里得能组(C2j)、上石炭统沙雷塞尔克组(C3s)、上石炭统杨布拉克组(C3y)、上石炭统沙玛尔沙依组(C3sh)、上石炭统缪林托凯陶山组(C3m)。

2.2构造

工作区褶皱构造繁复,部分背斜规模较大,向东延到区外,上石炭统沙雷塞尔克组第一亚组构成核部,第二、第三亚组及上石炭统杨布拉克组构成翼部,轴向北东东,两翼倾角30°~70°,北翼见一条北西向平移断层,南翼被一条东西向断层破坏,在核部有一条南北向平移断层,次级小褶皱发育。另有向南西倾伏的背斜,轴向北北东,上石炭统沙雷塞尔克组第一亚组构成核部,上石炭统杨布拉克组构成翼部,北东被断层切断。东南翼倾角45°~75°,西北翼倾角25°~55°,南西倾伏端倾角25°。

调查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以北东向为主体,沿断层两侧地层走向相交并有宽度不等的破碎带。断裂与区内成矿关系较密切,同时控制着区内岩浆岩的产出和主要异常的分布。

断裂按其分布特征及走向分为二部分,一部分分布在工作区北西区,呈北北东(30°左右)走向;另一部分在工作区中部及以南部分,走向以北东东60°及近东西向为主。

2.3磁异常特征

根据单元素异常的空间分布和成因联系,结合地层、构造展布特征,各主要元素异常组合可分为5大类。其中中异常带沿NEE向断裂带展布,分布在北北东向构造带北段及东西向构造带西段,这2个地段都有大量的中基性侵入岩体(脉)出露,异常的总体特征是面积较小,含量较低。其参数如表1所示。

3 矿体特征

表1 磁异常特征参数表

钨锡钼铅锌银异常:各元素在本区内形成的异常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异常一般面积较小,多数含量不高,元素组合较为单一,异常较集中地分布在NNE向构造带和NEE向构造带交接部位及北东角小红柳峡背斜轴部一带。在区内铅锌异常中已发现了一些铅锌矿化线索,钨异常附近出露有与其成矿密切相关的辉绿岩体,这些异常在找矿过程中也需引起足够重视。

铜异常:主要分布在工作区北部的上石炭统杨布拉克组(C3y)地层和中石炭统居里得能组第二亚组(C2jb)地层的东、西段以及下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群第一亚群(C1qa)地层中,中基性的安山岩、玄武岩决定了铜元素的高背景分布,而中基性的侵入岩体则控制了铜矿的产出。异常分布在北北东向构造带北段及东西向构造带西段,这2个地段都有大量的中基性侵入岩体(脉)出露,并且有众多的铜矿点分布。异常的总体特征是面积较小,含量较低,元素组合主要是Ni、Cr、Co、Ti及Au,在已知铜矿(化)点上都有相应的铜异常出现。

4 控矿因素分析

(1)化石英复脉带走向基本沿哈拉克孜巴斯套弧形断裂分布,且集中于褶皱核部位置,矿化与哈拉克孜巴斯套弧形断裂关系密切,断裂弧形变化部位或附近褶皱部位多是赋矿有利部位。哈拉克孜巴斯套弧形断裂及附近地层褶皱部位是本区找矿的区域地质标志

(2)化探Au、As、Cu异常发育部位多显示了较发育的热液活动,是本区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3)本区金矿化赋存于沿NNE向裂隙充填的石英复脉中,铜矿化赋存于近NE向石英脉或裂隙中,矿化明显受一组NNE—NEE向裂隙所控制,此方向的次级构造为本区主要构造找矿标志。

5 异常地质背景

区内脉岩较为发育,主要为基性的辉绿岩脉和少量辉长岩脉、中性的闪长岩脉及石英脉岩,次为酸性脉岩花岗斑岩脉等。一般为顺层或斜交地层走向侵入,少数为垂直地层走向侵入。各类脉岩展布方向多与所处附近的断裂构造一致,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脉岩宽几米至几十米,最宽可达百米;长一般为几十米至百余米,最长可达数公里。

岩浆岩与成矿作用极为密切,如西地和克里库尔两地的中温热液型铜矿与辉绿岩及闪长岩关系密切;该区北侧钨多金属矿也与辉绿岩有密切关系;黄铁矿的生成和基性及中性脉岩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有的直接在岩脉中成矿。

6 结论

巴斯克塔尔苏多金属矿带受地层和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分布较稳定,品位较富,成矿条件较好,找矿潜力较大。

P618.2

A

1004-5716(2016)01-0149-02

2015-07-31

2015-08-11

李羽峰(1982-),男(回族),陕西西安人,工程师,现从事地勘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巴斯克石炭基性
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启示
一杯咖啡,一口巴斯克
一杯咖啡,一口巴斯克
新疆富蕴县扎河坝凹陷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条件分析
哈拉乔拉岩体橄榄石与辉石成分对阿尔泰 造山带铜镍成矿潜力的指示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基于波谱特征的基性、超基性岩遥感影像增强方法研究
银—额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地质意义
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