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
自主品牌出现了整体向上的好势头
吴迎秋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
奇瑞瑞虎7上市了,各方评价很高。我特别注意到了一个评价:这是奇瑞史上最好的车!显然,这个评价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上市前,我曾体验了这款车,其中的一个感觉就是这样的。
但我想就瑞虎7说更多。
首先,瑞虎7的进步,让我看到了自主品牌汽车近一段时间来出现的可喜变化,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是自主品牌企业整体水平在提高。三年前,长城汽车发展不错,但自主品牌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人们更多的担心,一是中国自主品牌的路能否走得通;二是长城的发展好势头可否持续。紧接着,长安汽车开始发力,产品耳目一新,销量不断上升。一年多前,吉利博瑞的出现,更带来一片惊叹!包括广汽传祺GS4在市场上销量的惊人表现,还有上汽荣威RX5、北汽绅宝X35、X25等一上市就博得满堂彩,让人看到了一个渐渐清晰的自主品牌总体竞争力的轮廓。如今,奇瑞瑞虎7的加入,再次说明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进入了整体水平提高的历史阶段。
独木难成林,衡量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是否健康发展的标准之一,绝不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品的成功,而是能代表这个行业的几个或者更多的企业和产品。现在,有了长城、长安;有了吉利、广汽;有了奇瑞,还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产品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代表自主品牌的实力有了一个群体,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上述企业和产品,代表了自主品牌的质的变化呢?这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回答。如果仅从产品技术这个角度简单回答,可能包括了产品内外饰造型、材料工艺、动力操控,以及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新能源技术的运用等。过去,人们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认识是,或抄袭,或者东拼西凑;材料配置做减法,工艺粗糙落后;看似凑合,开起来却松松垮垮。如今已经有了较彻底的、根本性的转变。用一些消费者的话说,这些车已经有了国际化的范儿,合资车型的品质。在专业咨询调查机构的产品评测模型中,这些车的竞争区间已开始闯入了合资品牌的领域。前不久,在某跨国公司战略研讨会上,专门拿来了中国自主品牌车进行对比评测,我在现场真实感受到他们对来自中国的自主品牌产品的明显进步是“服气”的。
为自主品牌汽车有今天这样的进步而高兴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路径渐渐清晰了,并且呈现了开放、多样性的特点。过去,我总在说,自主品牌最大的难度就在于走一条百年世界汽车没有走过的路,既要继承更要创新。这是一个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殊途同归的过程。这过程需要开放,更要包容。这过程一定会有走弯路、犯错误的现象出现。长城做得好,中间也出现过问题;博瑞出现之前,吉利曾经历了长时间的销售压力;广汽传祺今天干得好背后,三年前,集团高层还在吐苦水,抱怨搞自主难,将合资挣来的利润快赔光了。对于奇瑞更是如此,很多人说它总在“变”,却看不到“车”的变化。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坦承,企业第一个发展阶段就是“野蛮快速发展”。的确,从当初的“造车是捅破一层窗户纸”的简单思维,到后来“将造车这本书读薄了”的深刻反思,直到今天瑞虎7带给人们眼前一亮、为之一震的感觉,其实就是奇瑞寻找准确发展路径的过程。
在瑞虎7上市会上,奇瑞对外宣称,目前产品IPTV(3个月千车故障数)平均数为25,部分主力车型已在20以下。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据资料显示,目前优秀的合资企业也就在30左右,好的主流自主品牌在50左右。J.D.Power发布的2015年度新车质量IQS值,合资企业平均为98,奇瑞为105。说实在,奇瑞渐渐找到造好车的感觉就是近四年的事。用他们自己的话:四年多的转型,重新构建了九大运营体系和全新的V字型研发体系。奇瑞以及前述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过程说明一点,只要路子对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有的快些,有的稍慢些,有的顺一些,有的因客观问题多而困难一些。就像民营企业往往更快一些一样,像奇瑞这样的国有企业注定走得更累一些。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路子对了,一定会走出来。最近,北汽领导在阐述发展北汽自主品牌体会时说了一句话,“来得晚,干得猛,站得稳”,给人印象很深。其实,他说的是同样一个道理。为什么来得晚?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为什么能干得猛?是开放、学习后找到了只有北汽才有的差异化定位;为何坚信站得稳?是因为走在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从这个意义上,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自主品牌车企会脱颖而出,不断带给人们有关自主品牌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