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软肋

2016-09-14 09:21聂日明
上海国资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涝城市规划规划

城市化进程中的软肋

聂日明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居民和业主更大的自主决定权,这样才会有原汁原味的城市文化

7月以来,中国多个城市面临内涝威胁,城市低洼地区被淹,居民甚至要乘橡皮艇才能进入小区,不仅造成居民财产损失,还有人身安全事故发生。除了持续的强降雨等外部因素外,城市排涝系统建设落后难辞其咎。

自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常住人口从1994年不足3.5亿上升到2015年的7.7亿,这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大跃进。从数据上看,199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仅有1.29万平方公里,到2014年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4.98万平方公里。全国城市征用土地面积常年维持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接近上海面积的四分之一。

不到20年时间,中国多数地级市及以上的城市在外观上已经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中国城市建设的问题很多。例如内涝,这是国内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的难题,一旦出现强降雨,城市居民就被迫跟着“看海”。内涝虽难解决,但并非没有人能做好,每有城市被淹,大家都会想起青岛,得益于其优异的排水管道,青岛很少内涝。

交通体系也是如此,在过去30年的城市规划史上,路越修越宽,但交通跟着越来越堵,固然有交通需求增多的因素,规划不合理也是制约供给效率的关键原因。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有太多的可能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避免其走过的弯路,如排水管网建设。中国城市大规模造城的发展路径,也有机会按先进经验全新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城市。即使在老城区,中国的拆迁制度也能抑制大拆大建的成本,城市在旧城改造、拆旧建新的同时,完全有可能更新城市排水管网。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并没有走上这条道路。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城市为了避免城市病(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做出的努力反而加剧了城市病,交通拥堵就是其一。过去的十几年,某些大城市着力降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在城市拆迁时,通过降低容积率的方式,将市区人口疏解到郊区,但就业岗位仍然在市区,职住分离产生了庞大的通勤需求,上下班高峰时间交通拥堵严重。

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建设只着眼于硬件建设——修路造桥建楼,没有相应的软件配套——如何决策、怎么建。城市的功能是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城市规划的目标自然是从现实出发,满足市民的需求。这意味着所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项目的决策应该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以满足其需求为首要目标。中国的城市在这方面有太多的教训,大到城市功能区规划导致的职住分离,小到一个地铁站入口的台阶高度是否合适。

其次,城市建设之初只是专家和领导手上的一张纸,但这里的一笔一划都是用钢筋水泥书写的,图纸不合理,建设项目必然有很多问题,这需要规划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显然,这是没办法一蹴而就的,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充分讨论,尽可能的排除行政部门对城市建设的不当干预,才有可能避免规划失败。

城市的主体是人民,一个好的城市也总是因为它能给人民比较自由的表演舞台。但中国多数城市的改旧城和建新城更像是批量制作的工业品,继续千城一面,缺乏历史厚重感和当地文化沉淀的个性。城市建设当然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其协调和干预有助于疏解产权分散造成的决策困境,也便于市政做道路水电等相关配套。但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居民和业主更大的自主决定权,这样才会有原汁原味的城市文化。

(责任编辑:孙玉敏)

猜你喜欢
内涝城市规划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迎接“十三五”规划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