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航天强国深空探测对标分析

2016-09-14 02:0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15期
关键词:成功率探测器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任 杰 高 峰 李 意 何 楠 金 岩

中国与世界航天强国深空探测对标分析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任 杰高 峰李 意何 楠金 岩

世界航天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投入情况

一、世界深空探测发展现状

首先,在深空探测的规模方面,截至2015年9月,世界各国针对月球以远的太阳系天体共开展了234次探测活动,如表1所示,其中,俄罗斯和美国的探测次数最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进行了63次探测,俄罗斯/前苏联进行了114次探测,欧洲进行了3次探测(德国进行了2次太阳探测,欧空局进行了1次彗星探测),日本进行了2次彗星探测。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印度等国家陆续开始涉足深空探测领域。在该时期,美国进行了32次探测,俄罗斯仅进行了2次火星探测,欧洲和日本分别进行了6次探测,我国进行了4次月球探测(包括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任务),印度进行了2次探测。可以看出,我国深空探测次数总数,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任务数量都远远落后于美、俄等航天强国。

从探测目标来看,世界各国开展的234次探测活动中,月球探测次数最多(114次),其次为火星(42次)和金星(41次),如图1所示。美国对于太阳系各天体都进行了全面的探测,是唯一实现了全部原“九大行星”探测的国家。俄罗斯对月球、火星和金星进行了大量的探测,特别是在无人月球和金星探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占据了领先地位。欧空局尽管起步晚于美国、俄罗斯(前苏联),但其探测覆盖了各类天体,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任务数量仅次于美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也对主要探测目标(月球、火星、小天体和金星)进行了探测,但其火星探测任务已经失败,金星探测任务也未成功进入金星环绕轨道,但可能于2016~2017年再次尝试进入。我国通过探月工程成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月球巡视任务,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印度则分别发射了1个月球探测器和1个火星探测器,实现了对两颗天体的环绕探测。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仅对月球进行了探测,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深空探测起步较晚,探测次数也较少,且探测目标单一,有必要进一步拓展探测目标,巩固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图1 深空探测活动统计图(其它天体包括太阳系其它行星及太阳)

表1 深空探测活动统计表

表2 深空探测任务成功率统计表

在深空探测成功率方面,深空探测任务涉及技术范围广、难度大,任务风险也很高,在所研究的234次深空探测任务中,成功任务次数仅为137次(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深空探测任务成功率较低,20世纪90年代以后深空探测任务成功率有了大幅提升,但成功率仍不足90%。在月球探测的114次任务中,成功任务为57次,总成功率仅为50%。其中,美国的成功率为61.9%,俄罗斯的成功率为35.9%。我国目前发射的所有月球探测任务均获得了成功,这在航天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特别是对于尚处于深空探测起步阶段的我国,是极为难得的。然而,深空探测任务整体成功率并不高,任务风险较大,我国依然应该保持对深空探测高风险性的认识,做好防微杜渐工作。

在深空探测的资金投入方面,相比于世界航天强国,我国实施的深空探测发射任务次数还较少,积累的经验与技术也较少。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在深空探测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美国和前苏联两国开展了大量深空探测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欧洲、日本和我国等国家和地区才开始在深空探测领域崭露头角。1990~2015年间,世界各国共开展深空探测任务52次,其中,月球探测任务14次,小天体探测任务9次,火星探测任务17次,其它探测任务12次。目前可以掌握预算的国外深空探测任务约有25次,如表3所示。在这些可统计预算的任务中,美国有17次任务,可统计任务预算为127.4亿美元;欧洲有4次任务,可统计任务预算为32.2亿美元;日本有2次任务,可统计任务预算为7.6亿美元;印度有2次任务,可统计任务预算为1.68亿美元(如表4所示)。

美国作为唯一探索了整个太阳系各类天体的国家,在技术和经验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仍非常重视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1990~2015年,已知的任务资金投入高达127亿美元,此外还有未知的任务投资、某些科技研发投入、机构运营费用、非某个任务专用设施的建设投资等。相比而言,我国在深空探测方面技术经验还较少,还需要对技术试验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目前我国仅开展了月球探测,且投资绝对值和力度与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表3 国外深空探测任务预算概况

表4 20世纪90年代后可统计任务预算统计

二、美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预算情况

2013年,全球政府航天计划总支出约为740.95亿美元,增长了1.7%,高于2009~2013年平均0.86%的年增长率。其中,美国政府航天支出占全球政府航天支出总量的一半以上,总计为412.57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9.4%;欧空局的预算为42.82亿欧元,比2012年的40.20亿欧元增加6.5%;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预算则比2012年增加了30.43%;日本也增加了8.12%的航天预算;印度的预算增加率达到了39.13%。整体而言,各航天国家在预算上都呈现出了增长态势。美国近几年保持了继续加大预算投入的态势,深空探测投入在整个航天投入中的占比更是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如图2所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领域在2011~2015财年批准的预算所占比例保持了连年上升趋势,而占深空探测任务大多数的“行星科学”分领域在2011~2015财年批准预算所占比例呈稳定波动状态,其中,仅2013年相对有所减少,其余均为增加趋势。

我国现阶段深空探测任务与国外同类型任务对比分析

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整体投入情况目前还远远落后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深空探测起步晚,任务较少造成的。下文将对我国任务与国外同类型任务进行对比分析。

一、我国探月工程与前苏联“月球”计划的对比

我国探月工程分为三期,分别完成月球的环绕、软着陆和巡视,以及采样返回任务。纵观世界各国的探月史,只有前苏联的“月球”计划与此类似。

“月球”(Luna)探测器是前苏联于1959~1976年间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系列,共24个,完成了月球的飞越、撞击、软着陆、巡视和采样返回任务,整个计划持续17年。我国探月工程始于2004年,将持续到2020年,整个计划的时间与前苏联实施“月球”计划的时间跨度相仿。因此,无论是计划的工程目标,还是整个计划的任务时间,前苏联“月球”计划与我国探月工程都有很高的相似度。因此,两者在整体任务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图2 美国“科学”和“行星科学”领域预算占比变化图

“月球”计划的总成本约为45亿美元。由于处于不同的年代,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折合估算才能进行横向对比。这里采取如下方法进行折算:目前执行任务所需花费=当时执行任务花费/当时国民生产总值(GDP1)*目前国民生产总值(GDP2)。这里取1970年前苏联的GDP(4334.12亿美元)作为GDP1,2014年的GDP(20600亿美元)作为GDP2,那么,如果当前执行“月球”计划约需214亿美元,按2014年汇率计算,“月球”计划折合人民币约需1315亿元。据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总投资大约占国家GDP的万分之几,超过140亿人民币,因此推算仅为“月球”计划折合费用的不足20%。

另外,前苏联在该计划中实际发射的探测器多于24个,但其中有些发射失败的探测器或因未脱离低地球轨道而被编入“宇宙”(Cosmos)系列,或因未进入月球轨道而未被归入“月球”系列。1959~1976年,前苏联共实施了64次探月任务。如果考虑这些任务的总经费,以及其它相关设施的建设和技术准备,花费将更为高昂。相比而言,我国探月工程的特点可总结为花费少、成功率高。

二、我国“嫦娥二号”与美国同期“GRAIL”任务的对比

除选取国外同类型系列任务进行比较外,本文还针对单个任务进行了同时代任务的比较。由于近期的月球探测任务均为环绕任务,因此,本文选取2010年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与2011年美国发射的“引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进行比较。

GRAIL是美国的月球探测器,又称“圣杯”探测器,于2011年9月10日搭乘德尔他-2运载火箭发射。该任务属于NASA的“发现计划”,由2个相同的探测器(GRAIL-A和GRAIL-B)组成。GRAIL项目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管理,任务的主承包商为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有效载荷研制单位包括JPL、萨丽·瑞德科学公司等。根据NASA的2011财年预算申请,GRAIL项目的总成本为4.962亿美元,其中,包括立项预算0.505亿美元,研制与发射预算4.270亿美元,运行预算0.187亿美元。按照2011年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6.4588计算,GRAIL的任务花费约为32.05亿元人民币。据了解,“嫦娥二号”探测器的总投资预估为9亿元人民币,仅为GRAIL任务的28.08%。并且,美国此前已进行过多达40余次无人探月任务,拥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及地面支持系统。

另一方面,我国“嫦娥二号”的研制时间(2008~2010年)比GRAIL的研制时间(2006~2011年)要短的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嫦娥二号”的花费处于同期同类型任务的较低水平。

表5 “GRAIL”与“嫦娥二号”经费投入情况对比

ALL ABOUT军民融合不一样的角度和观点

任 杰,工程师,任职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航天领域深空探测研究,参与了我国多个深空探测项目的论证和经济可行性研究工作。

我国计划中任务与国外同类型任务比对分析

我国目前计划中的深空探测任务仅有火星探测计划,任务的工程目标包括:突破火星制动捕获、火星进入着陆、火星表面巡视、长期自主管理、行星际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通过一次飞行任务即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的目标,获取自主火星探测工程和科学数据,使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和水平进入世界航天第一梯队,实现深空探测技术的跨越;构建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基础工程体系,包括设计、制造、试验、飞行任务实施、科学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队伍,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包括着陆和表面巡视两方面,近期该类型任务仅有美国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MSL)。MSL于2011年11月26日由宇宙神-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是世界上首个采用“空中吊车”精准着陆方式进行软着陆的探测器。其携带“好奇号”火星漫游车,历经36个星期的飞行,于2012年8月6日在火星表面的盖尔陨坑成功着陆并开始工作,目前已获得大量科学探测成果。根据NASA发布的2011年预算申请,MSL项目总成本为23.943亿美元,其中包括立项预算5.155亿美元、研制与发射预算17.20亿美元、运行预算1.588亿美元。NASA在2012财年预算申请中,又为MSL项目的火星样品分析仪(SAM)增加了一些研制费用,用于进一步解决火星样品采集和处理钻头的研制难题。整个MSL项目的总成本约为24.763亿美元。

按照2011年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6.4588计算,MSL的任务花费约为160亿人民币。在无月球以远探测经验的情况下,我国的火星探测总投资预估为几十亿元人民币量级,低于MSL任务花费的一半。当然,MSL任务包含了投入高昂的“空中吊车”等先进技术,但考虑到美国在此前已经进行了18次火星探测任务,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可以与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形成一个粗略的横向对比。

表6 MSL与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经费投入情况对比

由我国火星探测计划与近期同类型任务美国MSL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的经费相对较低,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且我国此次火星探测计划的研制时间仅为6年(2015~2020年),相比于MSL约8年的研制时间(2004~2011年)要短2年,相比于美国首次完成火星着陆和巡视任务(1996年的“火星探路者”)距离首次火星飞越(1964年“水手4号”)要快得多。

结论与启示

一、我国深空探测起步晚、积淀少

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我国开展深空探测活动的历程还很短。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深空探测任务仅有探月工程,而月球以远目标探测所需的发射技术、地面支持系统、通信系统等尚未形成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的积累和基础条件设施的建设。

二、我国深空探测花费低、成功率高

我国深空探测尽管起步较晚,但近期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为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探月工程现已成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成功率达100%,这在航天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此外,相比于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同类型任务,我国的深空探测任务花费较低。

三、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应进一步扩展目标天体

不同的探测目标具有不同的科学价值,开展多样化的探测有助于空间技术的发展和空间科学研究的完善。我国目前仅对月球实施了探测,并制订了火星探测计划,相比于各航天大国的深空探测情况,探测目标不够多样化,有必要进一步扩展深空探测的目标天体范围。

四、深空探测应长远规划、超前部署、提前攻关

深空探测涉及的技术范围广、难度高,且任务风险大,必须在任务实施之前预先开展技术开发与验证工作。从各航天强国对任务的长期规划看,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特别是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启动。我国也应尽早制定深空探测长期规划,提前梳理关键技术,加强技术储备。

猜你喜欢
成功率探测器火星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玩转火星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火星!火星!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有7颗彗星已经被探测器造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