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逻辑

2016-09-13 22:10
财经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逻辑民营企业民间

说起投资拉动经济,在经济学界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论性的话题。一则是因为虽然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立竿见影,但一直被认为手段有些简单粗暴,缺乏技术含量;另外不可否认,过去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经常集中在“铁公基”和一些如钢铁、煤炭等重工行业之上,对于现在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中国最优秀的宏观经济学家林毅夫却在这几年一直强调投资对拉动的重要性,甚至提出了“中国经济拉动仍要靠投资不能靠消费”的论断,这又是为什么?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拉动依靠着“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出口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短期内难以提升;而消费尽管出现了多个亮点,而且有着消费向高端升级的趋势,但也难以独力支撑大局;投资因此在中国经济拉动中就责无旁贷了。其实,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投什么,怎么投。上半年中国投资数据刚刚公布,我们可以试着寻找一下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的新逻辑。

首先,让我们看看几个令人欣慰的数字。整体上的投资状况,从公布的数字而言还是不错的。基础设施投资达到了49085亿元,同比增长达20%以上,专项建设基金对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作用显著;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24万亿,投资资金超过了28万亿元,均保持快速增长;从地区上看31个地区之中投资增速在两位数以上的有23个地区,仅有5个地区的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但是在众多让人振奋的数字中却有两个数字让人不得不关注,甚至可以说是隐忧。一个就是民间投资,数字表明: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比1-5月回落了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更是下降了8.6%之多,而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6%,降至61.5%。民间投资意愿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的运行,那么怎么办?在新的态势下,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的新逻辑又是什么?首先,大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势在必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不解决,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不畅,又怎么能指望民营企业加大投资。而破解民营企业投资下降困局的关键则首先在于大力增加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便捷、全覆盖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担保机构、融资推介会的作用,同时通过债券、上市等方式加强民营企业的融资;其次,阻碍民营企业投资的“玻璃门”必须打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鼓励社会投资39条”等中央精神不断推出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现状更主要的是将文件中的内容落实到实践中去,而不是仅仅摆在桌面上;同时,良好的投资环境也不可或缺,一定要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从流程上简政放权,充分树立民营企业投资的信心。

而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就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上半年,制造业投资8226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1-5月回落1.3%,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4%。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制造业提升投资增速的逻辑又在哪里?首要的就是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其次是化解和转移过剩产能,尤其是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去产能,而众多的“僵尸企业”的退出也势在必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过剩产能退出,不能再让这些僵尸企业占用巨大的社会资源;同时新动能的培育则着力于服务性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市场,寻找能够为中国经济带来新活力的领域。

面对上半年的投资成绩单,喜忧参半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投资拉动不可少,但投资已经不再是以往的那个投资了,投资要比以前更加讲究技巧、效率和领域,这正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的新逻辑。

猜你喜欢
逻辑民营企业民间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