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柔情铸桥魂

2016-09-12 02:11李薇邓辉冮涛
党员生活 2016年8期
关键词:项目经理工地大桥

李薇 邓辉 冮涛

4年后,你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长江之滨到秦巴腹地,从江城武汉到车城十堰,尽管相距400多公里,但不到2小时,就能让黄鹤楼的浪漫神话与武当山的雄奇险秀相遇……等有“最美铁路”和“黄金旅游观光线路”之称的汉十铁路完工通车,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上的两个节点城市,会被一条“珍珠项链”紧紧串连,“武汉城市圈”与“襄十随城市群”将完美对接。

中铁大桥局就是汉十铁路的承建者之一,负责汉十线部分桥梁、涵洞、隧道、路基和轨道工程的建设。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一片繁忙景象的中铁大桥局汉十铁路3A标项目工地,走近项目背后的“总指挥”——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杰文。

工作就像打仗,要有狼性

刘杰文,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桥梁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这位传说中的“少壮派”能文能武。

他说话快,反应快,对记者抛出的每一个问题根本不假思索:“做项目就像打仗,拿下了一个项目,就等于打赢了一个战役。”

刘杰文认为,坐等天上掉项目,只能让大桥局失去市场,业绩减少。

同事们记得,2004年,某重点项目投标时,刘杰文7次到项目所在地,就可能的桥址进行方案设计。随行的有局里的老专家、技术顾问和市场营销部的投标团队。有一次,他陪同老专家从外地回来后,立刻赶到市场营销部,召集大家讨论老专家提出的建议。会议开到晚上11点,同事们按惯例各自工作,系统地计算参数的变化,估测初步造价,他则在办公室审核施工组织方案。凌晨2点半,他突然发现方案还可优化,若优化改动,对投标价影响大约两三千万元,更要紧的是该方案关系到施工单位的资源配置问题。他把副部长和投标科长叫到办公室,一起讨论,确认了该方案的可优化性,才让投标科长安排改动。等到这一方案初步做好,已是早晨5点50了。项目定标前夜,他和局主要领导整夜未眠。第二天,项目以优于第二名90万元的成绩中标。

类似的事例太多,刘杰文习以为常了。营销部同事们也能跟上他的节奏:每次到这种时候,就会提前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办公室里常备成箱的泡面,只等他召集。有时不太急的时候,刘杰文也会和大伙一道,找个地方宵夜换个口味,当然,这种宵夜是短平快的,大伙都需要填饱肚子补个觉。经常在早晨,局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同志听刘杰文汇报情况时,谁也看不出他彻夜未眠。他总是说,干工作,就要有狼性!

刘杰文主管营销业务时,大桥局的市场开发业绩接连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大关,成为国家建桥队的一支铁军。

不和稀泥,不当老好人

汉十铁路是湖北第一条地方控股修建的铁路项目,作为大桥局“家门口”工程和政治工程,它不同于大江大河上建桥,尽管技术不存在难题,但管理上要求更高,标准更严,质量安全马虎不得。在刘杰文心目中,这个项目丝毫不比以往在江河上架桥的压力小,他要做成精品和标杆项目。

项目工地上,高峰期有2000多人同时施工建设,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管理难度大。刘杰文提出了扁平化管理模式,以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确保2019年汉十铁路项目完工。

以工人轧钢筋为例,如果人工操作,一天只能完成800公斤,而通过机械化作业,一天可以完成2.5吨,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多。刘杰文开创性地在混凝土搅拌中,引入信息化操作系统,一旦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系统自动报警,极大地预防了责任安全事故的发生。

按说,一位能力超凡的领导,必定是个“万人迷”了。可是,刘杰文自己却说:“不不不,我老不招人喜欢了,他们都怕我。呵呵。”

下属们的确很怕他,“我们怕刘总,怕他挑刺”。刘杰文是做桥梁设计出身,凡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直言,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需要实干家,如果大家都当“好好先生”“和稀泥”,都不愿得罪人,工作肯定会出问题。

刘杰文有个习惯,到哪个项目工地视察,事先不跟项目经理打招呼,也不坐车,一个人戴顶安全帽不声不响地在工地转一圈,只要发现问题,当场打电话给项目经理,要他立即赶到现场。

一名项目经理说:“如果刘总直接到项目部食堂吃饭,我们就放心了,那说明他没在工地上揪出什么毛病。就怕接到他在工地上打的电话,那十有八九是挑出了问题。”

不光项目经理怕他,包工头也怕他。

“农民工兄弟要是吃不好,睡不好,就停发包工头的钱!”看到农民工兄弟一天三餐吃面条,碗里除了番茄蛋花连点肉都看不见,刘杰文怒了。黝黑的面庞变得铁青,他沉着脸走出农民工居住的简陋工棚,把项目经理叫到身边批评了半天:“我们付给包工头那么多钱,他们连肉都不舍得给人家吃。农民工也是人,饭都吃不好,怎么搞工程?他们要再敢克扣伙食费,以后不跟他们合作!”

汉十铁路3A标项目部办公室主任高俊模,是第二次跟着刘杰文干项目,从过去的怕他,到后来的敬他,直到现在,是心疼他。50几岁的人,成天风吹日晒在工地上转,灰头土脸,衣服鞋子脏得不成样子,跟个农民工没两样。“刘总要求很严,大家都怕他,但都是为了工作,对事不对人,没人真的记恨他。”

铁汉柔情,男儿本色

工地的农民工,很多人一年只有在春节才能回老家,与孩子见一次面,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电话听听孩子的声音。每当提到农民工的子女,刘杰文就会感同身受。他也有一个女儿,由于他常年在外工作,父女也是聚少离多,对女儿再多牵挂,只能通过电话传递。

2015年7月26日上午10时,工人们正如往常一样,在公安桥项目工地专心工作着,忽然听见一个童声在呼唤“爸爸”,抬头一看,一群孩子戴着橙色的安全帽欢天喜地地涌进工地。原来,中铁大桥局发起承办的公益活动《爸爸我来了》节目组,千辛万苦将来自重庆、连云港、镇江、南京等地的60多名留守儿童,带到大桥建设工地与他们的爸爸见面。现场顷刻间沸腾起来,孩子们一个个扑进爸爸的怀里满足地欢笑着,爸爸们却默默地留下了幸福的眼泪。

“这一次的相聚,孩子们对爸爸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很少回家的爸爸多了一些理解、多了一份崇拜、多了一点爱。”刘杰文在现场满头大汗地为农民工子女发放着礼物,眼前的情景勾起了一桩15年前往事的回忆……

2000年,还在大桥设计院工作的刘杰文,在台州某项目部一呆就是大半年。还在上小学的女儿不远千里飞来与他团聚,刘杰文喜出望外。可是离别的时刻最终还是到来。他依依不舍地为女儿送行,目送女儿过了安检口,看着那小小的身影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样子,刘杰文喉头哽咽,眼眶发潮,只得背过身去。“爸爸!”女儿的喊声惊醒了他,回头一看,原来女儿也不舍得爸爸,不愿意上飞机,冲出安检口向他奔了过来。无情未必真豪杰。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再苦再难也没有掉过眼泪,此刻却紧紧拥抱着女儿,在机场大厅的众目睽睽之下任泪水长流。

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30年来,刘杰文以桥为家,将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奉献的诠释,抒写在那一座座如彩虹般绚烂的“钢铁巨龙”上。哪里需要大桥建设,就以哪里为家。“作为建桥人是骄傲和自豪的,鞠躬尽瘁只为把我们的大桥建成当代的精品,后世的文物。”刘杰文坚定的眸子中透着倔强的硬气……责任编辑 何四新

猜你喜欢
项目经理工地大桥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波比的小工地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工地上的女人们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能力及主要任务
论项目经理的职责与技能要求
浅议做好代建项目经理
浅谈项目经理如何做好后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