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视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中已经成为受众接受信息与学习的媒介,对青年少年的智力开发与人民群众的道德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某种层次上讲,影视传播是道德教育的先锋,作为影视艺术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的影视艺术专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直接影响到其作品内容的深度,影视内容传播惩恶扬善,促进社会伦理道德、为观众提供社会规范和规划的可能性。故此,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高校的影视艺术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泛娱乐化;影视艺术;职业道德;迫切性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的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而重新整合,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人们职业观念、职业操守、职业选择及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职业道德作为中国新时期公民四大道德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不仅能够更好的规避道德风险、分析道德冲突、化解道德困惑、完善道德选择,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与影视文化传播的功效。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会成为规避社会风险的有效屏障、会成为优化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发展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改善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
电影、电视作为当下盛行的一种传播媒介,受众面广、人群和社会阶层覆盖面大。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肩负着培育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影视文化传播与影视制作人才的任务,高校中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影视行业能否健康的发展,面对转型期的市场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我国社会结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与冲击。社会转型期中,高校的影视艺术类专业不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更要以“影视文化传播的社会效应”为基础,以培养新时期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影视文化有效的传播、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与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根本宗旨,以“服务社会”与“推进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为己任的现代高等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在泛娱乐化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职业职业道德去服务社会、传播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增强影视文化传播对我国社会建设的使命感、迫切感和责任感。
一、当前泛娱乐化影视作品传播的社会后遗症
随着现代传播媒介快速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娱乐和生活影响巨大,影视作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潜移转默化地改变着大众生活的方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和意识领域,甚至在某种程序上拓展到社会价值理念的建构与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文化的认同感。自从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电视、电影市场的发展推向一个高峰与文化创意产业步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社会转型期中“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观念碰撞,“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冲突,经济利益最大化催生了当前泛娱乐化的影视市场局面,过度娱乐化的电视、电影作品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后遗症。
(一)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与影视作品诱发道德意识的沦陷与全民娱乐化。当前,从电视节目到正片,从报刊到新兴媒介、从商业电影到战争题材电影、甚至连新闻也与之沾边、穷尽低级的搞笑、低俗无能的捉弄,将“娱乐至上”之势推向全民化。颓废低俗的意识一览无余。例如网民笑称的“抗日神剧”中《抗日奇侠》剧中铁掌杜大鹏一拳击穿鬼子腹部;《裂变》帅气的墨镜照;《五台山抗日传奇》中30个妙龄尼姑上阵杀鬼子;《向着炮火前进》剧中雷子枫帅气的造型等,将本是严肃的题材推向娱乐化,抹灭了抗日时期中国民众的苦难背景与民族气质。互掐互撕的综艺节目与各级电视台争先恐后的娱乐节目将娱乐性发挥到极致,作为影视作品的载体与功能,这些制作人忽略了影视作品除了娱乐之外,还有重要的教化功能。如《非诚勿扰》的女嘉宾:“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以及真人秀节目《公主我最大》在温哥华炫富的中国白富美等,更多的将低俗个人消费观念与价值观推向了受众,主持人言论尺度的把握也造就了当前泛娱乐化的现象。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湖南卫视,各类娱乐节目与引进的外来节目以狂轰滥炸之势抢夺市场占有率,甚至连未成年人都拉上节目《爸爸去哪了》,以娱乐的心态博尽观众眼球,确实这些明星的子女得到了高额的商业回报,但谁去顾及过未成年人的心理与对未成人的保护,所有的这一切都诱发了人们道德意识的沦陷与推进全民娱乐。
(二)泛娱乐化背景下影视作品的内容的延伸与社会负面影响。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其内容应该通俗易懂,但并不等于庸俗。但当前的影视作品,在市场经济利益的诱惑中,传播低级庸俗的信息,甚至色情淫秽暴力信息,一味地迎合受众的低级需求,满足部分受众感官刺激和娱乐需求,将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全然不顾,才导致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影视作品的系列社会负面影响:“一、流行的“权谋文化”诱发“道德观念”的改变;二、走红的“暴力文化”埋下“暴力犯罪”诱因;三、倡导的“奢侈文化”激发“隐性消费”欲望;四、膜拜的“外来文化”促使“传统文化”衰退;五、盛行的“低俗文化”催生“泛娱乐化”倾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戏说宫廷”、“名著改编”、“警匪之争”、“城里的人与乡下人”的电视剧与电影桥段,总会引来社会众多质疑之声,即当历史仅归于娱乐,民族文化被虚无主义绑架,贫苦被取笑与嫌弃,阴谋诡计屡屡成功之时,这直接瓦解了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与道德意识的模糊。当娱乐攀附于政治、宗教、新闻、历史史实时,其审美的结果必然倾向画面感观化、价值虚无化、政治局势戏说化,道德取向低俗化、历史史实可疑化等。针对以上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收视率和商业利益,影视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应该刺激观众思考与反省,提升民族精神与道德意识。作为影视创作者也应该更多地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更应该思考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如何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气质、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影视作品隐性的教育功能。
二、泛娱乐化背后与高校影视艺术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一)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模糊与专业教师道德教育意识薄弱。在影视作品泛娱乐化的背景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从我国目前高校的影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来看,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响应市场的号召,即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与创作内容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学校以市场的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过分追求学生就业率来彰显学校办学的特色与业绩。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不等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认可。作为应用型的学科,高校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是没有错的,当前我国也在积极推进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日渐深入,但高校中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是滞后的。作为培育单位,学校看中的是学生的就业率与教育部的教学评估,但国家的评估机构也并没有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影响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体系考查,因此,影视艺术专业的教育往往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程开设体系中,极少看到高校在必修课中开设文史、哲学类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的专业教师为了活跃课程的气氛,将低俗搞笑的影视作品作为典型的案例介入课程,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客观公正的对作品进行引导与批评,致使学生的娱乐精神与泛娱乐化的现象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最终导致学生创作的作品具有炫目的特效,内容低俗至极,远离观众内心真正的需求。从长远的市场需求与社会传播效应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体系,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影视艺术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与教学内容单一。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耶鲁大学认为:某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这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如果大家去看耶鲁大学的公开课《现代诗歌》、《中世纪历史》、《文学》、《美国历史》、《罗马建筑》、《音乐欣赏》等,发现耶鲁大学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是思维和价值观的教育,说白了是一种思想与道德意识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让学生们终身受用不尽。反观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强调影视艺术作为应用型学科,侧重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单元课程教学中,一味的以软件技术充斥整个单元教学,并且在课程内容中明确划分理论课与实践课,从表面上看,似乎符合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体育。可影视作品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新时期中更多的扮演文化传播的角色与使者,观众从审美的角度对视觉元素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创作者应该注意到影视作品传播后的社会效应,如若创作者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以娱乐的心态面向观众,势必造成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沦陷。因此,影视艺术专业如何开设相关的课程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培育单位,也不应该以技工的形式来突显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的单一只会将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禁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利于影视市场的效的发展。
三、泛娱乐化背景下高校影视艺术职业道德的措施与方案
(一)明确影视艺术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意识。在教学与培育的过程中,高校首先要确立自己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发动专业教师探索不同的教学观点,分析市场的行情与发展动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特色,使教学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单元教学的过过程与教学内容中,发动学生对市场进行调研与讨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解决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与效应,评价创作者的职业道德与操守,这对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比起单一的软件技术课程更加有深远的影响。
(二)将“应用型”人才推向“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欧洲是世界大学的发源地, 英、法、德各国大学的历史与传统不同,但他们的目标是培养精英。其中,英国更多的是培养社会和教会的精英,法国则是培养国家的公务员精英,而德国普遍培养的是科学与行业精英。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泛娱乐的背景下,高校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建设与培养目标符合市场的需求,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越来越引起各国高校重视。中国目前高校主导应用型、应用创新型、研究型教育等,但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出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三届年会,并就中国创新人才培养发表演讲中提到:“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提供多少就业,跟大学没有直接关系......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可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我国任重道远,但作为教学单位与教育评估机构,应该给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单位搭建创新平台,关注其角色转变与发展期待,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与天赋的发挥,实现目标的知识、能力及素养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三)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与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第一,应用创新型人才,需要良好文化氛围与扎实的文化基础。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推进人文学课对影视艺术教育的渗透作用。大学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人文学科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形成思维的整体性,对学生的审美与批判意识的形成,培养宽泛广博、触类旁通、交融互补的综合思维与想像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二,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单一的考核模式不能正确评判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因此,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的考核模式至关重。第三,开拓创新实践或者在大学生创业环节,让学生从教室走进市场,在市场的实践中自我学习与调整,从而使他们明白工作的性质和所需要的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动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学生的课程自由选择,在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之余,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与兴趣,合理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修课程学习,避免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中的部分选修课成为一种摆设,学院对选修课的开设具有内部解释权等,造成学生学习被动的局面而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后果。
四、结语
影视作品以“寓教于乐”、”以文载道‘的方式传播社会伦理与价值观,通过舆论惩恶善扬,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的社会,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作为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对市场的发展与政策的解决不准,造成影视艺术人职业道德的沦陷与社会伦理与价值观的变质,影视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文明的演变,故此,影视艺术职业道德教育在影视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介入与深化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邓进.中国当代影视作品的社会负面影响[J].电影文学,2010,(第19期).
作者简介
邓进(1981-)男,湖北通山人,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动画与媒体艺术系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传播、影视文化与影视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B116)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