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蓝
1916年6月,正当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欧洲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列宁完成了一本十分重要的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下简称《帝国主义论》)。该书于1917年9月,即俄国十月革命前出版。在这本书中,列宁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无可争辩的资产阶级统计的综合材料和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的自白,来说明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前夜,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世界大战的起源和结果、世界大战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为我们认识当时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际政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今天,在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完成100周年之际,重温列宁的思想,进一步探讨帝国主义与20世纪的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帝国主义与两次世界大战
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对自19世纪中期马克思的《资本论》诞生以来,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生产领域垄断组织的发展,认为“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而“生产集中产生垄断,则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列宁概括了垄断组织的发展历史,指出“19世纪末的高涨和1900—1903年的危机。这时卡特尔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接着列宁论述了银行业的集中与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阐述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经营如何必然变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以及与金融资本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资本输出问题。列宁还通过大量实例,论述了资本家同盟瓜分世界和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并指出,如果列强的实力“由于发展不平衡、战争、崩溃等等”而发生变化,那么这种瓜分“并不排除对世界的重新瓜分”,“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即向金融资本的过渡,是同瓜分世界的斗争尖锐化联系着的”。(《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第111、112、158、165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通过上述考察,列宁指出,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他将这些重大变化概括为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同上,第176页)在依次对这五大特征做出分析之后,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同上)与此同时,列宁还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瓜分势力范围、利益和殖民地等等,除了以瓜分者的实力,也就是以整个经济、金融、军事等等的实力为根据外,不可能设想有其他的根据。而这些瓜分者的实力的变化又各不相同,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 (同上,第205页)因此,列宁认为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当非洲十分之九的面积已经被占领(到1900年时),全世界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一个垄断地占有殖民地、因而使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时代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同上,第209页)
今天,当我们考察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正是列宁高度概括的帝国主义时代的这些特征,以及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为资本主义大国的争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于帝国主义。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交战国来说,它们早在大战发生之前,就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并由此而掀起了新的海外扩张狂潮。1880—1914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家疯狂卷入对非洲的瓜分之中,并导致90%以上的非洲领土落入欧洲列强的统治之下;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和日本、美国一道,也同样狂热地在亚洲争夺领土。它们把这种对小国、弱国和前工业化国家的残酷进攻并把它们变成殖民地的帝国主义争斗,看成是为本国的福利和生存,以及在国际上权力增长而进行的斗争。当列强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它们之间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又不能用谈判来解决问题时,就会兵戎相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两个主要交战国德国和英国就是如此。后起的德国的跳跃式发展,使它将英国列入“日益衰落的国家”行列,它为英国拥有数倍于自己的殖民地而不满,认为德国不仅应该拥有一个与自己实力相称的殖民帝国,即属于自己的“阳光下的地盘”,而且要在欧洲大陆赢得无可争辩的领导地位。正是德国要成为一个帝国的野心和英国对自己帝国不断衰落的担心之间的不可调和,最终使他们以战争解决问题。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之间的一场帝国主义争霸战,这也是参战各国最终坚决走上拒和之路而一定要分出绝对胜负的根本原因。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帝国主义国家的极端形式法西斯国家来说,这种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目的更为明显。希特勒曾放言,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墨索里尼所建立的法西斯政权同样奉行帝国扩张与战争政策,他所要争夺的是世界最高统治权。日本法西斯同样如此。1937年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认为德国发动大战是正当要求,并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德国一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法西斯分子、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曾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而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关键人物、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则叫嚣:“切实拥有支那以增强国力,真正掌握东洋和平之关键,就能完成未来争霸世界的战争准备。”可以看出,希特勒以无限“生存空间”为依托的扩张野心,墨索里尼对“最高统治权”的追求,以及日本要征服亚洲最终争霸世界的目标,都是要用战争的手段与一战的获利者英、法、美等国进行全球争夺。它们的战争目的仍然是帝国主义性质。endprint
因此,列宁关于垄断是世界大战最深厚的根源这一论断,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来说,都是正确而准确的。
二、帝国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指出:“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第208页)他还进一步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生产的社会化与私有经济关系、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如果人为地拖延消灭这个外壳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烂——它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但终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灭。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证明了列宁对帝国主义所下结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那么这场大战的结果也同样证明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论断的准确性。(同上,第105页)列宁指出:“英德两个金融强盗集团争夺赃物的战争留下的几千万尸体和残废者,以及上述这两个‘和约,空前迅速地唤醒了千百万受资产阶级压迫、欺骗、愚弄的民众。于是,在战争造成的全世界的经济破坏的基础上,世界革命危机日益发展,这个危机不管会经过多么长久而艰苦的周折,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和这一革命的胜利而告终。”(同上, 第102页)。这里所说的两个“和约”,一个是指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等国于1918年3月3日签订的布列斯特条约,双方停止战争状态,但苏俄遭受割地赔款的巨大损失。1918年11月13日苏俄宣布废除该条约。另一个和约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与战败的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列宁在评价该条约时指出,这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它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人,置于奴隶地位。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使资本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加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为重要的结果之一,就是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成功。
关于十月革命的胜利原因,学术界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帝国主义的时代背景,为这场革命提供了机遇。帝国主义时代所具有的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垄断寡头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和广大民众趋于贫困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宗主国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使世界酝酿着革命。而历史则选择了沙皇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作为打碎资本主义制度的突破口。从实际情况来看,毫无疑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沙皇俄国专制制度全面崩溃的导火索。一战的爆发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诸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与沙皇制度腐朽落后之间的矛盾、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贵族与资产阶级和沙皇之间的矛盾、俄国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俄国与其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都在激化,终于造成了革命形势,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现实条件。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喊着“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要面包!”“要和平!”,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揭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这场革命犹如火山爆发,仅用了8天时间就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推翻了。然而二月革命后,人们一度期待的自由与和平并未到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不能解决人民要求的和平、土地、面包和自由,为了垄断资本的利益,为了能够在打赢战争后通过分赃得到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临时政府拒绝结束战争,拒绝把土地平分给农民,而企图复辟君主制的科尔尼洛夫叛乱及其被深受布尔什维克党影响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所粉碎,则为十月革命铺平了最后的道路。于是,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利用大战造成的各种危机,果敢地率领广大群众,举行武装起义,一举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功夺取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把19世纪的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将曾经是重要的帝国主义国家沙皇俄国变成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走上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开辟了人类历史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纪元,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十月革命的感召和鼓舞不仅引发了德国等欧洲国家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而且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最终促使中国等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进行的艰难尝试,它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为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大启示。这便是:在这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特别困难的,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国际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各国的具体情况,依靠不断的改革和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帝国主义论》对认识今天资本主义发展的启示
应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有了长足发展,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福利国家”的普遍出现。为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征收累进税和遗产税,改善了社会分配制度。又如,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力,特别是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化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使其自身也获得了更大利润。再如,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革生产关系,诸如发展股份公司,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与此同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也在发展,不断增加的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资本输出的重要载体,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有利的资源配置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国际金融交易也成为国际市场中最发达、最活跃的部分。另一方面,为适应国际垄断资本的增长和全球化的需要,资本主义加强了国际协调,不仅使全球经济得到发展,而且比较有效地调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和平相处,避免了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的危险。
当我们今天重温列宁在100年前对帝国主义作出的论断时,会感到某些论断可能不够准确,或有与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不甚相符的地方,这是不奇怪的。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只是体制,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而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其私人占有之间的根本矛盾,其维护资本利润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根本目标,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的分析,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他对资本主义国家中“金融资本对其他一切形式资本的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以及他对金融寡头统治所产生的寄生性、腐朽性的论述(《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第148、210页),已经被2008年爆发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所证实。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推动下的全球化在造就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剧。美国2011年出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和今年发生的“民主之春”运动,以及法国今年出现的“黑夜站立”运动都是证明。因此,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仍然是我们今天观察、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尹 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