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老广药 八味岭南香
《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草案)》近日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草案将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仁、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作为第一批中草药保护对象,从源头上保证优质岭南中药材的生产。这八种药材是典型的道地“广药”,化橘红道地产地化州,广陈皮道地产地新会,阳春砂仁道地产地阳春,广藿香主产地湛江,巴戟天道地产地德庆,广佛手主产地高要,何首乌主产地肇庆,沉香主产地东莞、中山、茂名等地。这些地道的岭南中草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是家喻户晓的药材。
又名海藿香,是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本草逢原》:藿香入手足太阴。芳香之气助脾醒胃,故能止呕逆,开胃进食。温中快气,去瘴气,止霍乱,治心腹痛。广藿香揉之有清淡的特异香气;正是由于广藿香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卓著,因此是中医治疗湿浊中阻、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必不可少之要药。
简称春砂或是春砂仁,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味辛、温,归脾、胃、肾三经。可行气和中,和胃醒脾,收敛止泻,理气安胎,芳香燥湿,宽胸健胃。主用于脾胃气滞或中气不足所致的多种消化道证候。春砂仁全身都是宝,叶、花、根、茎均可入药。功效有所相同,但又有所侧重。
化橘红,即化州橘红,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有『南方人参』美誉,是『中国四大南药』和『十大广药』之一。2006年,化橘红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6月,化州获授『中国化橘红之乡』称号。化橘红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疾,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除了药用外,还有化橘红饮料、饮片、保健、香料、工艺品等产品。
广陈皮,有另外一个更为熟悉的名字,就是新会陈皮,已有700 多年的种植及药用历史。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广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 至4 瓣,均以片大、色鲜、油润、质软、香气浓、味甜苦辛者为佳。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的乔木植物,在受到自然界的伤害如雷击、风折、虫蛀等,或者是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分泌出的油脂受到真菌的感染,所凝结成的分泌物就是沉香。在宋代时就已有『一两沉一两金』的说法。作为药用的沉香的功效主要是降气温中,暖肾纳气。作为食疗,沉香气香行散,降而能升具有行气温中降逆,暖肾纳气平喘的功效。
别名佛手柑,手柑,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在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后晒干或低温干燥。正品气香,味微甜后苦。宜置于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伪品气微,味微甜。性味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以果大、绿皮白肉、香气浓厚者为佳。佛手除了作药用外也是日常食用饮茶之佳品。
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何首乌具有很好的滋补肝肾以及补充精血的作用,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阴血亏损以及肝肾不健康的情况,可以将何首乌直接泡水喝,或者是和其他的药材一起搭配服用,能够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
又名『鸡肠薯』,属草科藤植物,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为『四大南药』之一,巴戟天在我国有很长的应用历史,《本草求真》记载『巴戟天,气味辛温,又能祛风除湿,故凡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之更为有益。』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能够补肾助阳、祛风除湿,有提高免疫功能,降底血压和类皮质激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