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16-09-10 07:22孟华群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桃源劳作田园

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面对西方技术社会日益暴露的种种危机,人们渴望为迷失方向的现代人寻找一条再生之路,“自然的观念”与“诗意的栖居”再度成了哲学思考的重大课题。其实,向自然去寻求精神的救赎之道,古今中外的人们一直没有放弃。法国作家卢梭在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并且集中地描写了自然风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亲自劳作,去体验自然给予他的乐趣。而早在东晋时代,中国诗人陶渊明就开始了田园的书写,被称为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那么面对现代的生存困境,我们是否可以师法古人,让陶渊明的精神再度复活?

陶渊明在回归田园时曾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我们还可以说,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往往成了囚禁自己的樊笼。“自然”是陶诗中的另一核心意象,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自由无拘,与“樊笼”相对;二是指天然如此,是一种自在的状态,是“质性”的具体表现,与“矫厉”相对。如《归去来兮辞》序:“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陶渊明的“自然”的特质有两个方面——自由、率真。特别是率真,正是陶渊明与其他山水田园诗人最大的不同。其他山水田园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观赏与被观赏的关系。他们像一群偶然到来的游客,置身于大自然中时,只是为了进行美的欣赏,并没有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陶渊明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为了写诗才身居田园体验生活,他归耕田园是生活的需要。因此,陶渊明并不是把自然当作观赏的对象,而是生活在其中,把自己完全融入了田园生活里。这种“融入”,让他的劳作带有了诗意,而这种诗意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臆想,而是亲身实践者的切实感受。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陶渊明与梭罗在作品中所写的近似的劳作和相近的感受。两人都写到了种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描写了他种豆的场景和在劳作中得到的精神愉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同样,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种豆”一章也多次描写从劳作中获得的精神的愉悦感:“我爱上了我的一行行的豆子……它们使我爱上了我的土地……我珍爱它们,我为它们松土锄草,从早到晚照管它们;这算是我一天的工作。”在精心照料下,“那些豆子很快乐地回到了我培育它们的野生的原始状态去。而我的锄头就给它们高唱了牧歌”。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和自由自在的心态,对自己、对未来都有一种希望和自信。这种对未来的自信和精神的满足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与他们同时代的人都迷失在所谓的功名利禄中。社会是一个名利场,很少有人看透,幸运的是,陶渊明和梭罗做到了。因而,他们呼吁人们放弃或减少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呼吁人们回到一种简单质朴的状态,以此来避免人的异化,保全人的本性。他们相信,回归自然,实践简朴的生活,就有可能回归人的本性。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他把……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回归自然”的口号,主要是反对、厌恶社会现实,追求精神解放与自由。正是现实社会的黑暗,才引发了“回归”的寻梦。很多人选择回归自然,因为自然就像人类的母亲一样。回归自然,即是回归母亲的怀抱,这一点也能给予现代社会一些新的启示。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哪个人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当一个人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人们要么积极努力地改变环境以实现自身的意愿,要么选择逃避,以求得到心灵的解脱和安慰。就逃避者而言,自然就是一个“温馨”的港湾。

题目

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生存的压力常常会感到茫然无措。出路在何方?有人说可以让陶渊明复活,让我们从“自然”中去汲取精神力量。

请结合所学的陶渊明的诗文,谈谈你所认识的陶渊明的自然。不少于800字。

标杆作文

醉在桃源

◆文/张宸已[苏州中学高二]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以笔墨为杯、桃源为酒的五柳先生在青史上留下的每一笔都是佳酿。

自然是一壶勾人心魄的美酒,美酒人喉,仿若能抛却这世间的纷纷扰扰、愁绪万千;自然是一个愉悦身心的田园,田园人眼,仿若能忘记这现实的钩心斗角、世態炎凉。他心甘情愿地归隐田园,自斟自饮、自娱自醉。政治黑暗、王朝覆灭带来的伤痛在悠然南山下治愈,委曲求全、民生多艰带来的忧虑在荷锄耕豆里消减。“采菊东篱下”使他挣脱官场的樊笼,不必为五斗米折腰,不必“违己”学“纡辔”,终于能让他听从本心,朝夕躬耕。正如他挚爱的酒使他摆脱名节的困扰,直抒胸臆写下《饮酒》。他醉于自然正如醉于酒,归去来兮忘掉枷锁获得自由。

然而他真的在这自然酿成的酒中沉醉忘忧了吗?未必。真性情如他,在观景后写下的《饮酒》中表达着人若幽兰却无清风尽其才的惆怅:“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那田园酿成的酒中饱含着无奈。作为一名东晋士人,自幼的儒道修习、“六经”研读,早就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烙在他灵魂深处,醉情于山水使他独善其身,却从另一个角度时时提醒着他兼济天下的壮志难酬。辞官回故里八年他却依旧会察觉这酒的苦涩,“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他渴望自然能让他忘记人世丑态,也渴望在这田园里重温鸡犬相闻、安居乐业的人生理想。

自然似乎冥冥中更成了他追寻理想的方式。他日复一日地沉醉于山水构想桃源,在他眼中,醉反倒更能清醒地看着世事更迭,寻找实现壮志的途径,“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他看着身边风景,畅想一群百姓在桃花源中避战而居,平安喜乐常在。在他的田园里,他看过太多的风景,终其一生都在找寻这样的理想国,这是他能给出的对于芸芸众生如何追求幸福的最好答案。他在日常耕读的描绘中暗写平淡的幸福,他在对景的抒怀中发出回归本性的召唤。他品尝这壶有过宽慰有过苦涩的桃源酒,并把避世而居作为一个问心无愧的答案教给苦苦挣扎追求幸福的太多人。

“身在桃源隐,心怀天下先。”他做到了,那一片田园今日犹见,那一缕酒香绵延至今。我私心想改改《五柳先生传》中的叙述: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却在青史长存;性嗜桃源,寻觅不能得而今人寻得。

名师点评

陶渊明若只是躬耕,那他就与农夫无异。因其诗作,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窥见其内心:他的田园优美风景后有社会阴暗的底色,躬耕劳作欢娱后有官场羁绊的暗影。作者正是看到了这样一个复杂的五柳先生,看到了他醉醒之间的对立统一,这才是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陶渊明。

(孟华群)

何处不武陵

——我看陶渊明的自然

◆文/王智翔[苏州中学高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确乎是文人墨客们所向往的逍遥境界。也许是因为“自然”这个词中,蕴含着高山、深谷、海洋、河流、森林、草原、田园,又或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浪漫诗意。

然而生活里并非一切都能如愿以偿,即便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也不免“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心为形役”数载。于是在仕途不顺辞官归乡时,他以篇篇詩文来慰藉那颗失落忧愁的心。自然,对于陶渊明,更像是一片求而不可得的圣土,如同人们常说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而真正能够毅然决然地背上行囊的最终又有几人?其实,我们只是厌倦了单调,想要寻找片刻的逃离,哪怕只有一瞬。正如朱自清一般,从煤屑路走来,在那静谧荷塘的月光下,寻得真正渴望的片刻的自由,又循着煤屑路回去。

那个不复得路的武陵人,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他误人桃花源,欣赏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胜景,感受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恬静安然。既已误入,不如静赏。可他却选择了离去,选择了带人来寻,终究迷失。桃花源象征了陶渊明心中的那片自然,他在那里可以一生平凡,春种秋收,默默地做一个隐士。也许是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的现实所迫,也许是因不甘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等同于一个纯粹的农夫,他耕作着自然,同时又书写着自然。

现实世界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没有完全随性的潇洒自由。绝大多数人最终选择的,往往不是做一个不立言不留名、抛弃尘俗的山问隐士,而是做一个叶公好龙般向往隐者生活的尘俗之人。我想,陶渊明的自然,并不是一定要置身于青山碧水、田园农具之中,而是在平庸世俗的现实生活中,选择一种诗意的心态。

所以,太美的地方不要去,武陵胜景、浩渺烟波、竹西佳处,全都不要寻,放在心里就好。也许火树银花,到头来不过苍松古柏一株;姹紫嫣红,不过寻常巷陌一隅;天涯海角,不过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骗走了无数海枯石烂的誓言。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武陵人是幸运的,谁知那让他魂牵梦萦的人间仙境,会不会只是荒山野岭中的一个渔村呢?

明白了这一点,只要拥有自由而又诗意的心态,人间处处皆可为“桃花源”!

名师点评

陶渊明的自然,是他回归的田园,但又不仅仅是一块耕作的地方,因为那里是他心灵的家园。武陵渔人的“为外人道”,已经是不守信;带人复寻,那只能是胶柱鼓瑟。没有相应的心境,寻得也是枉然。可以想见,以陶渊明回归后的心境,他即使如嵇康般打铁或庄子般垂钓,也能达到他所追求的境界。作者对世俗凡夫的针砭,不知能否惊醒一些人?(孟华群)

猜你喜欢
桃源劳作田园
致敬爱的祖母
陶情偶寄
花都春行
春暖劳作花相伴
罗圹增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阅读理解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