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
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与脱落与人的气血盛衰密切相关。《黄帝内经》建议“一日三篦,发须稠密”。多梳头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牢固发根。此外,梳头对有关经脉穴位和五脏六腑是良好的刺激,能使经络畅达,对于头痛、神经衰弱、失眠等可起到缓解作用。
现代脑力劳动者常常苦于用脑过度导致脱发,其实,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饱受脱发之苦。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一度脱发,受名医指点后坚持早晚梳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不久就治好了脱发。慈禧太后也深知梳头有益养生,她每日命太监梳头百遍,早起和临睡都要梳头,故年过七旬仍青丝满头。
古人对梳子的材质也大有讲究,金、银、玉石、象牙、犀角、玳瑁,以及各种名贵木材都可以做梳子,功效各有不同。《本草纲目》中推荐了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的黄杨木梳,认为其“可清热、利湿、解毒”。过去宫廷贵妇常用天然犀牛角制成的“犀梳”梳头和做装饰,犀角清热解毒,善清血热,可以治疗热病头痛,火炽神昏,是珍贵的药材。民间用牛羊角制成的梳子,也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牛羊角去垢而不沾,温润而不挂发,同时牛羊角本来也是具有凉血、息风、镇静作用的中药,还可消炎镇痛,治疗头痛、热毒,还能去屑护发,治疗失眠。
(选自《国学》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