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
在新时代的消费者群体面前,还存在“执子之手”“海枯石烂”吗?
以前人手一部诺基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这个品牌“忠诚”,而是因为它“可爱”。当有手机比它更可爱时,所有人都一起跟它大声说“拜拜”。
新消费时代,一切都需要重新想象。
悬案一顾客还是不是上帝?
【案情】
1975年的某一天,一位顾客冲进美国阿拉斯加诺德斯特龙一家店铺,甩给店员一条破损的轮胎,要求退货。
诺德斯特龙高层最后为这位轮胎哥专门进了一条新轮胎。
没错,顾客就是上帝,这是企业的圣经。
但是,今天世道变了。
看看现在的消费者:你打折,把他们吸引过来,对手来个折上折,他们马上转身离开;你耗尽心力开发个新产品,他们却跑去买山寨货。
【疑点】
1.顾客变了?
2.哪些顾客才是上帝?
3.怎样伺候作为上帝的顾客?
【分析】
“80后”“90后”年轻人,习惯朝三暮四,你很难保证留住他们很久。
面对窘境,作为企业,不得不重新盘算:上帝一定是对的,但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是对的。所以,顾客不一定是上帝。
那些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超过我们服务价值的顾客,才是我们真正的上帝。于是,我们就不得不重视一个概念:真正上帝的终身价值。
怎么才能获得他们的终身价值?
了解他们的动态,进行跟踪服务。大数据时代,一切数据的收集都显得轻而易举。
悬案二大众传播是怎么沦陷的?
【案情】
在2013年央视广告招标中,药企不见了踪影。不单单是电视广告、纸媒广告,甚至门户网站广告都在衰落。可见企业对广告投放热情减弱的现状。
不是企业不愿意投广告,而是现在相信广告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在央视上打一个广告,可以成为全国人民的口头禅,“全心全意小天鹅”啊,“今年过节不收礼”啊。现在呢?人们看到关于某个企业的正面报道,都会质疑:这不会是自我炒作吧?
是啊,凭什么相信你?“80后”“90后”连父母老师的话都不想听。
【疑点】
1.广告是如何沦陷的?
2.受众去哪儿了?
3.没有广告,怎么营销?
【分析】
只要看看媒体的发展就可以发现,受众的圈子在一点点缩小,权威在消解。
随着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人们更愿意相信身边的人,圈子应运而生。
今天,人们更加相信“圈内人”的话,他们以群体或者社区的方式存在,有相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语言。
企业需要更多思考未来客户群存在的方式,然后,适应这种部落式的品牌传播方式,变全面撒网式的传播为圈子传播。而实现圈子传播的前提是,先有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建立一个企业与受众都可以接受的价值观和利益点。
【案情】
在2013年央视广告招标中,药企不见了踪影。不单单是电视广告、纸媒广告,甚至门户网站广告都在衰落。可见企业对广告投放热情减弱的现状。
不是企业不愿意投广告,而是现在相信广告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在央视上打一个广告,可以成为全国人民的口头禅,“全心全意小天鹅”啊,“今年过节不收礼”啊。现在呢?人们看到关于某个企业的正面报道,都会质疑:这不会是自我炒作吧?
是啊,凭什么相信你?“80后”“90后”连父母老师的话都不想听。
【疑点】
1.广告是如何沦陷的?
2.受众去哪儿了?
3.没有广告,怎么营销?
【分析】
只要看看媒体的发展就可以发现,受众的圈子在一点点缩小,权威在消解。
随着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人们更愿意相信身边的人,圈子应运而生。
今天,人们更加相信“圈内人”的话,他们以群体或者社区的方式存在,有相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语言。
企业需要更多思考未来客户群存在的方式,然后,适应这种部落式的品牌传播方式,变全面撒网式的传播为圈子传播。而实现圈子传播的前提是,先有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建立一个企业与受众都可以接受的价值观和利益点。
【案情】
有个网络段子很有趣: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无法上头条……
这阐明一个道理:就连“无法上头条”也能成为头条,上头条真的很容易,难的是下一秒你还在头条上。
“上过头条就死”和“死在头条上”成为越来越频繁发生的故事。
头条的价值正越来越小,这无疑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年代。对于消费者而言,你要靠什么来争取他们心目中的“终身成就奖”?
【疑点】
1.头条怎么死的?
2.上头条,凭什么?
3.坐稳头条,凭什么?
【分析】
谁新鲜,我跟谁,是新人类的处事原则。头条之所以不再是头条,是因为头条老了,头条是老死的。想要不老,必须铆足精神,跟上新人类的脚步,不然没人顶你,很快就沉下去了。
那是2010年,在风靡大街小巷的“凡客体”映衬下,凡客抵达最辉煌的时刻:销售额20亿元。但2012年,电商进入寒冬,庞大的库存沉重地打击着凡客。凡客不但没有跟上新消费人群的脚步,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经营逻辑,丧失最初的模式,向另一个方向跑了,结果一败涂地。
保持个性,自成逻辑,才是稳住头条的制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