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更爱现实中的自己

2016-09-10 07:22
检察风云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亮网游内心

五月,春末夏初,是个拥有盎然生机又充满热情的月份。其中有个特别的日子值得我们关注,“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寓意“我爱我”。走在明艳动人的青春路上,大学生们偶尔会沉溺于某一个谜团,而忘记了心底那个可爱的自己。

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现有的网迷中,60%以上是大学生,在此当中10%的大学生有网络综合征的倾向。结合之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全国13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瘾问题情况堪忧,而在大学生中断学业的调查报告中,有80%的大学生中断学业的原因就是网瘾。那么,大学生沉溺网络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心理动因?

网游,成就想象中的完美自我

小亮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因为上学期的成绩纷纷亮起红灯,辅导员要求他必须去做心理咨询。小亮介绍完自己就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直到说起兴趣爱好的话题,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热情活跃,开始讲述起他的网游世界。

大约半年前,小亮开始玩一款手机网游,他水平不错,现在已经是游戏里的资深玩家,某个部落的大BOSS,有顶级的装备,和近千可指挥的部下。他在游戏中的名字是“上帝”。小亮很骄傲地告诉我:“只要我想,现在马上就能发动两个部落的战争,并且,必赢!”自信满满的眼睛里光彩熠熠。认真地听完他的梦幻网游故事,我对他说:“先感谢你告诉我这么有趣的一个世界,我也能理解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这款网络游戏,哪怕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也很难以割舍。”小亮很好奇地问:“你真的理解我为什么爱上网游,不劝我戒了它吗?”“其实咨询是帮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和探索自己,在这款游戏里你体验到了现实生活中想要的感觉,比如被别人认可、作为一个‘成功人士’的满足感等等,这些感觉对你来说那么重要,以至于你宁愿暂时想在这个梦幻的世界里多待一会,不愿出来。”小亮听了愣了会儿,小声说:“是的,我知道网络是假的,可是我舍不得游戏里那么厉害的‘我’。”

其实,对于小亮来说,网游最大的吸引力是满足人们内心对认同感和成就感的需求。然而网络的虚拟性,让这些看似拥有的成功像五彩的泡泡,越吹越大,大到自己明知道是梦幻泡影却不敢,也不舍得去戳破。

大学生一般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处于青春期的尾巴,从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来看,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人格发展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主要发展的任务以及实现该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危机。

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大学生自我感觉与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即为同一性。大学阶段,学生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时,需要重新建立对自我的认识和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很多沉溺网络游戏的大学生跟小亮有一样的困惑,他们都在探寻一个答案,即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而青春期对“自我是完美的,无所不能的”这种期待又尤为强烈。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时期是对自我认识以及他人对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一个是三岁左右,通过行为上的逐渐自主可控来向外界证明我可以;另一个就是青春期,通过思想的独立以及在群体中他人的认可来证明我是很棒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这个“预备”社会中,很可能会受到阻碍和挫折。如果不能在现实的同伴群体中得到认可,建立起内心渴望的成就感,就会感到失望和沮丧。同时虚拟的网络使快速地聚拢一群伙伴变得容易,通过共同做任务、组团打装备、升级等团体活动,一些大学生能得到符合内心期待的认同与赞扬,内心也会产生夸大的自我满足感。

不过,网络中的成就感看来是帮助某些大学生完成了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但是这些感觉产生于网络的想象之中,无法落回现实,而这群需要在网络中寻求认同与慰藉的学生,对打击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又较弱,更不愿意打破这么美好的梦境。

经过深入沟通,我们发现这些大孩子大多知道网络的利与弊,但要他们彻底地放弃又很难。因此,这个问题解决的前提是,老师、家长、学生都要看到大学生沉溺网游背后的心理需求。然后,老师可以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很多不同的呈现自己的方式和渠道,比如体育竞技、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等等,让学生能够逐渐在真实的校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同伴的认可,体验到真实的存在感。另外家长此时对孩子的关注也很重要,这时候的孩子就像一只刚刚羽翼丰满的小鸟,要鼓励他多去尝试不同的兴趣,同时又要做好准备,万一他首次飞行不顺畅,就要及时提供安全的港湾。学生自己的意志力则是面对戒断网游最重要的部分,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对生活的自控力,在痛苦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选择和努力,逐渐提升自我的效能感。

压抑爆发,后青春期的对抗

在我国,进入大学前的教育基本都以考入理想大学为目标,所以一切会影响学业的不利因素都要压制,网游更是重点被压制对象。高中的课业压力、学校的升学任务、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所有这一切都压在孩子身上,孩子偏偏又没有转移和发泄的出口。所以当这些孩子身上的压制力道一朝消失,他们想要自由和玩乐的天性便会悉数爆发,并以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进入大学前所承受的一切压制的对抗。

阿哲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成绩优异的他考入理想的大学后,开始了疯狂上网的生活,只要是在网上,怎么玩都行。父母知道后,好说歹说都没用,父母就纳闷了,这孩子怎么突然间就性情大变了呢?

我了解了一番阿哲的过去,发现他之前一直处于比较听话且成绩良好的状态,然而他现在就是喜欢跟父母较劲、对着干。于是我问他:“我感觉你好像是故意这么做的,愿意跟我讲讲你心里的想法吗?”他气呼呼地告诉我,自己之前所有的好都是父母要求的,他们只看得到成绩,却根本不在乎他。“现在上了大学,我就把这个好的大学给他们,我要做所有他们不允许的事情,之前不许我上网,我现在偏偏要上,而且是天天上网。”说完这话,阿哲的样子仿佛吐出了一口恶气。

通过阿哲的例子不难看出,他的疯狂上网只是在表达对父母的反抗,在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敏感,尤其是师长眼里的好孩子、乖孩子,进入大学后更容易出现沉溺网络的现象。很多时候他们的顺从、听话只是表象,并在自我的发展中令他们产生混淆,认为这些只是别人的要求,而不是真实的“我”。

遇到这类情况时,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自我认识的统合,在极度听话和极度叛逆之间找到属于这些孩子的平衡。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不论之前的努力学习,远离网络,还是现在的适度上网,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当他们能够意识到参与这些过程的都是不同阶段的自己时,这样自我发展的连续性便建立起来了,自然不需要用这样极端分裂的方式来反抗父母,证明自己。

手机上网,时间都去哪儿了

晓霞是大三的学生,准备考研究生,正在备考中,时间本来已经很紧张了,可是每天效率特别低。总是人坐在书桌前,看会儿书就拿出手机刷一下,不知不觉,一晃一下午过去了,书倒是没看几页。为此,她很懊恼。晓霞说:“有时候真是恨自己怎么这么没有自控力啊,真想把手机扔了,但又做不到,可是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复习了怎么办呢?”

晓霞的情况在大学生中绝对不是少数。现在各大高校几乎都有无线网络,大学生人人一台甚至多台手机,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来讲实在便利,几乎随时随地想上就上。上课时候拿出来,发个微信,自习时候没意思看看微博,去吃饭时拍照发朋友圈等等。曾有实验数据显示,现代的大学生只要离开手机三小时焦虑指数明显上升。手机不在手里,心里就空落落的,也没什么重要事情,但就是不能不去网上刷刷看看。

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只是在大学生中更为突出。首先,部分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制,过于散漫,总是觉得反正只要期末考试通过,上不上课用不用心,没什么要紧,上课还不如用手机上网来的有意思呢。其次,如今大学生对于网络社交的需求普遍强于现实中的交流需求。同一班级的同学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连结,通过查看朋友圈或者动态,点赞留言来表达关注。这样的网络社交看起来很亲近和广泛,但内心真正的连结感却被削弱了很多,或者说这种看似近实则远的状态是现代大学生们更喜欢和更适应的。

无疑,网络已经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存在,它便利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大波诱惑。网络为何会诱惑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沉溺其中,甚至演化成一种心理问题?我们要视不同情况而定,挖掘其沉溺背后的内心需求,进而看到这些大孩子们成长中的渴望、期待以及困惑、无助——可能是被认可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也可能是始终求而不得下的报复心理,又或者是缺失未来目标的空虚和惶惑……我们要做,也能做的只有去正视这些形形色色的心理需求,探寻合适的解决之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戒除网瘾,让这些大孩子走出各自的虚拟世界,多感受一分线下的美好,并与现实世界做一个“和解”。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猜你喜欢
小亮网游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亲子协力击败网游成瘾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网游青少年媒介形象研究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