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满正能量的五四奖章

2016-09-10 07:22梁伟
中华儿女 2016年10期
关键词:鼠标大赛技能

梁伟

她,在遭受家庭变故之后,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照顾中风偏瘫在床的父亲;用微笑诠释了什么是生活,用坦然注解了什么是孝道。她就是“背”着爸爸上学的陈春林。

他,深知技能强国的重要性,为了练好焊接,手臂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烫疤,终于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夺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枚金牌。他就是“最美青工”曾正超。

她,罹患先天性小儿脑瘫,一级残疾,脖颈以下严重瘫痪,但她却用不屈的斗志和聪颖的智慧同命运抗争,用坚韧的下巴点击鼠标,用诗歌书写亮丽人生。她叫王雅静。

陈春林、曾正超、王雅静,他们都是“90后”,用爱谱写生命的赞歌,用心传递最原始的感动,用情凝聚起无穷的力量,他们身上闪耀着青年人最耀眼的光芒。

2016年5月4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陈春林等27名青年第二十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有梦的青春,无怨!奋斗的青春,无悔!无怨无悔,青春永在

陈春林 带上父亲一起上学

参加“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颁奖活动,是陈春林第三次进京。第一次是学联大会,作为广西的特邀代表,那一次的她心情格外激动;第二次是作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在京期间她还参观了清华和北大,可以说收获颇大;这一次,她更是满怀期待。

陈春林说:“能获得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其实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必须更加努力。”

其实对于陈春林来说,她已经很努力了,同龄人在操场上进行课外活动时,她要陪着爸爸做康复运动;当同学们在家休息放松时,她要承担起所有家务活;当许多同学进入梦乡时,她正抓紧一分一秒挑灯夜读……

1997年,陈春林出生于广西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的一个普通家庭。9岁那年,母亲因突发脑溢血猝然离世,父亲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让人意外的是2010年,她的父亲陈世日在打工时,突发脑梗塞,导致瘫痪在床。父亲病倒意味着全家的顶梁柱倒了,治病需要钱,陈春林和弟弟读书生活也需要钱。万般无奈之下,姐弟俩只能挥泪告别校园,休学回家照顾病重的父亲。

因为经济压力,陈春林不得不放弃父亲在广州的治疗,带着父亲回到广西老家居住。虽然生活充满磨难,但陈春林的眼泪从来不会让父亲和弟弟看见,她带给家人的,永远是灿烂的笑容和满满的正能量。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必须选择坚强,父亲才有康复的希望。在父亲离开广州初期,带回老家的是万念俱灰的消极情绪。

陈世日说:“那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哭,哭自己的不幸运,也觉得对不起他们两姐弟,那么小就自立了,就要挑起重担了。”那时候的陈世日感觉很迷茫,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爸爸在,家就在!妈妈去世后,您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现在您病倒了,我无论如何也要照顾好您,支撑好整个家。只要爸爸能重新站起来,无论做什么我都愿意!”陈春林的一番话,让父亲感动不已,也让他有了站起来的信心。

为了让父亲能尽快康复,陈春林每天都要给父亲拍打全身,搀扶父亲做四肢的屈伸动作,有时一按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来手酸得抬不起来,即使累得满头大汗,她也从不喊声累,日复一日咬牙坚持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经过康复训练,他可以倚靠床沿、门板、墙壁和拐杖等,每天试走四至五次,一次能走上半小时。

看着父亲身体好转,陈春林打心底里感到开心,每当父亲休息的时候,她就开始学习,每晚都仍坚持学到深夜。让人高兴的是,学校得知陈春林的情况后,决定对她特殊照顾,让她重新入学那一刻,从不为困难、挫折掉眼泪的她,忍不住扑到老师怀里嚎啕大哭。

接下来陈春林的生活都是这样的,每天清晨同宿舍的同学还没有起床,她已经在赶去医院的路上,因为要照顾父亲起床洗漱,还要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搓背按摩,安顿好父亲后自己再回校吃饭,中午是这样、晚上还是如此。

看着陈春林如此辛苦,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父亲搬出医院,搬进了学校安排的小房间。陈春林再也不用在医院和学校两头来回奔波,算是有了一个新“家”,每天放学回到“家”,她就开始淘米、洗菜、烧水,打来热水,给父亲擦洗身子、按摩穴位。等饭煮好了,一口一口地喂给父亲吃。等父亲躺下的时候,她打开课本,开始温习当天的功课……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陈春林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年级前列。

2014年,陈春林以七科全A+的优异成绩被贺州市重点中学——贺州高中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她还来不及为自己高兴就陷入了困扰之中:“來到贺州高中,家里病情刚有好转的父亲怎么办”?幸运的是,在得知陈春林的情况后,贺州高中对这位善良坚强的孩子给予了特别照顾:高中三年,学杂费用全免,还将得到一定的生活补助。最让陈春林开心的还是学校在校内特别提供一个宿舍间,让她可以继续带上父亲一起上学。

如今,读高二的陈春林有着自己的目标,她希望将来能够到北京来上大学,攻读生命科学专业。陈春林说:“在爸爸没有康复之前,无论去哪儿读书,我都会带着他!”

曾正超 世界技能大赛“首金”得主

对于曾正超来说,北京并不陌生,因为比赛前的培训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这一次能获得“五四青年奖章”,曾正超非常激动,他说:“表彰的这几天里我认识了很多各个行业里的优秀青年代表,听了其他代表的事迹后,备受鼓舞,我感觉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人生起点,都可以依靠脚踏实地和辛勤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1995年,曾正超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没有给我家财万贯,但却教会我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道理”。

读中学的时候,曾正超成绩一般,一心想从事体育,然而班主任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正超,你身体不错又能吃苦,不如去学电焊,别小看电焊工,技术含量很高,毕业了也吃香,不一定非得考大学”。

就这样,一门心思想为父母分担家庭重任的他2011年走进了攀枝花市技师学校。作为焊接专业的学生,曾正超的特点就是身体好、能吃苦。而被选拔为备战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可以说是曾正超人生的转折点,那时候他刚进技校一个多月,几乎没有电焊基础,焊出的焊缝很难看,但教练发现,这个不爱说话的男孩有着自己的倔强。

当时师傅周树春带着从三个年级挑选出来的40多个尖子生,在这批学生中,曾正超显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却是最用心的,当别人休息或玩手机的时候,曾正超始终坚持训练,焊接的火候全掌握在手上,不仅要求手臂有力,还要求关节灵活,干活既准又稳。为了练稳,曾正超特意将一块砖或一块铁吊在手腕下。

整個焊接过程毫秒之间就可能留有遗憾。为了学好焊接技术,除了要经得住理论学习的枯燥,更重要的是还得经得住焊接过程中焊花灼烫的痛苦。“再痛也要忍住,因为在焊接的时候手抖一下,就可能影响焊接质量。”卷起衣袖,你能看到曾正超手臂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烫疤,这些疤痕,都是焊花飞溅灼烫留下的。每一道疤痕,都是曾正超从一个年轻技工蜕变为焊接能手的印记和证明。

就这样,曾正超成为那批学生中最厉害的一个。虽然首次冲击世界技能大赛,因经验不足,止步于全国十强,但是他并没有气馁,毕竟自己还这么年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6月,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曾正超代表四川省参加,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国家集训队。

在集训期间,教练老师和选手们吃住在一起。每天,选手6:30起床,6:30到8:00会进行40分钟以上的体能训练,8:00开始焊接技能训练,基本每天都要训练到晚上十一二点,每天在技能上的训练不会少于12小时。集训期间没有节假日,焊接技能训练按照大赛的要求进行,大赛要求4个模块:单件焊接、低碳钢压力容器、铝合金结构件和不锈钢结构件4个模块。每个模块都会分不同的选择项,大赛时每个选手会从中抽取一个进行作业。但是准备时必须每个项目都要准备到,所以训练的任务非常繁重。

就这样,2015年8月,19岁的曾正超代表中国产业工人,远赴巴西圣保罗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比赛。大赛要求选手在4天18个小时内完成4个模块的焊接。完成低碳钢压力容器模块焊接时,曾正超先识图,然后像玩拼图一样,把几十块拆分好的零部件拼在一起,再用电焊“缝合”起来。完工后,工作人员朝容器里充水,不断加大水压,压强越来越大,钢板肿胀得像个篮球,而焊缝纹丝不动,没有爆裂。

经检测,曾正超的焊接缝隙没有气孔、夹渣,全部熔合。最终,评委亮分:89.6分!曾正超技压群雄,赢得焊接项目金牌。根据成绩宣布的先后顺序,他获得的这枚金牌成为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首金”。经人社部推荐,曾正超还获得了中国团唯一一个“国家最佳运动员奖”。

“荣誉属于过去,我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助教,接好这根接力棒,带着师弟们能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拿到金牌,继续为国争光,让焊花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曾正超说。

王雅静 “用下巴打字”的青春诗人

16年前,王雅静来过北京,那时候就是为了治病,在偌大的京城,她是那般渺小。16年后再来北京,她已经成长为大家口中身残志坚、聪颖智慧的创作型诗人。

对于自己获奖,她说:“得到这个殊荣,就好像特别平凡的人得到辉煌照耀一般,感觉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要去弥补,特别感谢大家的帮助。”

王雅静有一首题为《还回来的我》的诗,里面写着“一个梦/把我借走/一个黎明/又把我还了回来……/被还回来的我/将继续爱的主题/用目光的钥匙/打开时间的锁/去吧/前方辽阔/放开一切羁绊/不管我是崭新的/还是陈旧的/都要像随风的羽毛”。很多人能感受到,她是一个追梦女孩,也有自己的梦想,虽然由于身体的原因,陷于很多的现实羁绊,但是她依然有超越一切羁绊、走向前方辽阔的自由和洒脱。

由于早产,在她一岁的时候被确诊为痉挛型脑瘫,除脖颈以下严重瘫痪外,她的四肢和脸部经常不受控制的抽搐抖动,只能整日整夜的被捆绑在椅子和床上。

由于身体不便,王雅静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进入学校上学。妈妈就成为了她的老师,6岁时,聪明的她已经能认上千个汉字。慢慢地,她在文字上的天赋被开发了出来,开始对那些美丽的文字入了迷。

2008年,作为生日礼物,外婆给王雅静买了台电脑。此时,身体机能的退化让她不能用手打字。起初,她用脸挪动鼠标,用舌头双击鼠标。后来,她开始把下巴压在一只鼠标上,气管抵着电脑桌,借助脖子的力量,操纵着鼠标的左右键和屏幕中的光标。日积月累的摩擦已把红色的鼠标磨掉了颜色,下巴与鼠标的接触部分也变成了白色,自己的下巴经常被鼠标缝隙夹得破皮,鼠标更是换了一个又一个。经过半年多的练习,王雅静终于练成了“用下巴打字”。

就是用这种方式,王雅静以每天创作一到两篇的速度,在QQ空间上更新自己创作的诗句。如今,她已经创作4000多首诗歌,其中有多首公开发表。2012年8月,王雅静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路过心的风景》;2015年3月,她发表中篇童话小说《她是阿莉尔》,当期《童话世界》的封面就是编辑部根据她的小说主人公阿莉尔所绘就的动漫形象。

虽然生活很是艰辛,但是王雅静一直很快乐,“我知道,坚持梦想是很难的,可是如果青春还在的时候,梦想就已经不在了,那是很悲哀的。我喜欢写作,写作不是讨好别人或者讨好自己,写作是一种自然的事,是心底的渴望,我逃不了自己心底的渴望。”

曾经,她没有朋友,经常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我疗伤。对友情的极度渴望,让王雅静通过创作塑造了“阿莉尔”这个卡通形象,“他是温暖的,符合我对朋友的所有幻想。”2015年3月,她发表了中篇童话小说《她是阿莉尔》,“我是通过这个朋友走出自怜自爱的阴影,变成现在阳光爱笑的自己,我也愿意让‘阿莉尔’感染更多的人。”

如今,坐在电脑前的王雅静熟练地用下巴一一点开QQ、信箱、微信等,里面的朋友人数将近800人,而这些都是她联系较为密切的,其实她的朋友圈或许比她自己看到的还要大。

王雅静说:“朋友圈中有很多困惑的人,每当这个时候她会扮演最好的倾听者和安慰者。我知道我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是我愿意去分享他们的苦恼。当他们因为苦恼而想要放弃生命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一股阻拦的力量,因为我知道一切事情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改变,生命是珍贵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

2012年之后,坐在轮椅上的王雅静走进青少年,举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事迹报告会。因为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的人,每一场报告会,她都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心血。一万两千多字的演讲稿,是她用下巴一个一个地敲击键盘写成的,并且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为准时参加报告会,她需要提前三个小时起床,由父亲把她从六楼背到一楼,而后再用绳子绑在座椅上;每次她都会在观众到来前来到场地熟悉环境,为了刺激神经,软化血管,减缓肌肉痉挛,每次登台演讲前,她都会强忍着喝些白酒。

几年来,她做了40多场报告会,听众累计超万人。她的每以场演讲都会被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打断,许多同龄人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她的坚强与不屈,激励广大青少年勇于担当、敢于追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现在,有很多人都问王雅静:正能量到底是什么?正能量到底怎么样去传播?她说:“我不会说什么大道理,我会说,正能量就是一个微笑,善意的微笑,在任何愁苦面前,只要用微笑去陪伴朋友,便是最大的安慰。”

责任编辑 余玮

猜你喜欢
鼠标大赛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拼技能,享丰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鼠标折叠笔
45岁的鼠标
超能力鼠标
鼠标也可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