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种技法,成就精彩文章

2016-09-10 07:22程功
课外语文·中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面对现实行文袁隆平

程功

技法一:总分行文法

【精巧故事】

袁隆平妙答解尴尬

一次,袁隆平率领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访问美国,到达洛杉矶走下飞机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微笑着迎了上来,把副研究员陈一吾当成袁隆平,紧紧握住他的手,又是拥抱,又是贴脸,这时陈一吾很不好意思,连忙介绍说:“威尔其先生,这位才是首席专家袁隆平,我们都是他的助手。”威尔其很尴尬,马上握住袁隆平的手,拥抱良久,以表歉意。

袁隆平微笑地说:“威尔其先生,感谢您的热情迎接,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连许多中国人都会把我认错,更别说美国人了。我只是一个和水稻有点缘分的人,长年在田间实验,所以浑身上下都染上了不少中国农民的色调。”袁隆平一边说,一边向两名同伴摊手道:“他们都知道,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说这多有趣?”此话一出,立即化解了全场尴尬的气氛。

[妙点]

袁隆平的话就是采用了总分行文法。“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句总领下文内容,接着分析问题,说明原因;最后总结归纳,用反问来说明不但可以理解,而且还很有趣。

【技巧解析】

总分行文法,一般包括“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个部分,这类文章往往在引论中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在主体部分进行分析论证,结尾部分为归纳总结。运用总分行文法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发展规律,也能够使文章结构严谨,论证充分、缜密,深受同学们的青睐。

总分行文法,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一、“总—分—总”式

这是最完整、最常见的总分行文法的基本形式。可按照“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归纳论点”的思路组织材料。比如习作《那时,那成功》,作者在第一段提出“我们在独立发展的同时也要懂得包容与接纳,这样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了”的观点,接着分别用林书豪、杨丽萍和日本等三个事例来论证,既摆事实,也讲道理,最后总结归纳“那时,那成功必然包含有你的独立与一份包容”,呼应开头,点题总结。

二、“总—分”式

“总—分”式的特点是将结论部分省略。在引论中提出论点之后,或分若干论点阐述证明,它常常在分述的部分进行小结;或分举若干论据进行分析。比如习作《协作铸造辉煌》,开头用帆与船、弓与箭的关系铺陈引出论点:“协作铸造辉煌”,然后分别用“协作让国家兴旺”“协作让科学璀璨”“协作让地球变小”和“协作让梦想高飞”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论证,由于论据充分,分析到位,很有说服力。

三、“分—总”式

“分—总”式就是议论时先不提出论点,而是先分若干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进行归纳,进而明确论点。比如习作《寻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开头列举年轻人不同的心态,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与成功人士的差距,接着列举魏徵、李白的事例分析,最后提出“寻找属于自己的路”,既作为论点,又有号召的意味,很有感染力。

四、总分行文法的写作模板和行文思路:

总说—分说—总说

在文章的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事例进行论证,或分几个分论点逐层进行论证,结尾总结全文,归纳论点。

【佳作印证】

心灵深处的歌

李苗苗

生命本是一首歌,它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雅之歌;它是李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之歌;它是苏东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之歌;它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豁达之歌。而我心灵深处的歌是:坚定的信念。

没有一种成功是偶然,坚定的信念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邰丽华,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用坚定的信念谱写了一曲生命之歌。无数次失败,无数次重新站起来,数不清的泪水和汗水……最终,她站在了举世瞩目的舞台上,获得了成功。她的心灵深处有一首歌,这首歌叫坚定。

安徒生,因为嗓子坏了,失去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声音,就开始谱写心灵之歌。他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没有贫穷、饥饿、悲凉,只有王子和公主的童话,小女孩对奶奶的思念,丑小鸭飞向天空的自豪……不怕生活给予的打击,用心谱写童话,他的心灵深处有一首歌,这首歌叫坚定。

凡·高,那个在阿尔小镇用生命拥抱阳光的年轻人,勇敢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他从不在意他人的不解,因为自己心灵深处的乐章只有自己懂得。他的成功,不是零乱的画作,而是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不害怕他人的嘲讽,他的心灵深处有一首歌,依然叫坚定。

都说周杰伦的成功是靠他人的提携,却忘记了他在最贫穷时仍不放弃对音乐的坚持;都说王家卫的成功得益于天赋,却忘记了他对电影的执着追求;都说欧阳夏丹的成功源自优越的家庭背景,却忘记了那个在大树下日复一日练声的身影。

有些成功被误读成偶然,人们不知道在成功者的心灵深处有一首歌叫坚定;总有一种成功被解读成运气,但成功者从未忘却坚定的信念。

我要努力唱响自己的心灵之歌,坚定自己的信念,微笑着向前。

【教师点评】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引用大量诗文形成排比后引出“坚定的信念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的论点,然后用邰丽华、安徒生、凡·高、周杰伦、王家卫和欧阳夏丹等事例具体分析论证,最后用“坚定自己的信念,微笑向前”来总结全文,层次清晰,说理透彻。

技法二:并列行文法

【精巧故事】

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整整用了37年的时间,工程之大,耗时之长,令人惊叹。译成后,梁实秋已经65岁,朋友们特意为他举办了庆功会。会上,梁实秋说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要具备三个条件。”大家忙问是哪三个。梁实秋说:“第一,他没有学问。如果有学问,他就去做研究的工作了。第二,他不是天才。如果是天才,他就会自己创作作品了。第三,他要长寿。否则就无法译成。荣幸的是,这三个条件我都符合,所以我才得以完成这部伟大的翻译工作。

[妙点]

梁实秋先生回答“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具备的三个条件”:他没有学问,他不是天才,他要长寿。这三个条件就是采用并列的方式,层次清楚,回答简洁。

【技巧解析】

并列行文法就是在分析论证过程中分论点之间、论据之间呈现一种并列的关系,所以一般包括分论点并列式和论据并列式。

一、分论点并列式

分论点并列式就是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如2012年中考四川成都满分作文《走过那一个拐角》,在论证的主体部分,作者紧紧扣住中心论点,选择司马迁、李白、苏轼的事例,分别从“坚韧”“淡泊”“豁达”3个方面论证如何走过人生的拐角,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二、论据并列式

论据并列式就是把论证论点的几个论据并列排列,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也是平行的、并列的。如2012年中考浙江嘉兴满分作文《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季节》中:“莫扎特5岁能谱曲,骆宾王7岁写出脍炙人口的《鹅》,神童甘罗12岁当宰相,曹冲7岁能称象,司马光幼时机智砸缸,张居正自小可以应对佳句……”作者列举了六位名人来说明小时候是他们“花朵”盛开的季节。这些人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是平等的关系。

论据并列式应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做到既全面,又典型精练。

三、并列行文法的写作模板和行文思路

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总结归纳,即: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需要将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具有平行、并列关系的分论点加以论证,最后再进行总结与归纳。

【佳作印证】

我欣赏你的魅力

程俊才

太阳的魅力在于它的火热;月亮的魅力在于它的皎洁;大海的魅力在于它的宽广;而你的魅力在于你闪着光辉的人格。

高贵的魅力

哥白尼,一个崇尚真理的学者;日心说,一个不被世人认知的学说。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教会批判甚至被诬陷为邪教徒,他的人生道路被黑暗笼罩,但他并未屈服,他坚持真理,坚守自我,因为真理将带给他光明。直到他死后,真理到来了,他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真理世界。

我欣赏你的高贵,你的人格彰显高贵的魅力。

自信的魅力

撒切尔夫人,一个女中强者,我心中敬佩的夫人。她有睿智的头脑,坚强的意志,她带给我的是女性的以柔克刚。

她与撒切尔的婚礼,奢华而隆重,但令我钦佩的还是她那一番铿锵有力的话语:“今天,人们因为撒切尔知道撒切尔夫人;明天,人们将因为撒切尔夫人而记住撒切尔!”她的誓言她真的做到了。

我欣赏你的自信,你的人格散发着自信的魅力。

善良的魅力

张丽莉,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人民教师,她用她的羽翼保护了她的学生,她用生命托起了孩子的天空。

汽车呼啸而过,孩子吓得忘记躲闪,千钧一发之际,你挺身而出,推开了孩子,汽车毫不留情地从你身上轧过,你用生命保护了孩子,你的善良,世人难忘。

我欣赏你的善良,你的人格展示善良的魅力。

人格的魅力令我动容,我愿欣赏他们的魅力,定格人生的心动。

【教师点评】

作者在提出“你的魅力在于你闪着光辉的人格”论点之后,采用了三个分论点:“我欣赏你的高贵,你的人格彰显高贵的魅力”“我欣赏你的自信,你的人格散发着自信的魅力”“我欣赏你的善良,你的人格展示善良的魅力”对文章的论点进行透彻的论证,并且设置了三个小标题,使文章眉目清晰,最后一句照应开头和标题,有力地收束全文。

技法三:递进行文法

【精巧故事】

毛泽东替孔子“诊病”

一天,毛泽东和保健医生徐涛聊天,毛泽东说:“孔夫子有病啊!有胃病。” 徐涛感到很惊奇,问道:“您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他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把食物搞得那么精细,这不说明他消化不充分吗?他还非常喜欢吃姜,主张不撤姜食。姜性温,孔夫子有胃寒,吃姜去寒暖胃。老百姓伤风感冒时不是喝姜汤去寒发汗吗?”接着,毛泽东又颇有风趣地说:“我看,孔老夫子还有胃下垂哪。” “您怎么又给他诊断出一种病来呀?”徐涛听了更为惊奇。毛泽东听了徐涛的发问,就不紧不慢地讲出了自己的推断:“他胃不好,又忙着周游列国,常常是吃了饭就坐车赶路,路不好,车子颠簸,还不得胃下垂吗?”徐涛听了毛泽东的这个推断,认为也有一定的道理。

[妙点]

毛泽东从孔子有病,分析到有胃病,而且有胃下垂,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主要是按递进式来回答的,做到了层层深入,步步为营。

【技巧解析】

递进行文法就是在阐述论点和论证论点的过程中,采用递进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一般包括:议论步骤的递进和论点内涵的递进。

一、议论步骤的递进

通常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构思与写作,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如2011年中考湖北武汉满分作文《智慧学习》,“是什么”:智慧学习;“为什么”:因为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所以略写;“怎么样”:是重点,分别从“不断思考与领悟”“细心观察,敢于质疑,勇敢实践”“注重反思,总结教训和经验”等方面层层递进,分析论证深刻。

二、论点内涵的递进

论点内涵本身呈现递进关系,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认识从表面到本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如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满分作文《在反省中超越自己》,文章从“为什么”的角度出发分析理由,采用了递进的结构和方法,按“自我反省使人认识自己”“自我反省使人意志坚定”“自我反省荡涤人的灵魂”等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寻根溯源地纵向分述其义,鲜明地表现了主题。

【佳作印证】

以微笑面对今天

李伟旭

生活有时给人巨大的快乐,有时也会给人难言的痛苦。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天,几乎都会在快乐与痛苦之间翻滚。然而,快乐与痛苦都来自于内心,取决于心态。学会微笑面对每一天,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乐观、自信和坦荡的心态。

有人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成为无法追回的过往,明天又还是未知数,而能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让它们都具有意义的,就是今天。所以,学会面对,首先要面对现实;学会微笑,就要微笑面对现实。

“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痛苦与快乐是相对而言的,想要微笑面对现实的痛苦,就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这种力量源于你对自己的毫不怀疑与对未来的极大向往。若非如此,何谈自信?何谈乐观?正如陶行知所言,“看破生死,乐而忘苦”。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把自己甚至自己的生死都抛之度外时,他就不会痛苦了。这让我想起了乐观豁达的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豪迈,除东坡无人能有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不也在告诉我们如何以微笑来面对现实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能再度升起。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人怎么可能再度升起?不能学会微笑面对现实的人怎会不一直坠落?

海伦·凯勒是个既盲又聋的残疾人,但生理上的缺陷并没有剥夺她享受快乐的权利。她把别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这是她战胜众多艰难险阻的法宝。她说:“我要把别人的眼睛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把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交响乐,把别人嘴角的笑容当做我的幸福。”

是啊,当我们胸怀坦荡、忘记小我时,还会有什么艰难能拦住我们乐观、自信的步伐?现实再残酷,又怎能敌得过我们心中那颗永恒的太阳?

【教师点评】

作者开篇道出“微笑”显示人的乐观、自信和坦荡,接着论述了为什么要乐观地面对现实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乐观面对现实,整个论证过程层层递进,论证思路清晰缜密;中外名人素材信手拈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句式丰富,语言精彩,感情充沛,显示出作者扎实的文学基本功。

猜你喜欢
面对现实行文袁隆平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