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昌
有人问我,为什么在农村学校搞语文教学改革,我回答说,是为了心中那个梦。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那时候,农村很是贫穷、落后。上初中时,读了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我就被桃花源世界吸引住了。那时,我就想,我的家乡什么时候能变成桃花源?什么时候家乡的人能像桃花源里的人那样,过上富裕安乐、友善和睦的日子?这成为我心中的梦。
1985年,在风起云涌的农村经济改革大潮中,我在榆树市秀水二中这所村办中学举起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教改的旗帜,目标指向就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洞在清溪何处边”,这样就开始了我的追梦之旅。
一、语文:人生再获取知识的知识、再发展能力的能力
“筹集一百万元资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办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宏伟理想,我深受其影响。当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我把学生的语文能力看成潜在的生产力。语文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有些知识可以直接用在生产上,但学生可以凭借语文能力,吸收各门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即使他们不能升学,回到当地农村,也能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站在这个角度,我重新认识语文教学,探索语文教学,也因此改变了我的语文教学。一次语文测验,试卷发下后,教室掀起轩然大波,学生议论纷纷,说我出错题了。原来,我把下节课要学的数学内容作为阅读题纳入试卷。我问学生,什么是说明文,根据说明文的定义,看看这方面的内容是不是说明文。学生经过一番研究,承认了这是说明文。我说,我们能够读懂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就应该会读数学、物理、化学这类的说明文。今天考的不是数学,也不是语文,考的是大家今后会不会自己学习,在离开学校后能不能自我发展。
考试结束后,我立即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认识到:在校学习,要以语文为工具,学好各学科;离开学校,要凭着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形成的语文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我们要把语文作为人生再获取知识的知识、再发展能力的能力来掌握、来运用,这样才能有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能力。
二、爱乡报国:语文教育之魂
文道统一,是中华民族语文教学的传统,农村学校更要继承、发扬这一传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就是其具体体现。这就像一个人,走路需要两条腿,一条是“知识与能力”,一条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条腿迈动才会产生另一维—过程和方法。
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不能只用“知识和能力”那条腿跳单腿舞,要两条腿走路。“爱乡报国”是我的语文教学之道,也是我的语文教学之魂。有些人对此持否定观点,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学去掉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何谈其人文性?语文教学失去了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引领,等于丢了魂,“魂兮归来!”我多次大声疾呼。
有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道“家乡儿女情”的作文题,意在培养学生家国之情怀,抒发爱乡报国之志向。有些学生的作文话说得虽然漂亮,但在日记里却写下了类似下面的话:“我可得好好学习,不然就跳不出农村这个火坑。”面对学生这样的实际情况,该怎么办?于是,我把两节语文课合成一节,领着学生站在松花江的大堤上。当时水灾刚过,大地一片狼藉,面对东倒西歪的茅草房,缺少生气的村落,满地腐枝败叶的惨景,我和学生共同唱起一支歌,“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当唱到“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的时候,我让学生面对家乡的现实,想着家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变化,在家乡的变化中,我们这些家乡儿女该有怎样的担当?
那堂课当时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头上,蓝天白云,太阳火红;身后,江水奔流,浪花竞逐;眼前,贫穷落后,破败不堪的现实;未来,楼房林立,欢歌笑语的美景。想到这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们坐在大堤上,以膝盖为桌,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文章一挥而就,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脱口而出。学生的作文获得了丰收,爱乡报国的人生理想也在心里萌发。课后,一个学生对我说:“李老师,我现在才明白什么是以天下为己任了。”
1988年7月,在这班学生的毕业式上,我和他们共同高歌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摘歌词“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一句为文题,以“为祖国,为家乡流了多少汗”为副题,给学生留了这道作文题,希望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写好这篇大文章。2015年7月,这班学生举行同学会,天南海北聚在一起,他们个个都成才了,我们又一起唱起这首歌。那天,我兴奋至极,顺口诌了一首诗:“八十年代一辈新,如今个个是能人。相逢高歌昔日曲,人生路上长精神。”
语文教学是教育,用语文教学的过程育国家、民族、时代需要的人,这是语文教师的社会责任。有人问我,如果现在搞教改会选择怎样的目标,我毫不犹豫地说,造就中国梦的追梦人。
三、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用一方水土育一方人
充分利用当地农村教育资源,应是农村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农村天地有着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数不尽用不完的教育资源,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它、利用它。在我的眼里,广袤的农村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个大课堂。同城市相比,乡村学生多了一所学校,多了一个课堂。
我把这两所学校、两个课堂进行分工:学校的课堂里掌握知识,社会大学校的课堂上出能力。比如,学校的课堂学了新闻知识,就让学生到社会收集素材,往报社、电台投稿。他们的稿件经常被采用,这样知识就转化成了能力。当学生掌握了应用文写法,我会动员他们用语文知识为家乡人民服务,帮助群众拟合同、写诉状,教育他们学好知识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地遭受自然灾害,我会领着学生察看灾情,并以此内容作文,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思考将来如何建设家乡……
作文课上,我让学生收集、运用当地群众鲜活、生动、形象的语言,他们的作文一改以往的八股式、学生腔,就连当地的村民都喜欢读学生的作文。通过类似这样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人也长进了,用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其效果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无法达到的。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主张。
四、成才教育:今天的“差生”,明天社会建设的栋梁
成才教育,是我秉持的教育思想。教育“以人为本”,这个“人”字,应该说包含了我们教的所有学生。能升学的学生是人,不能升学的学生也是人;领导干部是人,工人、农民也是人;科学家是人,种菜、养鱼的不也是人吗?农村和城市相比落后,其根本原因就差在人的素质上。当时的农村教育,升学的是少数,回乡务农的是多数,如果回乡的学生素质得到提高,今天的“差生”就是明天农村社会建设的栋梁,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希望。改变农村面貌的根本出路也在于此,从这一点出发,关注“差生”,提升“差生”的素质,为“差生”打好成才的基础,其意义已超出教学本身。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应突出这一点。
转变“差生”,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起“我能成才”的信心和理想追求。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我希望让学生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将自己铸造成才,成为祖国和当地建设的有用之材。比如,在作文中练习写人,我就要学生去写村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能人。学生在了解他们、写他们的过程中,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学生暗下决心,如果不能升学,回到乡里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成为比这些能人还能的能人。
第一轮实验班有个女学生,回乡自学,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一位服装裁剪师。1994年,省教育厅领导调查实验班回乡的学生找到她,问她,与她同班的学生有的已经上了大学,与那些同学相比,自己有没有羞愧感。这个学生昂起头说:“建高楼大厦需要砖,修猪圈马棚也需要砖。我就是一块砖,无论是把我放到高楼大厦上,还是放到猪圈马棚上,我只要发挥了砖的作用,我就是一个成才者,在这方面我有我的骄傲。”是呀,学生不一定都能升学,但却有希望把他们铸造成才,这条路是行得通的。
学生有了理想和志向,也要具备实现理想的才能,特别是那些“差生”,如何提升他们,无例可循,只能根据实际情况研制“土偏方”。学生成绩低,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对他们进行评估,就要用提高率计分法,即用后次成绩减去前次成绩做分子,以前次成绩做分母,换算成百分数,得出提高率。在提高率中,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就可以重新抱回希望。学生讨厌作文,畏惧作文,评作文时就评发展,只要后次作文强于前次作文,就得正1分,期末谁的积分高谁就是作文发展的优胜者。这样,学生不再厌烦作文,而是喜欢作文了,逐渐会写作文了,也能写好作文了,这是我研究学生得出的法子。
“土偏方”产生了效果,我也从中悟出了一点道理:教师研究教法,就要因生设法,也要依生变法。什么是我们教学的参考书,是学生,当教师读懂了学生,读明白了学生,法就会从中而来。
五、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语文教育义不容辞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形成一种重要的能力—学以致用;教师要致力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那就是科学探索的创造精神。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不能书上来、本上去的纸上谈兵。语文教学要大气,不仅要关注语文,也要关注其他学科,这样其工具性作用才能得以发挥。因而,我用语文为其他学科的学用结合架起桥梁。
例如,学生在植物课中学到了细胞液渗透现象,我会让他们结合生产实践作文“化肥上多了,为什么会烧苗”。学生在作文中不仅会科学地解释烧苗的原因,还会推出合理施肥的方法。当学生学到植物传粉的知识时,玉米地就是我的课堂,让他们根据学到的植物传粉知识,写“玉米多空穗产生的原因(空穗就是玉米粒少或不结粒)”的调查报告……当时,有人指责我这个语文教师这样教语文是“不务正业”,我则认为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把知识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应用能力,启迪了灵性,树立了科学探索的精神。反过来,这样的能力和精神,又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把语文学习延伸到生产领域。这样教语文,语文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孕育出创造的蓓蕾。现在看来,这也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形式,何乐而不为?
六、哲学,教学改革的北斗星
我之所以这样教语文,是由我的教育观所决定的。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就要有科学的理念做指导。在众多的理论中,哲学告诉我,不要孤立地看语文,要在社会的大背景中看教育,在教育中看语文。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才敢于大刀阔斧地改革语文教学,才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走出自己的路,创造出自己的方法。
在学习理论中,我想着自己的教学,这样就给理论与实践结合创造了机会。例如,我在学习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这一原理时,联想到学生的作文,就搞出了“放—收—放”作文训练法。
第一步“放”,就是放手让学生写熟知的事物,放眼生活,放眼社会积累材料,这是对背作文、抄作文的否定,可以解决学生作文难和作文材料少的问题。第二步“收”,是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收回来,检验学生的生活积累,从而初步形成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对第一步“放”的肯定。第三步“放”,是放手让学生到社会中实际运用,使他们的能力向高层次发展,又是对“收”的否定。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收到被人称之为“神奇”的效果。1987年6月,榆树市举行中学生作文竞赛,2万多名学生参加,18名学生获奖,而我这个村办中学一个班的学生就占了9名。三轮实验班学生的作文集─《田野上的小花》,被吉林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定为吉林省中小学生阅读教材。
教学中遇到难题时学理论,可以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找到途径。语文在各学科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当时我并不很明白,但我在哲学中找到了。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语文,我发现初中各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大课本”,语文学科只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看其他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是说明文,历史是记叙文,政治课本基本上是议论文集,音乐课从某一点来看就是诗歌欣赏课。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科之间就有了沟通的渠道,各个学科成为我的语文教学资源。再把这个“大课本”放到社会上看,社会又是一个大课堂、大学校。我的讲桌就放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我的语文教学天地又扩大了。
这些年来,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疑惑或难解的问题时,就读一读哲学,读着读着,便豁然开朗,就像在黑夜辨不清方向时看见了北斗星一样。
我是带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来改革语文教学的。现在,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城市化进程车轮滚滚,桃花源的世界已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了,我自是无限欣喜。回想自己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历,我写了一首小诗,抄录于下:
山路几程水几程,
乐在乡间小路行。
神随鲲鹏揽月去,
脚踏荒原扶犁耕。
热汗化为春雨绿,
心血染得小花红。
莫道农家无风景,
桃林渔舟入梦中。
摘结句作为这篇杂说的文题吧!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