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在守正中创新

2016-09-10 19:45郭志明
中国教师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文本儿童

郭志明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艺术》《语文教学品质论》《课改教育新视角》《教育凝眸》《有效教学操作论》等,主编《教师修养文萃》《古诗文经典诵读》《现代诗文诵读》等读物。

眼下语文教坛很活跃:教学流派不断涌现,浙派苏派粤派湘派各说其是;教学旗号名目繁多,生本生态生活生命,各圆其说;教学主张如雨后春笋,雅正趣味溯源简洁,各显其志。这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探索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也使语文教坛生机无限。但众说纷纭之时,一线语文教师还是有些疑惑:一是现在大家过多将视线转移到怎么教(形式)的问题上,对教什么和为何教有所淡化,这会不会影响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二是语文学科有着悠久漫长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的特质和规律,这在纷繁复杂的流派、旗号、主张面前还怎样坚守;三是在课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坛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语文教师究竟该何所往。

笔者以为,教学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但学科内在的规定性仍需遵循和坚守。面对日新月异的课改现实和语文学科的众说纷纭,一线语文教师还是应稳稳地走好自己的路,在吸纳中坚定,在守正中创新。

一、语文教学应基于语言文字

1.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之“根”

2011年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方向规定了语言文字的学习是“根”,教师不能为了激发兴趣忽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第一句话:“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教“到处”一词,有教师让学生戴着乌鸦头饰,做小鸟飞的动作,引导学生理解“到处”的含义,有趣,但忽略了对语言文字的思考和理解。课后,学生只记得扮演乌鸦有趣,却记不得“到处”这个词。无形中,教师忘记了语文教学

之“根”。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体现着民族精神品格、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教学生理解、使用、热爱语言文字,就是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和祖国。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言:“对祖国语言的理解、欣赏、热爱,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研读文本

教师要引导学生“直面文本”,潜入语言文字深处,触摸文字温度,咂摸文字意蕴。教《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就要引导学生发现用词的准确而富有变化,发现句式的整齐美,感受语意中的期盼之意,这样学生才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课讲经典,但也要服从语文教育目标,始终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环节,因文会心。教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时,许多教师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其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难点是如何理解桑娜矛盾的心情,这就偏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据此,教学重点、难点应为感悟作者通过内心独白、对话和环境描写及省略号妙用等手法,展现穷人勤劳、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和表现人物的手法。

3.语言文字运用与赏析是语文教学的重心

该用怎样的字、词、句式,安排怎样的语序,怎样表达更好,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行为上最应该落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课,所以要避免只让学生自己找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谈谈感受,或者让学生指出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之类浅层次的理解,防止学生只是概括或复述课文内容,或用一些如形象生动、具体感人之类的抽象表述,而要真正引导学生进入语言内部。薛法根教《爱如茉莉》有这样一个片段,师:描述感人的画面与情境,那幅画面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生:轻轻柔柔的,阳光悄悄地“探”了进来。师: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啊,“探”字有温度吗?生:应该是有的,因为阳光充满了温情。师:“探”和“照”有什么不同?生:“探”拟人手法。师:为什么用“探”,“照”和“射”都可以啊。生:改了别的字就不是“拟人”了。生:用上“探”说明阳光也不愿打扰这幅画面。师:这些景语是有感情的,所以是有温度的。这样,教师就结合了特定的语境赏析语言,不停留在学生的思维表层,而善于追问,让学生步步深入体会文本语言的深刻与细腻,体悟思想情感的深刻、独特,语文教学很实在。

二、文本解读应基于儿童视角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要倡导“儿童视角”,“儿童化解读”是语文教学走向儿童语文的最重要一步。

1.让学生寻获真实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真实“读感”,重视儿童真实感受与本我阐释,最大限度保护文本解读过程中生长出来的真实感悟。一位教师在解读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时,有学生追问:“蜗牛的硬壳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来的呀?”这是学生在解读中与角色融合,进入“物我相忘”状态下产生的忧虑。教师若根据已有经验按惯性解读,也许会脱口而出“当然不是,这是作者想象的”,或回答“我们课后去查查资料,问问科学老师就明白了。”这种成人的解读,会以一种反阅读的心态,将故事全盘否定。儿童的真实解读是基于想象和童趣的:“也许小蝴蝶、小蜻蜓或者小蜜蜂知道,我们听听它们怎么说。”他们会在童话世界里编织属于自己的童话,并探求童话般的答案。这就是儿童式的解读,既保存了童话的美感,又以童话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2.采用学生喜欢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式感知

儿童对话文本,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文本呈现在他们的脑海里,更多地变换成色彩、声音、画面、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式感知,真正走进文本。《槐乡五月》有这样一段话:“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孩子是怎么解读文中“飘”的呢?“这里的飘,是小姑娘发辫上的槐花在飘”;“小姑娘喜欢穿裙子,这个飘,是指小姑娘的裙子在飘动”……因为孩子具有自由的想象力、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情感力,一个普通的动词“飘”变得活泼、深刻、动感、有生命。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基于儿童的这种感知方式,引导学生用童心感知作品,获得真实感悟。

3.“稚化”自己,尝试“后退性阅读”

薛法根教师说过,“在解读文本时,要将自己当作一个儿童。用儿童的眼光解读文本,就会在解读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往往会有许多独到发现。有了这样的解读,我们就会发现适合儿童阅读与学习的最有趣、最简便、最有效的途径。”如何确保基于儿童的视角?有这样一个场景: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哇哇大哭。妈妈正想着去哄骗或鼓励,却见一个小女孩跑过去,装着一下子跌倒在小家伙旁边,虽然跌倒了,却咯咯笑着。小家伙一看姐姐,也笑了,抹抹泪又玩起来。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教学也可以从“共同遭遇”开始。语文教师都曾经是儿童,与学生共同拥有童年和童年的母语学习经验。如果我们能有一种回观童年的习惯,经常试着通过回想童年去寻找一种“共同遭遇”,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心理距离,与儿童产生共鸣。

三、读写并举是教学的主要路径

“读写结合”四个字,所有语文教师都耳熟能详。但实际上阅读与写作教学各行其是,两张皮似乎永远“粘”不到一起。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重阅读轻写作,写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弱项,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日常写作熏染严重缺失,写作训练严重不足,写作水平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水平的

“瓶颈”。

1.教课文就是在教写作

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是经典,从阅读的角度自然可以鉴赏、品味,而从写作的角度,亦多可借鉴。教学时,既要让学生入情入境,情动于衷,也要让学生从作品中走出来,获得写作角度、构思、技巧、语言方面的借鉴,能形于外。写作要与阅读结伴,以读促写,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比如朱自清的《春》由景而人、由描写而抒情的结构安排,沈复《幼时记趣》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等,就可以转化为学生写作的技法。《石榴》一文文笔优美,拟人手法使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以从“体会表达”入手,让学生朗读时思考,作者怎样把石榴的生长过程写得那么具体生动,学生读书探究的重点由传统的“写什么”变为“怎样写”,将写作手法转变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并自觉运用到写作中。

2.写作训练要与阅读教学牵手

教师要将写作练笔作为教学训练的有机组成,丰富写作训练形式。结合课文教学,有机进行口头、书面写作训练,形式可以是仿写、续写、改写等,篇幅可以是片段、微型、整篇等。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一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可让学生联想白云、柳条、小草、燕子等倒映在水里像什么;《陶校长的演讲》结构上有个特点,“每天四问”中任何一问都是先提问题,然后解释为什么这么问,最后说明应该怎么做。这样层次清晰的表达值得学生学习借鉴;课本上的作文训练题要化虚为实,认真完成,力避脱离教材,随心所欲布置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篇文章。

3.强化学生作为“作者”的意识

学了课文,读了佳作,可让学生换位构思、换位写作:如果让我写,我写什么,怎样写。比如关于描写教师的文本,在苏教版中就曾经出现了《最后的姿势》《理想的风筝》《我的老师》等。可激发学生,如果让我写教师,我从什么角度,取什么材料?学生有了主体意识。作为作者去实践,积极性会很高,既能学习借鉴,还会有所建树;要让学生时时以作者的姿态出现,鼓励学生写专题阅读日记,课外读了值得借鉴的东西,无论是内容还是技法上的,都可以以用日记记下来。比如元代徐再思《水仙子夜雨》这首小令,通过意象层层渲染,情境交融,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日记,或赏析,或感悟;要丰富学生的写作形式,写作不一定都要写成书面的,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拟写”,完成“写什么”“怎样布局”“表达怎样的题旨”的构思,学生与作文亲密接触的机会就多了。

四、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1.教学情境游戏化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这并不是说所有教学都要变成游戏,而是说教师教学要有游戏思想。有位教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为了让儿童体验三个儿子的自得其乐,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角色转换方式,对大儿子,教师直接问:“太阳这么毒辣,你锄豆辛不辛苦?”对二儿子,教师就设问:“你织那么多鸡笼干什么呀?”对小儿子,教师就让儿童联想,他是怎样剥莲蓬,怎样数,怎样吃的。在多种贴近文本、贴近儿童的体验方式中,学生充分领略到了三个儿子生活的幸福与美满,同时也感受到了幸福生活需要用劳动去创造。再如儿童嬉乐作文,就是要让自然地域为儿童提供最佳活动场域和最丰富的材料,让孩子记录下真实的生活。比如春天江滩挖蟛蜞,夏天坐盆采菱角,秋天苇海捉迷藏,冬天野外打雪仗等。嬉乐活动成为孩子的作文内容,同时写作也应成为孩子的游戏方式。

2.教学氛围与环境要真实和谐

名师叶公超有一次上课,让学生翻译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同学们交头接耳。一学生直呼叶公超的英文名字说:“喂,乔治!你叫我们翻译李白的《怨情》,李白没有交代清楚,美人心中到底恨谁啊?”课堂一片哗然。叶公超似笑非笑地说:“等一下。”然后半眯着眼,环顾教室,慢条斯理地说:“我哪儿知道她心里恨谁?我要知道,也不让你们翻译了!”学生拍掌哄笑。名师给了我们一个样板,折射的是师生间的亲密情感,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教学氛围。

3.教学手段要融入现代技术

有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让学生介绍一下他们所知道的武夷山。但大多数学生都没去过,所以说不出这座山的基本情况,更描绘不出其形状,只是根据课文中一些文字东拼西凑一番。教师觉得学生说得不到位,便自己介绍起来,但学生听了还是很模糊。课后我建议这位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武夷山风貌,如果没有多媒体,可用挂图,让学生有些感性认识。不然,学生就不能了解武夷山的独特个性,对课文的理解自然也会受影响。《拉萨的天空》一课中有“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一句,学生无法理解句子表现的美感,很难读出句子的优美。教师可利用电教手段,将拉萨的蓝天拉进教室,借画面让学生感受天的纯净、透亮。

4.辅以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比如识字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识字资源,实现生活课堂化。可以把全班同学姓名写下来,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让学生将记同学姓名与识字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当导游,介绍学校的树名、花名,认一认班牌、校牌及校园内的名言警句、规章制度,让学生不经意间认识汉字;也可以让学生到商店、超市观察商品名称、使用说明书;还可以让学生留心街上的商店招牌、对联等。有教师还探索出“快乐识字法”: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把生活中吃、用、玩等物品的商标收集起来,借商标认字、识字,学生认字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通过这些商标,他们认识了“天坛”的“坛”、“亳州”的“亳”、“润洁”的“润”……教师还让学生由这些字联想其他形似字,并让学生用这些字帮教师解决小问题,如选书、导购、读说明书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其学习效益自然提高了。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文本儿童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