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梦境故事

2016-09-10 07:22刘泽华
文学教育 2016年12期

内容摘要:《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内容繁杂,既有奇闻异事,又有志怪传说。其中,梦作为志怪小说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频频出现于小说中。其梦境故事可分为具有教化功能的梦、具有宗教色彩的梦、宋汉学术之争的梦、描写男女恋情的梦四大类。梦作为人类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往往会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世俗风情,通过对梦境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作者的文人情怀。

关键词:梦境故事 教化功能 宗教色彩 宋汉学术之争 男女恋情

《阅微草堂笔记》是由清代鸿儒纪昀所作的一本文言笔记小说,全书约1200则故事,涉及到大量的传奇故事。作为时代的儒者,纪昀开篇就以“或有益于劝诫”为创作目的,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达了他对整个时代伦理道德的焦虑,小说中也表现出一个时代巨人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具有浓烈伦理色彩的故事中又有不少是关于梦的传说,全书约114则梦境故事,如此,梦的阐释便成了作者惩恶劝善的重要手段。纪昀在《滦阳续录》(三)中曾对梦进行如下论述:首先他认为梦是“意念专注,精神凝聚”而成;其次,梦是“福祸征兆”所致;再次,梦是“神思恍惚,心神不宁”而生;最后,梦是“鬼神暗示”所应。从对梦的探讨出发,我们可以窥见出整个清代独特的文化特征,从而了解当时的民俗世情。《阅微草堂笔记》出现过大量关于梦境的描述,内容丰富繁多,想象新颖独特,梦境随主体和环境变化而各具特色。梦作为一个大的文化范畴,有其独有的艺术价值,梦境故事大致分成四类。

一.具有教化功能的梦

纪昀在创作《阅微草堂笔记》中就明确提出成书初衷在于“惩恶劝善”,这就决定了其故事无一例外的都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作者通过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宣传,企图达到对民众的伦理教化作用。作为一本宣扬伦理道德的教科书,梦的实质也不出“三纲五常”的范畴,梦又承担起教化民众的职能。

在《滦阳消夏录》(一)中,郑苏仙梦入冥府,看见阎罗王正在审查被囚的鬼魂。见邻村老妇被阎罗王好生厚待,嘱咐官吏给老妇安排一个好的投生处,而一位官员却被阎罗王横眉冷对。私下一问官吏才知晓,这位老妇一生从来没有损人利己的私心;德行胜于贤士大夫,因而格外受阎罗王的尊敬。但那位官员在官场上拈轻怕重,无所作为而有负于人民国家,其私欲虽然不外露于旁人,而神明却可以看穿,哪怕是好人也免不了受到责罚。由此可以看出,纪昀在记述故事的过程中,是怀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意识的。作者借梦中鬼神之口,来表述鲜明的道德立场,折射出浓厚的教化意味。在官场的中庸之道本是大部分官员明哲保身之举,强于鱼肉百姓,而纪昀却认为无所作为也有害百姓,要受到神明的责罚,以此来警戒官员。作者将老妇与官员作比较,劝诫世人勿有奸恶之心,私欲之心,目的在于传扬儒家伦理道德,使人向善。

二.浸染宗教色彩的梦

所谓宗教,宗是指宗门,教是指教育,主要目的是引人向善。但是宗教为了使民众信服,往往会赋予其难以捉摸、奇幻的特性,因而宗教与梦同样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涵盖着大量关于宗教色彩的梦境,作者通过梦来阐释佛教和道教的归旨,使得全书笼罩着极其浓烈的宗教氛围。

1.佛教之梦

《阅微草堂笔记》中主要宣扬佛家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观念。在《如是我闻》(三)中作者借侍御胡牧亭之口,阐明了轮回的六种境界,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修罗道,人道,天道。这六道轮回“皆各随平生之善恶,如水之流湿,火之就燥,气类相通,自得本途。”佛教讲“超世”,主张追求超脱生死而获得精神上的涅槃,它从心的角度出发,对人的行为本性做根本性的探讨。

梦境与生死轮回的观念互为表里,体现出佛家的宿命色彩。故事常以托梦情节起笔,传达因果报应之意。纪昀在《如是我闻》(二)记叙了一个乡里有个货郎欠债,非但没有还钱反而造谣生事。后来有先祖梦到了这个去世很久的货郎,又过了不久马夫便来传话说新得了一匹青骡,这匹青骡每每听到货郎的名字便会昂首作怒状,听到货郎爱听的边关曲调时就耸耳倾听。货郎忘恩负义,转生为青骡偿还身前欠账,可谓是因果报应。纪昀常借转生畜类来讲明佛家的善恶之义,善恶报应不仅联系自身,同时也会对子孙造成影响,将佛教与民间信仰相结合,来警示人们不可作恶。纪昀借梦之口来说明:“神理分明,毫厘不爽。”同时,作者又将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常常细致描述作恶者在阴间所受的报应,给人以威慑力,达到教化目的,引人向善,与佛家思想不期而合。

2.道教之梦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由此可知作者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是不遗余力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又杂糅了不少道教的民间信仰,在种种梦境中,作者又流露出民间道教的思想痕迹。道教追求修仙,主张“出世”,认为人是由元气构成,只有形神并养方可长生不老。由于作者的主观意图在于明理,所以他同样赋予道教以惩恶劝善的思想色彩,这一点与佛教大同小异。

除此之外,书中还出现了道教独具特色的摄魂术。《云溪有义录》曾对招魂术有过记录:“祖山人为韦皋摄玉箫魂,斋戒七日,清夜玉箫果至。”在中国古代,古人认为其魂魄与肉体是相离的,当灵魂不再依附于肉体时,人就会产生一种失魂状态,而这种失魂状态在道教中往往便是由摄魂术所致,道士凭借自己的法术使人的灵魂离开躯体而独立存在。

《姑妄听之》(四)中就提到了与摄魂术有关的梦的故事:一夫四十有余仍未得子,其妻又不肯他纳妾,触犯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大忌,遭到神明责罚,有一道士使用摄魂术令其经常梦魇,神志不清,又在冥府受桃仗一百下,直到其夫纳妾后才逐渐清醒。由此可见道士的焚符摄魂在清代民间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摄魂术其本身太过阴邪,因此往往被道家所不齿,不为正统所接受。作者将阴邪招之术用于不守妇道之人,由此表明作者自身的情感态度。妇人因其触犯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由此可知作者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是不遗余力的。

三.宋汉学术之争的梦

清代经学文人向来有汉宋学术之争,汉学和宋学二者均是传统经学的流派。汉学因继承汉代经学而得名,偏于对经典著作的考据,与“科学”更为相近,其优势在于实事求是;宋学则因继承宋代理学而闻名,以心学为重,更具有“哲学”的意味,其长处在于对思想的推进。纪昀素有右汉讥宋之名,因此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无一例外的表现出自身扬汉抑宋的思想。小说中,作者往往借助梦境对汉学加以弘扬,在《如是我闻》(二)中就表述了这样的思想倾向:

有位读书人酷爱古学,一日他在老松树下梦到自己遇到一批儒生,坐在首座的人拱手告诉他先贤担心失传,便召集精魄尚在的儒士考证遗文,来延续孔学。梦中这位儒士恳请读书人:“记所见闻,告诸同志知孔孟所式凭,在此不在彼也。”这个故事肯汉批宋的意图十分明显,作者借书生之口,表达出对汉学的肯定。

清代儒学的产生是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理学自身的缺陷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不断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批判,随着各阶层对理学的不断质疑,新的反理学思潮也在清代兴起。儒学历来是各朝代统治民众的思想基础,儒学中所宣扬的伦理纲常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行为准则。然而世风日下,民间信仰逐渐崩塌,背德丧礼之事屡见不鲜;文人骨气不再,儒士中沽名钓誉者多,专心学术者少。作为“一代文宗”的纪昀敏锐的感触到儒学的衰败,因此他以辛辣的讽刺,无情批判了儒学中的假学士,假儒生,曾在《四库全书书目提要》中直言:“盖明代说经,喜骋虚辨,国朝诸家始变为征实之学,以挽颓波。古义彬彬,于斯为盛。”可见纪昀右汉讽宋的思想倾向也并非是一时兴起。

四.描写男女恋情的梦

梦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内心欲望的折射,梦作为情感的载体,成为文人借以抒情的表达方式。从古至今借梦表达情愫的作品不在少数,梦的虚幻缥缈决定了其喻意必将“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它的曲折幽深,亦如人的情感般私密深隐。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描写男女恋情的梦境并不多,仅存的两篇都是表现作者自我情思。虽笔墨较少,但着实反映出文人的情感心态,纪昀借梦境来表的自己的爱情观,写来凄美而不失雅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才子佳人又是男女恋情小说的固有模式,纪昀将梦境与才子佳人相融合,使得小说别具一番诗意美。

《滦阳续录》(二)中文鸾是一位侍女,由于家父的阻拦最终没能成为纪昀的侍女,后来对纪昀相思成疾,抑郁而终,可怜红颜薄命,香消玉损。两人虽未曾谋面,二十年之后却在梦中相遇。梦醒后感慨颇多,于是便为文鸢题诗:“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红以怅然。”作为“风流才子”的纪昀,亦有普通文人的怜香惜玉之情,故而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普普通通的侍女的怜爱之意,既有温柔的怜悯,又有伤感的情愫。所写诗作情感真挚感人,率直真诚,因此这份自然而然心生的真摯感情更显得弥足珍贵。作者通过梦境来一抒对侍女的怜爱之意,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可谓有情之人。作者将梦与现实杂糅,借梦的抒情性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在亦真亦幻的爱情梦境中,其情义方显诗意浓郁,意蕴深长。

《阅微草堂笔记》中关于梦境的描写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作者通过对鬼神信仰的描述,对伦理道德的宣扬,对因果报应的阐释,使之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教化作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感。同时,梦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也是丰富异常的,既寄托着作者的人格理想与对人生苦乐的思考,又写出了梦背后所隐藏的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清代的世情风俗。

参考文献

[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5]魏晓虹.斜阳院落晚秋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6]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作者介绍:刘泽华,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